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抱团为什么
1. 年后调整行情开始,基金抱团股成为“重灾区”,对中国会造成什么影响
今年上半年基金整体态势发展不太顺利,各大基金纷纷出现抱团资产全线崩跌。在牛年的第一天,茅台在基金市场崩了。基金抱团的背后也彰显出中国的股市在融资和股权质押两个方面持续着高风险,价格作为市场博弈的最终结果,很难去平衡。今年整体的局面是抱团的资产大部分都崩跌了,而个股却大有希望存活着。而从这一现象,我们可以看出,下跌背后板块轮动和风向在出现变化,市场的结构行情也在发生着转变,向上的空间有限,指数基金在区间内呈现波动趋势。未来的经济在行业发展上会有所调整。
2021年在供给和需求侧同时扩充的阶段,尽管全球流动性边际变化并没有那么显著,不过供需的进一步放大会带来周期品涨价,短时间之内,我国的股市行情还是会呈现出结构型,市场估值始终紧随着需求的变化在变动,经济越来越好才能带动基金市场的活跃。2021年中国基金市场的走向该何去何从,一切还是要交给时间去决定的。
2. 如何看待现在基金抱团的情况
现在基金抱团的情况,有点跑偏。如果走到极端的话,市场也一定会做出修正。
3. 股市资金抱团是什么意思,能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吗
以主动偏股公募基金作为代表描述,以持续加仓某一个板块至接近或超过30%,并持续持有超过两个季度以上,称为“抱团”。2006年,随着公募基金和保险机构的不断壮大,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2006年以后,大概出现了四波非常著名的抱团。分别是:
1、2007-2009年加仓并抱团金融地产,称之为“金融的黄金年代”。
2、2010-2012年加仓并抱团消费“第一次消费抱团”;
3、2013-2015年加仓并抱团信息科技“移动互联网浪潮”;
4、2016至今 持续加仓并抱团消费“第二次消费抱团”。
(3)基金抱团为什么扩展阅读:
股市资金抱团的原因:由于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资金倾向于“确定性”,而不是“成长性”,投资者选择业绩确定性高的投资标的来取得相对收益,如果对这些板块集中配置持续上升、结构性行情持续发酵,那么就形成了一次典型的“抱团取暖”行情。
一般以这类公司发展低于预期,估值品质被打破,资金抱团瓦解;或者是出现了其他的新的热门板块,分流存量资金。
4. 股市资金抱团是什么意思,能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吗
抱团股其实可以理解为蓝筹股。主要是因为在某段时间内,大部分资金都集中购买了优质的蓝筹股,所以称这个行为叫做抱团。
让我们来举个栗子🌰:
“番番水果”公司的“小番茄”因为连续2个季度畅销,业绩优秀,吸引了大量的水果家族前来购买股票。
随着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番番水果”公司的“小番茄”远销各省,连起来已经可以绕地球一圈了。
这个时候,番番水果”公司的股票则已经成长为了一只“蓝筹股”。
5. 为何说股市抱团,是一场从价值投资到价值崩塌的游戏
目前A股出现了明显的二八分化,少数个股不断上涨,甚至创出历史新高,而很多股票却在不断下跌,有些股票的价格已经跌到了大盘指数2000点以下的位置。这样的分化,必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买到上涨股票的股民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有些股民这两年资产翻了几倍,而买到下跌股票的,那就只能每天骂市场了。
这种二八分化的走势,被不少人称为“抱团”,那么未来会不会出现抱团瓦解,如果抱团瓦解会不会带崩大盘?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会出现“抱团”,出现这种头部公司不断上涨而其他中小盘股票不涨甚至下跌的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基金投资者越来越多,2020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达到54.99%,赚钱效应明显,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投资基金。而基金产品对投资标的的流动性和财务指标是有要求的,使得大量基金只能投资蓝筹股、白马股,再加上现在很多基金经理都是80后和90后,更加倾向于投资成长行业,从而使得资金流向成长性行业的白马龙头股。
所以,这轮行情,其实就是核心资产的牛市,就是成长性行业的龙头企业估值提升和增长率推升的牛市,如果这些股票真的涨不动了,也并不意味着那些业绩差的股票会上涨,而是意味着这轮行情将会结束,一直死拿着不涨的股票,一旦大盘下跌,同样也会跟着跌。
6. 基金连续飘绿,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基金市场如此剧烈波动
基金连续飘绿,造成基金市场如此剧烈波动主要原因还是机构抱团,当抱团股票下跌的时候大家都拼命卖出,导致出现恐慌情绪,而且机构抱团股估值也非常高,谁也不愿意接盘,这就导致了基金连续下跌。
疫情对于全世界影响都非常大,我国疫情防控做到非常到位,这让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复苏,同时资本市场也得到了更多资金关注,股市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机构为主的投资者成为了最大的赢家,但随着机构抱团现象越来越严重,风险也不断增加。大跌导致基金连续飘绿,造成基金市场剧烈波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抱团股估值太高,行情不好机构见势不妙也会逃跑,但是机构持有股票比较多,不可能快速出货,这就导致了踩踏发生,机构抱团股大跌,基金连续飘绿。
