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基金该如何建仓
❶ 为什么你买的基金总是亏3点教你正确的建仓方式
疫情后,大A从3月开始一路走涨。
身边不少投资了医药基金的,这一轮更是赚了个够,可为什么,自己买的基金还是在亏?
对很多小白来说,之所以选择基金,一是没有各位炒股大神那样的经验和技巧,二是投资基金的风险相对小,也更容易上手。
但这不代表投资基金不会亏钱,更不代表基金随便买都可以。
很多小白挑选基金时,都会筛选一下基金规模、评级、成立时间,但是符合条件的基金还有很多,该怎么办?
犯懒的你是不是就看着收益率,谁高就买谁,想着过去的收益这么高,应该不容易亏,对吧?
但其实挑选基金,真的没有那么简单,建仓的姿势很重要!
在投二君看来,挑选基金想要不亏钱,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不要瞎买。
所以择时建仓就非常重要,选对了入市时机,能让你的亏损几率大减。
如果你买入的是混合偏股或股票型基金,基金的跌涨就跟大市有很大关系了。
在股市估值低位时进行投资,这样整个投资操作的容错率也会更大。
大家可以运用市盈率(PE)、市净率(PB)等作为价值衡量的标准。
比如在市场市盈率低于长期平均市盈率的时候买进,在市盈率高于长期平均市盈率的时候卖出。
在实战中,如果PE处于 历史 估值底部的20—30%区域,就算为低估了,这时候开始建仓投资,也相对安全。
回看上图整个A股的PE数据,如果你在06年1月,08年10月,14年1月开始建仓并长期持有,回报将非常可观,买入就是一波大牛。
除了整个市场的大时机,还要看个别的买基机会。
一般来说,货币基金在节假日或月/季/年末买入最佳。
因为这个时候市场上相对来说比较缺钱,货币基金的收益就比较高。
而像股票型基金,可以选择当基金净值连续回撤到其周、月的同类排名的后1/2甚至后1/3时时买入,这时候便是该只基金的价值低位。
很多小白都喜欢按照基金的业绩来选基,直接选择排名靠前或者排名第一的基金。
但即便是同一只基金,选对买股的时机,收益也能翻倍。
而且,说实在的,只看业绩选基,真的不太靠谱。
有可能是你买入这基金时,它恰好蹭到了热点大涨而已,所以看业绩,还要配合时机来看,才准!
选对了时机,买入基金的方式也很重要,大家可以参考以"金字塔型"作为买卖准则。
在基金净值较低时(金字塔下方),多买点份额。
当净值逐渐上升,买入的份额要逐渐减少,从而降低投资风险。
买入以后,也不要频繁的"高抛低吸",因为不但手续费贵,还真的不可能每次都卖在最高点呀。
市场大涨时,基金净值曲线蹭蹭蹭往上涨,你头脑一热,冲啊,就进去了,买在了基金净值的最高点。
市场冷淡的时候,周围的人都在割肉离场,你也慌了赶紧卖了。
本想着"高抛低吸",结果怎么就成了"低抛高吸"呢?
另外,基金交易的成本并不低:管理费1.5%,托管费0.25%,申购费1.5%;
如果在7天内赎回,赎回费1.5%,1个月内赎回,赎回费0.5%。
以上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也不是一笔小钱,频繁交易下来,赚的还不够给基金公司呢。
以上,就是头号君推荐的建仓三部曲,你学会了吗?
❷ 基金怎样建仓更好
在基金低估值时建仓,建小仓,然后根据市场和自己的资金量以及风险接受范围,加仓或减仓
❸ 2020-06-01基金定投“怎么建仓,何时加仓,以及何时该止盈”
摘要 :关于基金定投,大家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建仓,何时加仓,以及何时该止盈?”
观点 :定投计划的4个要点,文章里给你答案。
前段时间,有用户问我睿定投能不能卖,表示她遇到了一些突发状况,近期需要用到这笔钱。
这种情况,我建议她看一下基金账户的状态。如果是盈利的,那无非是少赚一点,卖出影响不大。但如果是亏损的,不得不割肉卖出,那就会从浮亏变成实亏。
因为目前大盘处于低点,长期来看浮亏一定能回来,但实亏就回不来了,这是很可惜的。
如果不想被突发状况打乱投资节奏,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买基金前做好计划。
那该如何做定投计划呢?
