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京东金融在什么时候改名

京东金融在什么时候改名

发布时间: 2023-05-30 09:39:23

1. 京东金融app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京东金融app第一个版本1、0,主打的是理财精品的“闪购”模式。

京东金融app2、0版本丰富了产品种类,增加了不同梯度的理财产品。

京东金融app3、0版本,京东金融腔冲御将白伍岩条、众筹、理财等业务全部贯通,实现一体化。京东金融app3、0版在2015年9月15日上线,该APP涵盖了京东金融的所有理财、消费金融产品,定位为“一站式金融生活移动平台”。

京东金融集团已建立起九大业务板块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布局公司金融和消费者金融,确立了以科技服务金融行业的战略定位。

在数据获取能力方面,京东金融背靠京东集团超过2、4亿的活跃用户,拥有几判码十万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数据,以及交易数据;同时,通过投资和合作的形式,丰富数据资源。

2. 京东金融为啥要更名未京东数科啊,寓意何在

京东数科就是原京东金融,现在已经脱离京东集团独立运营,跟京东的关系可以说是合作火伴的关系

3. 京东金融里面理财金额怎么转出到银行卡

京东金融里面的理财金转出至银行卡步骤:

1、打开京东金融APP,点击首页上的“财富”菜单,查看当前APP中存储的金额。

(3)京东金融在什么时候改名扩展阅读:

京东金融集团,2013年10月独立运营,定位为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已建立起十一大业务板块——企业金融、消费金融、财富管理、支付、众筹众创、保险、证券、农村金融、金融科技、海外事业、城市计算。除了服务金融机构,京东金融也在储备服务非金融企业和城市的技术能力,将为全社会提供更广泛的科技服务。

在数据获取能力方面,京东金融背靠京东集团超过2.4亿的活跃用户,拥有几十万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数据,以及交易数据;同时,通过投资和合作的形式,丰富数据资源。在数据技术能力方面,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学习、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图谱网络、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在数据模型产品能力方面,开发出风险量化模型、营销模型以及用户洞察模型等 。京东金融集团通过领先的大数据应用技术,建立起风控体系、支付体系、投研体系、投顾体系以及DaaS(数据即服务)平台、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等一整套金融底层基础设施。

2018年7月12日,京东金融宣布近期已与中金资本、中银投资、中信建投和中信资本等投资人签署了具有约束力增资协议计划,融资金额约为130亿元人民币,投后估值约1330亿人民币。

2018年9月17日,“京东金融”更名为“京东数科”。

4. 京东金融是什么

京东金融是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旗下个人金融业务品牌,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

它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为核心,已完成数字金融、数字化企业服务、数字城市三大领域的布局,实现了个人端、企业端、政府端的三端合一,曾获得《亚洲银行家》2017“年度信贷风控技术实施奖”。

5. 36氪独家 | 京东AI发起人、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离职,将于AI方向创业

文 | 邓咏仪、苏建勋

编辑 | 杨轩

36氪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京东技术委员会主席周伯文已正式从京东离职,将于AI方向创业。

在京东内部系闭铅统,周伯文所在的岗位仍显示为“管理者岗”,而非具体职位。相关人士对36氪表示,内部信息会有延迟,当前周伯文已不是任何部门负责人。另一位接近京东 科技 的人士也向36氪表示,职位虽然挂靠在京东 科技 CEO之下,但已无实职。

(为了降低高管离职产生的负面影响,“离职不除名”是大厂内部系统的常见做法,此前36氪报道阿里钉钉创始人无招离职创业时,无招在阿里内部系统仍显示为在职状态。)

36氪针对此事向京东官方求证,截止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周伯文

周伯文在业界享有盛名,为IEEE Fellow,曾任IBM Research纽约总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院负责人,IBM Watson集团首席科学家,IBM杰出工程师。2017年,周伯文出任京东集团副总裁,负责京东AI研究与平台部相关业务,直接向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汇报。

周伯文是京东AI业务的开路人。从2017年开始,周伯文帮助京东引进了十余位AI科学家,包括何晓东博士(曾任职美国微软雷德蒙德研轿饥好究院)、梅涛博士(曾任职微软亚洲研究院)等,从零开始组建起了超过400人的AI团队。

此后,原京东金融在2018年正式改名为“京东数科”,经历了多次组织变革,周伯文带领的事业部也在不断变化。

2019年12月,京东集团宣布设立京东“云与AI事业部”,整合原京东云、人工智能、IoT三大事业部,由周伯文担任肢老负责人,向CEO刘强东汇报。

2019年也是各个互联网大厂相继成立“技术委员会”的时期。2019年底,京东也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由周伯文担任主席,技术委员会成为京东技术条线的最高管理决策机构。

