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型基金抗风险能力有哪些指标
Ⅰ 基金抗风险能力什么意思
基金抗风险能力是什么意思? 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就是指基金抵抗亏损风险的能力。一般来说,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取决于基金所含股票是否分散,比如降低单独投资一个行业导致亏损的风险,和基金经理对股市行情的判断,比如替换掉组合内可能发生下跌或者基本面变化的股票。那么到底怎么识别一只基金的投资风险呢? 可以从一只基金在一段时间内的“标准差”和“夏普比率”两个数值来判断。基金标准差是指过去一段时间内,基金每个月的收益率相对于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 基金的收益波动越大,它的标准差也越大 ,这个指标越小说明基金的稳定性就越好,比如a基金,在过去36个月里,每月的收益率都是1%,那么它的标准差就是比较稳定的,风险是比较稳定的,比如基金b的收益率是不断变化的,一个月是5%,下一个月是25%,再下一个月是负的7%,那么基金b的标准差就远远大于基金a的标准差,基金b的风险也就大。基金夏普比率,又叫夏普指数,是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夏普发明出来的一个计算指标,用来衡量一个投资比如基金的性价比的,夏普比率越高,就越好,因为夏普比率高,就代表同样承担一份风险,获得的收益更高,基金夏普比率 =〔平均回报率-无风险回报率〕/标准差,举个例子,假如一只基金的回报是5%,平均回报是21%,标准差是8%,那么用21%-5%可以得出16%,再用16%/8%=2,代表投资者承担风险每增长1%,换来的是基金可能多出2%的收益。
Ⅱ 指数基金能够规避哪些风险指数型基金如何选择
指数基金能够规避哪些风险?指数型基金如何选择?
基金种类中,指数基金可以说是大多数投资者都较为熟悉并关注的。有不少投资者利用指数基金进行定投之类的,但指数基金其实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1、个股黑天鹅风险
此类风险是指突然产生的且无法预料的一类风险。通常这类风险只有当事实发生了,我们才会后知后觉的意识到已经发生了这类的风险。个股经常会面临各种意外,来自媒体或者其他的方面,哪怕是规模较大,名气较好的个股也有可能发生意外,然后我们才意识到会有这类风险的发生。而指数基金购买的股票数量较大,包括几十上百支股票,单支股票出现问题对整体而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2、本金永久损失的风险
指数基金因其特性只会按照指数去买股,而且也不会去选择财务有问题甚至亏损的公司。另外,指数基金购买股票的数量高达几十上百支,即使是其中的哪一只股票下跌了,也会有其限度,不会被跌没。也正是因为指数基金这两种特性,能够帮助大家规避本金永久损失损失的风险。
3、制度风险
我们的投资市场正在欣欣向荣的发展,但就其制度而言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在传统股票基金中,有些行为不良的人利用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大钻空子,给自己大笔捞钱,将投资者坑的一言难尽,比如,“老鼠仓”、内幕交易等属于其中不完善的地方。
与之相比,指数基金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发生因制度不完善而发生的制度风险。指数基金,顾名思义,利用指数来选股,而其中指数的规则是被确定好了,甚至是被公开的,任何投资者对其进行查询、监督。也就不会出现老鼠仓、利益输送等制度风险问题,大大提高了其安全性。
指数基金因其特性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其安全性还是较高的。投资者在挑选基金时,可以选择大品牌、大基金的公司,也可以选择规模基金较大的产品以及适当查看基金公司指数投资管理团队的人员配置、从业经验、程序系统等综合实力。
如何选择?
指数型基金以操作简单、交易费用低等特点,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该如何选择指数型基金呢?
