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台湾金融发生了什么
❶ 97年亚洲金融大风暴的前因后果
管理咨询顾问王金福谈金融风暴根源
幕后黑手运用孙子兵法
拖缓亚洲经济增长速度
“发动金融风暴的‘幕后黑手’运用孙子兵法“上兵伐谋”的上
上策,为的是拖缓亚洲的经济增长速度,使亚洲较迟接过“经济的主
导棒子。”
在管理咨询顾问王金福看来,游说亚细安不让缅甸加入失败,自
居“国际警察”的美国毅然杀鸡儆猴,发动经济战争,这就是金融风
暴的起因。虽然亚洲是美国三分之一的市场,美国经济难免受到波及
,但美国权衡轻重后,还是觉得政治动机较为重要。
不过,在目前金融监控机制下,王金福认为火头一引发,“火势
”可能失控,进而引发世界经济危机。
“单凭索罗斯是不能下这盘大棋的。他曾公开反对缅甸加入亚细
安,跟美国的立场一致。因此,当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指责索罗斯为
幕后狙击手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尝试为索罗斯辩护,两者之间的关
系呼之欲出。否则,美国是不必为一个商人辩护的。”
王金福在日前的一项讲座上,分析金融风暴的根源时,以三国演
义的格局为目前国际大趋势定位。他把北美自由贸易区、15国欧盟和
亚细安分别比喻成魏吴蜀,而中国则是龙头。
他在受访时说:“欧洲国家的失业率高,却风平浪静。蜀国是最
迟出现的,因为它找不到立足点,而美国想腰斩它的形成。原本在
2020至2030年间,世界经济的主导权就会转移到亚洲,但现在这个接
棒过程会被挪后。”
我国在“风雨交加”时,能屹立不倒,他觉得我国高瞻远瞩的廉
洁政府居功最大。
他说:“泰国在数年内换了几个首相,川吕沛甚至两次忘了他已
升作首相!”他继续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美国选择向经济
和政治基础最弱的泰国下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泰国教育与科
技的步伐跟不上经济的脚步。
当劳工成本增加时,许多公司把劳工密集的业务迁移到他处,但
资本密集的业务没随后迁移到泰国。同时,泰国把资金投入房地产界
,而不是生产性高的工业。
邻国救火的时间多,少做防火工作是王金福在这场金融风暴看到
的弊病。金融风暴的大赢家就是美国、索罗斯等抓紧时机的大炒家。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他说,设立亚洲基金是适时的,毕竟远水
救不了近火。
不过,他说:“国际货币基金担心它为泰国的拯救配套所设下的
条件苛刻,而亚洲基金则可能在成员的要求下,要钱就给。”
他认为,其实两个基金是可互相辅助,但美国担心经济主导权落
入他国之手,所以反对亚洲基金的设立。
在王金福看来,日本不会对韩国的经济危机坐视不理,因为日本
银行贷款给韩国企业的款项可观。日本持有大量美国债券,所以美国
则不会让日本受到韩国的拖累。
《透视亚洲金融风暴》讲座是由新加坡管理学院企业管理学会主
办的。
对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反思
作者:张鹏
时间:2001-12-23 20:32:18
出处:山东大学国际经济系95级
前言:
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似乎在接连不断地受到“金融爱滋病”的侵袭。墨西哥金融体系因比索崩溃而瓦解,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法国里昂信贷银行的方空,巴西银行危机、日元危机、欧元危机……正所谓风起云涌,愈演愈烈。当人们还在周旋于应接不暇的危机时,殊不知97年7月,一场金融风暴从泰国骤起,横扫菲律宾、印尼、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涉及台湾,远达巴西,连美国华尔街、英国伦敦及东京股票市场也频频告急。金融危机震荡全球。
中国是幸运的,8%以上的经济发展速度,维持着6.5%的通货膨胀率——令人瞩目的奇迹。中国市场经济“软着陆”的成功,不但货币动荡引发的连锁反映未涉及中国,而且自身作为强大后盾支持香港捍卫港元。
现实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深刻的。中国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如何使步入快车道的经济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活力。所谓“前也不忘,后事之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警示是什么?中国经济前景是否乐观,本人仅谈谈自由一些粗浅的看法,起抛转引玉之用。
提纲:
概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概况
东南亚金融危机成因探折
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国的重要启示
对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反思
1997年7月份以来的一场金融风暴从高经济增长的泰国旋起,席卷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台湾、香港……。金融风暴象每年这个时候袭击这个地区的台风一样猛烈,不断冲击泰国铢、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印尼盾和新加坡元、港元。这种金融市场脆弱的影响一步步呈“多米诺骨牌”效应:捷克克朗、波兰兹罗提已受影响,南非兰特、巴西雷亚尔都未幸免。日本贬值幅度在30%—50%,加剧了持续六七年的银行危机。
以上这些给我们许多深刻的启示。虽然我们现在的总是还没有东南亚那么严重,因为外汇市场开放有度,政府行政手段支持银行流动,但要回忆发展和扩大开放,问题须得到根本解决。
东南亚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一、东南亚各国经济结构失衡,泡沫经济崩溃。近十年来亚洲各国经济增长迅速。极誉为“亚洲四小虎”的新兴工业国年经济增长率高达9%—10%,但从96年以来经济长期普遍放慢,不同程度出现结构性失衡,表现为:
1.投资过热,引起进口过度增长和国内工资上涨过快,出口商品竞争力削弱,形成庞大的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泰国工资长幅大大高于邻近国家,出口增长率由95年的22.5%猛降到3%,结果导致96年经常帐户逆差增至162亿美元,外债增至857亿美元。加之受国际电子产品需求下降影响,东亚国家96年出口均出现下滑,劳动成本年均增长率达7%左右。
2.房地产过热导致金融风险增大。近年来,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存在房地产供大于求的严重问题,大量住宅、办公楼被闲置。地产商资金周转不灵,银行坏账、呆帐激增。仅96年投向泰国房地产的外国直接投资达188.1亿泰铢,占外国在泰国直接投资的1/3。96年泰国银行呆帐达155亿美元,97年预计增至200亿美元。房地产的泡沫被吹破了,外资对泰国金融的信心产生了怀疑,人们担心墨西哥式的危机将在亚洲重演,所以大量抛售泰铢,出现危机端倪。
