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管理 » 基金牛逼的人有哪些

基金牛逼的人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3-03 09:36:32

『壹』 现在哪个基金经理人比较有名气旗下的基金行情怎么样劳烦大家给推荐一位!

兴业全球的傅鹏博在行业里面挺受推崇,我觉得他的选股思路还可以,我这两年买他的社会责任基金赚了三万多,前几天他接手的绿色基金发行了,我又买了一些,觉得这支基金也挺有潜力的,不过我觉得名气这东西都是虚的,操作的好咱们能赚到钱才最重要,你说呢?

『贰』 你觉得哪位基金经理最稳

中欧基金——周应波。

北京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任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行业研究员,2011年8月至2014年10月任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员、投资经理助理、中欧珑琪恒佳资产管理计划投资经理,现任中欧时代先锋股票基金、中欧时代智慧混合基金、中欧明睿新常态混合基金的基金经理。

投资风格:全行业选股,自下而上,持仓主要是大盘价值股和中盘成长股

公募基金的特点是客户可以随时申购赎回,每天都是开放的。很多时候基金经理的盈利和持有人的盈利并不一致,这是行业非常大的痛点。周应波非常看重将产品收益和投资者收益相匹配,重视用户体验超过了追求高收益。

2016-2019市场上所有的基金中能够每年跑赢沪深300指数的基金也就在20只左右,而业绩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中欧时代先锋。排在其后面的有冯明远、刘彦春、王崇、杨浩、张坤、萧楠等人。


招商的王景女士推荐一下。她的基金涨的不算猛,但基本上能让你赚钱。

最近很多 科技 基金大跌,套了不少人,现在都没有涨回来。但是她的“招商制造业转型灵活配置”基金只跌了几天,很快就又涨回来了。

补充回答中的私募基金经理的排名情况。当然,前提是私募产品仅针对高净值人士。

从行业排名来看,以五年的长期视角考察基金经理的收益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是相对客观的,毕竟这几年市场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私募头部公司里,基本都有领军人物,比如明泓的裘慧明,高毅的冯柳等,以下列出截止3月底的基金公司排名,供参考

我们投资基金的时候,选择靠谱的基金经理真的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但问题是在目前的公募基金市场要选出这样的经理来,困难也挺大的。

01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2019年到目前所发生的情况,假如一位基金经理业绩比较普通,大家自然对他的基金兴趣不大,不会买他的基金。

但是假如某一位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很好,他所管理的基金排在业绩排行榜的前列,那么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越来越多资金蜂拥而入,这一种情况在这半年来举不胜举。那么下面会发生的,往往是因为基金的规模太大,业绩开始慢慢滑落,不再那么优秀。

其实这一段时间以来业绩最好的那一批基金往往都是持仓比较高,持股比较集中,也就是说投资风格比较激进的,这一些基金,在熊市里面波动也比较大,回撤比较高。只是很多投资者没有考虑这一点,完全没想过这种投资风格是否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之内,一旦出现了亏损时,投资者就会纷纷赎回。

02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基金经理,很有可能在一家公司待三五年,就被挖走了,可能去了另外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也有可能被挖去了私募基金公司,甚至有不少人离职之后自己创业开设私募基金公司。

随着银行保险等公司不断的渗透进入资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缺口也非常大,所以也有不少基金经理离开了基金行业,转向银行或者保险。

而现在一些第三方的金融平台,尤其是在互联网方面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所以我们也发现有一些公募基金经理转向了这些领域。

03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方面希望选择一些好的基金经理,另一方面还要同时希望这些经理不要出现太大的变动。在海外成熟的市场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基金经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长期管理一只基金,业绩稳定,风格稳定,真希望这样的现象未来在我们这里也出现。

2019优秀基金年报成本分析

微信公众号:郁金香的泡沫

投资基金,跟投资公司一样要分析其年报、半年报、季报,一点也不含糊。结论也很简单,pass or no,pass则继续持有或者在合适的时间买进,no,以后再说。

关于基金投资,先说两点。第一点,管理资金总是三天两头犯错的,连巴菲特都犯错,我自己也犯错。所以,要足够包容,投资的根本是容错,我们要理解、谅解。第二点,资金管理,某种意义上,大家都是“北境长城”的守夜人,“长夜降至,誓死守望”,大家都会犯错,但是,根本性错误绝对不可以。

第一部分 宽基ETF

运营费用 % = (基金财务报表费用 - 基金财务报表其他收入)/平均规模

这一组选了6只基金,简称采用了“基金公司简称+指数简称+基金特征”的方式,比如易方达沪深300ETF。

易方达沪深300ETF(510310) 是一款20BP(0.15%管理费+0.05%托管费)的宽基金,华泰沪深300ETF(510300)是一款老式的60BP(0.5管理费+0.1%托管费)ETF,然而,易方达沪深300ETF在2019年的收益不是领先40BP,而是70BP,不但费用低,扣费前的收益依然领先36BP,这说明了 易方达沪深300ETF的管理不仅成本低,而且效果好,全面领先

老派ETF仅选300ETF一只代表,不请其他的出来难看了。510310的唯一的对手是汇添富的800ETF,那还是未来。

还有一些20BP宽基,有无比510310更优秀的基金?举个例子,易方达MSCI A股ETF,我们看到,它的管理费和托管费相对510300是降低了,但是,总费用没有降下来。原来,基金费用里边有几项是基本固定的,审计费、信息费、上市费、指数使用费等等,大约在50万附近。如果基金只有1亿资产,其他费用就算全部是0,总费用也是0.5%的样子。所以, 规模小的基金,降费用的效果不佳

拼费用,比管理,易方达沪深300ETF无敌。请问,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是做投资的!

