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募资哪个季度多
⑴ 2月募集资金规模创11个月新低,基金下跌吓倒你了吗
短期内基金净值的回撤是意料之中,但长期来看,基金依然是比股市更加稳妥的投资。春节过后,牛年一开始,A股就连番遭遇下挫,抱团股的瓦解,直接带动A股行情的回调,多只明星基金净值也出现大幅回撤。而与此同时,投资者也显得要冷静许多,新基金的发行规模,也创下数月以来的新低。数据显示,今年二月份,A股新注册的基金为39只,募集资金规模为1499份,这比上个月的5542份要低不少,这也是近一年以来,基金发行规模首次出现下降。
⑵ 募资是利好还是利空 募资的话是利好吗
募资是利好消息也是利空消息。如果是定增来募资肯定是利好,假如上市股票来公开增发就短期内而言就不是利好,股票会跌的, 长期还得看这企业的状况。定向增发便是想特殊目标(一般不超过 10 名)公开增发股票,对股票的影响不一定,需看定增募资的资产投入于哪些新项目。以上就是募资是利好还是利空相关内容。
募资代表什么意思
募资指的是一家私募投资企业为基金寻找有限合伙人资产服务承诺的过程。企业一般在募资之初设置一个总体目标,最后公布以是多少资产认购截止。这也许代表着不会再接纳附加资产。但是有时候企业每一次做到一个特殊总体目标便会有中后期截止(第一次截止、第二次截止这些)和最后截止。募资的限制是该企业基金能受到的较大资本额。政府部门、金融业机构、商事主体等在发售证券时,能够选择不一样的投资者作为发售目标,从而,能够将证券发售分成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两种方式。本文主要写的是募资是利好还是利空有关知识点,内容仅作参考。
⑶ 易方达基金能被认购2000多亿,说明小白还是多啊
前两天,易方达一只公募基金竟然能超募到2000亿以上(随后实际募资150亿)真是太夸张了。
很多评论者说,这种超级募集的基金一出现,就是市场见顶的标志,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基金募集规模从 历史 的左边向右看,总是会出现创纪录的情况。上一次创纪录是在去年6月,鹏华的匠心精选就被认购了1300多亿。而牛市仍然在延续。
反而,他的宏观意义仍然是美好的——即使是从 历史 的右侧回看。大概每次出现主动型的超级规模基金都表明了牛市还会延续。起码会延续一年。
但微观的看,购买这种体量超级庞大基金的投资者收益都不怎样。
历史 上曾经有一个嘉实策略混合基金,他发行当天就创了单日400亿的公募基金规模记录。那还是在2006年底——一个投资股票的人,如果没经历过2006到2008年的股市大动荡,真的是件很遗憾的事。
我太太当时还是刚出大学校园的新鲜人,她用积攒的第一个一万块买了嘉实策略混合基金。很快,那1万块就变成了6000块,因为她非常希望能收回本金,所以这只基金养成了她长期投资的习惯。
现在来看,这只嘉实基金已经运行了14年,长期的投资年化回报率大概在10%左右(如果把所有分红进行再投资的话)。这个成绩虽然弱于竞品的平均数12%,但也还算说得过去。
不过做这种比较时,人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变量,那就是嘉实策略混合的规模已经从400亿变成了现在的40亿。
这只基金规模停留在100亿以上的时间只有一年半,也就是从2006年底到2008年中。在规模庞大的阶段,基金的投资收益率不但远远弱于同类竞品,也惨败给作为比较基准的沪深三百指数50个百分点。
一年半输50个百分点!
基金收益率如此之差,首先当然和基金经理团队的投资运营水平有关,另外,规模过大的确也是个掣肘。
单只主动型基金过于有钱,会面临一些问题。基金经理的钱太多,同时受到双十约束(也就是持有的单只股票不能超过基金总额的10%,也不能持有10%以上单只股票的份额),所以就需要持有比一般规模基金更多的股票。
实际上,规模非常庞大的基金最适合的是做被动的指数基金,但是如果是被动型基金,则会减少基金公司的收入,所以他们不会那么做。
主动型超级规模基金从理论上说很不经济,从实务上看也劣迹斑斑,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像易方达这种两千多亿抢基金份额的事呢?
我猜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公司都隐瞒了超级规模基金业绩很差的这个事实,而只向普通投资者陈述,基金公司对这只基金的资源倾斜。
总体上看,易方达的这个基金配置上并无出色之处,包括他们的基金经理——冯波的长期投资年化投资收益是15%,在中国基金经理群中并不属于顶尖的那类。而且在掌管这个超级规模基金之前,他管理的基金规模都在几十亿左右。
从普通的基金购买者来看,他们似乎对公募基金存在不小的误解。很可能他们把购买基金和西瓜的挑选要素搞混了——西瓜很大成熟的概率就高,单只基金很大可不一定收益就高。
另外,人们大概也误解了新基金的稀缺性——基金销售者大概也是这么鼓吹的,现在不上车,就耽误了今年赚钱啊!
但事实是,如果想通过公募基金这种形式投资股市,根本不会受到基金公司发不发新基金的限制。你购买任何开放式股票基金都可以的。而且相对来说,一个运营时间比较长的基金可参考指标更多,从购买者的角度讲,他的非系统风险更小。
超级规模的主动型基金的确是个坏东西。从系统性这个层面也是。
超级规模的基金更容易在股市上形成基金的“抱团效应”——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更有钱,也更容易对市场进行操控。
通俗的讲,所谓的基金“抱团效应”就是公募基金变成了庄家,这在系统上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监管者最好的避免方式就是,一方面增加基金的总量,另一方面对单个基金规模做出限制。这样众多公募基金之间的利益足够分化,抱团坐庄对整个市场的影响自然就消褪了。
这么看来,超级规模主动型基金对市场,对投资者,甚至对上市公司都不是个好东西。
⑷ 如何辨别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呢
看购买的金额和是否可以去操作。实际上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有两个最大的区别,第一个就是购买的门槛相。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私募基金的这种门槛是更高的,私募基金最低的买入门槛是需要有一百万元的资金才能去买入的,这也就使得私募基金在流量水平上与公募基金差别非常大,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够有一百万的流动资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