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只炒一只基金收益如何
⑴ 你们身边有没有完全靠炒股,养家糊口的
本人曾经在券商待过两年,后自己成立私募公司,各式各样的人都见过。
见过单个账户十几个亿资产的机构户,也见过十来万炒股的老股民,也有初出茅庐就企图以炒股维生的大学生,这些人炒股风格各异,大多数炒短线为主。
也见过同行大起大落,家破人亡的。
总体来说,市场极其残酷,赢家始终是少数。
老年散户:
早就五六年前,广州的证券营业部还会提供电脑给散户炒股,特大资产的客户还会有独立的vip房。而这些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股民,一般不擅长用电脑的,二来是可以在营业厅吹吹水,分享消息(虽然大多所谓的内幕消息都是无效的多手消息),三是纯粹消遣。当然有纯粹炒股赚钱的老股民。
时代变迁很快,随着网络和硬件的提升和合规的需求,现在大多数营业部已经撤销散户交易厅了。据我了解,这些在营业部炒股的投资者,只有几名极其优秀的客户能持续稳定赚钱,大多数亏钱或者起起落落的散户。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一九定律是正常的。
也有赚钱的。
一名老客户实现稳定盈利后就撤离了大客户部,回家自己成立自己的家族基金,给家人管理资产。当然也有可能帮别人炒股吧,后续就不太清楚了。这位客户背景不错,不需要为生活而炒股,炒股纯属是兴趣,悟性和风控能力极强,股票以长线为主。年纪在50岁左右,资产从几百万做到接近9位数。
还有一名职业炒股的阿姨,少数在散户部交易大厅能稳定赚钱的老人家。第一次接触她的时候,只有百多万的资产,不算多,交谈中能感觉这位老人家谈吐不凡,思路清晰,举止优雅。熟悉后才知道她是属于第一代大学生,而且是本科毕业。我想,如果这位阿姨不职业炒股,在其他行业造诣也会蛮高的。换句话说,我觉得这位阿姨,她炒股虽然赚钱了,但她的人生在同一批大学生中并不算出众。她炒股是真可惜了。
因为是炒股维生,看好的股票赚钱了会卖出去生活。她08年买贵州茅台可以拿了十一年,2019年直到995块卖掉,虽然翻了十几倍,但是账户的钱仍然不多。因为她算是比较会享受生活的人,偶尔会卖股票出国玩,心态极其出色。
券商离职的同事职业操盘:
说实话,从事销售的券商工作者,与投资股票根本没任何关系,非科班出身的连投资的门槛都摸不着。
所以,券商很多离职出来的感觉自己懂股票,这个其实是误区。除非经历过起码一轮牛熊依然能稳定获利,但据我接触的,这类人太稀罕了。
还有一个职业炒股的同事,广州本地人的他毕业后就直接来营业部几个月后又辞职回家炒股。拿着家里的十几万,多年过去了,现在还是十几万。依然无业。
还有一些同事从券商离职后,会帮客户操盘。但大多数同事都是看天吃饭,2015年那一波行情有同事几个月就财富自由了,但是股灾后不仅全还回去,现在还负债累累。
这个圈子里,能成功成立私募公司都不超过2人,80%目前无房无车(有房的已经抵押了),却在帮人操盘。当然,熬下来,来一波牛市,逆转也很容易。问题是,一个人有多少个十年啊。
市场逆人性了,很多人自视过高,把运气当能力,其实大多人是不过是随机漫步都傻瓜。
他们都很努力,每天仔细复盘,但是这个行业很残酷,不是你努力了就会有产出。
多少人浪费了青春,废了身体,白了头发,却依然赚不到钱。
所以,做券商销售啊,这简直是在消灭朋友。从长期来,散户都是亏多赚少。一九定律下,概率上就对你不利。所以,券商的朋友,切记要做时间的朋友,千万不能做时间的敌人。
从上述可以看出,不管赚钱还是亏钱,其实职业股民在 社会 地位是很低的。
徐翔,赵老哥这些游资的成长都是真实的,但是成材概率太低了。有多少人追随他们,就有多少人会他们被收割,这就是短线的江湖,零和博弈。
当然,科班出身的既能通过炒股赚钱,又有 社会 地位。譬如进入券商卖方,公募基金,或者成立私募基金都是可以的。如冯柳就是通过在某吧被人所熟知,从散户转身一变为管理百亿资产的私募大佬。
投资股票,不是不可,但清楚自己的能力边际以及概率非常重要。
你凭什么战胜市场90%的投资者?
我11年入市。小打小闹没上心。因为什么都不知道,就连怎么使用软件都不知道。所以不敢用真金白银血汗钱干!
到了17年。还是边玩边摸索。我还是那句话:不知道的东西一定要摸索的差不多了再说。就是买入后就一直拿着。。最惨的时候是深套40%!但是越跌越买!(其实现在想想真的不对哦!理念完全是错的)。其它时间就是拜师学艺!看视频讲座、听音频录音、看书!那会着了魔一样!