有一个传说,选主动基金就是选基金经理,选指数基金不用管谁是经理。真的么?易方达沪深300ETF的基金经理是余海燕,接下来,这个系列还会反复遇到她管理的基金,于是,我忍不住去看看余海燕是谁。结果,她管理的另外一些基金也非常好,比如说,易方达日兴日经225ETF。三个日经225ETF,她的最好,硬道理。本系列涉及到的基金及非常多,但是涉及到的基金经理没有那么多了。所以, 选指数基金也要选基金经理。

第二部分 指数加强宽基

我做成本分析是为了寻找管理优秀的基金,不是为了寻找便宜的基金。如果有基金说他可以赚更多的钱,同时也收更高的费用,我认为,可以。这相当于大家一起做生意,我出全部本金,我承担风险,我还给他发工资,如何利润分成?我觉得至少2:1,否则没法做。这就是我对指数加强的期望,沪深300指数加强相对300ETF的超额收益,相对300ETF的超额收费,要达到2:1。

实际上,兴全300(163407) 达到了7:1,非常优秀的基金!富国沪深300增强(100038) 达到了3.3:1,华宝沪深300增强C(007404) 年度收益达到了惊人的46%。可惜景顺长城沪深300、申万300量化、建信沪深300指数加强没有及时公布年报。

第三部分 QDII 宽基

QDII的跟踪误差,这真是误差。单纯看误差看不出来,有的是全收益(含红利),有的是价格收益。

单纯从数字看,博时标普500ETF(513500) 和国泰纳斯达克100ETF(513100) 是最优秀的QDII基金,标普500ETF还要优秀一点。但是,它们都严重溢价了。

我记得朱少醒曾经讲说,优秀的基金是基金管理者和投资者一起做起来的。现在港股以外的QDII,全部处于瘸腿状态,没有优秀投资者什么事情了。

QDII基金,没有一个我可以给出“pass”。我们还是在港股上做点文章吧,我们不要把港股当成人家的孩纸了。

第四部分 分红

这是我最为看重的一组基金,每一只都有10年以上的 历史 ,每一只都以辉煌业绩和对投资者的至诚的回报而赢得了至真的掌声,不离不弃的红利ETF,富贵皇后:富国中证红利指数增强(100032),十年十倍只做一个基金的富国天惠(161005),静水流深的兴全趋势(163402),至今已经89次分红的华夏回报混合(002001)。

给兴全趋势(163402)以特别的掌声,其最近三年的分红是多少?109.8亿! 三年分红109.8亿 ,不是发行爆款100亿,也不是累计分红100亿,这是何等的卓越!!!

第五部分 Smartbeta

Smartbeta因子,在我看来,只有两种,红利因子和非红利因子。

从投资的角度,红利组合可以提供持续的现金流。一个年利5%的债券,取走利息以后本金是贬值的,假设CPI 3%,有效利息只有2%。一个股息5%的红利组合,取走股息以后本金的长期效应是升值的,有效利息则至少是8%。红利投资的价值效应非常巨大,具有绝对的优势。

管理一个红利组合很琐碎,以低风险为目标,必然要适当分散化。如果以基金取代组合,不是所有的基金都可以。这就导致分红型的红利基金跟不分红的根本不在一个维度空间里。

下面一共七只基金,共分为三个小组。第一小组,工银深红利(159905)、嘉实深证F120(159910),一如既往的优秀,不仅收益卓越,费用也低,交易费尤其低,但是,都不爱分红。

第二小组,富国中证价值ETF(512040),华泰红利低波(512890),华宝标普红利基金(501029)。华泰红利低波相对古典款的华泰红利ETF,富国中证价值相对富国中证红利都有一定优势。我们也看到,他们相对深红利、F120差距明显。这类基金不分红,我想不出来投资者为什么不买深红利和F120。

华宝红利基金是一位老师,我得说,她认真教了我们Smartbeta应该注意的一些事情。我想红利君也不容易,这得自己去体会了。

第三组,南方银行基金(512700),华宝银行ETF(512800)。红利基金是个坑,银行ETF则是精品,管理优秀,费用是这个系列里边最低的。此后发行的 科技 龙头继承了标普中国红利机会指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其缺点。

第六部分 行业基金

这是权益基金的最后一部分,第七是商品,主要是黄金,有一点油气,第八是债券。

我前面说到,余海燕的管理登峰造极,易方达沪深300却不是最顶级的ETF。人家做得那么好,我那样讲一定会有下文。最顶级的ETF仍然出自她之手,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513050)。由于沪深300不是一个纯粹的投资指数,HS300ETF不是顶级ETF。MSCI A股指数是纯粹的投资指数,但是,中国最好的公司,至少可以说有一部分,不在A股,MSCI China Index以及SP China BMI才是顶级宽指。中概互联50算是中国版的纳斯达克指数,随着Alibaba回归香港,QDII的外汇障碍降低,优秀的管理加上优秀的指数,513050是顶级ETF。

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513050),0.6%管理费+0.25%托管,2019年平均费用开支0.714%,指数(价格收益)跟踪误差-0.6%,指数股息率0.3%,运营费用0.7%,运营收益0.114%,在QDII里边无与伦比。相当于说,扣除管理费、托管费用、交易费、其他基本费用开支,零误差,她把QDII基金做到了HS300ETF的级别。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收益能力以及管理水准都超越了汇添富中证医药、广发全指医药,运营费用只有0.25%,奇迹。余海燕手下没有一个基金是次品。最近,由于医药向生物制药及创新药倾斜,更为全面的广发医药,以及新出现的细分行业医药基金,比如生物制药和创新药,更有投资价值。

