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唐元重庆如何建设金融中心

唐元重庆如何建设金融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04 03:27:25

⑴ 成渝金融中心建立,哪些上市公司迎来风口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此外,公司亦有新三板业务、场外市场业务等,并通过子公司开展私募股权、直接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跨境及海外融资等业务。公司立足西部、辐射全国、走向海外,经过多年发展,业务牌照齐全,主营业务各具特色,具备为境内外的企业、机构、个人及政府客户提供全链条综合证券服务的较强实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4家一级子公司,121家证券分支机构。

作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平台,西南证券积极开拓项目来源,重点关注半导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交通运输等多个行业,截至2021年6月30日,累计管理基金规模约为13亿元(认缴)。

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是多项国家战略的汇集点,同时享有“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和中新战略互联互通项目等各项政策的叠加优势,经济发展迅速。公司作为重庆唯一一家法人上市券商,将充分吸收和利用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谋划的多项国家级战略政策红利,大力服务于国家和区域战略,并在政策机遇下积极推进公司自身的改革发展。







⑵ 重庆在江北嘴建设cbd的原因

功能性金融中心极。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也是城市核心功能之一。建设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被确定为重庆在“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目标之一。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的崛起,可谓顺应时代节奏、紧扣发展脉搏。

⑶ 重庆金融中心的发展历史

重庆金融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闭关”到“开放”的旋律越发激昂;六十年是一幅绚烂的画,重庆金融业在宏观经济调控、现代监管体系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建立、金融企业改革发展方面的亮丽风景一一显现。建国之初,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亿元;改革开放之初,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9亿元,约为建国初的十倍;如今建国60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507.7亿元,约为建国初的一万倍。六十年来金融业发展改革历程不但见证了国家政策的变化,也对重庆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金融业管理:从“财政出纳”到“宏观调控”

  2. 金融机构体系:从“独此一家”到“百花齐放”

  3. 金融服务:从“有奖储蓄”到“百姓理财”

  4. 金融业整体发展:从“陪都金融中心”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重庆金融年表

1949年1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正式成立。同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军金字第1号布告,确立人民币唯一合法货币地位。

1950年1月21日,金融业接管工作基本完成。

1972年9月,恢复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建制。

1979年9月,恢复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建制。

1981年4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总局重庆分局成立。

1983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1983年4月,中国银行重庆市分行升为口岸管辖分行。

1984年7月1日,市工商银行成立。

1984年10月,人民银行重庆分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1987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批金融改革试点城市。

1992年5月,重庆被列为沿江开放城市。

1997年6月,重庆成为中央直辖市。

1997年10月22日,重庆市证券监督管理办公室(重庆证监局前身)成立。

1997年11月27日,我市首家外资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重庆分行设立。

1998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分行更名为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

1999年12月23日,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业。

2000年9月19日,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办事处(重庆保监局前身)成立。

2002年10月10日,西部首家基金管理公司——新世纪基金管理公司获准在重庆筹建。

2003年10月11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重庆监管局成立。

2003年11月,美国利宝互助保险公司设立重庆分公司,成为中国西部第一家开业的外资保险公司。

2004年5月1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成立。

2005年3月14-15日,“20国集团财政及央行副手会”在重庆举行。

2005年11月15日,三峡库区(重庆)经济发展暨金融服务高层论坛成功举办。

2006年9月15-21日,全国金融知识展览重庆巡展成功举办。

2008年6月22-29日,国务院金融调研组来渝调研,为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2009年国发3号文件出台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9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颁布,提出要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⑷ 如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 具体做法

关于如何搭建金融服务平台的具体做法有案例,如下:

虹口区积极搭建服务平台、着力打造航运金融品牌、大力引进优质企业,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取得成效。
主要做法: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主动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制定金融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确立金融与航运融合的发展方向,积极打造北外滩中央商务区,形成以北外滩为载体,与陆家嘴和外滩金融带相呼应的特色鲜明、辐射联动的金融产业带。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务方式上从“一般服务”向“需求服务”转变,在给予各类补贴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更加注重金融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如鼓励金融企业加强人才培训,对金融人才入住人才公寓给予租房补贴,在办理户籍、子女入托、入学方面为金融人才提供优先服务等。
三、着力打造航运金融品牌。一是通过金融手段助力航运企业发展。虹口区参与发起设立的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管理公司,作为首只国家层面的航运领域专业基金,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船舶、港口、航运服务发展等领域,为航运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二是依托金融工具为航运企业提供避险手段。该区参与发起设立的上海航运运价交易公司是国际上首个航运运价第三方交易平台,其开发的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可以充分发挥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规避风险、锁定利润等积极作用。三是推动航运企业借助金融工具提高经营能力。落户该区的中海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共同设立的集团财务公司,积极拓展集团融资渠道,提升资金管理水平。
四、大力引进优质金融服务企业。上半年,全区共引进新注册金融服务企业14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亿元以上的有8家,引进的企业中包括公募基金—财通基金管理公司,以及一批优质私募基金、股权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计划全年将引进30家各类金融服务企业。同时,大力引进外地优质总部型金融企业,目前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和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已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将分别从深圳和武汉迁至该区。
五、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虹口区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共同搭建服务平台,探索企业发展、产业发展与资本市场对接。上半年,先后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订金融合作备忘录,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上海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区金融办与天津德正志远股权投资管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构建债券融资、金融租赁、并购重组、企业上市等各领域金融业务平台。
六、切实加强风险防范。通过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确保区内小额贷款公司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目前区内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均运营良好,累计发放贷款8.4亿元、无坏账发生。同时,认真做好区属融资性担保公司清理整顿工作,目前已有4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取得了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2家公司取得了临时经营许可证。

热点内容
济南股权转让需要什么 发布:2025-02-07 12:33:58 浏览:167
股权激励什么时候适合 发布:2025-02-07 12:21:31 浏览:628
股市中的左右逢源是什么 发布:2025-02-07 12:07:56 浏览:594
外资本如何做空股市 发布:2025-02-07 11:57:34 浏览:678
有均线指标的股票软件 发布:2025-02-07 11:35:22 浏览:256
股权划转受让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7 11:29:41 浏览:867
吉林科技股票代码 发布:2025-02-07 11:21:33 浏览:226
基金备案系统怎么找到 发布:2025-02-07 11:19:11 浏览:220
股市没开就有显示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7 11:18:35 浏览:303
数字货币推土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7 10:56:08 浏览: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