一直以来,关于基金定投,大家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怎么建仓,何时加仓,以及何时该止盈?”其实,这些都是定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定投计划是因人而异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动作,但是大体上还是可以概括出下面4个要点:
1 要先了解自己的投资风险偏好
怎么了解呢?有一个方法。
我们第一次买基金时,不论在哪个平台,都需要填写“风险评测”,这时你就可以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属于哪种类型。
风险偏好一般从低到高大致可以分为4类:保守型、稳健型、进取型和激进型。越偏向激进型的投资者,可以承受的风险越高。
在股市里有这么一句话:七亏二平一赚,可见,大部分人在股市里都是亏钱的。所以,无论是基金还是股票,希望大家不要一心想着追求高收益,要先学会“保住本金”,把投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投资。
2 要确定好可定投资金的多少
这里的定投资金,是指“定投的总金额”。
这是一定要明确的,就像战士出去打仗,要知道自己有多少武器一样。我们经常把投资的钱称作自己的“子弹”,你一定要对自己可以支配的“子弹”心中有数。这样,在做投资决策时才能做到手有余粮,心里不慌。
做基金定投的钱一定要是你2-3年内用不到的钱,也就是说,这笔钱就算暂时打水漂了,也不会对你的生活造成任何影响。
总之,它可以是你多年储蓄的一部分或者每月剩余资金的30%-50%,而不是随时可能拿来应急的钱。
文章开头的例子就是没有梳理好自己的可投资资金,所以造成了投资流动性的错配。也就是说把暂时不用的钱都拿来投资了,没有留下应急资金,这种做法很可能造成亏损。
3 要把建仓、定投和加仓的节奏
当我们清楚可以拿多少钱定投后,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定投方式了,一般有两种:“建仓+定投”和“直接定投”。
先来看一下“建仓+定投”的方式: 第一步,可以拿出总金额的30%左右建底仓;第二步,设置好定投日期,把剩下的钱分月或者分周定投,按照过往数据,周投和月投收益区别不大,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如果打算采用“直接定投”的方式, 也就是说不建底仓直接开始周投和月投,也是可以的。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管用哪种方式定投,确定好定投的日期和金额时间后,只要基金市盈率在合理区间就要坚持定投。
比如,月投的同学可以把定投时间设在每个月发工资后的第二天;周投的同学可以参考我们的小实验,每周三进行定投,这样就可以避免纠结时间问题了。
下面再来说一下什么时候该加仓,怎么加仓、加仓的方法有哪些。
其实,加仓和定投是完全不冲突的,加仓是当市场出现“黑天鹅”事件或者其他突发状况引起大幅下跌时,就可以分批买入。否则,只要正常定投即可。
而且加仓是不需要额外准备一笔钱的,加仓的钱也包括在我们第二点说的总金额里。那具体怎么安排加仓金额呢?