这是行业基金与宽基不一样的地方,做得好的宽基可以持续持有,行业基金即使做到极致,也只会在需要的时候持有。而且,行业基金总是面临优势细分行业基金的挑战,生物制药相对医药、白酒相对消费、半导体相对电子,细分行业、行业、宽基的三级平衡是投资的重要技巧。

消费类基金规模众多,汇添富中证消费ETF(159928)是王牌。医药需要创新,消费不用,我希望贵州茅台永远不要创新。这样,只要汇添富保持优良的管理,159928持续是这个方面最优秀的行业基金。

消费行业与众不同,它具有跨越周期的属性,优秀的消费基金,可以一直持有,除非市场进入了极端状态。

信息 科技 方面,南方中证500信息技术ETF(512330)令人惊讶,业绩以及控制费用,全面超越了广发全指信息,而广发信息已经牛逼得让科创潮的小字辈找不到北,那些挑挑选选的,大多不如这个什么都要的老大哥。

下半年的行业基金分析会分为:消费、医药、信息及电信、泛科创,至少四个类别。

第七部分 商品基金& 债券基金

商品基金很多,债券基金也非常多,每家基金公司都有几只债券基金,黄金ETF也有遍地开花的趋势。非优秀基金我不分析,这两个方向上的优秀基金的差异要用放大镜看,所以,我只是确认我投资的基金岁月静好。

这两类基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规模越大,风险收益控制得越好。规模最大的华安黄金ETF跟踪效果最好,其次,博时黄金,其次国泰黄金基金,其次易方达黄金ETF,国泰黄金例外没有易方达黄金ETF规模大。

债券也是如此,能投资100亿以上的,不投资10个亿级别的。

关于黄金债券投资,有两个重点:

第一,前面已有论述,信用债、高息债相对高股息组合全面落后,但是,国债的硬核属性不可替代。如果选择高股息权益投资,必然要承受高回撤、浮动高风险。如果不能承担这些风险,必须配置国债或者黄金,这引出了第二点,环环相扣。

第二,黄金和国债都是负利息资产。这儿的黄金指的是黄金ETF,年年有0.7%的开支,这还是管理良好的ETF,而黄金的价值扣除CPI以后不会增长。这儿的国债指的是国债基金,扣除费用以后的净收益比货币基金好不了多少。国债虽有利息,扣除CPI以后能做到零利息已经很不错了。

这意味着,长期静态持有黄金ETF及国债ETF不可取。投资组合中配置黄金国债,一定要在动态对冲中把收益抓回来,配置了这些资产就是为了打运动战。

也就是说, 投资者要么承担回撤风险,要么打运动战

第八部分 投资组合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的目标是投资优质资产,基金只是载体。当载体合格,也就是说基金的管理合格以后,一只基金能否进入组合,关键是它的投资组合,而投资组合的方向是我的选择,永远是基金当前的投资合乎我们的方向而被采纳或者继续持有,而不是因为它的 历史 数据如何牛逼而被持有,它的 历史 数据只证明了它曾经是合格的。

第九部分 三只锚

我们的目标是投资优质资产,基金只是载体。 当载体合格,也就是说基金的管理合格以后,一只基金能否进入组合,关键是它的投资组合,而投资组合的方向是我的选择,永远是基金当前的投资合乎我们的方向而被采纳或者继续持有,而不是因为它的 历史 数据如何牛逼而被持有,它的 历史 数据只证明了它曾经是合格的。

基金投资有三只锚:

第一只,基金管理。基金管理不行,一票否决。指数基金在管理合格的情况下,盈亏与基金管理无关,分析指数基金,一定要先看管理,后看盈亏。先看盈亏很容易站在高高的山岗上,尤其是行业基金。

第二只,基金当前的投资组合。这是ETF的绝对优势,大多数指数的成分股是公开的,比如中证、上证、深证、国证、标普,有些没法,没法的算了。由于这层透明关系,虽然这些指数基金不是专门为我们而开设,通过合适的基金选择,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便宜。透明度是ETF的生命。

补充一点,我们无法知道主动基金的组合,等到发布年报早已过了万重山。但是,一定要熟悉基金经理的风格,并且通过年报确认其风格在持续。

主动基金的分析要难一点,分析指数基金成本和误差比分析主动基金的风格容易多了。

第三只,最重要的,自己的投资目标,我们绝对不是为了买基金而买基金,也不是因为一只基金优秀而买,我们因为它可以达成一定目标而买。就算为了亏钱而买基金,我觉得这可以作为理由,也比为买而买卓越一万倍。

基金投资抓住这三只锚就可以了。

这种问题没法回答,明显是货币基和纯债基的最稳,如果是股票型的肯定是医药基最稳,和什么经理没多大关系。

刘格菘如何?

约翰伯格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先锋领航集团的创始人,最受人尊敬的基金经理,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只指数基金,先锋领航集团也是世界最大的指数基金管理人。约翰伯格是世界级的投资大师,是指数化被动投资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约翰伯格同时是:《共同基金常识》和《博格谈共同基金》的作者,这两本书被奉为投资者的圣经。

沃伦巴菲特非常推崇约翰伯格和指数基金。巴菲特曾经有过一次“世纪赌局”:挑战全华尔街的基金经理,十年之内无论你怎么做主动管理和投资组合,绝对跑不赢标普五百ETF,赌注一百万美金。果然在第六年,基金经理们认输,巴菲特完胜。

你去看看各种知名美股的前十大股东,先锋领航集团都赫然在列。

经济学家们做过多次统计,80%左右的专业机构跑不赢指数基金。

Vanguard!

