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危机来临房奴该怎么办
A. 金融危机来了普通老百姓如何避险
你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活着,保持健康,现金为王,开源节流。
因为真正世界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99%的人都没办法在经济危机中幸免,资产注定要缩水;即使你知道经济危机已经到来。
【拓展资料】
一、购买黄金等保值产品
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可以知道,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绝大部分的金融资产和金融市场都会暴跌,但总有一些金融产品比如黄金,具有长久的保值功效。不管是实体黄金、还是纸黄金。在经济危机中,黄金是最有效的资产保值方式。有数据显示,2019年年初至今,黄金涨幅超30%,就是因为国际资金都开始担忧危机了而纷纷去配置黄金。这充分说明了黄金的保值性。
二、做好失业准备,积累备用资金,收回借款
失业在危机中是大概率的事,企业借不到钱,开展不了业务,就赚不到利润。此外,我们还必须及时收回那些借款,毕竟就算你不失业也不能保证亲戚朋友不失业。与其在危机时问其还钱,不如提前收回,还避免落个趁火打劫的帽子。
三、防守不如进攻,趁早理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首要手段
简单的说,普通人如果要在金融危机下能够做到不影响正常生活,让保本和增值获得一个平衡是关键。而怎样做到平衡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分散投资。一部分资产用来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当然,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这类理财产品所占的比重要降低。一部分用来购买保值的金融产品,作为储备资金,可以在困难发生的时候用来自救剩下的资产可以用来进行市场预测。金融危机不会一直发生,国家必然会很快出手,来防止市场崩溃。那么,我们可以用剩下的资金购买危机过后可能会很快升值的产品,这部分资金不要很多,权当来试试水,尽量避免影响生活。
B. 如果房价真的掉了一半,要还二、三十年房贷的房奴该怎么办
买了房子的人永远希望房子每天都在,因为他的钱就可以挣到很多钱,所以说如果一旦房子掉价,那么这些房奴还是要按照之前的还款方式来进行还款的征信的一些问题,跟房价没有任何的关系,当时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就已经约定了你们之间的承诺,如果一旦你违反,那么你个人的征信就会受到一些个严重的影响,所以说有的时候我们不要看着房子往下掉,假也要想着房子往上升。
即便是房子降价了,你还银行的贷款都是一分不能少的,而且要每月按时偿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你有足够的信用。
C. 怎样在金融危机中生存
是金融导致的危机,那么只是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己,不用大惊小怪。
在底层的劳动者,是用劳动换饭吃的,经济危不危机,无所谓,怎么都是过苦日子,被富人欺负,物价上涨了,工资也会涨。如果失业,国家为了稳定,必然会加大补贴,否则社会动荡,政权就被推翻了。这在国家物资充足的情况,生存是不会有问题的。
农民是不怕的,本身就有自给自足的能力,只要国家不给那么重税赋就行。如果税赋重了,农民同样不满,这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
其他的城市有产者,就要看各人智慧了,在经济崩溃-复苏的过程中,会有一些破产,有一些暴富。财富被重新分配。按亚当-斯密《国富论》,财富只不过对其他人劳动的支配能力。富人可以获得比穷人多的社会劳动产品,这种能力叫做有钱。持有现金资产的有产者,在通货膨胀下,其财富会被夺走。
不怕通货膨胀的是现金资产在总资产比例比较小的有产者。比如买房自住的房奴。只要不失业,是可以挺过经济危机的,经济复苏后收入的增长会使目前的房供压力变向微不足道,而那时无产者仍在为着高房价叹气。中国人多房少,房产供需之间的矛盾是很难解决的,房价不管涨跌,穷人都是买不起商品房。
个人认为,中国目前外汇储备足够多,物资也尚未短缺,除了石油,如发生经济危机,也是金融危机引发的社会财富大调整。
对外战争或者民间对政府的抗议可能性不大。
这种情况,有产者保护自己的方法应该是
1. 找份稳定的工作,收入不一定要很高
2. 资产配置上,少配置人民币现金,可以适当配置外汇和固定资产,适当负债。通货膨胀下,固定资产可以增值保值,负债却会贬值,所以在可以负担的情况下,在下一次经济萧条-复苏的轮回之前,拥有自己的一套房产,是明智选择。前提是,你不要失业。
3. 投资方面,股票配置适量,不要重仓,配置蓝筹股。
4. 其他投资,除了智力投资,其他的金融,实业投资不宜太多。智力投资可以让你在经济复苏之后,获得高薪职位。
D. 金融危机下房奴怎么活
断供,跳楼,继续还贷。
E. 如果还贷期间遇到通货膨胀,房奴们该怎么办
如果还贷期间遇到通货膨胀,房奴们该怎么办?实际上,首先想到这个问题的,并不是购房者,而是各大银行。但如果真遇到严重的通货膨胀,针对房贷一族,还真不见的是件好事。
那么,房贷一族,遇到通胀该怎么办?
