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金融化
① 如何充分融入互联网化金融服务领域
首先你的话题有点大:
第一你是什么定位,你是做什么的,是有什么领取的资源
第二你要在哪个金融读物领域进行切入
第三互联网化金融服务领域是要做平台还是提供服务还是构建生态
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你就可以自我清晰自己的如何融入了!
② 怎样让金融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呵呵,这问题有点大了,可以开一个专业论坛会议讨论这事了。金融犹如市场的水,要让它变为活水,滋养万物,就得让它有上善若水的精神,而不是嫌贫爱富,专门为少数群体服务。我反对金融业过度以利润为目标,在中国这种国家基本垄断的金融机构里,各企业领导人都是任期制,很容易在自己的任期内利润最大化。 一个国家的金融机构应该像医院一样以保卫人的生命健康为基准,时刻以专业的知识客观审视病人的身体状况及可能出现的重大疾病问题,而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准则,如果医院以利润最大化为准则,那对整个社会将会是一个灾难。
但是这个问题好像又不能那么理想化,现在金融企业都是商业机构,有做大做强的需要,需要稳定的营收和利润才能扩大规模成为未来的强者。那这就矛盾了,金融业是所有社会实体企业的上游服务业,如果上游利润太大,那意味着下游的实体利润会变少,相应得挤压了实体生存空间,我觉得金融业保证自己的利润同时,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先把一个国家的各个实体行业做大做强,做到世界级品牌,在全球行业领域具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保证了企业生命力和拉动就业维持社会稳定。实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实业不强,金融业就是空中楼阁,只有实业强了才有剩余利润去做大金融业去开拓全球市场,金融业和实业需要有个很好的平衡及合作关系,是大家为了长久的双赢目标服务。
③ 能较为通俗易懂的解释下“经济金融化,金融证券化”吗
经济金融化,其实是金融脱实向虚的表现,就是社会经济都是在玩虚拟的金融交易游戏,金融业增加值占整体社会GDP比例过高,这样的经济现象就是:经济金融化了。
金融证券化,就是把金融交易发生的金融资产,如银行抵押放贷的资产,等产品通过打包成某种债券,然后债券可以通过金融机构向外一份份卖给消费者,这就是金融证券化的一个典型案例。债券也可以转化成股票,这就是债转股。。
④ 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发展资本市场,推行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组织的企业化、商业化,同时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改进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总的思路是:
①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②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
④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⑤ 什么是金融化
这个问题很专业 我只有复制一下了 很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不要骂我 一、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是两个独立研究课题。本节先对全球化与金融化的一般发展状况和趋势做一简要回顾。
(一)经济的全球化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始于五六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广泛发展,90年代迅猛推进,备受关注。“二战”刚刚结束的1947年世界贸易量只有450亿美元,其中,美国又占了144亿美元。到1997年整整半个世纪以后,全球贸易量已达61,000亿美元,外加12,亿美元的服务贸易,50年增长了160多倍,美国所占相对份额由原来的32%下降到不足10%,但绝对量增长到6,000亿美元,是1947年的42俺这种“量”变的积累,必然带来世界各国经济、金融和政治关系的“质”的飞跃。这就是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即相
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并作为一个整体的依存性的空前提高,以及经济、金融波动和危机的传导性急剧增长。这些从根本上改变各民族国家和经济体历史传统关系的性质、态势与格局,特别是根本改变了彼此间经济、金融、政治、外交关系的性质与格局,也产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全新问题。
(二)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加剧,程度加深
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发端于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得到发展,90年代发展加剧,异军突起。经济的全球化与经济的金融化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既相互区别、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首先,经济全球化是以全球各国为一个统一体来谈各经济体相互之间的整体依赖关系,经济全球化中当然也包括金融的全球化,所以我们常常提经济金融全球化;其次,经济金融化是既从各民族国家及经济体自身,也从全球经济整体来看而得出的结论。到90年代后期,全球证券市场的年交易量为70,000—80,000亿美元,国际信贷余额为38,000~40,000亿美元,年保险费收入为25,000—30,000亿美元,国际游资72,000—75,000亿美元,全球日外汇交易量为此,000—20,000亿美元,一年交易量达几百万亿美元之巨。20世纪50年代中期,同全球各国间的贸易相关的国际间资本流动与贸易之外的国际资本流动之比是9:1;而到90年代后期,这一比例关系迅速逆转为1:45,急剧提高了400余倍①。这些都突出地反映了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突飞猛进的发展。
概括地讲,经济金融化的涵义与表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融合,密不可分,成为一个整体,故人们常称今日之市场经济为金融经济。
2.经济关系日益金融关系化。社会上的经济关系越来越表现为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以美国为例,80年代中期美国人口的1/4直接有股票与债券,3/4的人口直接或间接待有股票与债券,包括医疗保险基金、社会保障保险基金和各种投资基金。