周伯文在京东中的职位变化,反映出京东 科技 变化之复杂——从京东金融、京东数科再到如今的京东 科技 ,业务定位一变再变。

合规不断收紧是大趋势,这让各厂商纷纷将金融业务剥离,改为发力技术解决方案。2018年开始,京东金融业务就已经开始进行对外 科技 输出,并在11月直接更名为“京东数科”,包括了智能城市、数字营销、AI机器人等新业务。

周伯文的去职,也与京东 科技 内部剧烈变动有关。

在最初的规划中,京东希望通过云与AI的合并把企服业务做大,同时寻求上市可能。 一位京东数科前员工告诉36氪,周伯文一手将AI业务带起来,后来集团也希望他能够将云业务一并接管,因为云和AI业务天然在商业上互补。因此在2019年12月,京东才宣布整合京东云、人工智能和IoT事业部为“云与AI事业部”,由周伯文担任负责人,直接向刘强东汇报。

云与AI事业部一开始挂靠在集团下方,更像是一个BG(事业群)。上述前员工表示:“周伯文是想做一番大事的,比如将这块业务以后做上市”。

可京东数科上市受阻,让这条路希望渺茫。 京东数科于2020年9月申报IPO,但不得不于今年4月撤回材料,终止IPO。

此后,京东数科先是换帅,又是事业部大变阵。2020年12月,京东集团首席合规官李娅云出任京东数科CEO,原CEO陈生强转任副董事长及京东集团幕僚长。

一个月后,原“京东数科”与“云与AI事业部”合并为“京东 科技 子集团”,由李娅云出任京东 科技 CEO。京东 科技 下新设15大事业群, 周伯文则负责带领“基础技术部”,为整个京东 科技 集团提供底层能力,而对外的京东云业务则更换为原甲骨文中国区销售副总裁高礼强。

对于周伯文来说,这项调整实则意味着权力收缩:从一个率领业务带兵打仗的角色,变成了内部技术平台的负责人。

但京东对 To B 业务的扩张已经足够急切。京东年初的战略转型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京东 科技 要加速落地,扩大市场。

一位京东 科技 员工对36氪表示, 周伯文留美多年,是比较典型的科学家,“云与AI事业部”虽在技术上打下了基础,但是商业化上并没有特别亮眼的表现。 并且,以前京东在做云和AI业务中,并没有想好到底要投入多少钱、怎么投入,加上战略层面的摇摆,导致此前京东云与AI基本没怎么从集团获取到资源。

当前,京东 科技 下属事业群中,京东云重要性最高,更注重商业落地——现在的云业务事业部负责人高礼强于去年年底加入京东 科技 ,他曾是Orac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和技术总经理。

这也是京东希望让周伯文回归技术的原因,但显然与他的目标越走越远。

京东 科技 接下来的路途也不会容易。大厂To B战场竞争激烈,从云计算市场即可看出——据IDC,2021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23.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同比增长47.5%。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已经牢牢占据了公有云市场前三,共同占据了六成的市场份额,想要后来居上,京东云难度颇大。

如今阿里云、腾讯云今年都已走到了精细化运营阶段,打政企市场、在各地更密集地铺点,还有虎视眈眈的华为云,也推出了一系列协同战略。

对刚整理完“内务”的京东 科技 来说,转型成效尚待时日验证。

(36氪作者刘旌、董洁对本文亦有贡献。)

6. 京东金融app之前是什么

京东数科。京东数字科技集团创立于京东集团内部,前身为京东金融,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数字营销新发展众所周知,京东数科的前身京东金融,以京东商城体系内启枣的供应链金融工作起家,就以数字营销领域为例。京东金融App是京东金融集团旗下的一款提供理财和生物尘活综合理财金融、消费罩旁禅与生活服务的软件。

7. 京东金融app 是什么时候发布的

京东金融App1.0是2014年发布的。京东金融App第一个版本1.0,主打的是理财精品的“闪购”模式。App2.0版本丰富了产品种类,增加了不同梯度的理财产品。迭代到App3.0版本,京东金融将白条、众筹、理财等业务全部贯通,实现一体化。
京东金融APP3.0版2015年9月15日上线,该APP涵盖了目前京东念磨金融的所有理财、消费金融产弯塌品,定位为仔闹斗“一站式金融生活移动平台”。

