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要趁早是什么意思
❶ 什么叫理财要趁早
要趁早。从两个方面阐 述梁斗理财要趁早的观点:
第一,在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时间就是最大的优 势。
以准备刚 性需求的养老金为例,同样想在55周岁退休,同样需要500万的资 金,张三在25周岁的时候开始准备,但李四却在45周岁的时候才开始。
如果张三和李四都选择投资回报率为6%左右的理财产品或理财产品组合,那么张三每年投入6万元左右,总成本不到180万就能达到500万的目标;但达到同样的目标,李四每年的投资额却接近38万,总成本将超过360万。
所以说,为了达到同样的理财目标,在只能选择同样理财工具的情况下,除非经济基础好,作为一个有 钱 人,可以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先睡一觉再跑。但对于一些每月结余不多的普通工 薪阶 层来说,他们要学习笨鸟先飞,因为在资金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时间就是他们最大的优 势,一定要尽早做准备。
第二,越早投资,能承担的风 险就越大。
正如前面所说,张三有30年的时间做准备,因此可选择年回报超过12%的理财产品或理财产品组合,比如指数基 金定 投,每月投入橡慧磨不到1500元就可以达到500万的养老金目标。
这1500元也许只占到月收入的10%,轻轻松松地把养老的问题解决了。
这里需要特别强 调一下,基 金是一个相对中长期的投资工具。基 金投资获得12%及以上回报是需要时间的,在时间的作用下,我们能更好的采取投资的策 略,继而提升整 体的回 报。
李四因为只有10年的时间做准备,在资金需要绝 对安全的情况下,就只能挑 选那些回报率在6%左右的理财产品或理财产品组合,比如银行定存、国 债、投资型保险等,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接近38万才能达到500万的养老金目标。
年投资38万到养老金账户,也许这38万只占李四年收入的10%,但也有可能占了李四年收入的100%。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李四”,他们会等到有迫 切需求的时候才会开始做准备。当然,如果这个“李四”本身收入就多,那么他也就不在乎那每年38万的投资了,但如果这个“李四”收入不多,那么这每年的38万将成为一笔很大的负 担。
在理财规划中,单项理财支出的额度最好不要超过收入的30%,因为人生除了养老金,还有各种各样的财务需求,我们既不能一辈子为了养老金而活,也不能一辈子只做个房碧蔽 奴或孩子 奴。
所以说,趁早做好理财规划,每个人都能轻松地享受一个精 彩且不留遗 憾的人生。
❷ 理财要趁早是什么意思啊
理财要趁早不仅说得是一种心态,更是为了早点发现自己的问题,早日改变现状成为档禅更加上进的人。在自己没有钱的时候理财,那么可以有一个低成本的“试错”机会,这就意味着在年轻时候的自己,即使这一笔钱亏损了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将来,然而教了“学费”必然会有收获,等着将来有更多钱的时候,曾经走过的“坑”,吃过的“亏”也会理所应当的避开。
如果按照理财的年运蠢含龄来判断投资的风险度,越年轻的人越适合去参与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特别是高薪单身的年轻人,更是具有对抗风险的能力,通过投资理财来对自己有一个全新的认知。骑牛看熊认为做任何行业都是有“经验”之谈,越早参与能够学到的东西越多,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以后也会更加游刃有余。这就好像有的投资者经历过大牛市和大熊市,那么平时的一些上涨和下跌走势,旁笑在他们眼里仅仅是小小的“浪花”而已,与曾经的“巨浪”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就是日积月累的理财经验!
