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虚假宣传怎么退款
A. 被私私募基金骗了几十万如何报案
第一就是保留所有证据资料,不然回不来,
第二,不要浪费时间,时间越长,回来几率越小
第三,短时间内的可以挽回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示的相关信息,在基金业协会备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经达到了24581(截止到2020年12月12日)。
同时根据在第三方案例数据库的检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私募基金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的司法文书数量达到了207件,且从2015到2019呈节节增高的趋势。
一)私募1.0时代
2006年3月1日施行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可以看作是我国最早对私募基金(时称创业投资企业,为行文统一,以下均称私募基金)监管的规则,该办法对私募基金设立备案的条件,以及高级管理人员条件等均设置了较为严格明确的规定。由于当时私募基金刚刚起步,监管较严,且企业注册资本为实收资本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故行业整体较为规范。笔者将这一时期称作私募1.0时代。
(二)私募2.0时代
随着2013年中央编办将私募基金监管职责划归证监会后,2014年8月21日证监会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则对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只作原则性规定,对注册资本金额、高级管理人员从业资格等事项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向基金业协会申报就可登记,第九条明确规定:“基金业协会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办理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从这时起,证监会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完全缺位,整个私募基金行业开始出现了爆发式的疯长乱象,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私募基金行业。笔者将这一时期称作私募2.0时代。
直至2016年2月5日,中基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上述情况才得以部分遏制。我们可将此后至今一段时期称作2.1时代。然而,无论是证监会,还是中基协,对于私募基金的监管在法律法规层面仍然面临规则掣肘的问题。因此,在完备的监管规则尚未建立之前,即使以现有监管架构进行进一步规范,也至多算作2.2、2.3的改进。
(三)私募3.0时代
目前行业急需国务院在行政法规层面制定《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才能真正实现对私募基金的有效监管。我们才能升级进入3.0时代。
二、私募基金行业自律现状混乱
中基协在《关于进一步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若干事项的公告》中称:“一段时间以来,私募基金行业存在的问题倍受社会各界和监管机构关注。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众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一些机构滥用登记备案信息非法自我增信,一些机构合规运作和信息报告意识淡薄,一些机构甚至从事公开募集、内幕交易、以私募基金为名的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活动。”
B. 买私募基金被骗怎么办
私募基金是以非公开方式向合格投资者募集资金设立的投资基金,是共享收益、共担风险的一种投资产品。其投资门槛较高,一般设在100万元及以上,具有较高投资风险。投资者应当高度警惕以私募基金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非法吸存等违法犯罪活动,谨防以下五种非法私募的常见套路。套路一:保本和高收益诱惑,推广宣传时承诺保证本金不受损失,并鼓吹私募基金未来净值将大幅上涨,但实际上可能面临巨额亏损,且损失全部由投资者自己承担。
套路二:利用熟人关系麻痹投资者。投资者面临亲朋好友的推荐时,往往基于信任而不仔细了解私募基金,不仔细查看格式化基金合同,从而造成损失。
套路三:用拆分、转让私募产品的方式,诱导多名未达投资门槛的投资者拼单到100万元及以上,变相满足合格投资者的要求。
套路四:把私募基金包装得“高大上”,找知名机构或名人公开向市民推介。投资者切记要注意背后的风险和准入门槛。
套路五:经常借助某个大型金融项目或者金融创新模式,鼓吹某私募基金的美好前景,实则在觊觎投资者的本金。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必要时刻学会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私募基金的相关信息,推荐下载私募排排网APP。排排网于2004年注册成立,是国内私募基金行业垂直细分领域的引领者、先行者,旗下公司持有基金销售牌照以及基金管理人牌照,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基金销售机构,立足于为合格投资者和私募基金管理人两端提供一站式金融理财服务平台,口碑值得信赖。
C. 私募基金到期不兑付,怎么办
私募基金暴雷主要是因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众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操作不规范、挪用资金等乱象,脱离托管机构运行、投向难以监管。在私募基金管理人被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情况下,一般需要要先刑后民,在刑事程序没有结束前,投资者无法通过法院民事诉讼要求偿还投资损失。在该种情况下,投资者可选择以下路径追回投资损失:
1、要求销售方承担责任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募集,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对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由投资者书面承诺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应当制作风险揭示书,由投资者签字确认等。销售机构在推介私募基金产品时未能根据私募基金的风险和投资人的实际状况履行适当的告知说明义务,未能确保投资人在充分了解投资标的及其风险的基础上自主决定。销售机构存在具有重大过错,销售机构应对投资人受有的损失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2、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合同是投资人和符合条件的担保人签署协议,约定担保人对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保本金额承担的保本清偿义务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责任的合同。实践中常见的形式还有担保函、担保书、承诺函。在管理人以外的第三方出具含有清偿投资本息内容的书面文件的,投资人可向出具方要求承担上述清偿义务。
上述路径可有效避开先刑后民的程序障碍,直接要求基金管理人以外的第三方承担清偿责任,从而快速实现投资损失追回,当然最终追回的资金以第三方的清偿能力为限,一般的销售机构如银行和证券公司均不需考虑清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