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网站给基金经理打分
⑴ 目前私募基金经理待遇如何
“100万人产生一个”、“年薪百万、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在《非诚勿扰》征婚时,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体系更为灵活,基金经理有可能拿到更丰厚的报酬,这就难怪连汇添富原总经理林利军这样的公募老总都“奔私”了。
沪上一名私募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私募的收入主要来自两方面:管理费和业绩提成。一般情况下,公司会拿走业绩的20%,而其中的1/5则属于投研团队。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为例,该公司的产品组合规模约为20亿美元,若赚1个点便是2000万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万美元,投研团队则将获得其中的80万美元,由于研究团队与投资团队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团队实际可拿到40万美元。
多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员,最后拿到手的奖金也千差万别,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赚钱,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资提交在股转系统的公开转让说明书道出了隐情。
公开转让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费、投资顾问费、浮动业绩报酬、认购费等。浮动业绩报酬即通常所说的提成,通常为单位净值超过面值或约定业绩基准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录得总营业收入约4.53亿元,其中浮动业绩报酬部分占比最高约为4.18亿元,净利润2.73亿元。其中,仅“支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一项就达到9503万元左右,占到上半年净利润的34.8%,按朱雀投资上半年总人数66人计算,人均半年收入就达到了约144万元。
不过,无论是私募还是公募,基金经理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后台员工。同样,即便都是做研究员,收入情况也是两极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资是1万块的人很多。最后奖金是看你荐股的好坏与赚钱的程度。这种体制也是大多数私募采用的,导致牛市赚很多钱,熊市比较难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资总监温权(化名)也告诉本报记者,投研薪酬采用的是市场化的计算准则,人与人不一样,差距甚至达到十倍。以研究员的年终奖来说,论能力和贡献从10万到近百万都有。“工作两年内的话,一般是20万~30万一年的总薪资。研究员也没那么好做,百里挑一。”他说。
“一个点拿40万美元,年终奖一般就是这个。当然也还要加上平时的base(基本工资)。”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告诉记者,平时一般月薪就是发定薪,年末根据考核业绩来发奖金,而重阳投资则是相对另类。
“重阳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资很高,应届生做研究员的月薪就是2.8万~3万元,资深的就更高了,指数级别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业绩挂钩,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现怎么样,然后决定给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员说。
“一部分私募相对比较现实,就是承包制,挣钱的时候就海挣,不挣的时候就没了。挣了钱就拍屁股走人,因为后面如果是熊市的话就白干了。”温权表示。
“至于公募,一个普通研究员进来也就是2万元,毕业只有1年的话,2万元都拿不到的。在卖方做了两三年后在买方做1年,研究员大概是2.5万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经理是3万~4万的月薪。不包括年终奖。”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向本报记者透露。
晋升考核
百万年终奖显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的,比拼在还没毕业时就已经开始。
深圳一家规模超百亿的私募内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团队10人,收到简历约2000份,参与首轮面试的人数达到100人。
基金经理这一层面的考核就更为复杂严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阳光私募为例,基金经理的考核主要有两项:投资研究及对组合收益的贡献——是否大比例超过指数基准。
本报记者了解到,该私募的投研进阶为“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高级基金经理-投资委员会委员”,一路下来大约需要8~10年,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要3~5年,而公募则相对体系化,几年的基金经理助理之后再往上就是基金经理。
研究员晋升基金经理助理前,有四关要过:做研究写分析报告,去调研写调研报告,还要写一些行业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为基金经理助理后,除了继续做研究,还要过模拟组合及荐股这两关,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基金经理。
“一个非常严格的考评标准,全部量化后打分,每个季度考评一次,连续两年表现优秀,考评都不错,就可以上来了。”一位接近该私募的投资人士介绍称。
同时,一些私募投资人士也表示,创业后通常找的团队成员是此前与自己有过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业内人士。“我现在这两个研究员都是我自己带过的,用着也放心。”温权表示。
不过,在一个固定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投资经理,对其他体系会有较长的适应过程。“一些研究员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业绩来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业内人士指出,重阳投资不同于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他们对研究员的考核时间周期较长,这种模式也适合长期考核。
“不同的培养体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体系比较独特,在其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研究员必须在这个体系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单打独斗的话可能就没有办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员亦表示。
搭建团队
招了两名研究员后,温权发行了他“奔私”后的第一只产品。
“仓位没敢太高,刚刚开始建好安全垫。”温权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投研团队以其为核心,两名研究员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职研究总监时的下属。
上半年来,像温权这样“奔私”一度成为基金业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断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趋缓。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离职的基金经理达51人。7月份至今,离职基金经理数减少为79人。
“团队很重要,要找到合适的团队。我并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结局可能不是很好。这是当时没有去私募的一个考虑。”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方面,鉴于市场周期波动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管理费受产品设立的节奏、数量和规模影响,与现有产品赎回、清算退出、业绩表现等也相关。而管理规模、业绩表现还受到诸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证券市场监管政策、市场情绪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同时,是不是要“奔私”创业,基金经理们的思量不同。一旦创业,意味着无法像此前那样一心专注于投研,租办公场地、联系发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团队更是核心。
鉴于不同基金经理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在做初始团队搭建时,基金经理通常围绕核心竞争力来进行,若着眼于未来的建设显得异常重要。
“投资是一辈子的事,今年可能赚了几千万、一个亿,你并不能保证明年不会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资总监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过团队的私募老总也表示,做公募时着急出成绩,会挖熟手;但创立私募后,考虑的是长期的事业,也不急于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绩。
⑵ 基金经理助理的工作内容
基金经理的日常工作是什么?