真正开始玩就是从18年开始(还是半仓,不敢满仓)。尽管大跌,但是17年买入的票反复操作,整体仓位不受影响,仅仅是单支个股被套。
18年买入的票已经翻倍了。现在本金也翻倍了。砥砺前行!
回答主题:我身边有朋友已经通过股票投资完美实现财富自由了!这里重点说一下:最早玩股票的人是赶上了机会!九几年的票遍地几毛钱啊!而且小二十年时间,经历过几波牛市了,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渴望而不可及的!那会是纯粹的人为创造赚钱效应。赶上了、而且后边不贪、守住了心性就守住了赚来的所有钱!也不乏有人亏的血本无归的。房子都亏进股市了!
如何你本金足够多,对于融资融券、可转债、基金等等关于股票市场及衍生品理解和把握的比较好的话,完全可以以此为主业。
希望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讲一下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的两个表哥,亲兄弟俩,大表哥早年因为冲动犯事,过了几年牢狱生活,在这个期间,二表哥入市正式开启股民生活,大表哥06年出来后,正赶上A股牛市抬头,人人皆股神的时代,大表哥一下子就迷上了炒股,不累,利润高,每天进进出出很刺激,那个时期非常膨胀,就认为自己是很有投资天赋的人,逢谁跟谁吹股市是他的提款机,股市套不住他云云……二表哥性格低调一点,但受到牛市的刺激,也把炒股当成毕生的事业来对待,后来07年末开始史上最惨烈的大熊市,股市跌到09年1664点,哥俩在六千点时跑了,但在三千点又超低回来,结果被闷杀,09年的小牛市做的都不错,资产翻了几番,但后来的熊市又退回去了,反反复复这么多年,俩人在股市里折腾了十六七年,账户资金一直都是忽上忽下,一直坐着发大财的梦但是过着清贫的生活,都是靠我俩嫂子的打工工资维持家里的开支。俩人现在都是45、6的年纪,人生最宝贵的十几年都奉献给了股市,目前的状态很凄惨,每人都是满头白发,大腹便便,大钱赚不来,打工看不上,除了炒股啥也不会,社交圈子几乎没有,前年大表哥岳母去世,送殡的几乎全是家里的亲戚和大表嫂的朋友。前阵子和二表哥电话聊了很长时间,今年的结构性牛市我以为他收益应该不错,没想到仅仅是勉强维持而已。在股市里面赚大钱的仅仅是凤毛麟角,可能连万分之一都不到,普通人能赚个超过银行利息的收益就很不错了,所以不要全职炒股,全职炒股大概率只会让你的路越走越窄。不如换个思维,一边上班一边投资一些走势稳定的股票,股市里的钱要慢慢赚,与时间做朋友。
我认识一个女人,靠炒股为主。她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有一次,她邀请我去她家做客。这是北京三环内的一个120平米的房子,小区环境优美,有湖,有花园。她带我参观了她的房间,里面的家具都是齁贵的红木家具,告诉我这个床几十万,那个沙发几十万。我当时看着,心里在想,这都是广大股民的钱,都跑你手里来了,供你过这么奢华的生活呀。
我这个女朋友,每天的日常就是看新闻,看股票。她说,炒股票一定要看新闻,跟着政策走,所以她炒股票能炒到一支股票前十。她对上市和深市的每支股票都了如指掌,倒背如流,就这么厉害,看股票,也是不止眼前,更看长远。
她是山东人,炒股票赚了大钱后,在北京买了房子,举家迁到北京,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就感觉她非常轻松,键盘一响,黄金万两。
我觉得炒股票也是一场赌博,大家把钱都放一个锅里,一开盖,看谁手快、准,抢的多。手慢无哦,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把自己的钱抢走……
作为一个十多年经验的职业股民,下面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完全靠炒股是可以糊口,但是养家难。而且这个圈子里几乎没有,也不可能有完全靠炒股去养家的。
记得那是2010年的时候,08年牛市基本逃顶成功,之前我也是完全靠炒股养家糊口,没钱花了打两笔交易,差价妥妥的,然后一年时间连续踩了五个大雷,当然不是亏损退市,我做股票还算稳健,全部都是董事长,大股东,管理层出事。
第一只票这里就不说名字了,一家有色企业,董事长跳楼,直接跌了2个板,做了两三个月小幅盈利走了。
重仓换了第二只票,一家特殊染料公司,董事长跳楼连续下跌40%,花了4个月做回来,没亏钱反弹走了。
重仓换了第三只一家 科技 公司,大股东被抓,下跌30%花了3个月做回来。
然后买了第四只一家二胎概念,子公司高层全部被抓,花了2个月做回来。
然后自己都怕了买了只银行,这个应该保险了吧?不好意思,行长也被抓了,还好只跌了10%,银行波动小一两个月做回来了。
就这样虽然没亏钱,一年时间收益是很低的,而且真的很累,糊口可以养家真的不够。