前海开源曲扬

这个问题本身就没有答案,基金稳不稳定跟基金的风格有关系,整体上说,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所以说没有基金经理稳不稳定,只有基金稳不稳定,而且是同类型基金比较得出来的,我们不能拿股票基金跟货币基金比稳定性。如果想了解基金稳定性,可以去了解“近一年最大回撤”和“夏普比率”,要综合来看,近一年最大回撤相同的情况下,夏普比率越大越好,这样承担同样风险的情况下,获得的收益就越高,具体可以在银行app或支付宝的基金详情里面了解相关数据。

『叁』 中国最牛的基金经理有哪些人

每个人都知道炒股赚钱,所以股市上出现了各种行业的人。 不仅有散户和机构,还有民间募捐等。 与散户相比,私有才是股票投资的名人,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私募牛人的十大排名。

六、树林广阔

2010年600万元的多棉持仓以3万元赚220倍到13亿元,2011年1亿元的空棉以1万元赚7亿元,被称为棉花奇人。 2012年再次进入市场,损失7亿美元后,暂时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

七、张磊

张磊,一级市场的“投资狂魔”是高甫资本的创始人,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300亿美元。 他投资的项目包括腾讯、京东、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葫芦”的投资哲学,目前他的基金是亚洲最大、业绩最佳股权管理基金。

八、裴国根

裴国根,70亿身家,学院派出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1996年开始投资,2001年创立重阳投资,成为掌门人。 无论股票、期货还是债市,我们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长投资组合,基金的年化收益率达到了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内地股民称他为“香港股神”。 1969年开始投资生活,以5000港元购买股票,40年后拥有42亿元资产,创造了“40年附加值4万倍”的神话。 他主张“不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对行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遗憾的是2014年得了淋巴结癌,于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是曾经的“私人计划”,被称为“宁波涨水停板敢死队”的队长,17岁时将3万市炒至40亿元,管理数百亿元资产的“骄傲群雄”。 遗憾的是,2015年操纵证券市场,涉嫌内幕交易被捕,第一代投资神话落下帷幕。

以上是私募牛人的排名。 大家不是都羡慕他们丰富的打扮吗? 股东如果想有他们那样独特的观点,就必须对股票市场有明确的认识,对经济和政策有敏锐的洞察力。

『肆』 最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彼得·林奇是如何找到大牛股的

彼得.林奇是一富达公司的明星基金经理,掌管基金期间复合收益率达28.9%。他在网络股泡沫破裂之前退休,也是保全了名声,功成身退。

彼得.林奇是如何寻找牛股的呢?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其实总结的很完整了。他虽然是机构投资者,但其实一直在教普通投资者发挥自己的特长去挖掘牛股,所以很有意思的是,他在书中告诉读者的第一条投资准则是:千万不要听信任何专业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他认为,任何一位普通业余投资者只要动用3%的智力,所选股票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华尔街投资专家的平均业绩水平,即使不能超过,起码也会同样出色。

彼得林奇早年做过球童,热爱 历史 ,大学时代做了一次草率的投资,研究生学习学院派金融学,未阅读格雷尔姆及费雪的著作,工作繁忙无暇阅读书籍。所以更相信实践出真知。

下面举个例子,林奇在1970年代早期做证券分析员时对纺织行业有相当深入的了解,他参观全美的纺织工厂、计算公司销售毛利率、股票市盈率、研究经纱和纬纱的密度,作为专业投资者的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研究纺织行业上市公司,却没有发现L’eggs这只大牛股。

反而他的妻子作为消费者,却是在超市发现了这家优秀公司,因为L’eggs的生产商之前是在百货商店和专卖店销售产品,他的妻子提醒他留意生产L’eggs的公司,他才因此分析发现这个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非常好的大牛股,L’eggs最终成为全美最畅销的连裤袜,也是1970年代最赚钱的新产品之一。

总而言之,彼得林奇以调研为主,年报阅读、公司高管、分析师推荐、生活工作中接触、易于受忽视领域发掘为辅。

阅读年报,主要为近三年的年报,同时阅读分析师研报;调研以上市公司高管为主,以消费者及同行为佐证。以标的公司股东中是否有其他优秀投资机构为参考。

盘点全球最伟大的几位投资家,彼得·林奇定能占据一席。

他是很多人眼中财富的化身,《时代》周刊称他为“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将他誉为“股票投资领域的最成功者”。他曾是美国最大的投资基金——麦哲伦基金的总经理,凭借杰出的投资才能,一手缔造出令整个华尔街叹为观止的投资业绩:在掌管麦哲伦基金13年(1977~1990年)时间里,该基金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暴涨至140亿美元,其投资配额表上的股票种类由起初的40种一路增加至1400种,并且在13年时间里年复合收益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

有人将他对投资基金的贡献同迈克尔·乔丹对篮球的贡献相媲美,认为他们都是将投资或球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变成了一门艺术。虽然为了陪伴家人,彼得·林奇在1990年事业巅峰时期选择了急流勇退,但他并没有闲着,接连出版了《战胜华尔街》、《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等畅销书,将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选股策略倾囊相授,这些著作也深刻影响了无数后来人。

这个“战胜华尔街”的男人是怎么做投资的?我们不妨从头说起。

1

彼得·林奇于1944年生于波士顿的一个富裕家庭,不幸的是他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从此全家人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

为了替母亲分担压力,父亲去世的第二年,正在读中学的彼得·林奇在熟人介绍下,在一家高尔夫球场做起了球童,沿着高尔夫球场四处奔跑,找到球就可以赚钱,这对于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不过在当时,小彼得·林奇一定不会想到,正是这段球童经历,彻底改变了自己今后的人生走向。