一、选择有实力的基金公司
对于投资者来说,基金公司的实力是其关注的首要因素。基金公司的实力越强,相对而言其人才质量也会更加优秀。指数型基金也叫被动型基金,顾名思义,为被动式投资,运行方式也较为简单。但是跟踪标的指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精密的计算和严谨的操作流程。基金公司的实力越强,往往能够越紧密的跟踪标的指数。
二、以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指数基金投资策略。
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上,指数基金的投资者策略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指数型基金的投资策略有三种,市值加权指数、平均加权指数以及基本面指数。在震荡市中,表现最为出众的就是基本面指数;在牛市中,中小盘股大幅上涨,这时选择平均加权指数基金具有优势;比如上证50一直上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买市值加权指数基金要好于其他两者。
三、选择指数拟合度高的指数基金
虽然说指数型基金跟踪标的指数,但实际上与其跟随的指数还是有一定的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指数的一篮子股票中,其流通股净资产、现金流等多方面在不断的变化。在基金投资这一篮子股票,没有对其比例及时作出相应的更改,那么就可能出现与对应指数的偏差。
一般来说,越值得购买,越优秀的指数型基金的跟踪误差就越小。投资者可以将指数基金和指数的历史数据进行不断比较,尝试了解基金以前的拟合表现。
四、选择总 费率 较低的指数型基金
成本制胜,尽量减少投资成本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尽量基金总费用相对较低的指数基金。但需要注意的是,较低的费用固然是很重要的,但是需要在基金有良好 收益 的前提下。千万不要因过于片面追求低廉的费用而随意选择指数基金。
Ⅲ 评估基金风险的几个指标
一、与收益相关指标:阿尔法系数: 反映超额投资回报率(越大越好)
阿尔法系数(α)是基金的实际收益和按照贝塔系数(β)计算的期望收益之间的差额。代表基金多大程度上跑赢预期收益率
二、与风险相关指标:
1、标准差:反映基金回报率的波动幅度(越小越好)
标准差是指过去一段时期内,基金每个月的收益率相对于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基金的每月收益波动越大,那么它的标准差也就越大。
标准差越大,基金未来净值可能变动的程度就越大,稳定度就越小,投资风险就越高
2. 贝塔系数:衡量价格波动情况(牛市及上升阶段越大越好,熊市及下跌阶段越小越好)
贝塔系数(β)是一种评估证券系统性风险的工具,用以评估某只股票或某只股票型基金相对于整个市场的波动情况。
贝塔系数是一个相对指标。贝塔系数越高,意味着基金相对于业绩评价基准的波动性越大。换言之,贝塔系数越高,其风险也就越大
三、与收益风险都相关指标:
1、夏普比率: 基金绩效评价标准化指标(越高越好)
夏普比率(SharpeRatio,也叫夏普指数),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威廉·夏普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发展出来,用来衡量金融资产的绩效表现的一个指标。
夏普比率的核心思想是,选择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担的风险越小越好,选择风险水平相同的基金则收益率越高越好。该比率代表投资人每多承担一份风险,可以拿到几份报酬,该比率越高,基金承担单位风险得到的超额回报率越高。
公式:夏普比率=[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无风险利率]÷投资组合的标准差
如果夏普比率为正值,代表基金报酬率高过波动风险;若为负值,代表基金操作风险大过报酬率。因此,夏普比率越大,说明该只基金单位风险所获得的风险回报也就越高,基金的绩效也就越好
2、R平方:反映业绩变化情况(越接近100阿尔法系数与贝塔系数越可靠)
前面我们提到了贝塔系数,然而它能否有效衡量风险,很大程度上受基金与业绩评价基准相关性的影响。如果将基金与一个不大相关的业绩评价基准进行比较,计算出来的贝塔系数就没有意义。所以考察贝塔系数时,应当同时考察另一个指标——R平方。
R平方是衡量一只基金业绩变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基准指数的变动来解释,以0至100计。如果R平方值等于100,表示基金回报的变动完全由业绩基准的变动所致;若R平方值等于60,即60%的基金回报可归因于业绩基准的变动。简言之,R平方数值越小,说明业绩基准变化与基金表现的相关性越低。
此外,R平方也可用来确定贝塔系数或阿尔法系数的准确性。一般而言,基金的R平方值越接近100,其两个系数的准确性便越高。
注意:上述5个指标能帮助我们进行基金风险评估,但是,要想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基金公司的情况、基金经理的水平等。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加强投资方面的学习,从而提升投资技能
