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管理 » 基金熔断是什么

基金熔断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6-06 05:00:23

① 熔断对基金交易是利还是弊

维护市场稳定,当然是利好,尤其是对散户而言。望采纳。

② 熔断后,基金有什么影响

      首先,熔断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公募基金的估值。指数熔断导致股票暂停交易,如果直接熔断到收盘,可能会导致部分股票收盘价失真,从而影响基金的估值。估值不当将误导投资者的申购赎回操作,加大基金管理人操作难度,影响基金持有人利益。在暴跌熔断下大量赎回后剩余持有人将承担更多损失,而暴涨熔断下大量申购也将稀释老持有人利益。

      换而言之,理性的投资者应该在暴涨触发熔断当天申购股票型或指数型基金,相反在暴跌引发熔断时选择赎回。

      其次,熔断机制将加大基金仓位管理困难。在正常情况下,公募基金为了应对赎回会留出部分现金头寸,同时也会适时卖出部分股票应对赎回。但如果出现持续的熔断,尤其会给高仓位运作的指数基金带来流动性问题。基金管理人在当天指数跌幅过大情况下为了应对可能的赎回,会倾向于提前卖出股票,造成对指数的进一步冲击。

③ 熔断机制的利弊:熔断机制的利与弊有哪些

熔断机制对于股指期货,乃至整个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都是非常有效的。事实上,自从1988年美国股市引入熔断机制之后,已经有18年没有发生股灾,其作用可谓功不可没。

熔断制度对于股指期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对股指期货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从我国股指期货熔断机制的设计来看,在市场波动达到 10%的涨跌停板之前,引入了一个6%的熔断点,即股指期货的指数点升跌幅达到6%.

即在此后的10分钟交易里指数报价不能超出熔断点之外,这不仅给股指期货的交易者提出了一种警示,也为期货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这时,包括对期货股指期货的交易者、代理会员、结算会员和交易所都有一种强烈的提示。

使他们都意识到后面的交易将是一种什么状态,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从而使交易风险不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3)基金熔断是什么扩展阅读:

表现形式: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我国股指期货拟将引入的熔断制度,是在股票现货市场上个股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的基础上,为了抑制股指期货市场非理性过度波动而设立的。

按照设计,当股票指数期货的日涨跌幅达到6%时,是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的第一个熔断点,在此幅度内“熔而不断”,在到达“熔断”点时仍可进行交易 10分钟,但指数报价不可超出6%的涨跌幅之外;10分钟之后波动幅度放大到10%,与股票现货市场个股的涨跌停板10%相对应。

④ 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是指什么

熔断机制可以追溯到1987年10月19日,当时全球股市暴跌,也被称为“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单日下跌508.32点,跌幅22.61%,成为纽约股市历史上最大的崩盘之一。没有熔断机制,没有涨跌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变成了穷人。美国实行“熔断机制”以来,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股市崩盘。可见,在成熟的海外资本市场,“熔断机制”确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市场的过度波动。资本市场的目标是在交易日早些时候结束交易。“熔断机制”是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保护。从长远来看,这一制度仍具有积极意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A股市场形成了一种投机性的氛围。如果连广场大妈和95后年轻鲜肉都进入市场轻松赚钱,中国人民银行向证金公司提供了无限量的流动性支持,以帮助市场,但这并不是一剂良药。唯一的方法就是让投资回归理性。只要股市仍处于这种变化无常的情绪中,你就不能指望熔断机制提供太多保护。中国的资本市场要发展,最终会向国际市场靠拢,涨跌和T+1的涨跌限制将会解除。宣嘉认为,只有这样,“熔断机制”才能成为真正保护小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的有效手段。