首先,要加仓就要做好准备,去设想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会跌多少,牛市来了会涨多少,该如何应对,这样你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其次,我的建议是提前规划好哪些钱是用来加仓的,比如总金额的20%,然后把这些钱划分成5-10份,每遇到大跌就加一份。
第一种方法是参考指数加仓。 举个例子,比如现在上证指数点位是3000点,你预测它最多跌到2400点(上证点位近几年最低为2440点)于是,你可以把加仓的钱分成6份,每跌100点加仓一次即可。
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参考账户收益率,在亏损的时候加仓。 比如-3%、-6%、-9%,亏的越多,你加仓的金额也可以相对多。
但是,不管用哪种加仓方法,都要注意加仓的间隔时间,一般都是间隔10天以上。
4 要选择合适的止盈方法
“知道怎么买”在投资里只能算成功了一半, “知道怎么卖”即及时让收益落袋为安才更重要。
一般情况下,止盈方法可以有下面三种:
第一种:目标止盈。 比如盈利10%或者20%的时候卖出,盈利收益率可以自己设置,本金小的可以设高一点,本金大的可以设低一点。“止盈点”因人而异,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这种止盈方法通常在熊市中应用较多。
第二种:估值止盈。 大家可以参考小帮的每日估值数据给的合理估值区间,当基金对标的指数估值到了合理区间上限时可开始止盈,上限10%时全部止盈。
第三种:牛市止盈。 这里包括两个方法:一个是“均线法”,另一个是“回落比例法”。“均线法”就是选定一条移动均线。比如指数60日线,一旦跌破,就坚决卖出。“回落比例法”的意思是首先确定一个“回落比例”,假设8%。一旦指数从最高点回落的幅度超过8%,就坚决卖出。请注意,8%这个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是10%、15%,具体的比例要根据你的风险承受力因人而异。
举个例子,如果现在中证500指数的市盈率已经超过合理区间,你想卖出,但又担心卖得太早,就可以做个计划。如果你认为未来有可能会涨20%,你可以现在先卖一半,如果涨10%,你就再卖四分之一,如果再涨10%,你就把剩下的全卖了。
当然,这几种止盈方法也是可以搭配使用的。
最后,我们还可以定期优化一下自己的定投计划,因为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你都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本文转至 徐彬说投资
❹ 什么叫基金的调仓怎么调仓
基金的建仓的意思,调仓的方法如下:
1、基金的建仓: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就是指一只新基金公告发行后,在认购结束的封闭期间,基金公司用该基金第一次购买股票或者投资债券等(具体的投资要示该基金的类型及定位来确定)。对于私人投资者,比如说我们自己,建仓就是指第一次买基金。
2、调仓操作就是把手里某些股票全部抛售或者抛售一部分,换成其他品种的股票叫调仓,也就是调整舱位的意思。
一般情况下,大盘进入上行通道时,要将领涨品种的股票仓位加大一些,甚至满仓;而在大盘进入下行通道时,要将所有股票的仓位调低一些,而且要根据市场热点及时更换股票品种,以获得较高收益。
(4)卖基金该如何建仓扩展阅读:
基金操作技巧
第一:先观后市再操作
基金投资的收益来自未来,比如要赎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场未来发展是牛市还是熊市。再决定是否赎回,在时机上做一个选择。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时间,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赎回,落袋为安。
第二:转换成其他产品
把高风险的基金产品转换成低风险的基金产品,也是一种赎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转换成货币基金。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转换费一般低于赎回费,而货币基金风险低,相当于现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转换也是一种赎回的思路。
第三:定期定额赎回
与定期投资一样,定期定额赎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现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场的波动。定期定额赎回是配合定期定额投资的一种赎回方法。
❺ 基金如何建仓
基金建仓期是在基金成立后最初的1-3个月。
新基金成立最初先募集资金,后验资,成立,进入封闭期,也就是建仓期。
建仓期里,一只基金根据招募说明书中的投资方向和各个方向所占比例,
以及基金公司对整体市场,对行业,对个股或者对一些债券投资价值等信息的分析,
综合决定如何在这最长3个月的时间里完成最基本的配置。
可以肯定的是,基金建仓一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基金建仓的手法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才完成的,这个时间可长可短,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的,所以说基金的成本是这个区间里面价格的平均价,当然这个平均价格算法也比较多。
❻ 基金怎么加仓只是简单的大跌大买
这段时间,指数涨跌的幅度很大,尤其是创业板指数,2-3%跌幅几乎是家常便饭了。 基金老手经常说一句话:大跌大买,不跌不买,大涨减仓。那么这句话对吗?
我的经验是:一半对,一半不对。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任何一把“刻舟求剑,一层不变"的投资万能钥匙。凡事都是要区别分析和对待的。归根到底,还是要回到赛道选择上来考量。
例如,白酒饮料,医疗药品,食品加工,教育这些最近几个月几乎是单边下跌的,无论你怎么大跌大买,只要买了这些行业的基金,到目前为止肯定还是亏钱的。所以,基金也不要逆势操作,除非你是一个能忍受得住几年亏损,超级有耐性的人。弱势赛道,尤其是前几年走强过,今年才调整的赛道,调整过程会很漫长,期间要经历非常磨人的过程。
大幅下跌->中幅反弹->区间盘整->再次大幅下跌>小幅反弹->区间盘整->在下跌->......