Ⅳ 小白评估基金风险指标有哪些
1、夏普比率
它是用来衡量金融资产绩效表现的一个指标。我们不用去了解夏普比率的原理、公式,只要知道夏普比率的核心思想就是选择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担的风险越小越好,选择风险水平相同的基金则收益率越高越好。总之,夏普比率越大,说明这只基金的绩效越好。
2、标准差
它反映了基金总回报率的波动幅度大小,数值越大,表明波动程度越厉害,稳定度越小,投资风险就越高。
咱们基民买基金注重的是业绩,假如我们买进一只上面提到的近期明星基金之后,却发现其表现不如以前了,就是因为所选的基金波动度幅太大,表现不稳定造成的。所以,在收益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应尽量选择标准差小的基金。
3、阿尔法系数、贝塔系数、R平方
这类指标在我们实际中应用不多,多用于国外成熟的基金市场。所以这里就总结一下,不赘述了。
Ⅳ 常见的基金风险量化指标有哪些
常见的基金风险量化指标主要包括:收益率标准差、贝塔系数、最大回撤、夏普比率和跟踪误差等。
Ⅵ 反映股票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
反映股票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主要看以下两个:
1.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指的是在选定周期内任一历史时点往后推,产品净值走到最低点时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历史最高点买入基金,在历史最低点卖出基金,在这个买卖过程中承受的最大亏损值。
通过这个指标,我们就可以判断买入某只基金后可能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如果这个最大回撤值远远超过了你的风险承受能力,那么建议大家还是换一只基金进行投资。
当然对于基金定投来说,只要你严守投资纪律,也就不会在最高点满仓买入,也不会在最低点全部卖出,所以最大回撤的这事,也就不会在基金定投发生。
关于这个最大回撤值,大家可以在三思投顾APP去查询。比如下图中的这只基金的最大回撤就为43.87%。
不过,最后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1.不管是夏普比率还是最大回撤,反映都是基金的历史业绩表现,所以大家不能只根据它判断基金是否值得投资。当然虽然过往的业绩不能完全预测未来,但这些信息对我们挑选基金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2.如果大家要用这两个指标去挑选基金的话,记得一定是在同类型基金之间做比较,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基金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Ⅶ 反映股票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有有哪些
常用来反映股票基金风险大小的指标有标准差、贝塔值、持股集中度、行业投资集中度、持股数量等指标。低周转率的基金倾向于对股票的长期持有,高周转率的基金则倾向于对股票的频繁买入与卖出。
Ⅷ 指数基金怎么选看哪些指标
提到基金定投,必然绕不开指数基金。指数基金具有永续性,定投又可摊低买入成本和风险,所以很多投资者会选择指数基金为定投对象。指数基金也不能盲目选择,那么指数基金怎么选?看哪些指标呢?1、跟踪误差
指数基金是按照指数的规则尽量买入相同的一篮子股票的基金产品,也就是基金经理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复制相应指数对应的股票种类、数量和比例,以获取与指数相同的预期收益。
不过基金经理一般难以做到完全复制,而且不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不同,复制的水平也会有差异。指数基金和指数之间的差异就是跟踪误差,可见指数基金的跟踪误差越小,就代表基金与指数的重合度高,代表基金越好。
反之,若跟踪误差大,说明基金经理在股票投资时偏离了指数,基金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2、基金规模
有些业绩表现好的基金之所以会限制申购额度,大额申购会稀释基金持有人的预期收益就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一般指数基金规模越大越好,基金规模越大,受大额申赎的影响就越小。
指数基金数据被动型基金,基金经理调仓频率较低,因此无需担心规模过大而增加基金经理的管理难度。
不过增强指数基金则建议选择规模适中的基金,因为增强指数基金带有主动投资的性质,所以基金规模大小会影响到基金经理的管理运作。
以上关于指数基金怎么选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