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纯粹靠炒股就是一条腿走路,是走不远的。没有谁会一直运气好,遇到重仓退市,基本就完蛋了,或者利空融资爆仓。
所以这以后我也会进行一些其他方面的投资,来保证基本的生活品质,股票也是越来越稳健,情愿不赚钱也要降低风险,说实话,年龄越大越亏不起,实际上股票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没有谁可以保证在这个市场不踩雷,就算你技术心态再好,也没有谁能一辈子不被套,不亏损。总结下来就是收益很不稳定,不以人的意志而稳定。
所以在此提醒想要走这条路的,想要单纯靠炒股养家糊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切和实际的,真要只靠炒股养家糊口送你四个字家破人亡。
有啊!我一邻居就是,平时一般见他都是上午9点前或者下午3点后 ,但是靠股市供养了女儿出国留学 ,还在家买菜做饭
可以说完全没有,炒股的都知道,股市里也遵守二八定律,一赚一平八亏钱。
那些能从股市里赚钱的人,都是兼职的,应该也是交过学费,当过韭菜的,单一的个体,无论资金实力,信息调查能力,远不如机构投资者,
不要看一些股票交流群里别人晒收益,说不定五百人的群,就我们一个傻瓜。
看看机构投资者,他们的团队,都是金融专业的高材生,可每年机构投资排名很多都是负收益,
有的基金经理,利用内幕消息都亏的一踏糊涂,
别听身边人说炒股挣钱,亏钱的人都不说,
股市有风险,不投就是蠃,
买卖都是要交费的,就是平价进出都亏钱了,
所以该工作工作,千万不要想着靠炒股养家,像赌博一样迷上了,家可就没了。
股神年均收益才百分之二十几,有赚钱有亏钱,我们一般人可亏不起的,
别做梦了!
我自己就完全靠做股票,十几年,养家糊口不在话下。
从最早几千块钱入市,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炒股,开始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因为投入资金不多(也没有多余的钱),没有花费太多精力在股票上。
由于做财务出身,平时上班也是从事会计工作。可能出于职业习惯,我买股票之前,都要反复研究这家公司的财务报表,选择财务状况优良的公司。
入市资金量少,所以一般都是买价格低的股票。
由于盘子太大的股票走势比较僵硬,所以一般选择盘子特别小,甚至是微型公司买卖。
财务报表过硬,价格低,盘子小,在我刚入市的那个时候,经常会逮到牛股。那个时候也没有形成什么投资理念,看到股价涨了,经常就卖出了。过一段时间看,放跑许多牛股。
随着操作经验增多,加上不断的学习各种股市投资方面的知识,慢慢就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投资理念,操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经过几年积累,资金量大了,就辞去工作,做了一个职业股民。
这些年做股票,每年盈利还算稳定,养家糊口绰绰有余,总体来说比打工收入要好不少。
平时接触的股民不少,很多人对股票一无所知,大部分股民听消息跟风买卖,追涨杀跌,甚至对基本的K线图都不清楚。在股市一帮这样的人做对手,赚钱不难。
我身边倒是没有靠炒股,能赚钱养家糊口的。不过倒是有几个专门靠教别人怎么炒股赚钱的,并且赚的还都不少。
记得十几年前周围的人几乎个个炒股的,有那么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人张嘴闭嘴都是股票,借钱炒股,甚至卖了房子去炒股的。
我是周围这一大圈人当中,极少数几个不碰股票的人其中之一。后来没过多久,貌似来了一次股灾之类的,几乎所有人都亏了不少钱。
那以后差不多有一多半的人就不再碰股票了,还有一些人还在继续坚持。真见过有把房子赔进去全家租房子住的人,也见过那时候借的钱,还债还到现在的,差不多十几年了。
即便现在也经常听到某个朋友说昨天炒股赚了多少,或者最近炒股赚了多少。但是时间长了,到最后往往往都是亏的。也有一些理性的,不会把所有的钱都投到股市,有的只把自己资产的1/4用来炒股,并且看中了股票就不再动了,长期持有。这样最后下来往往都会赚到一些钱,但是他们不是以炒股为生的,是以其他收入为主。
也见过那种进入股市赚了点钱,一高兴就把工作辞了,做职业炒股的,然后都不知道赚没赚钱,反正过一段时间又都回去上班了。
炒股长期赚钱的极少,并且运气成分居多。真正懂股票的,教别人炒股票的那些人,自己炒股的很少。
有啊!我大学同学,08年研究生毕业,搞药物合成,工作三个月辞职了,嫌工作毒性太大。家里给了30万买房子结婚的钱,就全职开始炒股以及金融投资,现在是2020年,1000万+现金,两套房子,30万的车(之前还换过一辆)。
我就记得刚刚毕业那会,他每天在家看金融类的书要差不多10小时,持续了五六年。家里的专业书有一米高!