那家高尔夫球俱乐部的成员,很多都是当时一些大公司的董事长和股东,他们经常在打高尔夫球时吹嘘自己最近的成功投资,这就让彼得·林奇接受到了关于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即便后来顺利考入了波士顿学院,他也没有放弃球童的兼职工作,只为了能够继续汲取营养。不仅如此,大学期间的彼得·林奇还花大量时间专门研究了关于股票投资的课程,并重点学习了 历史 学、心理学、政治学等 社会 科学,甚至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学、宗教学和古希腊哲学,这些为他后来从事投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彼得·林奇在大学二年级那年小试牛刀,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了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得益于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快速发展,不到两年时间,飞虎航空公司的股价从最初的7美元涨到了33美元),收获颇丰。

这笔投资的收益所得,不仅让彼得·林奇顺利完成了学业,还坚定了他的投资信心和信念。于是在读研究生期间,彼得·林奇利用暑假在富达公司找到了一份实习——当时的富达公司被华尔街形容为“投资公司中的圣殿”,这也是彼得·林奇与富达公司结缘的开始。

进入公司,彼得·林奇幸运地被主管分派去做企业调研和报告撰写工作,具体负责对全国造纸业和出版业公司的真实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彼得·林奇在完成学业、服完兵役之后,富达公司再次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来担任一名企业与商品分析师。如鱼得水的彼得·林奇快速成长,三年之后就被任命为富达旗下麦哲伦基金的主管。

虽然拥有了绝对话语权,但受到美国股市大崩盘的影响,麦哲伦基金的经营正值低谷,规模仅有2000万美元,还不断面临赎回压力,而这也给彼得·林奇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绝佳舞台。凭借一系列漂亮的操作,不仅局面很快被扭转,彼得·林奇还将麦哲伦基金送上了登峰造极的位置,成为了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规模最大的资金,投资效益名列行业榜首。

华尔街算过这样一笔账:如果有人在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主管的第一年投资1万美元,那么13年之后就能得到28万美元的回报,这一成绩甚至超过了巴菲特和索罗斯同期的投资表现,彼得·林奇这个“股票天使”也彻底引爆了整个投资界。


2

与巴菲特一样,彼得·林奇也是价值投资的拥护者。

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质好价低的个股内在价值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总会体现在股价上,利用这种特性使本金稳定地呈现出复利增长之势,而这也是彼得·林奇所崇尚的投资理念。

不同于巴菲特等着眼于实值股和成长股的长期投资家,彼得·林奇属于典型的“现代派”投资大师。“现代派”的表现在于,不管是什么种类的股票,实值股、成长股抑或是绩优股,只要有利可图就可以买,一旦价格超过其价值就卖,如此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错过投资良机。

有人用 “须鲸捕食式”投资法 来形容彼得·林奇的投资风格:

对于其他人来说,像须鲸那样大面积“猎食”股票并不难,难的地方在于吃进去之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能力。而这也恰恰是彼得·林奇的高明之处,他特别善于挖掘公司的隐蔽性资产,并发现其潜在价值。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产业或者板块,哪怕是所谓“夕阳产业”,都可以从中找出潜在的投资目标,“女士的丝袜不见得比通讯卫星差”,只要公司潜质好,股票价格合理,就可以购买,正应了那句话:“没有好的股票,只有好的价位。”

进一步分析,“须鲸捕食式”投资法还揭示出彼得·林奇的另一个偏好,那就是 构建投资组合。

事实上,彼得·林奇从不将自己的投资局限于某一种股票或者某一个行业上,他想要的是构建一个投资组合以分散那些非系统性风险。如此一来,在投资组合中只要有一两家公司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股票赔本,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业绩。不过他也认为,完全的分散投资组合同样是不合理的,在他的分散投资中更多体现的是集中。他建议,投资时最好选择不同风格、不同类型中排名相对靠前的基金,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更为保险。“随着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具有某种投资风格的基金管理人或一类基金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的表现,适用于股票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共同基金”。

彼得·林奇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尤为偏爱两种类型的股票: 一类是中小型的成长股, 他认为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要比大公司容易,所以对应的股票配置比例也较高; 另一类则是业务简单的公司, 这与巴菲特的选股理念不谋而合,即业务简单的公司,恰恰就是最容易进行准确分析的公司,投资业绩“并非像奥运跳水比赛的方式来获得评分”。

这种组合分散的投资方式,对于当前国内的大众投资者来说,同样简单实用。

3

彼得·林奇又是如何选股的呢?

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一书中,他基于多年的分析经验将公司划分为六种类型: 缓慢增长型、稳定增长型、快速增长型、周期型、困境反转型以及隐蔽资产型。 一旦投资者确定了某一特定行业中的一家公司作为潜在的投资对象,接下来就要确定这家公司属于这六种类型中的哪一种,进而制定对应的投资策略。

在彼得·林奇眼里,缓慢增长型公司几乎没有投资价值;稳定增长型公司值得保底持有,原因在于,这类股票能在经济低迷时期对投资组合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周期型公司则是需要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其前提在于投资者能够及时发现公司业务衰退或者繁荣的早期迹象。

能够在投资组合中真正承担赚钱重任的,是另外三类公司:

(1)快速增长型公司

这类公司是彼得·林奇最喜欢的股票类型之一,因为它们普遍“规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长性强、年平均增长率为20%~25%”。他认为,如果投资者能够明智地选择,就会从中发现能够上涨10 40倍甚至200倍的大牛股;而对于规模小的投资组合,只需要寻找到一两只这类股票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投资组合的整体业绩水平。

彼得·林奇指出,快速增长型公司并不一定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而且快速增长型公司在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往往也会存在较大的风险:比如规模较小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增速放缓时,将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规模较大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增速放缓时,将引发股票迅速贬值的风险。不过在彼得·林奇看来,只要能够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快速增长型公司的股票就会一直是股市中的大赢家。