二、东南亚各国汇率机制缺乏弹性,难以适应经济开放和国际化需要。泰国等国十几年来一直实行与美元持钩的一揽子货币联系汇率制。美元在泰铢汇率制定中的权重为80%,泰铢基本盯住美元浮动。这种汇率严重束缚了汇率作为经济杠杆对进出口量和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95年美、日两国为减少贸易磨擦达成协议,形成美元坚挺,日元疲软之势。所以实行固定汇率制的泰铢也不断开值,严重削弱了出口竞争力,出口不景气使经常项目逆差进一步增加,加剧了原有经济失衡。
总而言之,与正处于全面上升时期的美元挂钩,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引爆制,它一方面使上述的宏观经济失衡变得无法忍受,另一方面也使汇率过高变得难以忍受。从这个角度看,此次危机与92年欧洲货币危机有相似之处:汇率的大幅调整是结束经济失衡的最后一招。
三、国际游资的冲击导致金融市场动荡。据国际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流动的短期存款和其它短期证券至少有7.2万亿美元。各大市场交易电脑化普及可瞬间完成交易,当某一地区资本收益率可观时,便蜂拥而至,引发通货膨胀,而当这一地区出现问题时,或另有别的经济热点地区时,便又风卷残云般消失得不影无踪,造成该地区经济衰退。所以极可能直接引起一国或一地区乃至全球金融大动荡,危害经济稳定。
巨额游资投机者最著名的是乔治·索罗斯(GEDRGE SOROS)。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7月底东盟部长会议上指责他是摧毁国家经济的罪魁祸首。当然这一论断有失偏颇,但也不能排除使泰铢贬值20%或更多百分点的可能性。根据“大起大落理论”,他所管理的量子基金在以往的欧洲货币危机和墨西哥金融风险中扮演了兴风作浪的主角。面对泰国经济的恶化,造势者早已窥探已久,5月份集资60亿美元,大肆进出,获取差价,牟得暴利。6至7月,“量子基金”雷利从14%急增至27.1%。相对而言,以具有较强投机性的游资结构,犹如给东南亚经济埋下一颗定时炸弹。实质上,国际游资的追利性一方面给被冲击国造成混乱,另一方面从反面对出现严重经济结构的国家提出警告,起纠正错误经济政策的作用。
四.金融有效监管乏力,从东南亚国家金融的脆弱性,我们可以看到:
1.第三世界国家,由于其金融体系本来比较脆弱,加之金融监管经验不足,如果对国际金融活动的风险 认识不够,缺乏周密的防范措施,更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
2.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风险已呈国际化趋势。随金融创新、金融自由化的进展,在一些新的金融领域里,与巨额收益并存着巨大风险。
3.巴寒尔委员会新近调查表明,80%的国家对其所监管的国际银行集团全球业务均遇各式麻烦与困难。滥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剧金融市场动荡,衍生工具在传统的股票、债券等基础上衍生出包括外汇、证券等期货、期权交易。目前这些衍生工具达1200种,竞争白热化,交易额逐年上升,一方面满足经济发展及客户投资保值需要,另一方面也对过度投机、金融动荡创造了交易手段与条件。
❷ 请列举20世纪90年代一些重大国际金融事件,并说明汇率波动对经济的影响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2)90年代台湾金融发生了什么扩展阅读
影响
(一)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
汇率变动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化,从而影响到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有利于该国增加出口,抑制进口。反之,如果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即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汇率变动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如同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二)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一是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二是对非贸易品价格的影响。
(三)汇率变动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汇率变化对资本流动的影响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本币对外贬值后,单位外币能折合更多的本币,
这样就会促使外国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流出减少;二是如果出现本币对外价值将贬未贬、外汇汇价将升未升的情况,则会通过影响人们对汇率的预期,进而引起本国资本外逃。
(四)汇率变化对外汇储备的影响。货币贬值对一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储备货币的汇率变动会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影响储备货币的地位。
❸ 台湾金融业发展概况
20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是台湾金融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称为台湾金融业封闭期。这一阶段政策目标重心是金融稳定,金融效率被放在次要位置上。因此,政府对金融业采取高度管制的措施,金融机构以公营为主。与此同时,政府也小幅度开放民营金融业。六七十年代,华侨投资的几个银行和一些民营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票券公司相继成立。尽管如此,台湾金融服务的供给仍明显不足,既无法满足贸易自由化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无法满足日益富裕的消费者对金融保险的需求。20世纪九十年代是台湾地区金融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称为台湾金融业的开放期。在这一时期,台湾的GDP增长率、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都处于高位。由于经济的自由化、对美贸易失衡的压力和政治上的解禁,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台湾一系列的金融保险业得到开放,比如1986年成立的美商保险公司台湾分公司和1988年开放的证券公司。但是1992年商业银行开放才是台湾金融业开放期真正起点。从1992年到1999年,除商业银行外,投资信托公司、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票券金融、期货公司和工业银行等领域相继开放。金融业的开放,提高了金融服务的品质,加速了金融产品的创新,并吸引了大量国际人才的加入。
2000年以后,台湾地区金融业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整并期。为了解决开放期所导致的过度竞争、利润下滑等问题,也为了迎接金融竞争全球化和混业经营趋势等外在挑战,台湾进行了第一次金融改革,通过了一系列金融法案。最重要的法案是2001年6月通过的《金融控股公司法》,它标志着台湾金融政策的重心由“自由化”转向“整并”。金融改革和金融法案催生了十四家金控公司,带动起台湾金融业的并购风潮。当时,全球金融业的规模化扩张和混业化扩张,创造了许多金融业的巨人。