所以还是感觉术业有专攻,现在很多投资股票的人,连个每年的盈利状况都不清楚的,还真不算啥投资,充其量算无聊解闷玩玩。
所以说股票7亏2平1赚,要想做赚的那个人,还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然只能做绿油油的韭菜
⑵ 炒股票与炒基金的优缺点比较
股票和基金的优缺点比较:
首先来看收益。
依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2日,上市满3年的股票共有2897只,其中收益大于0%的股票数量为291只,占比仅10.04%;而收益小于0%的股票数量却达到了2604只,占比89.89%。
也就是说,10年前,即使你是随便买的一只偏股混合型基金,除非你是运气差到了极点,一般都能赚取20%以上的收益。
所以虽然基金不像股票那样,如果买到一只大牛股,可以在短期内赚取几十倍的收益,但是从盈利的概率上讲,买基金的胜率还是高太多了。
这也是三思君为什么一直再说,为何《基金是普通人最好的理财方式》的重要原因
因为每只公募基金背后都有专业的基金经理,帮助大家进行股票买卖、仓位选择、风险控制等,而大多人买股票则靠的是听消息、跟风,即使学会了分析公司的基本面,可随着股价的大幅波动,也会最终亏损出局。
所以最后回到“做股民,还是做基民”的选择上的话,答案显然就是,做基民。因为做基民,赚钱的概率更高,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才是更加合适的选择。
⑶ 长期持有基金真的会有很好的收益吗
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
基金投资,是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其要性不亚于选择时机和基金品种。可是就在这如此重要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争议,至今依然无法取得一致。本节力求客观全面地对这问题作一介绍,供投资者参考。
一. 长期持有
所有基金公司和多数专家都在竭力宣传“基金要长期持有,只有长期持有才能取得理想的收益”。他
们贬低和排斥波段操作,甚至把波段操作比作妖魔。
长期持有论者的理论基础是:
1.对未来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谁也不能准确预测。每个人都希望在股市的最高点卖出所有的基金和股票。可是你知道哪里是高点?哪里是低点?频繁进出往往卖个地板价,买在楼顶价。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买卖时机,这对一个普通投资者而言确实是一个难题。而从长线投资来看,只要整体经济形势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选时就不是主要问题了。
2.长期持有操作成本较低。申购、赎回一个基金一般要承担1.5%到2.%的交易费用,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较大的成本。而长期持有可以避免频繁操作的交易成本,更可以减免赎回费用,无形中给了投资者更多的回报。
3.市场不会永远上涨,也不会永远下跌。投资周期就像寒暑交替一样,短期都会有所反复,但市场长期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过分看重短线效应,就会错失盈利机遇,要看到净值增长的持续性, 树立长期投资信心,既不要被短期收益诱惑,也不要被一时风险吓倒。
4.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大量事例和历史数据证明长期持有才是基金投资的盈利诀窍。
下面是一些网络论坛中主张长期持有的帖子,供各位参考:
“基金投资以长期持有为主,不要在乎短期的涨涨跌跌,否则你就会感到很累、很紧张、很烦恼。在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看好的今天,如果把投资周期放长一点,把目光放远一点,把心态放平一点。就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或许每个投资者都有非常可观的收获。”
“信投资大师们关于市场不可预测的定论大家已耳熟能详,可仍然有这么多人热衷于波段操作,看来关于投资理财一事,真的是“知易行难”。如果有一张过去的股票走势图给你,要你决定如何投资才会赚钱,相信每个人都懂得“高抛低吸”。但投资主要是针对未来,未来的市场变动复杂难测,没有人拥有未来市场的走势图,那么,“高抛低吸”是否仍是一个适宜的投资策略呢?答案很简单,原因也很简单:没有人能事先知道何时为高点,何时为底点,那么又如何能“高抛低吸”呢?长期来看,短线操作而而陷入的必然是:频繁的买进卖出,希望做到高抛低吸,结果却是不断的追涨杀跌。既然股市上涨永远都呈螺旋上升形态,既然涨跌和调整都是上升的必然一环,既然没有人能事先知道何时为高点,何时为底点以及每次市场调整的具体幅度和持续时间,既然大的趋势没有变,那么所谓的基金波段操作,是否是一个伪命题?”