❸ 为什么说理财要趁早呢
你好!理财要趁早。理财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你去了解,才会有赚钱的可能性,所以说理财越早越好,要趁早。
一、投资的知识和经验需要时间积累。
投资不是赌博,它需要理论知识的支撑,这点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的转化往往还有很多的细节,这些细节就是大家在操作股票时的经验。
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投资的理论知识需要经过大家在金融实操上的反复验证才能确信,大家在学习一个新的理论知识后,要独立思考这个投资方法到底行不行?理论靠不靠谱?投资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一门学问了,从一套好的理论兴起到这套理论获得大家的确信,是需要大家花时间和精力猛游去实践检枝嫌销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者歼家在金融投资领域投入时间的积累,等于大家财富的积累。既然,所有需要大家付出的时间成本都在所难免,不如大家越早接触理财越好。
二、投资的心理建设需要时间来培养。
长期混迹于投资市场的朋友们就会发现,在一整个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光有投资理论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家想要在投资市场赚钱,就难免要经常和自己的内心做斗争。例如,股市下跌是否要及时止损?还是等待触底反弹?大家在经济领域上做出的行为都是因为自身的心理发生了变化,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投资的心理建设过程可能比投资的知识积累更加重要一点。因为,证券市场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大家的资金,同时,大家又把钱看得很重要,所以,大家在证券市场投资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心理问题调节好,只有拥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才能独当一面。或许,这是每一个投资者必须要经历的事情。
三、投资是一个复利的事情。
复利曲线是一条加速度向上攀升的一条曲线,越到后面,复利带来的增益提升就越为陡峭,而且,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完善,人类的年龄在不断地增加,也就是说,复利产生效果的时间会变得更长。
理财的最大奥秘就是时间的复利,大家会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积累财富。实际上,巴菲特的年收益率并不惊人,只有19.8%,但是他之所以能成为最伟大的投资家,是因为他在投资上持续盈利了60年。
所以,理财需要时间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真正的价值,理财时间越长,大家的收益就会越高,所以越早理财越好。如果大家还没开始,那就从现在开始吧,反正什么时候都不晚。
不管怎样,大家越早养成良好的投资理财习惯就越好,到时候,不管大家有多少财富,最起码大家不会让它只是放在那里贬值。
❹ 为什么说理财要趁早
❺ 为什么说理财要趁早
有很多的人说年轻人,刚开始工作,不要把精力浪费在理财上,理来理去也没几个钱。花钱提升自己才是关键!
这些言论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也符合社会主流认知。因为投资自己嘛,永远政治正确。
但是理财也是一种能力。当机会摆在你面前,但是你并不具备把握他的能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挣消唯钱,那会是多么的痛苦。
因此,学习理财是越早越好。因为刚刚步入社会手里的资金不会太多,即使投资亏了也不会亏太多,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呢,又积累了大量的投资实战经验,等到以后收入提高了,或者钱多了以后,就可以运用这种经验来实现高收益。
相反你收入提高了以后,有了大量的资金,第一次进入投资市场,经验不足,一旦亏损的话就会亏损的非常多,这个时候再去积累投资经验,成本就会非常的高了。
投资就像游泳,是一项技能,站在岸上是学不会的,需要通过实战来积累经验。小时候不学,长大后又想成为一名游泳高手是做不到的。
你知道理财是为了什么吗?
我们投资理财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赚钱只是理财的一部分,更不能把理财当发财的工具。
1、理财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通货膨胀数据是5%,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你手里的100元,到了年底购买力就变成了95块,而你得用105块钱才能买到年初100块钱能买到的东西。
大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所以需要通过理财来打败通货膨胀这头小怪兽。
2、理财是为了提升自己
很多人因为不懂理财,所以很容易被心怀不轨的人糊弄,面对高息的诱惑总会有把持不住的时候,而一旦被骗了以后,就再也不敢相信任何金融产品,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其实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想要不进入骗子的圈套,就要自己学点理财知识,不断地去学习,去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知识水平,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也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3、理财是为了更好的规划未来
理财不能让我们一夜暴富,但绝对不会让我们一贫如洗。
理财要趁早,假如我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做好理财规划,不管收入多少,都拿出收入的30%来强制储蓄,并且做好子女教育金规划、养老规划。给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配置好相应的保险。
等到3-5年以后再回头看时,你会惊喜的发现自己比那些每个月挣多少花多的人还要富有,而那些没有理财规划的人说不定现在还是月月光,甚至负债累累,当意外风险来临时,连抵御风险的能力都没有。
结语:磨练心态、入市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都知旦桥枝道间接经验无法替代直接经验,有真金白银的投入,哪怕是小额的,也会让我们去关心这笔投资,去反思和总结这次投资实践。再多的间接经验,终究是无法替代直接经验。从他人那里得来的“鱼”再美味,也不如自己掌握打渔和烹饪的技艺。
写在最后,自己的内心感悟,写给自己,也是送给大家:
给自己一段时间积极努力,可以是5年,也可以是10年。
在此期间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为自己的梦想强制储蓄,积极学习更多知识。
在时间的伴随下,很可能在未来就给自己送上一个不可思议的财富礼包。
不要惧怕计划的庞大身躯,更不要低估聚沙成塔的力量。
总有一天,时间会给你答案的。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模敏,我们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