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科技金融如何为制造业升级赋能

科技金融如何为制造业升级赋能

发布时间: 2023-05-06 22:45:32

1. 山东中行:科技金融赋能科创企业,金融活水浇灌创新之花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 科技 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银行落实规划要求,让金融深度赋能 科技 ,着力推进 科技 金融蓬勃发展。在中国银行成立110周年之际,本文聚焦“ 科技 金融”,讲述山东中行利用金融力量赋能 科技 型企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实践。

经济的发展依靠 科技 推动,而 科技 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中国银行“十四五” 科技 金融规划》提出, 科技 金融是指 科技 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壮大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下称“山东中行”)紧紧围绕总行战略部署,致力于成为金融支持 科技 创新的全要素整合者、全链条创新者和全周期服务者。

作为国内持续经营时间最长的商业银行,一直以来,中国银行担当大行责任,着力发展 科技 金融。20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贷款支持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福日电视机厂落成;90年代,授信支持中国第一条中外合资金温铁路顺利通车,为当时中国 科技 产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进入新时代,山东中行结合山东省内 科技 创新市场发展现状,着力提高科创企业服务水平。截至2021年末,该行提供授信支持各类科创型企业460多家、贷款总额超200亿元。

优化组织聚焦集群,提升科创服务能力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深入推进,山东省内涌现出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群成效明显。山东中行深度融入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发挥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重点扶持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企业,为提升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注入新动力。

济南市章丘区素有“锻造之乡”的美誉,城东工业园内汇集了大量锻造企业,形成了以锻造为主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内某能源装备公司是一家以“锻造”为主业,进行多元产品经营的 科技 型企业。2021年,该企业进行核电深海工程高端装备科创产业园项目,急需贷款支持。济南中行深入企业调研,第一时间为该企业筹组了9亿元银团贷款,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同时,山东中行持续优化内外部工作机制,内部组建了 科技 金融专门服务领导小组,建立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为 科技 创新企业打造全方位差异化金融服务链; 探索 科技 型企业绿色审批机制以及给予基层机构更多自主权等多种方式,着力推动 科技 金融扩面提质增效。

银政合作、资源整合,打造创新支持平台

一直以来,山东中行积极对接省 科技 厅和各地市 科技 局。2021年10月,该行与省工信厅签订了信贷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战略合作协议,同步加入山东省中小企业投融资联盟,并作为首批六家银行入驻工信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对接服务系统,并纳入风险补偿体系。截至2021年底,该行“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超50亿元,户数近600户。

山东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规模较大的聚氯乙烯生产企业。2021年,企业凭借其优秀的科研技术与丰富的科研成果,荣获山东省“瞪羚企业”“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称号。临近年末,企业存在大量未完成订单,在无法结汇的情况下存在资金需求,潍坊中行向企业介绍该行对于“专精特新”企业优惠政策,最终该企业选择中行叙作短期流贷业务,在批复的第二天顺利完成投放1000万元。

山东中行积极参与2021山东省创新创业共同体首届“揭榜挂帅”活动,在项目评估与准入环节给予技术指导并在融资治谈环节深入参与。活动开展以来,该行累计参与洽谈客户64家,达成授信意向金额9070万元。

聚焦全周期专业服务,全面支持 科技 企业发展

(济南)科创金融试验区的获批,让山东省内 科技 金融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山东中行认真研究试验区总体方案,针对金融支持 科技 创新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先行先试,加强金融支持 科技 型企业的产品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形成了山东中行服务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

下一步,山东中行将深度融入山东省 科技 创新战略,进一步开拓新思路,创新模式,将金融支持 科技 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全力推动金融与 科技 的融合发展,为推动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行力量”。

2. 如何发挥金融投资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发挥金融投资在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最关键的是努力加快金融产业自身改革与发展。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金融发展由“政策红利”步入“改革红利”阶段。
金融发展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进一步明确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要建立一个改革创新、竞争有序、监管适度、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就是要继续深化改革,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服务和监管职能。
(二)坚持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实现金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不局限于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的主导地位,经济发展更多要从金融环境、创新环境、营商环境、法制环境等方面要动力。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有利于构建支持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环境,有利于形成要素组合的新优势,有利于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赶超,是最好的实现路径。
(三)坚持以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突破点,为地方建设提供融资支持。
综合运用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产业投资基金、铁路等重点产业发展基金、金融租赁、银行间私募债等金融工具和手段筹集重大项目建设资金。
(四)坚持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
企业是投资、生产的组织核心和运营主体,要保证经济增速,转变增长方式,稳定就业水平,一个关键条件是企业能高效获得成本适当的融资支持。
由于中国正处于加快金融改革进程中,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不够合理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部门存在“财务软约束”等原因,企业实际融资成本仍然较高,这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融资压力。
通过专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投融资服务中心,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和统一征信平台,通过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地方金融控股集团、建设民间金融街以及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制等,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在信贷、债券、保险等方面也推出了大量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五)坚持以金融合作开放为特色,树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优势。
按照“金改八条”的要求,加快探索证券交易所在证券信息、产品开发、技术联通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通过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有利于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的总体金融制度安排。
(六)坚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改革和发展要牢牢坚持一个底线,就是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金融业关系社会大众,涉及经济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中国去产能化和金融改革的持续深入,特别是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和房地产市场运行,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大。
历史经验告诉大家,一旦爆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强大冲击。应该加快建设金融综合统计制度和金融运行监测平台,继续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并进一步完善地方政府与中央金融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热点内容
数字货币推土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7 10:56:08 浏览:560
qc灰色是什么货币 发布:2025-02-07 10:56:02 浏览:832
基金盈亏表示什么 发布:2025-02-07 10:40:26 浏览:468
鹿马股权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5-02-07 10:33:37 浏览:794
安信股票交易手续费 发布:2025-02-07 10:30:01 浏览:89
股票停牌了要退市了还可以卖吗 发布:2025-02-07 10:19:33 浏览:502
食品类上市股票几个涨停板 发布:2025-02-07 10:10:31 浏览:958
股票软件看不到平均成本 发布:2025-02-07 10:09:45 浏览:769
江西银行股票历史最高 发布:2025-02-07 09:48:29 浏览:439
股票涨停了能买进么 发布:2025-02-07 09:44:08 浏览: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