农业银行网站的一篇题“长期投资定律不能违背, 波段操作不如主动定投”的文章写道:“波段操作的利润要远大于长期持有。但问题是,基民们真的可以做到波段操作吗?首先是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一般来说,选择购买基金而非自己炒股的人往往对股市的变动不够敏感,或者是因为工作繁忙无暇自己去研究。而且即使在职业股民当中,能够准确预测股市顶部与底部并且当机立断进行操作的人也是凤毛麟角,堪称大师。其次,从产品设计来看,基金本身就是针对长期持有的投资者的,不适合波段操作。相比股票交易,投资基金的资金周转期更长(基金赎回一般在7日内,最长10日),交易费用更高(一般基民习惯从银行买卖基金,申购费用大多超过1%)。波段买卖基金看起来虽美,操作起来并不现实。而散户投资者的一大特性就是:当机会来临时犹豫不决,当机会错过以后又觉得下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就这样在一次次的犹豫和错过中失去了一次次的机会。相比波段买卖,操作性更强的一种投资基金方法是:分批买入,然后长期持有。这种投资方法我称之为“基民的主动定投”,相比传统的定投(由定投机构在每月的某个固定日期扣款)更加灵活。当我们觉得市场过热、指数虚高时,我们可以暂停买入偏股型基金,更多地投资债券型基金;而当股市投资价值凸显时,我们可以一次性地大笔投入。基金和股票不同,股票投资中有各种各样的流派,有支持长期投资的,有看重技术分析的,也有利用模型进行套利的。但是基金无论如何改变,长期投资始终是不可违背的定律。”
国泰君安的理财课堂中的一篇文章写道:“很多投资者炒基金像做股票投资一样,频繁买卖,乐此不疲。
因此,“基金投资是否也要做波段?”成为很多人争论的焦点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要从多方面因
4.09
素加以考虑。一、从基金产品角度来看,封基和开放式股票基金由于在交易成本上、赎回资金到账时间和价格决定因素的差异,在市场行情波动过程中,封闭式基金相对来说较适合波段操作。而对开放式基金来说,股票型基金适合波段操作,混合型基金次之,债券型基金收益随时间长短呈现正相关,适合长持有。二、从客户风险属性来看,股票型基金是否需要波段操作,要因人而异,因行情而异。在单边上涨的牛市行情中,激进型、稳健型、保守型客户都应该放弃波段操作的想法,长期持有。当证券市场处于大箱体震荡整理行情时,要根据客户风险属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波段操作策略:激进型客户可在持有期收益率超过15%时,赎回,锁定收益;稳健保守型客户可在持有期收益率超过10%时,赎回,锁定收益。在单边下跌的熊市行情中,减持股票型基金,增持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下面是汇天富基金公司刘劲文的一篇文章: 《你能战胜海妖的歌声吗 》
“被称为欧洲文学始祖的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两部神话史诗的合称。《伊利亚特》主要叙述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的传奇战争,《奥德赛》则讲述伊萨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伊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
在《奥德赛》中,有段关于海妖歌声的描述。传说中美艳海妖的歌声慑人魂魄,深深地蛊惑着水手们
的灵魂,引诱他们走向令人生畏的死亡。奥德修斯深知,即使有最坚定的意志也难以抵御海妖的歌声。他命令水手们用蜂蜡堵住耳朵,并让人把自己牢牢地绑在桅杆上。之后,航船顺利驰出海妖的领地,进入安全航道。
对于基金投资而言,“波段操作”犹如美妙无比的海妖歌声,总是诱惑着基民一次又一次地赎回、申购,赎回再申购……每当股市出现了连续的大幅调整,“长期投资”的基金投资策略就不得不经历着波段操作的严峻挑战。
如果能将持有的基金在股市高位全部清仓,等下探至低点以下再伺机抄底,几轮波段做下来,就是弱市也一样赚钱,总强过一直持有的好!这是当时许多基民在网上讨论时所作的设想。
对于这样的想法,现实恐怕绝难遂人所愿。道理很简单,谁也无法准确预测市场的走势,谁也无法判断清楚市场的绝对顶部和底部。市场不会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投资者设想的那样去运行,而且在频繁的买卖操作中,交易成本也会不断地侵蚀着投资者的本金。一个最为常见的现象恰恰是,无数辛苦的波段操作之后,给基民们带来的往往是或踏空或套牢,还有一颗混杂着无奈、失望和疲惫的心。
投资者应当明白,理财专家建议的基金需“长期投资”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蒙人招术,而是经过反复历史验证得来的投资真理。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分析,坚持长期投资,这才是基金投资的真髓。巴菲特、彼得•林奇等国际投资界的传奇风云人物,莫不都是长线投资的坚定践行者。
“波段操作”在理论上的确如同希腊神话中海妖的歌声一样美妙,充满了诱人的魅惑。精美绝伦的海妖歌声虽然令人痴迷,但航行于海上的船员若为此迷失方向则后果不堪设想。投资者在扬帆股海之时,也要学会战胜“波段操作”的种种诱惑,将长期投资进行到底,顺利到达回报的彼岸。”
请再看华夏基金的观点:∶长期投资到底有多长?
