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基金看得越多就越怕
⑴ 投资基金有哪些误区
基金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理财产品,而且购买基金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方便性也越来越高,有点闲钱就“养基”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思路。但是对于刚开始投资基金的新基民来说也会有一些误区,需要擦亮眼睛谨慎投资,避免进入误区。
投资基金的常见误区之一:喜欢购买便宜的基金。不少新基民会觉得单位净值越便宜的基金上涨空间越大,而且相同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份额。比如同样是1000元的资金在不考虑申购手续费的情况下购买单位净值是1元的基金可以买1000份,但是购买单位净值是2元的基金则只能买500份。新基民可能还会认为单位净值是2元的基金已经上涨了很多,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大。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这句话对很多基金也适用。单位净值高的基金表示运作良好,持续升值才能保证上涨,而单位净值低的基金很可能是运作有问题的基金。之前一直上涨的基金继续上涨的机率肯定大于之前亏损的基金。所以投资基金首要的一点并不是关注当前这支基金的净值,而是要看这只基金以往的表现和走势。
虽然说基金是一项适合长期投资的理财行为,但是也不表示明明一个很差的基金(比如在牛市中也下跌的)也要长期持有并且持续投资。基金定投是投资有波动但是整体还是上涨的基金,而不是定投一只跌跌不休的基金。如果遇到一只长期没有起色的基金也可以果断止损,切换到另一支基金。
理财趁年轻——愿你能过上想要的生活,微信公众号: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
⑵ 买了基金之后要天天盯着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一)为什么买了基金之后,不要天天盯着看?
1、投资是为了解放生活,释放时间
我们常说“理财就是理生活”、“买基金就是花小钱找了一个学霸帮我们理财”,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活,释放自我时间,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去陪伴家人。
而不是,买了一只基金之后,天天关注经济政策等等,不仅把空闲时间搭进去了,还让自己神经更加紧张。
开始买基金的时候,选择一只自己信任的产品。选择了之后,就去信任他。正所谓“疑基不买,买后不疑”。
2、投资还需要立足长期,关注未来
很多朋友,渴望今天买一只基金,期待1周/1个月/3个月马上能有收益。做投资,都是关注未来的。今天涨的多的基金不表示明天也涨的多,今天跌的多的基金也不表示明天继续跌,需要给彼此一些时间。
基金经理建仓策略、版块轮动、净值涨跌都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的。
投资房子还得先付首付,再等交房,再装修,再过几年才能买卖;投资商铺做生意,也得先付房租、请人工、还得花时间做口碑、引人气,前后也得好几年。
为什么投资一只基金连1年,甚至3个月耐心都没有呢?
拿放大镜看,都是问题;拿望远镜看,都会过去。最能煽动人心的、鼓动情绪的,往往都是短期的利空。过分关注短期,会觉得都是问题;如果着眼长期,你发现都会过去。
(二)如果忍不住天天都想盯着看,怎么办?
经常有一些小白投资者四处进微信群,逛论坛,找专家问诊。
投资,一直觉得是很私人的事情,哪怕有一键跟投,每个人本金、承受风险能力都是不一样的,别人的操作最多只是一个建议,还得自己小马过河,亲自尝试。
如果购买了一只产品之后,忍不住天天想盯着看,那可能有一些小问题,辨险识财建议以下4条建议可以试试:
1、多读经典,树立健康投资心态
朴素的道理都很简单。为什么会紧张、担心,不过是因为之前没有遇到过。多读读经典书籍(网上推荐的很多了,比如彼得林奇、约翰博格、巴菲特、查理芒格等写的很多书,可以多读),看别人成功的经验,多总结、多思考,树立健康投资心态。
2、梳理清楚投资的目的
每笔钱背后都暗藏着一份“动机”,在开启投资一定要想明白,这份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想达成什么目的?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你准备花多少代价(时间、本金、波动率等)。
3、仓位要合理,避免患得患失
当然很多时候,如果发现自己总是患得患失,很可能是仓位控制不合理。
4、做好资金规划,专款专用
我们常常说要用“闲钱”做投资,哪些钱是可以用来投资的钱呢?辨险识财认为有4笔钱,可以重点关注:零钱、赚来的、省下来的、一段时间不用的闲钱。
(三)什么时候检查一次账户?