直到能把净值维持在相对振幅较小的平台做长期的震荡。然后等待行业的大环境变化,整体行业景气度的上升,结合市场的需求契机,再运用各类媒体展开一波舆论造势,引导大小资金的投资者都看好该行业前景。这些天时地利人和条件都具备后,才能产生合力,催生出一轮新的波澜壮阔的赛道行情。不具备所有这些因素,仅是人为的造势,最多发动一波吃饭行情,涨幅有限。当坚定锁定筹码者寥寥,谁都是防贼似的,就怕套在高位,你说这样的情况,能走多远? 资金投入这种调整初期的赛道,那就是浪费时间,最后很可能是亏着钱离场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大跌大买?以下2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对于市场公认的新兴产业的热门赛道的上涨周期过程中, 一旦日跌幅有2,3,4,5%时,果断买入。有人说,在上涨途中买入,不是提高了自己持仓的成本吗?我只能说,你太贪了。举个例子,3个人都有10万元。
A投资者,在热门赛道基金净值1元时,全部买入。 1年后净值变2元。 A赚了10万元。
B投资者,在热门赛道基金净值1元时,买了1万元,等净值变1.1时,总想着A是1元买的,我最好等到0.9时买,这样我赚的更多。不然我跟A比较,我在高位买入,我的风险大,万一跌下来,我亏大了。 等到一年后,净值2元时,他的收益是1万元。因为热门赛道总是涨多跌少,不然怎么会是热门呢?或许永远也不会回到最初的1元了。
C 投资者,在热门赛道基金净值1元时,也很谨慎,买了1万元。 后面净值到1.2元时,他觉得他一直等净值回到1元再买是不可能的,他就承认当时的决定是错的,改变思路,有大幅回调就加仓部分资金。所以,等净值回到1.15元时,买入3万。后来又涨到了1.5,他觉得应该再加仓,等回调到1.4时,又果断买入4万。最后在净值是1.7元时,把最后的2万投进去。一年后,净值到2元,C赚了多少?1+0.85x3+0.6x4+0.3x2=6.55万来了。(复查时,发现这个算法是错误的,准确的收益应该是大约5.29万,您发现我错在那里了吗?)。
人人想做A,但多少人能在行情一开始全部投入?比例很少很少。大多数人是B和C的类型,只要我们能做到C这种“承认看走眼,及时调整”的做法,那我们的利润也是很可观的。但是事与愿违,很大一部分人,太贪了,太执念于当初的低价,结果投资成了B。
注意,这里的前提: 市场公认的新兴产业的热门赛道 。就目前市场而言,只有这几个赛道算够格:半导体芯片(卡脖子技术突围战);新能源动力(鼓励电动车的趋势和政策不变的大前提);环保能源(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光伏,风电,水电,核电,垃圾发电都是好行业);高端制造(军工,专精特新,行业真母机)。
第二种情况是,已经调整到位的“昨日黄花”赛道,但这些行业的确又是人们日常必须的,明确不是夕阳或被淘汰产业的,受黑天鹅事件影响的。例如:消费,医疗,粮食,日用品, 旅游 这些行业, 同时 股价已经进入平台整理阶段的。注意这个“ 同时 ”,解释是:既符合这些行业特征,又符合股价平台走势的,2个条件都具备才算。这种情况下,大胆的大跌大买,你肯定不会亏。
怎么算调整到位?一般这样的一个调整过程要多久呢?没有答案的。1,2,3年都有可能。对于前期大幅上涨过几年,现在开始回调的赛道基金,不要在下跌初期大跌大买,要买也要等到,净值建立了平台以后,用定投+大跌大买的方式来建仓,那么等到曲线上扬时,你已经先人一步有初度的小幅盈利了。拿着盈利的状态能让你在上升期更拿得住筹码,吃下整个行情的鱼头,鱼身,乃至鱼尾。
说得容易,做起来难。看看容易,实践难。觉得我说得有点道理的,不妨马上试试。或许你就有了一种新的投资基金思路和方法呢?