对于贷款买房者,一方面要承担还款的难度空前巨增,一反面要承担房产巨大贬值。是继续还贷,还是违约将房产丢弃给银行和保险公司,将是个两难的选择。
如何决策,应该以剩余的还贷期,来判定。如果剩余的还贷期还长,已经交付的首付款和还贷的部分,低于弊旅房产的贬值量。
比如首付款加已还部分为5O万,而现在购买同样的房产与原房产相比要便宜60万,那么就应该考虑放弃了。反之就应逗灶该继续持有,慢慢还贷。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金流有保证的前提下,如果贷款余额还有10-20年,千万不要提前还。因为房贷已经是老百姓唯一能薅到国家的羊毛了。
当然了,如果贷款余额只有几年了,那么最好提前还款,把这套房子变现,然后再付首付做一个,金额更大,时间更长的房贷。
我表示,严重的通货膨胀,对于房贷一族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连基本生活都没办法保障的话,都活不下去了,你还会在于房贷么?
F. 金融危机来临个人应该如何应对
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主要是由美国的房地产的次级房贷引起的。
主要原因:
1、它与美国金融监管当局、特别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过去一段时期由松变紧的变化有关
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开始了从加息转变为减息的周期。此后的13次降低利率之后,到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反映在房地产市场上,就是房贷利率也同期下降。30年固定按揭贷款利率从2000年底的8.1%下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
这一阶段持续的利率下降,是带动21世纪以来的美国房产持续繁荣、次级房贷市场泡沫起来的重要因素。因为利率下降,使很多蕴涵高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在房产市场上有了产生的可能性和扩张的机会。表现之一,就是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大行其道,占总按揭贷款的发放比例迅速上升。与固定利率相比,这些创新形式的金融贷款只要求购房者每月担负较低的、灵活的还款额度。这样,从表面上减轻了购房者的压力,支撑过去连续多年的繁荣局面。
从2004年6月起,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开始了逆转;到2005年6月,经过连续13次调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高到4.25%。到2006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5.25%,标志着这轮扩张性政策完全逆转。连续升息提高了房屋借贷的成本,开始发挥抑制需求和降温市场的作用,促发了房价下跌,以及按揭违约风险的大量增加。
2、它与美国投资市场、以及全球经济和投资环境过去一段时期持续积极、乐观情绪有关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趋势加大,全球范围利率长期下降、美元贬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使流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激发追求高回报、忽视风险的金融品种和投资行为的流行。作为购买原始贷款人的按揭贷款、并转手卖给投资者的贷款打包证券化投资品种,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有着投资回报的空间。在一个低利率的环境中,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回报率,这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美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和投资市场的开放性,吸引了不仅来自美国、而且来自欧亚其他地区的投资者,从而使得需求更加兴旺。面对巨大的投资需求,许多房贷机构降低了贷款条件,以提供更多的次级房贷产品。这在客观上埋下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不仅是美国,包括欧亚、乃至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均参与了美国次级房贷衍生产品的投资,金额巨大,使得危机发生后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3、与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在过去几年,美国住房贷款一度出现首付率逐年下降的趋势。历史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也一度降到了零,甚至出现了负首付。房贷中的专业人员评估,在有的金融机构那里,也变成了电脑自动化评估,而这种自动化评估的可靠性尚未经过验证。
有的金融机构,还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静悄悄”地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突出的表现,是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至于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就我们国家而言,最受影响的就像国内专家说的那样,主要是还是出口。如果对我们日常生活,个人认为暂时好像还没有造成不可接受的结果,如果有,那就是不敢随便辞职了。
危机还没有结束,所以还是那句,不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