3.社会资产日益金融化。一般以金融相关率,即以金融资产总量/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表示。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90年代初最高曾达3.26一3.62之间,90年代后期有所下降;同期发展中国家一般在0.3—1.5之间,少数发展中国家,例如韩国曾高达4.36中国最高曾达2.34.90年代后期的东亚金融危机反映这一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在一个世纪前,美国的金融相关率是0.07,英国是0.03一0.35,德国是0.12—0.15,法国是0.16—0.20,意大利是0.20,日本是0.021.1913—1935年间,上述几国家大体在0.7一0.8之间,只有日本例外,为0.32一0.40之间。以上的统计数字表明:(1)在一个世纪之前,由于相关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差异而使这些国家间的金融相关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特别是美国和日本非常之低;(2)一百年之后这一比率提高到3.2以上,差距也大大缩小,这既表明社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极大提高,也表明彼此间发展水平差距的缩小;(3)少数发展中国家,例如韩国和中国,有许多特殊情况,值得注意。中国的相关统计说明,我国助改革开放的迅猛发展,经济金融化的迅猛提高,且发展速度比发达国家快得多,发展进程短得多。
4.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和金融倾斜逆转。在人类金融发展史上,一般是间接金融发展在前、直接金融发展在后,先有短期金融业务、后有长期金融业务,而且在间接金融与短期金融之间,直接金融与长期金融之间,有一种大体的对应关系。这两组对应因素,不仅在产生发展的时间上明显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远不是平行的而且在总的业务量或市场占有率方面,也远不是均衡的,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间接金融所占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即使是直接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问的这种不平行发展和不均衡发展称之为金融倾斜,实质是金融大幅度向间接金融倾斜,社会融资体制以间接金融为主。显然,这种金融倾斜井不是任何人为设计或构造的结果,而是商品经济、货币信用、银行制度、金融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储蓄量、收入分配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发展的产物。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全球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结果,产生了非银行金融的迅猛发展,融资非中介化、证券化的发展,这一切最终导致原有金融倾斜的“逆转”,即直接金融的发展速度大大地高手间接金融,直接金融所占的比例日益加大,迅速赶上乃至接近或超过门接金融所占比例。这种历史性的逆转,是经济金融化、社会资产金融化、融资非中介化和证券化的反映。
总之,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金融经济时代,抛开经济的金融化来观察经济的全球化已不可能。
(三)以全新的战略高度观察与处理金融问题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条件下,“金融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一个产业性的、行业性的、专业性的局部问题,而成为影响全球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具有极端战略重要性的、全局性、全球性战略问题,金融安全与主权已成为各国国家安全与主权的重要构成部分”②。
90年代以来,频繁发生的大规模金融危机,尤其是1997年爆发的东亚金融危机表明,当代经济学显然缺乏应有的预见性和全面解释、解决现实经济和金融问题的能力,提醒人们重新审视当代经济学理论在新形势下的有效性问题的同时,对当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可以预言,未来世界还会以这样或那样的金融波动或危机的方式,以其自身通过强行调整的方武,不听证明和提醒人们金融问题的极端重要性,而且金融问题将会随经济金融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变得更为突出,全面变革的压力将更为强大。
二、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十大挑战
以下我们从十个方面分析阐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带来的重大挑战。对此我们既需要从各民族国家或经济体的角度,更应该从全球性的角度,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分析研究,并相应提出某些前瞻性对策。
(一)全球各经济体经济金融发展稳定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空前增强
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使各民族国家或经济体发展稳守的整体性以及彼此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合作、相互竞争和共同发展的依存性空前增强。不管各民族国家各经济体之间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信仰、社会发展与科技水平有怎样的差异,它们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已经大到足以超越这些差别,而且它们必须在相互依存并实现共同的可持续性整体繁荣发展的过程中,来寻求实现它们各自的不同利益及不同发展模式与生活方式。这也表明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与经济体可以在闭关锁国的条件下孤立地单独生存与发展,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经济体可以采取某种措施,单独损害别人而不同时损害自己。它们之间的整体依存性当然不可能是绝对均衡对等的,但这种发展的差异性并不能改变它们彼此之间发展的整体性与依存性。这是各国为什么必须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和时代特征,也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和各国必须和平共处,必须相互尊重、协调、合作和妥协的最深刻根源。
