青年基金上会了之后看什么
Ⅰ 国自然青年基金上会后的通过率是多少
通过率大约是在60%~70%之间,而且这样的通过率,我感觉也是非常高的。
Ⅱ 科研基金评审人主要看这个五个打分信息,你写清楚了吗
关键词: 基金申请;评审;撰写
基金申请期待结果是:评审人给出“优先资助”。
而这个结果是基于一系列具体的评分。
因为评审国自然时,签署有保密约定,不能透露具体信息。所以借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基金申请注意事项,结合自己的体会,从 基金评审人需要看到的打分信息 角度,总结 基金申请书(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中需要突出哪些信息 。
美国NIH基金评审 从以下五个方面打分。
1,研究的意义
该项目是否解决了其研究领域内的重要问题或者发展中的重大障碍?
如果实现了项目的目标,该研究将如何改善科学认识、技术水平和/或临床实践?
成功完成目标将怎么改变该领域的概念、方法、技术、治疗或者预防性干预措施?
Hanson解读:
研究意义其实就是研究的 必要性 。重点在立项依据中表明:该领域中本项目研究的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尽快优先资助以解决问题。
但立项依据中不能仅仅说研究的必要性。而是要解释之前未能解决的难点是什么。但是,因为科学发展/技术突破,这个问题现在可以解决了;课题组的工作基础证明了可以解决,由此提出科学假说。如果本研究做了,将可能会。。。
2,研究的创新性
申请的课题是否通过利用新的理论、方法或者技术来挑战并寻求改变当前的认识或者临床实践?
从广义上讲,这些概念、方法、技术对于本研究领域来说是否新颖?
本研究是否提出了对理论概念、方法或者技术、干预措施的改进?
Hanson解读:
科研的目的就是创新和探索未知。需要注意的是,与技术开发不同,科学研究无国界;所以研究的起点一定是目前能够检索到的科学研究的终点。不过,创新性可以是解决了自己研究的疾病/领域未解决的问题,可以是用了在另外一个疾病上被验证过可靠的新技术手段。
基金申请书几乎一直都是在从不同角度说本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是为了说明这个课题必须尽快开始做,可行性是为了说明这个课题目前终于可以做了、并且申请人是最佳(唯一)能够做好的研究者。
这个课题现在终于可以做了,就是因为本研究的创新。
很多申请人很巧妙地用 工作基础及预实验 展示自己课题的创新性,展示自己之前的工作就是创新性的,本研究是之前的延伸和深入,更具创新。
3,申请人
主要研究者(PI),合作者及其他研究人员是否非常适合该项目?
如果是青年基金,或者处于独立职业的早期阶段,申请人是否有适当的经验和培训?
如果有,申请人是否展示了持续而深入的科研记录?
如果是协作项目或者多个PI(如交叉学科),申请人是否具有互补的专业知识?
其组织结构是否合适?
Hanson解读:
申请人部分,一直要展示出, 申请人团队是完成这个“有必要做的项目的最佳(唯一)科研团队” ;并且一定要展示申请人在 该项目中研究的“持续-深入” 。
因为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就是一点点往前拱,也就是持续而深入的研究才能真正做成事情。
另外,要与研究内容和方法密切对应,展示团队中的人“ 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
还有一个小但是关键的问题:早点和实验室的技术员约好加入。我们都知道,实验室的核心是PI+技术员,铁打的技术员、流水的博士后。博士后是根据项目需要招来的,而技术员则是实验室可以正常运行的关键,不管是动物模型的建立、高质量的取材还是基础实验数据。而对于部分临床背景申请人来说,很可能没有自己专门的实验室和技术员,所以早点“抢”到技术员参加自己的课题就非常重要。
不知道其他评审人如何,我在评审面上项目时,一定要检索技术人员之前(参与)发表过的论文。
4,研究方法
总体规划、具体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是否合理且恰当地实现了研究的特定目标?
申请人是采取了可靠、稳健而正确的方法?
是否提出了潜在的风险、替代方案和成功的标准?
如果项目处于研发的早期阶段,该设计是否确定可行,是否有管理方面的风险?
研究人员是否提出了相对详细的设计,以解决生物学变量(如性别)?
如果课题涉及临床研究,是否有伦理批件,是否有针对受试者的保护措施,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是否明确?
Hanson解读:
研究方法也是为了展示本研究的可行性。需要针对研究内容而采用的合适方法,并不必要非要最先进。另外,预实验结果在展示研究设计的可靠性方面非常重要。除非是专门的课题,尽可能不用国自然基金筛选候选研究靶点,因为这意味着不确定性。
5,工作条件
申请人所能够利用的研究场所、实验室能够提供课题设计所需吗?
为研究人员提供支持的机构、设备和其他资源是否能够满足本研究需要?
本项目是否因为申请人所在的研究场所、团队或者合作者的独特功能而收益?
Hanson解读:
申请人往往忽略这部分内容,直接从科研处那里复制来所在单位(中心实验室)的研究条件。
其实不然,应该根据课题设计而逐条说明自己所能够提供的场所、仪器设备解决方案,与 研究方法对应 。让评审人一目了然。
工作条件也应该是展示“研究可行性”中、具有完成那些创新性工作的最佳(唯一)平台 。
小结:
科研基金申请书中,无处不在、一直需要展示的都是“ 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研究的必要性主要由研究的意义/价值展现,也可以在后面工作基础中“因为解决了某一问题、而取得好的临床/社会价值”来展示。
研究的可行性却需要从四个方面展示。“基于本研究中的创新,所以现在做这个重要的研究成为可能”、“而申请人是完成该研究的最佳人选”、“研究方法靠谱,确保了:你给钱、我就能给成果”、“工作条件独一无二,是完成该研究的独一无二(最佳)的场所”。
一句话:
在一个对临床/社会发展 有意义 、有价值的领域,
提出了一个 创新 而合理的目标;
基于 申请人 的工作基础,
能应用先进、系统、可行的 研究方法 完成这一目标;
并有相应的 工作条件 来支持目标的实现。
本期编辑: Henry
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SCI论文润色等。
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特别是青年基金主要还是看已经发表的文章
否限项由申请职称决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员申请承担项目总数超3项;级或初级职称员作负责申请承担项目总数超1项作参与者参加项目数量限晋升高级职称作负责承担项目限项作参加员记入限项范围
Ⅳ 自然青年基金上会后的通过率是多少为什么
前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会的标准还有审判的流程,相信有很多的青少年和社会网友们都是比较关心的,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商会已经在医学部进行了,那么它的通过率是多少呢?
三、通过的概率这次便宜的重点就是决定哪些项目有一场哪些项目应该得到资助,一般来说,就按照每个类别划分地域进行评价,每一个区域指定一位专家进行负责,专家拿到这个项目的申请书和评审意见,然后进行思考决定是否对他进行通过。
Ⅳ 中了青年基金有什么好处
做项目当然有好处了,一方面说明你的研究问题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得到了国家的支持,有钱也容易做出东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英文:The National Science Fund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简称:杰青基金),是中国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
“十五”计划期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资助优秀青年学者160名左右, 每人资助经费一般为80 ~100万元,研究期限为4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吸引海外人才,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该基金资助全职在中国内地工作的优秀华人青年学者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工作。本基金所指的中国内地,系指中国除港、 澳、台地区之外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每年受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