⑤ 熔断停止交易基金赎回算当天的吗

2015年12月15日,中国基金业协会通知,要求2016年1月1日前各基金管理人应按照基金合同规定,说明指数熔断导致交易所交易时间变更等情况下,基金管理人将对相关类别基金开放时间进行调整的情况。对指数熔断跨越14:57导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收市时间不一致的,说明开放时间调整将遵循的原则(如“孰早原则”),分级基金拆分配对等业务办理时间的变化等事项。
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天弘基金、华夏基金 、易方达基金等数十家基金公司发布了《关于指数熔断机制实施后开放时间调整的提示性公告》。其中可能对投资者操作产生影响的主要是,指数熔断后投资者是否可以办理基金的赎回、转换等相关业务。
目前的基金调整方案分为“小熔断”“大熔断”两种情形。当发生熔断且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当日均恢复交易的“小熔断”情况下,公司旗下所有公募基金的开放时间均不进行调整。金牛理财网研究员何法杰解释:“从大多数基金公司针对熔断的安排来看,还是尽量满足基民对流动性要求。如果熔断只发生在盘中,且只触发了5%的熔断线,公募基金的开放时间均不进行调整,即申购赎回、流动性不信缺受任何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基金产品都适用于熔断机制。”何法杰说。目前,大多数QDII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理财债券基金及基金合同投资范围中不包含指数熔断品种的债券型基金,都与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没有直接庆坦含关系。
但是,几乎所有的境内权益类基金产品则要注意,目前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ETF及其联接基金,及可参与境内权益类品种投资的QDII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等产品,适用于熔断机制,需要在估值、申赎等方面进行调整。
“大熔断”,采用“孰早原则”
根据熔断机制,当7%的熔断来临或5%的熔断发生在收盘前15分钟之后,当天的交易已停止,这时基金的申赎就要适用“大熔断”原则。
在“大熔断”情况下,所有的基金申购与赎回、定投、基金转换等交易或业务的申请全部暂停。对于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因熔断规则导致收市时间不一致的,将按照孰早原则执行,即以交易所最早的收市时间为业务办理的截止时间。认购、转托管和分红方式变更等不受上述开放时间调整的影响。
若从熔断到收市这段时间内,基民们仍提交了申赎的申请怎么办?这里面又分两种情况:一是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柜台和网上交易系统提交的申请,此类申请不作废,转到下一交易日处理;但若非直销柜台或是官网上办理申请的,需询问代销渠道,视情况处理。
需要强调的是,当指数熔断时,为保护原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可能根据基金合同的约定延缓支付基金赎回款项。这意味着,“大熔断”情况下,基金的流动性可能受到暂时的影响。
“总体看,熔断机制下,基金申赎与交易所大致上应保持多个同步原则,即涨停跌停同步、时间同步誉笑和申赎同步。此外,各个基金公司的业务规则应该保持一致。”

⑥ 断镕是什么意思

断镕指的是断镕机制。
断镕机制起源于美国,而推出的原因则是人尽皆知的“黑色星期一”。熔断机制(Circuit Breaker),也叫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在达到涨跌停板之前,设置一个熔断价格,使合约买卖报价在一段时间内只能在这一价格范围内交易的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你拿5000打牌输光了, 立马休战15分钟,然后去楼下取了3000继续打,又输光了。赢家说“今天你手气太差,散了算了”就散场了。

⑦ 金融交易中的「熔断机制」是指什么呢

熔断机制是美国市场低迷的结果。它被认为是为了应对1987年的股市崩盘而创建的。事实上,在1982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合约施加了3%的日内交易限制,这也可以被视为熔断机制的原型。但这一规定在1983年被废除,直到1987年股市崩盘后,价格上限才被重新考虑。

在股票、期货市场中,买卖双方均需在规定的价格上限内平仓,同时承担相应的风险,这个价格限制制度就称为“熔断“。是在股票、期货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点数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或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价格波幅不能超过规定点数的一种价格限制制度。

⑧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熔断机制究竟熔断了什么:恐慌情绪还是流动性
2016年01月08日 08:55
记者 孙宇婷