8. 京东金融和中大公证处是一家吗

不是。
1、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备察立运营,定位为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公司早渣致力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科技。
2、中大公证处(原四川中大公证处)成立于2001年5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四川省司法厅批准成仿睁茄立的合作制公证处,并直属于四川省司法厅。

9.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政企客户服务的业务子集团。据称,京东科技可能会在上市前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1

1月24日,有消息称,京东旗下京东科技计划于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对此,京东科技官方表示不予置评。

根据资料显示,京东金融科技部门于2013年被分拆出来,过去三年中至少已经更改了两次名称,在2018年之前,该部门始终被称为京东金融(JD Finance),京东金融在2018年改名为京东数科,又在2021年改名为京东科技。

2020年9月,京东数科提交申请,拟通过科创板上市融资200亿元人民币。

彼时,上交所依法受理了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当时的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2017年、2018年、2019年整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0。70亿元、136。16亿元、182。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6%。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的'营收继续增长,达到了103。27亿元,超过2017年的整年收入。2017至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分别为—38。2亿元、1。3亿元、7。9亿元和—6。7亿元。净利润于2018年转正。

不过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暂缓上厅神市后,商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京东数科亦于2020年底进行重组。2020年12月30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授权推进,京东集团拟将旗下云与AI业务整合到京东数科,并将以此换取京东数科部分股权。

此后在2021年1月11日,京东集团宣坦磨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JD Technology),原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女士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2021年4月2日,上交所网站披露了《关于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同日,京东数科向上交所提交了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如果京东科技上市,也将成为继京东、京东物流外,刘强东手中第三家上市公司。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2

1 月 24 日消息,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政企客户服务的业务子集团。据路透旗下 IFR,京东科技计划于 2022 年在香港进行 IPO 上市,募资 10 亿至 20 亿美元。京东科技官方表示不予置评。

据悉,京东科技正在与美国银行、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合作进行上市。

知情人士称,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拟在海外上市的申请。据称,京东科技可能会在上市前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京东科技的前身是京东数字科技,该公司于去年 4 月撤回了 200 亿元的上海 IPO 申请。

2020 年 6 月,京东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去年 5 月,京东物流挂牌港交所,刘强东的“三驾马车”至此仅剩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京东云、AI 事业部整合)仍走在上市路上。

了解到,京东科技业务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现已成为整个京东集团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核心输出平台。

官方表示,目前京东科技拥有 1 万多名员工,其中 70% 以上为研发和专业人员,并且拥有多位入选 IEEE Fellow 的科学家。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3

1月24日,有消息称,京东科技正与美国银行、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合作进行上市,计划于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对此,京东集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不予置评。

去年1月11日,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让伏斗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简称:京东科技),原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将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京东集团表示,京东科技定位于数字合作伙伴,致力于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客户提供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京东科技集团拥有1万多名员工,其中70%以上为研发和专业人员。据介绍,京东科技将成为整个京东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抓手。

2020年9月,上交所官网显示已经受理京东数科科创板上市申请,同时披露了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2021年4月2日,上交所网站披露《关于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以下称《决定》),终止对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决定》显示,上交所终止审核的原因是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

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强东直接持有发行前总股本的8。86%,通过领航方圆、宿迁聚合、博大合能间接控制发行前总股本的41。49%,共计占此次发行前总股本50。35%,通过特别表决权安排控制表决权总数的74。77%。

10. 金融科技巨头纷纷更名,360数科、蚂蚁集团、京东数科有何意图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曾仰琳

继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蚂蚁金服更名蚂蚁 科技 集团后,又一家金融 科技 巨头宣布更名。

8月7日,美股上市金融 科技 公司360金融对外公布品牌升级,启用“360数科”为新品牌。

更名背后,可以看到的是各个互联网大公司“去金融”的趋势,相比起“金融”,各公司似乎更愿意打上“ 科技 ”的标签。

FinTech还是TechFin?

这一波更名的浪潮还要追溯到2017年。

2017年3月,蚂蚁金服正式宣布,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

此番宣言,蚂蚁金服正式将自己定调为“TechFin”而非“FinTech”。

彼时,蚂蚁金服相关高管还对外表态,“蚂蚁金服的优势不是金融而是 科技 ,2017年开放金融平台成为蚂蚁金服战略转型的重心,利用‘财富号’做好 科技 ,帮助金融公司、银行、证券、保险以及金融企业打造开放的金融平台。”

然而,蚂蚁金服虽然在2017年就提出要侧重于“ 科技 ”,但在随后的3年里,其集团名称仍标榜的是“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时间到了2018年末,京东金融率先更名,启动“京东数科”品牌名称,随后开展一系列 科技 化部署。