❼ 基金怎样加仓
基金的加仓是有技巧的,建议大家牢记以下几个要点,掌握这几个要点,能帮助你通过基金加仓增厚基金收益。
要点一:定位于行情加仓
在加仓之前我们首先要判断一下市场的行情,评估市场的大趋势是上涨的牛市,还是持续下跌的熊市,还是会维持横盘的震荡市场。
这个行情的周期可以选用近半年,也可以是近三个月的,判断之后再进行下一步决策。
要点二:评估你的仓位盈亏情况
这个就非常简单了,一般来说,你选用的基金投资平台,都会有仓位的大致数据分析情况,在净值更新后,你需要了解你持有的这支基金目前亏损了几个点。
看着这个数据,结合前面的要点1,就能决定你的加仓欲望强烈程度。
在熊市中,尽量保持仓位亏损度在10-15%,小于该区间则加仓欲望低一些,大于则强烈一些。
而在目前这种震荡市中,保持亏损度在0-5%之间,小于则加仓欲望低一些,大于则强烈一些。
通过这两个要点可以让你不用看明天的行情,就有一个明天用不用加仓的欲望管理,了解以后会很大程度上减弱焦虑情绪。
要点三:评估当天的估算涨跌幅
每天下午3点前,看一下基金估值涨跌情况,然后再把这个值加到你的仓位亏损度上,就能基本算出当天晚上的净值更新,仓位亏损度大概是多少,再结合亏损度区间,评估一下当天加仓的必要性。
要点四:看目前该板块的历史PE(市盈率)分位
对于指数基金,板块基金这种行业属性比较强的,可以参考其历史PE。
比如说:对于基建这种PE在1%以下的板块,如果稍有下跌,补仓的动能就会很大,因为已经都是历史底部了。
而对于那些PE已经高得吓人的板块,补仓动能不要太高,做到一补三踌躇,补仓之前一定要谨慎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要点基本上只适用于指数基金和板块类基金,有一些持仓分散的混合基金可能就不适用了。
要点五:把握阶段性实惠的筹码即可
很多投资者可能会一直在以现在的筹码相比前几个月的要贵,纠结该不该加仓。其实大可不必这么纠结。
我们不需要用现在的价格去和以前的某个低位去比哪个更低,只需要拿到当下这个月相对实惠的筹码就很好了。
以上五个要点相辅相成,需要互相结合来思考,再做是否要补仓的决策。
同时不要忘记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你自己的方法论。规则和技巧都是死的,我们要做到的就是活学活用。
❽ 基金怎么建仓加仓补仓
基金“逢高减仓,逢低加仓或补仓”是最科学的补仓和加仓方式,另外,还可以根据基金的涨跌:“大跌多加,小跌少加,不跌不加;大涨多出,小涨少出或不出”的方法进行补仓、减仓等操作。
(8)卖基金该如何建仓扩展阅读:
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分类
基金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 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2) 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
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
(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等。
基金形式
最早的对冲基金是哪一支,这还不确定。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的大牛市时期,这种专门面向富人的投资工具数不胜数。其中最有名的是Benjamin Graham和Jerry Newman创立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基金。
2006年,Warren Buffett在一封致美国金融博物馆(Museum of American Finance)杂志的信中宣称,上世纪20年代的Graham-Newman partnership基金是其所知最早的对冲基金,但其他基金也有可能更早出现。
在1969-1970年的经济衰退期和1973-1974年股市崩盘时期,很多早期的基金都损失惨重,纷纷倒闭。
上世纪70年代,对冲基金一般专攻一种策略,大部分基金经理都采用做多/做空股票模型。
70年代的衰退时期,对冲基金一度乏人问津,直到80年代末期,媒体报道了几只大获成功的基金,它们才重回人们的视野。
90年代的大牛市造就了一批新富阶层,对冲基金遍地开花。
交易员和投资者更加关注对冲基金,是因为其强调利益一致的收益分配模式和"跑赢大盘"的投资方法。接下来的十年中,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更加层出不穷,包括信用套利、垃圾债券、固定收益证券、量化投资、多策略投资等等。
21世纪的前十年,对冲基金再次风靡全球,2008年,全球对冲基金持有的资产总额已达1.93万亿美元。然而,2008年的信贷危机使对冲基金受到重创,价值缩水,加上某些市场流动性受阻,不少对冲基金开始限制投资者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