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人买基金
1.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股市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购买股票型基金
为什么大多数中国投资者宁愿自己买股票,而不是购买股票型基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吧,目前A股的个人投资者有1.7亿,不过这1.7亿账户到底有多少资金在里面我们没有更详细的数据,如果人均1万 ,那么就是1.7万亿,如果人均10万元,那么就是17万元,而另一个数据就是我们的投资者中95%以上账户资金不足50万元,凭借这些数据我们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1、A股投资者相比买基金更愿意自己买股票是事实吗?再来看一个基金的数据,根据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7月末,私募管理基金总规模14.96万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的基金规模为3.09万亿,并且较6月份增加了0.44万亿。
不过这种情况在改变,尤其是最近一年,基金公司比以往更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是2019年行情不错,基金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率,这为基金展示了非常好的信任。第二是因为2018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倒闭以及被取缔,导致这部分投资不仅没有收益,本金更是受损
当这部分资金脱离互联网金融后,能够寻找的下一个投资渠道大多就进入了基金和股票,但是又由于第一个原因,基金公司2019今年业绩大好,这给予了这些投资人信任和信心,所以最近 一年基金大卖,非常受投资人喜爱。从长期来看,散户是会被逐渐消灭的,从散户化到机构化和专业化是必然的过程,专业人做专业事。
2. 2020年下半年,中国家庭的理财行为有什么变化
就在7月26日,支付宝理财智库举办了夏季论坛,在论坛上发布了发布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财富指数报告。2020年下半年,中国家庭的理财行为会有人如下一些变化:
第二种变化是大众理财在下半年也会趋于理性。蚂蚁集团数字金融财富事业群总经理王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更愿意选择基金而非股票,说明众多个人投资者越来越理性了。”事实上,不管从经济结构上看,还是疫情的影响上来看,基金都比股票更受投资者青睐。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普通用户不知道怎样判断市场的走势,但是基金的管理人却懂得如何发挥专业能力,帮助大家参与进来。也有相关经济专家表示,“疫情加速了我国线上投资理财需求,也让中国家庭的理财观念变得更理性。相比股市,投资基金的人正在增多,这也是国家所鼓励的,让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去参与股市。”
3. 中国有多少人买基金
先说结论:这个数字没有意义,因为会有重复计算和不同的细分的基金种类,但可以提升一下概念性认知。
先抛出两个数据,随处可查到的:
“据2021年3月统计,至19年底,场外公募开户数6亿,是个人股票投资者1.58亿的3.8倍”
“据2022年5月统计,至21年底,我国基金投资者超过7.2亿,个人股票投资者已超过1.97亿。”
但这个问题很大,简单拆分来看,基金分公募、私募。狭义来理解,且当您问的是公募,所以上面引用的也都是公募数据,但也分很多种类: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等。
上述的7.2亿绝大部分都是货币型基金,而且都是在投资者不知道自己投了什么的情况下参与的,因为某宝、某信等互联网平台都有一键购入的通道,吸引了大量资金和客户。例如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自己在某宝“存”的实际是某弘基金的货币型基金。
在此基础上,这7.2亿的统计会重复计算,比如某宝、某信各留了1000块钱自动转入活期理财,大概率会计算两次参与者数据。而真正参与债券型基金的人数要远远小于这7.2亿的数字,参与混合型以及股票型的人数又要远远小于债券型的人数。
所以如果您问的是股票型基金的参与人数,只考虑公募的情况下,参与的实际人数数字一定是以千万人为单位计算的。
私募角度也说几句:
公募基金2022年总管理规模约27万亿,其中货币型基金就占了近一半。
而私募基金的总管理规模接近20万亿,私募多是百万起投的产品,而且有合格投资者限制,有很多是以机构名义参与的,就个人而言,可投资资产超1000万元的占全国1%总人口,达到合格投资人标准的占全国3%人口,这部分人未必投过,但客观有需求。
所以私募基金投资者人数是以百万人为单位计算的。
综上,希望有启发。欢迎追问或留言!
4. 全国超一半人买基金,大家都能赚钱吗基金报告公布基民现状
作为两大国民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微信的支付功能同样强大,但是在金融属性方面,支付宝宏姿则要更胜一筹散空。
不同于微信的社交属性,支付宝从诞生开始,就一直在金融业务上发力,大家可以发现,在购买理财的时候,很多人首选的平台都是支付宝。不同于微信的强大社交功能,支付宝在理财方面,更有说服力。
进入2021年,有一个词语频频地出现在大家的生活中——基金。很多之前对它零接触的人,都渐渐参与其中。根据支付宝公布的基金报告,目前已有6亿人购买过基金,也就是说,中国的“基民”数量,已经达到了6亿。
在这6亿基民中,有60%的基民都是年轻人,随着年蔽掘绝轻人的理财意识慢慢苏醒,再加上互联网 科技 的发展,购买基金相比于购买股票,手续更加便捷的同时,风险也相对更低。
基金和股票不同,基金是由多个股票组成的,包括了我们日常接触的公积金、退休基金等等,还有一些白马股、蓝筹股等等,但是相比于直接购买股票,基金的风险要低了不少,同样的,收益率也会更加稳定。
全国已有6亿人参与到基金队伍中,那么这6亿人基民都赚到钱了吗?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基金盈利投资者占比41.2%
根据支付宝公布的基民报告显示,截止到2018年,支付宝从有了理财产品至今,盈利投资者占比所有投资者41.2%。其中盈利超过30%的投资者,占比仅6.5%。很显然,投资基金并非所有人都能赚钱。
持有基金时间线拉长
根据基金报告显示,基金持有的时间越长,投资者越容易赚钱。基金持有3年以上的,赚钱的概率大约在70%左右。根据分析来看,3年的时间可以平抑很多短期因素带来的波动,简而言之,持有时间越长,基金投资越稳固。
无收益基金及时更换
对于基金,很多人的心态都是“鸵鸟心态”,亏钱了就放着,眼不见心不烦,但事实情况却相反,有些基金表现不好可能是长期现象,即便是你一直放着,拿满三年可能也是负收益。
由此可见,如果买到那些品质差的基金,长期持有的意义并不大,及时止损才是真理,基金并不是每一支都会赚钱,拿了很久都没有波动的基金,可以考虑更换了。
买基金不要频繁操作
购买过基金的朋友都知道,基金购买赎回是需要手续费的,如果不满7天就操作,手续费会更贵。而频发操作基金的买卖,你的收益可能还不够抵手续费的。
综上所述,基金想要挣钱不难,但是想每个基民都能赚到钱,首先你要克制自己“追涨杀跌”的心态,无论是炒股,还是买基金,这一点都是最需要注意的。想要赚大钱,首先你要拿得住你手里的投资理财产品。
5. 买基金的人多还是买股票的人多
不太清楚,但从趋势上来说,股市里机构投资者的比例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买基金的人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