“华夏基金编著《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书摘
长期投资,主要是相对于短期投资而言的。一般情况下,短期投资是指投资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下的投资,而长期投资则是指投资时间在1年以上的投资。但是对金融投资来说,这样的定义显然有些不太适合。实际上,在金融投资行业中,对何为“长期”也有着公认的解读。
首先,从投资者制定投资目标的角度看,一般会将实现周期为3年以下的投资目标定义为短期目标;将实现周期为3~10年的投资目标定义为中期目标;而将实现周期为10年以上的投资目标定义为长期目标。
其次,从行业内通用的方式看,一些专业机构在评价基金的历史业绩时,会将3年以下定义为短期表现;将3~10年定义为中期表现;将10年以上定义为长期表现。
因此从这两个角度分析,一般情况下,将10年以上的投资定义为长期投资是较为适合的。那么,长期投资会为投资者带来什么呢?从上证指数1991年至2009年的历史数据看,如果在历史上的任意一点向前推算10年,都会发现10年后的大盘点位要高于10年前,如图。这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长期投资的意义:
如果投资的时间足够长,那么投资几乎不会亏损。
此外,从美国股市历年的数据统计中可以发现,只要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选择在哪个年份进场,也无论是经历了熊市还是牛市,其投资收益都会为正,一方面能够看到当投资时间超过10年后,其最低收益与最高收益均为正值。也就是说,只要投资者的投资时间超过10年,那么无论投资者在熊市或牛市入市,也无论投资期间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他的投资都几乎不会亏损。
二 波段操作
尽管基金公司和一些专家长期反宣传长期持有怎么好,但是仍然不能被所有基民认同。请看以下论点:
“虽然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理财工具,但那种买了就一直持有的做法也未必完全正确,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波段操作也是可行的。那些一直持有基金而不做任何调整的投资者,除了过度追求收益外,对“长期投资”的追捧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近几年来,伴随着理财市场的发展,一些机构所宣扬的“长期投资”理念广为流传,然而,市场的大涨与大跌,已经充分证明,不做任何调整的长期理财方式并不完全值得提倡。当然,我们说基金可以进行波段操作,并不是说长期投资理念是错误的,对更多的投资者来说,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进行基金的波段操作,也不是适合所有人,它需要有特定
的条件。首先,进行波段操作要与自己的理财目标相结合,这里所说的理财目标主要是指理财收益,在投资前确定一个目标,达到这个目标后就止盈出局,待市场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买入;其次,进行波段操作要有较强的市场预测判断能力和比较丰富的投资理财经验;第三,进行波段操作需要投资者有较多的时间关注市场。”
“对于如何进行波段操作,有投资者认为“波段操作的原理是利用股市的波动性高抛低吸,基金投资者有的也采用这种股票投资方法,以期获得超出大盘平均的利平均的利润。在强势中参与波段操作要立足于中长线,在波段操作时要少做短线,不宜频繁操作。在一个阶段的低位或较低位介入后,在波段行情明显就要结束时抛出。由于短炒会增加失误的次数,且大盘以升为主,差价难以把握,在高位抛出往往须加价追回,在具体操作时应减少或不进行短线操作。在弱市中做波段操作的风险极大,如果能判断市场处于下跌市,及早减仓或清仓是上策。波段操作与长期持有并非完全对立。长期持有并非永远持有,波段操作并非抓住每一个波段。许多人坚持以长期持有为主、做大波段为辅的投资方法,在市场高估时适当减仓,在市场低估时适当加仓,获取较好的收益。”
在2007年4月初。新浪网知识互动平台爱问频道的基金版块曾经有过一次关于“长期持有PK波段操作”的大讨论,吸引了许多基友参加,空前热烈。现摘录其中的一些帖子:
“某些持‘长期持有’观点的朋友,总是对波段操作嗤之以鼻。动不动就说做得好波段不如去炒股,基金不是用来博取差价的。且不说别人愿不愿意炒股是别人的事。我的观点是基金的净值是有变化的,而且还相当的大。这就为博取差价提供了机会。不用拿巴菲特的笑话来说服我波段操作如何难。股票、债券、期货、外汇,那一项投资不是博取差价呢?那一项波段操作又容易呢?某些持“长期持有观点“的朋友,会用自己这半年来的收获说明长期的优势。事实是半年就算长期吗?如果从2004年4月到2005年10月,时间长达一年半,时间够长了吧。如果你一直持有某个基金,不过是上上下下跟着坐了几个电梯。有收益吗?某些持“长期持有观点“的朋友,会说牛市是不需要做波段的,须知“牛”“熊“是人们给市场贴的标签。往后看才知是牛是熊。往前看不会知道是牛是熊,更不知道牛什么时候变成熊。我们来到这个市场,无论是长期、波段、短线,每种方法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没有谁对谁错。你自信哪种做得好可以尽情的做,不用试图说服任何人按照你的操作方法。每个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碰壁、交足了学费等,会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的。”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自己能掌握的就是最好的,别人用的好的方法自己掌握不了,就是没用。”
“如果基金净值已经出现了可观的升幅,并且您对后市不太看好,这时可以及时赎回,落袋为安,保住自己的胜利果实。而等基金下跌到一定程度,投资价值显现的时候,可以再申购回来,一年跟着股市涨跌进行两三次“投机”,不但能规避风险,还能取得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
“基金一般说来应长期持有,道理大家都已明白了.那就是进出成本高,还有是尽人皆知的“中长期看好”,可是决不能排斥波段操作,适时做波段,会得益很多,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完全否定波段操作,那是
太僵化了的看法。 我的主张还是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相灵活结合。具体的运用要看你是赔赚和形势而定。当断不断,僵化地坚持长期持有,那对收益是不利的。有人以04年到05年的基金为例,试图说明长期持有的必要,但那是什么情况,现在是什么情况,即便是在04到05年间,如果波段做的恰当,也许收益会更好些。那就是换掉某些表现不好的基金,改买净值增长能力好的基金,这样做了,肯定会有更多的收益”
“必须要波段。但是波段的范围是多大?绝对不是什么1,2天。如果谁说波段就是1,2天,那就是曲解做波段基金人士的本意。保护自己手中的利益,不跟随基金公司坐电梯,争取利润最大化,才是我们要做的。”
“我赞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干什么没有绝对的模式,只有相对的模式,如果大家不看情况,强调长期持有也不一定对。我一同事持有博时价值,2003年是净值最高的明星基金,当时我问他还不赎回,他说要抱10年,现在看出这支基金,从明星沦为一般,与2003年的净值差不多.所以,我支持波段操作,因为股市有上下吗?至于成绩如何,那要看水平。”
汤女士在2007年8月6日在银行买近进了博时价值增长、易方达50、南方稳健回报和海富通收益增长5只基金,每只5万元,共计20万。到同年10月16日,赚了2万余元。老公劝她赎回出局,说是如此疯涨,大跌的日子快了汤女士说,专家们说要长期持有才能获得丰厚的收益,何况现在专家们一致看涨,怎么能够赎回?”就这样一直持有到今天。2011年8月5日她算了一笔账,不禁大吃一惊!口出粗言骂道:“什么长期持有,整整4年了,该不算短期了吧。曾经的盈利全倒了出去,还亏损了23%,赔了近5万元!什么专家,尽在说屁话害人!”