新年伊始,A股便连遭熔断。一时间,仅仅推出数日的熔断机制成了众矢之的,遭到各方口诛笔伐。那么,熔断机制真的是罪大恶极吗?作为一项世界各国普遍施行又行之有效的制度,为何令A股有些消化不良?我们的熔断机制与世界各国有何不同?下一步,是废除熔断机制更好,还是进一步改良,又应该如何改良?
为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深入调研。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设立的一种保护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其原理类似于保险丝在过量电流通过时会熔断,以保护电器不受到损伤。
在国外,熔断机制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目前,美国、日本、韩国和欧洲主流股指期货普遍采用“熔而断”的机制。
不过,由于门槛设置得比较高,各国至今很少触及熔断点。那么,A股在推出熔断机制后为何频频触发熔断呢?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研。
回顾美股:熔断机制为改善流动性
美国现行熔断机制的诞生可追溯至1987年10月19日的全球股市暴跌事件,史称“黑色星期一”。当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崩溃,早晨9点10分,开盘钟声响后,道指在屏幕上一开始显示就已下跌了67点,卖出指令排山倒海涌来。开盘不到一小时,指数已下跌104 点;下午两点,跌250点;两小时后收盘,道指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狂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
这场突如其来的股灾,让市场真正认识到了价格限制制度的重要性。
1988年,SEC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熔断机制。这一机制最初挂钩道指,实行两级熔断门槛:当道指下跌250点时,暂停交易1小时;当道指下跌400点时,暂停交易2小时。指数的跌幅是影响暂停交易时间长短的主要因素,跌幅越大,暂停交易的时间越长。
熔断制度推出的好处显而易见,在此后的18年中,美国再没出现过大规模股灾。
不过,2010年5月6日,一场惊涛骇浪不期而至,道指盘中疯狂跳水近1000点,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市值更瞬间蒸发逾8600亿美元,创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单日盘中跌幅。随后道指开始反弹,收盘下跌347.8点,跌幅3.2%,刷新一年多来最大跌幅。另外,标普500指数收盘暴跌3.2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3.44%,多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异动。著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股价在5分钟之内从40美元跌到1美分后又迅速回到40美元价位。而高盛集团、通用电气、花旗集团、摩根大通以及福特汽车等重量级上市公司股价也无一例外上演“过山车”行情。
在美股闪崩事件发生后,为了防止未来股市急跌可能耗尽市场流动性。2010年6月,SEC在1988年创立的大盘熔断机制基础上,推出了个股熔断机制。此外,受闪崩未触发熔断机制影响,SEC将挂钩的基准指数由道指修改为标普500指数,同时将熔断机制修改为三级,熔断门槛分别为7%、13%和20%,当触发7%和13%时,暂停交易15分钟;当触发20%时,直接休市。
除针对指数的熔断机制调整外,SEC还以“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替代之前实施的个股熔断机制,重点在阻止个股偏离一个特定的价格幅度区间,以降低暴涨暴跌所带来的市场波动以及波动所引起的后续影响。比如15秒内价格涨跌幅度超过5%,将暂停这只股票交易5分钟,但开盘价与收盘价、价格不超过3美元的个股价格波动空间可放宽至1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熔断机制作为非常规的制止股价异常波动的手段,使用的次数并不高。美国从1988年实行熔断机制至今,只有1997年10月27日触发过一次。
对比美股:A股熔断存四大差异
根据A股于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指数熔断相关规定,触发5%熔断阈值市场将暂停交易15分钟,尾盘阶段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候触发7%,暂停交易至收市,基准指数选择更能全面反映A股市场总体波动情况的 沪深300 指数。
根据A股熔断机制的特点,实施过程中又分为以下几种状况:当沪深300指数波动触发5%熔断阀值,两市暂停交易15分钟,熔断结束后开始集合竞价,随后继续当天交易;当沪深300指数在14时45分及之后触发5%阈值,当日将暂停交易至收盘;当沪深300指数全天任何一个交易时段触发7%阈值,将暂停交易至收市;假如开盘沪深300指数触发7%阈值,市场将于9时30分起暂停交易至收市。
记者梳理发现,相比美股,A股熔断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四大差异。
第一,熔断机制分级。美股实行的是三级熔断,有三个档次,分别是7%、13%和20%。触发前两个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触发20%熔断阈值,则直接休市。而A股市场当前实行的是两级熔断,5%和7%,任何时候触发7%熔断阈值,都将暂停交易直至休市。