(2)困境反转型公司

这类公司既不属于缓慢增长型公司,也不是业务将会复苏的周期型公司,它们通常都有可能导致公司灭亡的致命伤。虽然很多投资者对这类公司信心不足,但很多人都没想到,危难之中往往也蕴藏着机会,就像克莱斯勒公司、福特公司、佩恩中央铁路公司以及其他许多公司,都证明了自己拥有“股价迅速收复失地”的能力。

投资困境反转型公司的好处在于,在所有类型的股票中,此类股票的涨跌与整个股票市场涨跌的关联程度最小。尽管有些公司没能做到“困境反转”以至于让投资者赔钱,但偶然几次的成功依然非常激动人心,并且总体来说,投资这类公司股票的投资回报非常丰厚。

(3)隐蔽资产型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拥有价值非同一般的资产,而这种资产只被极少数人发现,大众投资者却没有注意到,那么这样的公司就叫隐蔽资产型公司。彼得·林奇以佩恩中央铁路公司为例,认为这家公司“什么类型的隐蔽资产都有”:抵扣所得税的巨额亏损、现金、弗罗里达州大量的土地、其他地方的土地、西弗吉尼亚的煤矿、曼哈顿的航空权等等,非常值得购买。而实际上,这只股票后来涨了8倍。

当然,投资隐蔽资产型公司的前提,同样是要对拥有隐蔽资产的公司有着真实的了解,一旦清楚了解了公司隐蔽资产的真正价值,所需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

彼得·林奇说过:“只要用心对股票做一点点研究,普通投资者也能成为股票投资专家,并且在选股方面的成绩能像华尔街的专家一样出色。”这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无异于极大的鼓励。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快速增长型、困境反转型和隐蔽资产型三类公司固然收益不菲,可是它们的风险往往也相对较大,所以在做决策之前,一定要把功课做到位。

4

比起独到的投资理念和选股策略,彼得·林奇更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超出常人的勤奋。

纵观彼得·林奇的投资历程,你一定会发现,他做投资从来不靠市场预测,也不迷信技术分析,既不做期货期权交易,也不做空头买卖,更不会总是像股评家那样对股票市场高谈阔论。他的成功,几乎都是来自于实打实的调查研究,以及严谨周密的分析判断。

执掌麦哲伦基金期间,彼得·林奇以近乎疯狂的热情,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为了寻找投资机会,他每天要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每年要出行16万公里的路程进行实地考察,甚至陪家人出国 旅游 也去那些有上市公司的城市,常常是到了地方,妻子去逛景点,他去公司调研;此外,他每年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管理层进行交谈,即便是没在阅读或者访谈,他也会花几个小时不停地打电话……

可以说,整个投资界几乎没有人比他工作更努力,也没有人比他的涉猎范围更广,而这也再度印证了他一贯的投资理念—— 必须要对准备投资的公司有周全的理解。

大师尚且如此,何况普通投资者呢?

然而放眼当下,绝大多数人在选股时根本不会对股票背后的公司进行如此细致详尽的分析,他们很可能只是看到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在买股票,听到了网上不少“股神”或是“KOL”的召唤,感受到了整个股市行情的火热,就不由自主地成为了跟风者,看别人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即便是花了时间去选股,所投入的精力也往往“不如购买一台微波炉的时间多”。如此一来,结果很可能就是赚少亏多,或者干脆就像赌徒一般在股市里碰运气。


此时再来看彼得·林奇为了发掘一家好的公司而做出的种种努力,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悟,而以下两则轶事,同样能够说明问题:


“多辛苦一点,你将会得到丰厚的报偿。”或许,这才是彼得·林奇与其他投资大师们如此成功的最根本原因。

昨天在回复《彼得·林奇是怎样选股票的?( https://wukong.toutiao.com/answer/7016335548894019876/ )》的最后提到,光从数据上看的话,彼得·林奇确实很喜欢分散投资,而且股票换手率很快,是当时美国市场平均换手率的3倍。但是,如果你把数据仔细进行细致的拆解,就会发现他的分散策略可不是那种平均主义的分散。他主持的基金金额非常大,所以他把自己的所有资金分成两个池子,90%和10% —— 90%的资金是放在最多几十个重仓股上面,这一部分资金,他并没有经常换手,持仓是非常非常稳定的。另外10%的资金,放在几百只他在调研中发觉的“可能的潜力股”上。那么这个10%的资金池,其实相当于一个“人才库”,便于他进行长期的观察。过了几个月、几个季度,如果这里面有一些股票不符合他的要求,就换一批新血进来,然后再经过一长段的检验,如果某些股票稳定了,就可能会进入重仓股。

就再借用香帅在得到上《投资大师顶级智慧五:彼得·林奇——像正常人一样投资》中的部分内容,再接着谈。

所以你看,这样的分散投资,其实相当于一种皇帝选秀似的分散——小池子是大面积“选秀”,真正到稳定的“嫔妃”级别,得经过重重考验。所以这种有限的分散就既保证了他的投资的稳定性,又保证了他的投资风险可以进行有效的对冲。

三、逆向选股

彼得·林奇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选股策略,叫做逆向选股。彼得·林奇不喜欢那些太热的行业,比如在当时的 科技 、医疗行业,原因是他觉得这些行业都有估值过高的风险,而且因为一个行业在上行的时候,想进入的竞争者会特别地多。竞争者一多,一个企业就很难赚钱。所以,他反而会偏好一些低迷行业的领头羊。因为在低迷行业中,弱者更容易被淘汰出局,幸存者的市场份额会随之扩大,反而赚钱。

比如说白色家电企业,在八、九十年代的美国,绝对是一个下行的行业,而当时的计算机是一个上行行业。他却不选这种计算机股,反其道行之,选择了几个优秀的白色家电行业的企业进行重仓,然后在中短期的时候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率。