网上有下面一个帖子,很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思考:
“有所有的基金公司都在唱着“同一首歌”:“基金是长期投资工具,不必在意短期的涨跌,不能像股票那样频繁进出,否则不但花了手续费,还会买个楼顶价,卖个地板价。只有长期持有才会获得丰厚收益。”许多理财师也加入了合唱队。然而,这一理念在实战中受到了无情的冲击和挑战。王先生在2007年6月5日买了易基价值成长基金,在同年10月16日收益率达到50%,本想“高位卖出,获利了结”。银行理财师告诉他,基金要长期投资,于是就继续持有。一年后的2008年6月5日, 收益率降为16%,经过了2008年连续大跌的折磨,到年底亏损了25%,好不容易到今年2月26日盈利34%。他深有感触地说:“不看形势盲目长期持有,决非明智之举。如果当时在高位卖出,低位再买进,收益要高得多。”
有王先生这样的经历和教训的基民大有人在。在07年10月上、中旬买进基金捂着不动到现在,已经持有四年,不算短期了吧,但相当多人仍然亏损。从目前股市形势看,到年底也未必扭亏为盈。
只要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基金不失为大众长期投资赚钱的理财品种。但是“长期”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算长期,没有明确的界定。长期投资也决不是买了基金后长期持有不动。投资成功的办法只有一个: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此外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赚钱。如果已达到预期收益,股市即将进入下降通道,就应该适时清仓,获利了结。要是买进后股市一蹶不振,按照事先设定的“止损点”赎回,可以避免亏损继续扩大。如果这时坚持长期持有,只会使收益付诸东流或亏损越来越多。在趋势向上时,即便短暂回调,也不能轻易撤出,损失盈利机遇。对买进后表现差的基金,应该及时调仓。
长期持有还是波段操作,历来就是两种相辅相成的操作方法,并不存在矛盾,更不是相互排斥。僵化地坚持哪一种操作方法不符合辩证法,都是不明智的,应该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灵活运用。正确的长期投资理念应该是“长期投资的心态+适度的波段操作”,即在坚信证券市场存在长期投资价值的前提下,通过阶段性调整的方式提高收益率。在合适的时候投资合适的基金,其投资行为连接起来,最终就是真正的长期投资。单纯强调买了捂着不动的长期投资,贬低、排斥波段操作,是对投资者的误导。
当然,在一般情况下,基金不宜频率进出,以免既浪费了手续费,还可能丧失了上涨带来的收益。事实上只要稍有基金投资经验的都明白这个道理,用不着一而再、再而三地宣传。一味僵化教条地强调长期持有,无视趋势,说什么“长线是金”,贬低甚至排斥波段操作,违反了投资基金赚钱的客观规律,对收益极为不利。
有的理财师说:股市行情难以预测,专业人士尚且看不准,何况散户?波段操作说来容做起来难,十
之八九会做反。投资考验的是耐力和持久力,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长期持有为好。这又是一种偏面的论调。短期股市行情固然谁也难以准确预测,但是中期趋势还是可以掌握的。例如自2007年10月16日起一路下跌,到2008年2月就应该看出弱市格局,如果这时再一味宣传“长期持有”,未免有故意误导之嫌。”
下面是一位老年投资者的切身体会:
“那是2007年,深感退休后的休闲生活太枯燥了,在不知基金ABC的情况下,便随意地第一次与基金接触,意在消磨时间,只把它作为增加退休后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已,根本没有投资理财的概念。我申购了一只工银瑞信价值基金后,就“刀甲入库,马放南山”,很少理它。庆幸的是受到5•19行情的鼓舞,工银瑞信一直艳阳高照,翻红上扬,心里痒痒地乐开了花,首次尝到了持有基金的成就感。第一次赚钱的诱惑力犹如无形的天梯支撑着我奋勇攀登,滋生了增长财富的理财念头。我又申购两只QDII基金,也一路火红,真有翻番增倍的趋势。老伴用“炒股莫贪,见好就收”的宝典劝我适时赎回,我却反驳她:“目光短浅!”而在牛气冲天的行情中,想不赚钱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天运时转,股市瞬息万变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