第二,交易制度。美股采用的是无涨跌幅限制的交易制度,A股则是有涨跌停板限制的交易制度。对于大盘和非ST股而言,涨跌停板的限制是10%。在这种制度下,只要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A股就会出现类似自动熔断的情况。
第三,覆盖范围。美股市场上,除了股指和股指期货在达到一定幅度的涨跌时会触发熔断机制外,熔断机制也适用于个股。根据道指对个股设置的“限制价格波动上下限”机制,如果某只个股的交易价格在5分钟内涨跌幅超过10%,则需暂停交易。如果该个股交易价格在15秒内仍未回到规定的“价格波动区间”内,将暂停交易5分钟。
而根据A股现行熔断制度,当沪深300指数日内涨跌幅达到一定阈值时,沪深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可转债、股票期权等相关品种将暂停交易,中金所的所有股指期货合约暂停交易。也就是说,即便个股的走势出现异常波动,只要不达到涨跌停板的限制,其日常交易就不会被熔断。
第四,投资者结构。根据Choice终端数据,在剔除大股东所持流通股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发现,截至2015年三季度末,A股公募基金、保险、券商、社保基金、QFII、私募等六大机构持股市值占同期流通市值比例为16.45%。其中,公募基金占比最高,为7.6%;其余83.55%均为散户持股。A股的“散户化”情况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美股市场上,投资基金、养老金和境外机构投资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45年以来,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的比重已经由不足10%逐步上升至2013年的63%,占据市场绝对多数。
机构观点集锦
交银施罗德基金:熔断机制加剧流动性收缩
熔断机制设置的初衷是为了降低市场大幅波动概率,维护市场稳定,防止市场在短期内发生非理性大幅波动,但市场近期给出的测试结果和机制设计的初衷出现一定背离。
近期,流动性的边际性变化是影响当前A股市场趋势走向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矛盾;人民币贬值带来流动性抽紧及避险情绪提升,熔断机制本身带来的市场心理性恐慌性抛售,加剧了流动性的进一步收缩。
鉴于短期人民币汇率变化决定因素在央行,尽管央行不会放任人民币汇率短期大幅贬值,但却无法预判政策维稳的时点,因此维持对A股市场谨慎判断。下阶段A股需密切关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是否有所转好;海外风险有没有进一步大幅提升。
汇丰中国:预计熔断机制将调整
汇丰中国股票策略主管孙瑜在研究报告中称,“设计欠佳”的熔断机制导致近期A股波动率大幅上升,预计政府未来几个月将进行调整,以保护而不是挤出市场流动性。调整内容可能包括提高暂停交易或全天停止交易的门槛,缩短暂停的时间。
2015年夏季的股灾表明,A股市场的主导力量是受情绪推动的散户,需要减少交易限制才能避免市场出现“踩踏”。鉴于杠杆水平较低,流动性和市场人气基本恢复正常,预计市场波动性的短期上升将是暂时的。
麦格理:熔断并未加剧市场震荡
麦格理策略师Erwin Sanft在简报中表示,熔断机制“降低了政府临时干预的必要性,我认为许多海外投资者可能乐意看到这一点。我们认为MSCI对此会感到放心,预计他们将在6月宣布把A股纳入基准指数。”
建银国际:“恐慌”情绪或会持续几周
建银国际策略师Mark Jolley表示,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直到人民币汇率企稳、经济数据改善以及相关部门对股市熔断机制作出一些规定。熔断机制导致市场疲软,因为投资者试图抢在他人之前卖出股票。恐慌情绪最终将转化成买进机会。A股下挫必然会波及H股。
IG Asia Pte:熔断机制适得其反需修正
IG Asia Pte驻新加坡策略师Bernard Aw表示,新实施的熔断机制本来希望成为股市的稳定器,却似乎产生了反效果,因市场参与者蜂拥赶在交易暂停之前夺路而逃,进而放大了下跌。但这并不是说中国的熔断机制不起作用,而是需要修正以更有效。
中国很可能调整触发熔断的百分比,这或有助于完善这一机制;目前的两档触发阈值之间间隔可能太小,中国可能需要扩大触发阈值。
(每经记者据彭博资讯整理)
小贴士新加坡熔断机制
新加坡交易所2014年2月开始实行的熔断机制属于“熔而不断”,旨在当证券市场发生大规模动荡时,保障投资者权益。
当证券潜在价格较参考价格相差10%时,便会触发熔断,继而实施5分钟“冷静期”。“冷静期”内股票仍可交易,但价格波动范围限制在10%以内。“冷静期”过后,交易恢复正常,新参考价根据“冷静期”交易情况而定。

热点内容
广西水利建设基金如何计算 发布:2025-02-04 18:41:34 浏览:873
股票软件手机版EPS在那看 发布:2025-02-04 18:10:09 浏览:28
商业股权拍卖怎么样 发布:2025-02-04 18:02:19 浏览:84
金融行业如何推广客户 发布:2025-02-04 17:51:46 浏览:198
南阳市金融街停车场如何收费 发布:2025-02-04 17:49:26 浏览:136
辛巴的理财产品有多少 发布:2025-02-04 17:42:37 浏览:669
杜康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2-04 17:29:38 浏览:562
思创医惠股票历史行情6 发布:2025-02-04 17:28:49 浏览:805
股市什么股什么股吗 发布:2025-02-04 17:21:08 浏览:235
多少钱投资股票合适 发布:2025-02-04 17:11:56 浏览: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