香帅认为这一点,对我们中国的投资者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的市场大,收入的分布是非常不均衡的,所以一个产业在这里是下行的,在另外一个区域未必是下行的。也就是说,产业和行业转移的空间很大,所以看似下行的行业,未必不是赚钱的行业。

四、彼得·林奇对投资的看法

你会发现,彼得·林奇的这三个原则,即蜡笔原则、有限分散原则和逆向选股原则,都是非常实用,非常有启发性的,都是普通投资者可以拿来用的原则。

这也就回到了彼得·林奇对投资的根本看法——投资是一门艺术加科学再乘经验的学科。

艺术的意思就是不能死板地静态分析,当时有很多人对量化分析太过迷恋,总是想回去搞一个模型,就陷入了静态分析的框架里面。但是,没有这种科学精神也不行,搞投资也不是什么天马行空的印象派做法,以为投资真的可以像大猩猩选股一样,其实很多时候基本面的分析读是必不可少的。投资是一个非常实践性的行业,不是说你坐在这儿看两本书,然后背下两条原则,你就真的成为投资大师了。所谓的大师,都是不断地淬炼自己而形成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投资是艺术加科学再乘经验的一门学科。

这句话对我们普通投资者也是非常适用的,我们要学习金融知识,但是不要静态、固化地去理解知识,而且一定要自己动手,不断地实践,这样才可能在投资上取得真正好的成绩。

总结,彼得·林奇的投资经验分为三条原则: 1.蜡笔理论。要投资那些直观的,我们可以理解的企业。 2.有限分散。不能无目的地平均主义分散,而是把重头的资金集中在那些你真正有把握的投资上。选择一些可能的潜力股,经过长期的观察和考验,看它们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重仓标的。 3.逆向选股。有的时候不一定要去追高,反而在低迷的行业里面选取龙头股,可能是赚钱的机会。

『伍』 中国现在最有名气的十个基金经理人

在股票类基金经理排名中,最近三年考核排在第一位的是银华富裕主题基金经理王华,国富弹性市值、国富深化价值基金经理张晓东排在第二位,交银成长基金经理周炜炜排在第三位,此外,兴业全球视野董承飞、富国天合周蔚文、景顺内需增长王鹏辉也排名前列。而在最近六个月的考核中,银河行业优选的陈欣、王忠波排在首位,华商盛世成长的孙建波、梁永强、庄涛,东吴行业轮动的任壮排名靠前。 而在混合类基金经理中,华夏大盘、华夏策略基金经理王亚伟当仁不让,毫无争议的夺取最近三年、最近两年考核的两个第一,基金兴华的阳琨排在第二位,中银中国精选的吴城、中银蓝筹精选孙庆瑞、基金安顺尚志民、博时平衡杨锐、华夏回报胡建平也排名靠前。而在最近6个月的考核中,东吴进取策略的王炯、朱昆鹏,基金通乾的刘泽兵,华商动态阿尔法梁永强也成绩不错。 反观债券类基金经理,华富收益基金经理曾刚在最近两年考核中排名第一位,工银信用添利基金经理江明波排名紧随其后,建信稳定增利基金经理钟敬棣、汪沛排在第三位。此外,富国天利、富国天丰基金经理饶刚,易基增强回报基金经理钟鸣远,交银增利李家春,工银增强收益基金经理杜海涛同期排名也很靠前。而在最近6个月的考核中,富国天丰的钟智伦夺得冠军,德盛增利苏玉平,富国天利饶刚,诺安优化收益张乐赛,海富添利邵佳民都表现不错。 至于货币类基金经理,中信现金优势李广云在最近三年考核中排名第一,长信利息收益基金经理张文琍,工银货币基金经理杜海涛名列前茅。而在最近六个月的考核中,万家货币基金经理邹昱排在第一位,银华货币基金经理孙健,华富货币基金经理胡伟,南方现金增利基金经理韩亚庆,华夏现金增利基金经理曲波相对排名靠前。

『陆』 有影响力的金融人物有哪些

NO.1如果说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金融人物那么就非上世纪的华尔街大空头杰西·利弗莫尔 莫属了。他的生平可谓一部传奇。他的一生是疯狂的。上世纪30年代美国股市大崩盘引无数美国人倾家荡产,而他却靠做空一战成为几乎华尔街最富有的人之一。道琼从350的高位被打到45点。跌幅将近90%。美国股市大崩溃。盈利数亿美元。被称之为华尔街最大空头。后来因为儿子自杀,妻子背叛各方面的因素,导致无法理性的从事交易,被市场打败。最后自杀。
NO.2 查理丹尼斯。商品期货发家,400美元经历15年时间神奇的变成2亿美元的传奇。后在股市上遭遇挫折。
NO.3。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这两位可是曾经的量子基金的黄金搭档。对他们的事迹我就不用多说了。
NO.4美国股神 巴菲特。 日本股神 传银藏。
NO.5彼得。林奇 在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

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
NO.6朱利安。罗伯逊。 这位大家应该不陌生,上世纪老虎基金创始人,是当时最大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在它面前都显得逊色。战绩卓越。后来因为风险管理等各方面投资错误导致巨额亏损被迫清盘。
NO.7 约翰。保尔森 亿万富翁,是美国次贷危机中的最大赢家,在这次2008年金融危机中大肆做空而获利,因此被人称为“华尔街空神”。
我重点说一下杰西·利弗莫尔。为啥把他放在第一。因为索罗斯之流跟杰西·利弗莫尔几乎没啥可比性。
财富:在1914年杰西利弗莫尔破产了,但是在1929年他就赚到了1亿美金(当年美国税收才42亿)
理论:突破新高思想、逐步加仓思想等全都是源自他
著作:《股票作手回忆录》都快过100年了,这本书还是稳坐股市经典书籍第一把交椅。
大银行家摩根以私人身份请求他不要在卖空了(相当于说你别在赚钱了)。
美国总统罗斯福要求他到白宫,请他把棉花期货平仓以救国急。
而且还要说一点,杰西利弗莫尔在60多岁就自杀了,他的财富都是十几年内聚集的。巴菲特和索罗斯都奋斗大半个世纪了。而且索罗斯之流是用基金来赚钱,用投资人的钱去生钱。而杰西利弗莫尔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是一匹孤狼。靠明锐的洞察力。孤军奋战。百战不殆。