❹ 详细介绍一下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谢谢了!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到1998年年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
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
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
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4)90年代台湾金融发生了什么扩展阅读: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
❺ 98金融风暴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场金融风暴起源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席卷泰国。不久,这场风暴波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泰国、印尼、韩国等国的货币大幅贬值,同时造成亚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冲击亚洲各国外贸企业,造成亚洲许多大型企业的倒闭,工人失业,社会经济萧条。
打破了亚洲经济急速发展的景象。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泰国,印尼和韩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则几乎不受影响。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
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5)90年代台湾金融发生了什么扩展阅读:
相关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由于改革与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成长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经过克服内外困难,亚洲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1997年夏,亚洲爆发了罕见的金融危机。在素有“金融强盗”之称的美国金融投机商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的持续猛攻之下,自泰国始,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一路狂泻,一蹶不振。在东南亚得手后,索罗斯决定移师香港。
香港庆祝回归的喜庆气氛尚未消散,亚洲金融风暴便已黑云压城。在请示中央政府后,特区政府果断决策,入市干预。经过几轮“肉搏战”,国际炒家弹尽粮绝,落荒而逃。香港取得最终胜利,保住了几十年的发展成果。
❻ 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始末
第一阶段: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了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 211.47点;28日,下跌1 621.80点,跌破9 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接着,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 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 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于是,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开出的药方未能取得预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1998年8月初,乘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一直跌至6 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经过近一个月的苦斗,使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如果说在此之前亚洲金融危机还是区域性的,那么,俄罗斯金融危机的爆发,则说明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❼ 我想知道关於90年代香港的那次金融危机
我现在给你讲讲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
其实那是被一个金融集团弄的,其集团的马前卒叫罗杰斯,就是这个人搞了一个金融风暴,
整个金融集团有大量的资金,它们把大量现金涌入,香港, 然后他们用各种办法买通港币,(就是囤积大量港币)
香港毕竟是香港,生产生活 处处都离不开港币,可是在社会中已经没有港币流通了,造成了人为的通货紧缩,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此时银行为了恢复生产,就将利率大副提高,
你猜提到了多少?268%
就在这时,他们又将港币涌如银行,大赚特赚, 罗杰斯的做法,跟卖空股票差不多,
就是今天我借了你10只股票,每股市植50块钱,我50卖了出去,可到了第2天却跌倒了40,这时我40又买进,就这么一转手每股我赚了10块,我又将股票还给你,
经济一年是不能恢复过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经济还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候
大概今年8,9月应该能达到高潮,
因此经济的恢复起码也要等到2年以后,
我说你请不要想当然,什么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社会,跟美国不同,他们是一元经济社会,
因此对于预测美国经济发展的方法,再中国是不适用的,经济到底多长时间能恢复,这...不好说
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要是恢复了中国就得救了,因为中国是一个出口制造的大国,GDP35%是出口
2年以后物价会有所回升,你很想帮你爸爸,我也很想,我今年读高2,我甚至不想上学了,因为那些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我每天都在钻研经济学,营销学,还有股票,我家人很是赞同,他们鼓励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
如果很想理解,金融方面,还有经济方面的书你看看郎咸平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