5点左右:从睡梦中醒来,睡不着了,脑中盘桓着各种信息;
7点:挣扎起床,洗漱,吃早饭,期间还会浏览前天的外盘情况,主要是国际市场的一些主要指标,比如收盘涨幅、成交金额、活跃板块以及国际重大政治、经济消息等;
7点半:出门上班,路上大约半个小时;
8点:进入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浏览国内外各大主要财经网站、报刊、杂志,其中还是以网站为主,主要是为公司晨会做准备,这个过程一般要耗时20-25分钟;
8点35分:公司晨会准时开始,讨论当天最新的宏观政策,关注最新的财经和市场动态,讨论大概持续一个小时;
9点25分:交易员在股市集合竞价时间已经到岗,如果需要下单,那他会留下继续讨论;
9点30分:股市开盘,他除了看盘之外,管理投资组合、看研究报告等事情要同时进行;
10点30分:上市公司的研究推荐会,或是内部推荐,或是外部推荐,还包括一些行业的推荐;
11点30分:中午收盘,约感兴趣的研究员或基金经理中午一起吃饭,小范围交流一下,多会谈谈当天或近期的市场;
13点:回到公司办公室,继续看盘或者看报告等工作;
14点:上市公司调研,以到该公司上海分公司调研为多;
15点:回到单位,每天的工作重点不同,包括重点公司讨论、周会、市场部交流、行业讨论等,这个一般都要两个多小时;
17点30分:按照公司规定是下班时间,但自从2000年入行开始,几乎从没有按时下班;
18点:有时是和同行和圈内人士一起吃饭,交流近期的市场热点和关注重点,更多时候是看白天选的一些内容不错、篇幅较长的研究报告,这时比较清静无人打搅,可以专心仔细研读;
20点:回家,一般都会上网看上市公司公告,因为交易所这个时间就会披露新的公告了,尤其重点关注重点行业和重点公司的最新消息;
24点:休息!
如何做好一名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摇篮:交易员、研究员
作为一名普通金融民工,如何才能成为另众人仰慕的基金经理呢?
一般而言,基金经理一直有两大派系,一为研究员出身的研究派,一为交易员出身的实战派。通常情况下,从研究员发展起来的基金经理相对较多,也是比较主流的形式, 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再到投资委员会委员,一路下来大约需要8~10年。
从交易员发展起来的基金经理相对较少,主要是早期的一些操盘手,而新生代的基金经理中交易员出身的基金经理就更少了。
业内认为,以研究员出身为代表的研究派,习惯从行业公司估值的角度去分析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以此作为操作依据。而交易员出身为代表的实战派则根据技术走势、数学模型等建立操作系统,往往是比较典型的趋势投资者。研究派往往只买自己熟悉的行业、自己熟悉的股票,而相对来讲实战派的选择范围更广泛。
不过实战派与研究派有时很难分清楚,有些基金经理是做交易出身,但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研究员的经历,如基金同盛(184699,基金吧)的丁骏等。研究员也会先担任交易主管然后成为基金经理,如金鹰基金的蔡飞鸣、农银汇理的陈加荣、信达澳银的陈绪新等。
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蜕变
一般基金经理的发展路线为:交易员/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其中基金经理助理是关键的一环,不少基金经理表示,他们都是做过一段时间的基金经理助理后才成为真正的基金经理的。
研究员提升为基金经理助理并不容易,并不是所有的研究员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这需要研究员在自己专业方面有突出表现。从职业生涯来看,提升与否一方面要看个人主观意愿是否想在这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看个人性格是否适合在市场中交易操作,操作的结果要在市场中接受检验。业内升职的流程也比较繁琐,总监谈话、个人意愿和计划呈报、双基金经理或助理备份制、同事评估打分和业绩量化考评,最后才能决定取舍。
从工作内容来看,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区别在于,研究员只需要理性分析,即严格根据自己的调研结果和数据,来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研究员不管配置,只需要告诉基金经理自己所研究的一堆股票池里哪个是更好的就可以了。而基金经理因为要看操作时点,基金经理除了理性分析之外还需要点感性来操盘。对某些个股要有点感性的认识,盘口经验以及盘感对基金经理非常重要。
至于投资和研究,有些公司是投研一体的,有些公司是投研分开的。在没有研究部领导的投研一体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既管研究又管投资。每个基金经理本身又承担一部分研究员的工作。基金经理不能光看别人的推荐来决定自己的配置,本身对团队要做出一定的贡献。所以基金经理也会承担一到两个行业的研究工作。
当真正成为了基金经理后,基金经理们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为了寻求更好的事业发展,更高效的激励机制,不少公募基金经理跳槽进入私募基金行列已经不是新闻。当然最近几年又有反转趋势
对已经想的比较明白的品种进行操作。一般通过交易系统下达到交易室,重要的会电话嘱咐交易员。期间继续浏览邮件报告,对自己近期比较关注的问题,做主动研究。
望采纳!
⑶ 陆金所理财怎么样
从陆金所基金选品的逻辑上看,陆金所还是非常科学和谨慎的,值得信赖。陆金所基金是通过多维量化模型综合评价产品的收益能力、风控能力、择时择券能力等,三层打分筛选后对基金经理调研访谈,最终形成当期的“金选”产品,并进行持续跟踪和动态调整,持续为用户甄选符合当下行情的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