『柒』 2021十大金牌基金经理

2021十大金牌基金经理:
傅鹏博 朱少醒 周蔚文 程洲 安昀
邹曦 杨建华 王宗合 徐荔蓉 应帅
拓展资料:
一. 简介
傅鹏博 睿远成长价值混合A(投资均衡)
朱少醒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A(15年22倍收益)
周蔚文 中欧新蓝筹灵活配置混合A(投资行业广泛,聚焦成长)
程洲 国泰聚信价值优势A (长期投资,历经牛熊)
安昀 长信内需成长混合A(喝药吃酒又化工)
邹曦 融通行业景气A (历经多轮牛熊,专注周期板块、科技板块,加上小小消费)
杨建华 长城核心优势混合(16年管理经验,聚焦白酒消费、高端制造)
王宗合 鹏华消费优选(主投白酒消费类,综投眼科、药品等医药、科技)
徐荔蓉 国富潜力组合混合A(研究金融、科技类板块,也带有文具消费类等)
应帅 南方稳健成长混合(主攻白酒消费、医药消费与科技,综合型投资者)
二. 口诀:
精简养基,十支以内,借鉴作业,独立思考。
选好赛道,挑选好基,历史业绩,仅供参考。
基金经理,也挺重要,从业五年,历经牛熊。
基金规模,大于一亿,对比同类,优中选优。
夏普比率,越大越好,最大回撤,越小越好。
不同板块,科学配置,同一板块,一个就好。
形成组合,收益更高。多看少动,长期持有。
养基大忌,追涨杀跌,不乱割肉,不是韭菜。
防范风险,理性投资,闲钱理财,用之有道。
心态要好,就当存钱,有亏有赚,这是常态。
基金转换,省时省力,懂得止盈,落袋为安。
投资自己,不断学习,积累本金,才是王道。
三. 判断一名基金经理水平高不高,看重三点标准:
1. 长期业绩牛逼(摆脱运气的成分);
2. 控制回撤能力强(复利的最大敌人是复亏)
3. 机构认可度高(业绩持续性强的佐证)。另外,部分基金经理也会购买自己所管理的基金,与基民的利益深度绑定,这也是重要的加分项。

『捌』 世界最出名的十大投资人

世界十大投资人出名

1 沃伦巴菲特——美国最大和最成功的集团企业的塑造者,一个全球公认为现代“久经磨练”的经理人和领导人。一个比杰克韦尔奇更会管理的人,一个宣称在死后50年仍能管理和影响公司的人。

2 彼得林奇是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是麦哲伦100万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

3 格雷厄姆 “巴菲特的老师”。

4 邓普顿爵士是邓普顿集团的创始人,一直被誉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资者之一。福布斯资本家杂志称他为"全球投资之父"及"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

5 乔治索罗斯号称“金融天才”,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他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

6 约翰内夫,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见经传的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理财专家。

7 先锋集团(VanguardGroup)的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约翰博格尔.

8 麦克普莱斯是美国价值型基金经理人中的传奇人物,以价值投资著称.

9 朱利安罗伯逊管理的全球第二大避险基金———老虎管理基金的规模,仅次于国际知名金融炒家索罗斯所创办的量子基金。

10 马克莫比尔斯 1999年被世界银行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派为董事及全球公司治理工作团队负责人

『玖』 国内有哪些有名的基金经理个人经历如何

国内有有名的基金经理有张坤、刘彦春、朱少醒、陈皓等等。以下为他们的个人经历:

1、张坤

张坤是国内最像巴菲特的人。论地位,张坤是国内最大公募基金公司易方达的头牌,他12年的投资生涯中出道即巅峰。手下的易方达中小盘(110011)从2012年接手以来,基金总回报高达575.71%,复合年化20.7%。虽然名字叫中小盘,但前十大重仓股都是200亿以上的大市值公司。

他投资偏爱持久、稳定的公司,他的基金业绩稳健,换手率极低,持续超越指数。他的基金在wind和晨星等基金评价网站上均是最高的5星。

基金经历的工作职责:

1、熟悉国内私募基金环境,精通私募股权基金业务的各个环节;

2、熟悉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技巧和策略以及私募股权基金的融资形式、向及关键因素;

3、掌握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治理结构、募集程序及风险防范;

4、负责平台私募基产品业务运作流程及渠道的搭建。

热点内容
股票软件的模拟资金 发布:2025-02-13 18:47:39 浏览:84
无锡鲁证期货是什么单位 发布:2025-02-13 18:44:55 浏览:696
怎么样炒股才划算 发布:2025-02-13 18:29:43 浏览:879
股票交易量最少多少 发布:2025-02-13 18:28:12 浏览:163
缠论如何解读连续涨停股票买入法 发布:2025-02-13 18:28:12 浏览:152
为什么会成为股市消费者 发布:2025-02-13 18:19:22 浏览:541
苏谋东的基金有哪些 发布:2025-02-13 18:16:19 浏览:823
股票投资核算科目 发布:2025-02-13 18:14:28 浏览:485
成都数字化货币怎么申领 发布:2025-02-13 18:13:11 浏览:593
期货怎么看前一天涨幅 发布:2025-02-13 18:13:09 浏览: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