1、按照时间频次
3个月左右。3个月左右大概可以看出一只基金投资思路。当持有3个月之后,听听自己内心感受,持有这只产品,是庆幸、是郁闷还是无语?往往你内心会指引你做出下一步选择,而不是外界媒体说的如何。
2、按照市场波动
可以按照指数波动在3%左右,看看持有基金的表现。是涨多跌少还是涨少跌多。连续观察几次,你也会做出新的选择。
3、关注持有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变动
目前公募产品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变动也越来越大,这一点是需要尤其关注的。
投资基金产品要尤其关注“匹配度”,有人喜欢低风险、有人喜欢高波动,不要人云亦云,多关注自我内心感受。一个产品能否拿得住,很多时候在于你是否感觉到舒服。
辨险识财总结而言,其实理财就是理生活。我现在有富余资金,所以可以通过投资一些金融产品,给未来做一些储备,谨防未来不够用,犹如动物冬眠囤食一样。既然是为未来准备的,那就不要天天盯着看,波动会影响情绪,情绪会影响判断,判断会影响决策,而非理性决策会影响最终收益。
⑶ 投资基金有什么风险买基金有哪些风险
投资基金有什么风险?基金投资有哪些风险?基金在理财方式中越来越热门,在牛市行情中,不少投资者大把的捞金,不过投资基金存在在诸多风险。稍有不慎,也会使人金钱散尽。那基金有这么多的风险,那我们还投资吗?答案是肯定的。任何理财产品都存在着风险,我们不能因为有风险就屈服于它,而应该趁着没碰到风险之间,认清它,规避它。实在规避不了,也当提前做个心理准备吧。
投资基金,不仅吸引诸多有实力的投资者,而且还得到不少90、甚至是00后的青睐。看着身边投资基金的朋友发家致富,就要望尘莫及,于是,赶紧投身于基金行业中,现在买基金还不算太晚。基金市场越来越被看好,政府也出台了诸多政策,帮扶一些基金产品,为它们助力。
基金投资决不是只赚不赔,必然会在某个时期内出现一定的亏损,这是去法阻止的事。因此,投者应该具有风险意识。在基金投资前先问一下自己“允许亏多少”。这一点非常重要。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就是亏损多少不至于使生活受到影响,不至于精神沮丧而影响健康。在买进基金前,要认真地作风险测评,确定自己是积极型,平衡型还是稳健型,保守型,据以选择基金品种。
投资基金有什么风险?基金投资有哪些风险?
投资基金风险一:把基金投资当作储蓄的风险。
基金是投资者将资金委托基金管理公司进行投资的一种投资行为,本着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充分明确了双方的权力和义务。然而,现实中,许多基金投资者在进行基金投资时,并没有很好地研读基金公司的投资报告和有关的契约规定,更多的是听别人说投资基金能赚大钱,比放在银行里的储蓄里的利息高,错误地认为基金就比储蓄好。事实上,这是两种理财概念。储蓄的功能在于它的稳定性和保障性,是个人及家庭保证正常持续生活需要用钱时随时取现的一种准备形式,其风险概率几乎为零。而基金就不同了,基金买卖是一种投资行为。既然是投资,那必定有风险,只是风险有多大而已。但很多投资者并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有的甚至把原来养老防病的预防性存款或购买国债的钱都用来购买基金,甚至到银行贷款买基金,误以为基金就是提高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储蓄。这种行为是非常错误的,因此,正确区分基金投资和日常储蓄是非常重要投资概念。
投资基金风险二:估高基金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来说,高的投资回报率是判断投资成败的一个重要的指标。2006年股票型基金平均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达到了一些业绩出色的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了100%;2007年前9个月股票型基金的平均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达到有两只基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超过200%。这些数据表明,2006年至今年9月份,基金投资确实给投资人不俗的回报,是值得可喜可贺的。然而,市场不是画图画,我们想画多高它就走多高,市场是根据经济环境、国家政策、国际政治、军事、文化等等方面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随时都可能会翻背则云,覆手则雨,谁都不可能百分之分地预计大盘的走势,更不可能正确地判断未来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因此,把近一个时期基金投资的高额回报判断成为投资基金就可以赚大钱的结论是不正确的,过分估高基金投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会让我们迷失正确的判断力,会给我们的投资带来隐性风险。
投资基金风险三:买基金买错时机的风险。
市场上风云突变,变幻莫测,什么时候是我们入市的时机?在大盘持续高走的时候投资者还有机会入市吗?事实上,基金投资任何时候都是买入时机,当然,这对于一个长期投资者来说就是这样,大盘无论任何时候都有风险,特别是大盘已达到了历史上的高点位,随时可能下跌,随时也可能再创出新高,我们都无法去准确预测它。如果这时候不投资入市,当大盘持续走好,获利空间加大时,我们就会错失良机,后悔莫及;如果刚好碰上买入基金大盘就连续下滑,很可能就会被套牢整死,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做好充分地应对这种忽上忽下、变化多端的市场风险的准备。因此,基金投资更重要的是坚持价值投资的长线战略,而不是为何时买入基金的一得一失而烦恼。回顾大振荡的余波,当时赎回基金及时逃离大盘振荡的人未必比一直坚持到现在的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而且还费心费力。为此,基金投资买入时机的把握还不如坚信“耐力决定速度”的战略思维,那才是真正最后的赢家。
投资基金风险四: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盲目互相攀比的风险。
对于初入“基”市的投资者来说,投资到一只预期年化预期收益高的基金是最理想的选择,因此,很多投资者喜欢把众多基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来做比较,当然,通过分析基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率来判断投资品种也是一种投资方法,关键是看是否能正确判断、科学比较。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基金产品,由于其配置资产的不同,而表现为不同的风险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特征。此基金非彼基金,不同的基金产品有不同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特征,盲目地进行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攀比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科学的。基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是一段时期基金运行的表现,不能说在近段时间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表现好的基金就是好基金,因为涨得越好,说明基金的仓位高操作风格也激进,当然风险就大。再说了这周涨得好的基金下周不一定还涨得好,长时间表现好的基金才是好基金。买基金不怕涨得慢就怕基金大起大落,正如龟兔赛跑,最后的赢家总是龟的道理一样。因此比较是相对的比较,不仅要比较涨更要比较跌,在牛市里涨多跌少,所以有时候并不明显,在震荡的时候比较是一个好时机。因此,投资人要更多地了解基金三年、两年、一年、半年、一月,一周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情况来做一个系统的分析,千万不能简单地对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进行盲目互相攀比,这样才能更好把握谁是真正的好基金。