“5•30”暴跌的惊恐来到了。基金像小娃娃的脸,哭笑无常,阴晴难料。三只亏损的基金像三条绳索,绑套在身上。特别是QDII两只“鸡”,申购时尾巴翘上了天,还是按投资比例配售的,如今不但没有下蛋,反而坠入深渊,亏损达30%以上。幸好工行客户经理传递一份真情,劝我及时清仓,才侥幸逃脱。从此我陷入阵痛期,使我武断地制定了一个家规,家里的所有人都不能说“被套”二字,连床上用的“被套”也要改口叫“被子”。冷静回想第一次接触基金的喜悦与诅丧,都源于没有一个收益与风险并存的平常心态。今年一季度,多家券商都说有跨年度行情,结果盼来的是跨年度调整。市场起伏不定,给我带来不少启示:要明确理财目标和投资组合与时间范围去“养鸡”,主动理财,才能把投资成本最小化。我深深感悟到,基金虽然有着长期投资的价值,重在中长期持有,但并不是买入后就高高挂起,长期不动,也不是简单地依赖专业公司代劳操作。享誉世界的著名投资高手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资第一要不亏损,第二要不亏损,第三还是要不亏损”。投资基金需要审视基金投资能力变化与市场变化,适时进行调整,才会有所收益。今年2月份CPI同比上涨2.7%,高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我准备动用的2万元储蓄,分期分批在股市下跌时,购买了广发聚富(270001,基金吧),逢涨高则转换成安全的广发货币,遇大跌又转换回广发聚富,从中赚取涨跌差。如遇市场剧烈震荡,则采取大波段操作,把握买卖时点,低买高卖,止赢止损,增厚收益的投资手法。”他的结论是“波段操作比长期持有好的多”。
申万巴黎基金经理唐熹明认为,我国股市波动幅度大、上涨下跌的循环周期短,教科书式的长期投资手法不太适宜这个市场,采用波段操作往往可以带来更多的获利机会。唐熹明表示,申万巴黎并不是追求一个完全的波段,如果能在波段中抓住其中的5%,他们的目标就实现了。
银河证券高级分析师、著名基金专家王群航强调,基金是一种适合相对长期投资的产品,但不是进行僵化的长期投资产品。长期投资绝对不是对一家基金公司、一只基金产品简单地长期持有,除非业绩一直很好。基金公司设计出这么多产品,就是让投资者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产品。
波段操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波段转换,利用基金转换功能在股市转呈明显弱势时,把股票基金转换为货币基金,优点是时间短,T+2就可以再买进其它基金,缺点是只能在同一家基金公司转换;二是赎回后再申购,优点是可以买其它公司的基金,缺点是在途时间长,一般股票型基金需要T+5到T+7才能再操作。
一. 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有机结合,互为补充
资深基民张女士结合自己十多年来投资基金的经验教训,归纳说∶“长期持有与波段操作并不矛盾,更
不是互相排斥。究竟用哪一种方法操作,要看市场形势、盈亏情况、个人投资理念、预期收益目标等因素而定。单纯强调哪个方法,不符合辩证法。就长期持有而言,原则上应该坚持,但不能僵化教条地看待。长期是一个模糊概念,究竟多长才算长期,恐怕连视波段操作为洪水猛兽的最坚定的长期持有拥护者也讲不清楚。如果一年不算长期,三年算吗?而三年相对五年就是短期了。至于不可能准确预测后市,那是确实的。但是趋势还是应该能基本把握。以2007年来说,10月16日前股市一路疯涨,10月17日起开始连
续不断地下跌。如果在年底前看不出走熊,到2008年1月底总可以看出来了吧。这时出局尚不晚,仍然能
保留大部分已得收益。要是再‘长期持有’,股市跌跌不休,收益一再缩水,以致仍持有至今者不但收益丢得一干二净,还处于亏损状态中。她认为,长期持有应与波段操作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切忌单纯强调那一方面,在实践中摸索合理的操作方法。”
⑷ 如果买了一只基金一直不卖会怎么样会赚钱或亏本吗
你好。你买基金只是一种投资方式,其实你无论投资基金,还是股票,还是房地产,或者是邮票,都存在投资风险。只要是有风险的投资,就会有赚有亏。左右你是赚钱还是亏钱的因素有很多。有宏观因素,比如通货膨胀,货币紧缩,政治变革等,也有微观因素,比如基金投资的策略,基金经理的操作方式。如果你买一只基金,你可以获得如下收益:利息、红利、投机利差。如果长期不卖基金,你会得到每年的利息、分红,但投机的利差或许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如果基金净值跌了,亏损大于你获得的利息和分红,那你将亏损。如果基金净值涨了,即时你不参与获得利息和分红,你依然是赚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