2020年6月,蚂蚁金服也宣布更名为“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掉了原注册名中的“浙江”,以“ 科技 ”替代“小微金融服务”。

在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更名后,360金融也宣布升级为360数科,这可以视为顺应时代大趋势的一种选择。

其实,在更名前,360金融就于2019年就开启战略升级,此后动作频频。

据WEMONEY研究室不完全统计,360金融在 科技 上的投入举措,包括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引入首席科学家,搭建数据AI中台,更迭组织架构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360金融宣布组织架构升级,此次调整包含了领导层人员及职责变化,调整的岗位涉及CFO(首席财务官)、CSO(首席战略官)、CRO(首席风险官)和副总裁。

其中,CSO为新增设职务。彼时,360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增设该岗位是360金融在金融 科技 2.0时代,面对新监管趋势和市场发展的重要部署。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360数科的诞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品牌升级,360数科CEO吴海生表示: “360数科自成立以来就定位为一家 科技 公司。我们通过行业领先的数字平台,帮助金融机构触达并服务于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 如今,我们业务中越来越多的比例由技术服务贡献。此次更名反映了这种趋势,也更好地代表了我们在市场上的长期战略定位。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前沿 科技 领域的投入,积极投身于数字金融新基建的浪潮,为更多的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更为高效、更有品质的服务。”

更名能否带来更高估值?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没有“ 科技 ”香。“香”在资本市场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估值。

这一点在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相继宣布上市计划后,市场传出的两家公司的估值情况也得以印证。

蚂蚁集团将在A+H股同步上市,外媒称,其IPO市值寻求至少达到2000亿美元。

京东数科将在A股的科创板上市,据媒体报道称,其估值近2000亿元人民币。

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均选择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而360数科作为一家美股上市的公司,其面临的资本市场情况如何呢?

从境外上市的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传统互联网 科技 公司的市盈率来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市盈率偏低,均值仅在5倍市盈率的水平,而传统互联网 科技 公司市盈率均值逾60倍。

因此,可以预判,强调 科技 属性,转型轻资本模式,有望让360数科的估值获得提升。

股价表现来看,8月7日,360数科收盘价报12.88美元,更名后的第一个交易日(8月10日),收盘价报13.19美元,略有上涨。

品牌升级后 科技 收入想象空间在哪?

更名除了能为各个金融 科技 巨头带来更高的估值外,可以预见,未来各个公司 科技 带来的收入占比也将逐渐增加。

以360数科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其 科技 收入增速为336%,而2018年为228%。 科技 收入占比由2019年年初的0.8%跃升到年底的22%。2020年一季度, 科技 服务促成交易金额逾109亿元,同比增长3107%。

科技 收入的提升,很大程度在于360数科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提供 科技 赋能。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360数科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数量已增至近百家,包括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持牌机构。

据360数科方面透露,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上均实现了98%的全自动化审批。360数科通过与金融机构开展联合建模、共同设立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协助金融机构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帮助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在360数科的技术支持下完成自主风控的搭建,实现线上信贷业务全流程的打通。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360数科未来会有2个趋势的变化。一方面,承担风险模式的收入将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个贷和小微业务在营销、风控和客服等应用场景的分阶段的标准或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提供模块工具、联合建模、业务咨询和系统架构搭建咨询等服务收入将增加。预计360数科的 科技 收入将逐渐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上。

从宏观大环境来看,数字经济的浪潮正在来袭。

数字经济一词也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最新的是,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当今 社会 生产、生活中的热词。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目前正成为承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的 社会 经济形态。

而以360数科、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为代表的金融 科技 企业,也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协助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

热点内容
魏晋的货币制度是什么 发布:2025-02-05 02:44:22 浏览:140
2019年7月15日涨停板股票 发布:2025-02-05 02:42:56 浏览:922
中国上证股市里大概有多少资产 发布:2025-02-05 02:42:21 浏览:324
北大科技股票三板 发布:2025-02-05 02:42:13 浏览:384
如何在理财中赚钱 发布:2025-02-05 02:29:53 浏览:706
和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发布:2025-02-05 01:59:53 浏览:620
股票一般几点涨停 发布:2025-02-05 01:41:39 浏览:710
股票软件下方的量是什么原因 发布:2025-02-05 01:30:44 浏览:272
基金配售比例多少合适 发布:2025-02-05 01:17:22 浏览:440
中国股票沪市历史市盈率 发布:2025-02-05 01:17:20 浏览: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