投资基金风险五:赎回和踏空的风险。
在基金投资的过程中,一些投资人喜欢追高赎回,变现落袋为安,其目的是想保住胜利的果实,这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赎回后是否准备继续投资或者说在什么时候再进场呢?大盘在4800点的时候就有唱空,很多人全仓杀出,生怕套死在里面,后来市场并不是一些所谓的预测的那样,而是一直走好,这就是踏空了。有的人赎出来后,看看形势不对,又急忙拿着钱杀进去,回来折腾,一年算下来也没赚几个小钱,这相对别人稳健投资来说,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投资是一种风险行为,一年中有几次的行情震荡是正常的,不可能大盘每天都涨,关键我们要看趋势,看长期。因此,对于初入“基”市的“基民”来说,在不着急用钱的时候,或者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的时候,还是暂时持有吧,有钱的时候借大盘调整补点仓进一步降低自己的成本。做投资需要精明,但是精明不等于就一定能赚到钱,有些人天赋很好,可是事业上往往并不如一些实在干事的人,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建议投资者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买对基金和调整对基金,而不是整天频繁地赎回和买进基金。
投资基金风险六:偏好买净值低基金的风险。
一些初入“基”市的投资者比较喜欢购买净值较低的基金,理由是净值低可以买得份额多,净值高买得份额少,错误地认为基金净值高就是价格贵,上涨的空间小,甚至有的投资者非一元基金不买。事实上,基金净值的含义与股票价格不同,基金净值代表相应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负债后的余额,反映了单位基金资产的真实价值。投资基金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高低与买入时基金净值高低并无直接关系,真正决定投资者预期年化预期收益的是其持有期间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而净值增长率则主要是由市场情况及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所决定的。因此,对于初入基金投资者来说,更多的是要考察基金前一段时期以来的投资回报和成长性空间,其净值增长率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要指标。虽然有的基金净值比较高,买入时的份额少些,但其总值是不变的,如果其净值增长率比较好,说明上涨的空间大,这才是我们要投资的基金。反之,只偏好买净值低的基金,必定给基金投资人带来投资的风险。
⑷ 基金亏钱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你买基金总是亏钱
在基金市场上有这样一种怪相,基金市场是赚钱的,指数是上涨的,但是投资者是亏钱的。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让大家获取信息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基金市场是一个非常公平的交易市场,投资者总是出现亏损落败离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频繁低买高卖
似乎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无法避免追涨杀跌的魔咒,其核心原因还是因为贪婪,看到市场的上涨,生怕错过赚钱的机会,希望马上把握住市场行情,分享一波收益,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又生怕造成更大的亏损而迅速撤场。这往往是投资者赚不到钱的罪魁祸首
第二,过于关注基金行情
当自己手里持有基金的时候,就会忍不住每天去看看行情,是赚啦?还是亏啦?总之,就是要看一看才放心,其实,看的越多,对心态的影响就越大,就越想为赚取更多收益做点什么。关注行情的过程中,也会接收到平台推送的各类爆款基金,看到别的基金都涨的那么好,再看看自己手里的基金总是一动不动,就容易导致过早赎回持有的基金换成其他的基金。
第三,没有考虑与自己的适配性
大部分投资者在选定一只基金投资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基金本身的情况,比如基金的业绩,基金经理的能力,基金公司等等,重点都在基金业绩上了,却很少关注基金与自身投资需求的适配情况,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是需要考虑资产配置的,基金的类型符合自己资产配置的需求,基金的风险级别与自己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否则很容易导致信任危机,从而导致不理性的操作。
第四,把基金当股票炒
基金市场上有很多投资者都是从股市转战过来的,觉得基金跟股票差不多,看好行情,低买高卖就行,但是,基金的波动是没有股票大的,并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基金的交易费用比股票要高很多,如果用股票里面择时,频繁交易的方式操作基金,不仅赚不到钱,还会增加交易成本,得不偿失。基金交易费用的设置是跟持有时间相关的,持有时间越长,交易费用越低。
第五,过度追求最佳买卖点位
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自己可以买在市场的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样就可以赚取最高的市场收益,而然这是理想化的状态,市场择时是投资中可以说最难的部分,建议长期持有基金就是为了减少择时,从而减少择时带来的投资误差。
其实,这一系列的原因都是贪婪和恐惧,贪心收益,恐惧亏损,其实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反而是布局的好时机,因为此时基金净值比较低,投资者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基金。也就是性价比更高的基金。基金是长期投资的标的,根据中国基金报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基金持有的时间越长,盈利的比例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