三、基民赎回基金导致基金公司被迫卖出股票。
当股市发生风险的时候,很多有经验的基民会赎回自己的基金,基金公司为了兑换现金只有卖出手中的股票,这就加剧了股票的下跌,这也是基金连续飘绿的原因。
资本市场本身就是一个风险市场,当参与资本市场的时候就要做好亏钱的准备。因为基金公司也是人不是神,他们也有可能犯错误,对于基金收益的预期一定不要太高,否则真的会让大家失望。
7. 公募基金抱团蓝筹股蕴藏着哪些风险
2017年的A股市场走出了一波价值投资的蓝筹股行情。此轮行情的上涨,主要得益于以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抱团取暖”。但好景不长,上周A股遭遇了“黑色星期四”,大盘股、小盘股、优质白马股齐齐下挫,A股总市值一日蒸发1.58万亿。
为此,机构对后市产生严重分歧。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这一波蓝筹行情是国内外资金对A股优质蓝筹估值的修复和重估的开始,在他们眼里,出现阶段性调整属于正常现象。但也有人认为,公募基金扎堆的蓝筹股估值已经不便宜,而蓝筹股此次进行调整,将就此拉开股指调整的大幕。
所谓蓝筹股(Blue Chips)是指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现金流管理有较高的要求,通常将那些经营业绩较好,具有稳定且较高的现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
那么,公募基金为啥要抱团布局蓝筹股呢?首先,蓝筹股业绩会令人感觉比较安全。A股市场3000多只股票中,蓝筹龙头、白马股也就只有区区几十只或上百只。而一些蓝筹龙头、白马股等能稳定保持每年15%~20%的业绩增速,并且每年都有较强的分红能力,蓝筹股的价值投资效应日趋明显,因此受到追捧。
再者,对于多数蓝筹股来说,由于波动相对于创业板、中小板等其他板块,这在过去投机氛围浓郁的A股市场上,普通投资者视之如鸡肋,一般很少有投资者长期购买投资的。所以上方的套牢盘也就相对于少了很多,这样更有利于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积聚做多力量。所以公募基金更倾向于抱团购买,以便推高股价。
最后,公募基金购买蓝筹股,对于稳定股指起到了稳定效果。通常大盘蓝筹股的权重对于A股指数起到了举起轻重的影响。而如果股指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则对于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聚集市场人气,推拉股指有着极大帮助。所以公募基金通常都喜欢抱团在大盘蓝筹股之中。而本轮慢牛行情,也正是公募基金等通过拉升蓝筹股价的上涨来推动的。
但问题是蓝筹股在经历了本轮慢牛的上涨之后,很多蓝筹股确实被高估了,股价已经出现了泡沫,以前银行板块PE在5倍左右,现在很多都超过10倍,还有一些公司从10多倍、20倍PE涨到40多倍。
显然这种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很多蓝筹股的上涨没有基本面的有力支撑,而是靠公募基金等抱团推涨的股票,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推升蓝筹股价甚至股指,但后面公募基金抱团取暖的风险也在骤然上升。
一方面,公募基金抱团扎堆蓝筹股,将蓝筹股的泡沫吹了起来,虽然白马蓝筹业绩优良,但是这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东西,哪怕有大资金推动,那怕是大盘蓝筹,被公募基金抱团推高股价后,沦为泡沫和风险的骤集之地。
另一方面,“抱团”最怕的是“抱团撤离”的时候,而“抱团撤离”几乎又是难以避免的。而恰是在临近年尾,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就要逐步兑现账面上的浮盈,而大家都要逢高减持蓝筹股,获利了结,那么踩踏事件就在所难免,不仅容易剌破蓝筹股的泡沫风险,而且还会人为造成A股市场的大幅波动。
今年的股市慢牛行情,主要是公募基金抱团取暖,这么做虽然能让部分蓝筹股的价值重新回归,但是抱团取暖也有问题,就是一旦辙离之时却还要抱团离去,这样弄到最后,股价出现大跌,要么之前获得的浮盈所剩无几,要么根本就跑不出来,继续坐股价上上下下的电梯。
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在进行投资理财之时,千万不能像公募基金抱团取暖一样,有着羊群效应,跟风而上,这样虽然能够助推某一投资品种的泡沫,但在撤出之时很容易受到损害,最后落得“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以,我们在平时理财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智能理财的方式,根据每个投资者的不同风险偏好,进行大数据分析,科学的选择理财品种,只有配置多元化理财方案,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只篮子中,才能有效规避潜在的投资风险,获得理想收益的最佳方式。
8. 为什么要远离基金抱团股
基金抱团就是指同一个基金公司的多只基金购买相同的股票,或不同基金公司的基金购买了相同的股票。而基金选股是经过周密的布局,并且长期投资,不会轻易卖出,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市场上会有远离基金抱团股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