(二)各民族回家或经济体及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强,金融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
世界各国在过去20年,特别是90年代以来的发展实践表明,全球化与经济金融化的后果具有相互依存、促进共同发展的正效应,同时也具有萧条、波动与危机联动、互动的负效应。这种双重的效应,是一柄“双刃剑”,人们不能只要前者,不要后者。尤其是后者;对国别和全球的震荡与影响有时还非常之强烈,甚至是惊心动魄的。
全球化负效应时时存在,金融波动已成常态,绝非偶发事件。人们必须逐步习惯于在这种波动或危机中生活,他们的经济金融也只能在这种动态的状态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国际经济金融化 一、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概念及其特征
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国际经济活动日益以金融活动为中心,以金融关系为纽带,以金融政策为协调工具,从而把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来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与趋势。国际经济金融化主要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国际金融活动在国际经济中日益趋重,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资产在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增加;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自由化的影响下金融活动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的不断拓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表现为金融联系;三是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出现,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成世界各国的共识,国际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成为国际经济协调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国际经济金融化的实质就是指金融这种经济资源在世界各国日益被优化配置、被充分利用的过程与趋势。在国际经济金融化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1、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日益突出。所谓虚拟经济就是相对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实物经济而言的,主要指由虚拟金融资产如有价证券、存款、外汇等运动而形成的一种经济活动,也称金融虚拟经济。金融虚拟经济在国际经济活动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虚拟经济规模日益扩大。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全球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1989年为5900亿美元,1992年为8200亿美元,1995年为11900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15000亿美元,目前,全球的外汇日交易量已接近2万亿美元;国际债券1999年为1900亿美元,预计2000年为2000亿美元;证券市场到1998年11月,全球证券市场总值达25.2万亿美元,成交23万亿美元,其中,十大证券市场证券市值22.3万亿美元,成交20万亿美元。目前由于资本的流动和外汇交易日益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国际经济的金融虚拟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加强。第二,金融资产在各国社会财富中的比重日益加大。在社会财富中,如存款、股票、国债和保险单位等多种虚拟金融资产的比重日益增大,以金融资产为主取代了以实物形态为主或以货币存款为主的财富持有形式。可以用金融相关率即金融资产占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来表示社会财富金融资产化的进程(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一个世纪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都在逐步提高,社会财富以金融资产形态存在的比重日益加大。目前,国际金融交易仅有2%的同生产、贸易等直接投资有关,其余的均在自我循环,进行钱生钱的游戏。据统计,全球股市市值约25万多亿美元,而金融衍生商品的价值就达100多万亿元,是全球GDP的三倍多;再如1997年全球仅养老金总额就达到9.7万亿美元,估计到2002年将达到13.7万亿美元,并且这些国家的虚拟金融资产总额都超过了实物资产的总额,在未来的时间内金融资产的相关率还在继续增长。2、国际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联系中日益突出。金融关系主要是指各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股权股利关系和风险与保险关系等金融关系。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金融关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国际经济关系金融化世界对经济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它便利了全球金融的往来和全球融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发展经济。目前,全球证券投资正在急剧的膨胀,意味着金融中介的快速运转,全球证券业内50家最大的证券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下属的部门,银行与证券业的合并,方便了国际资本的国际转移,大量而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将各国的经济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了资金在国际范围内有效的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如国际货币组织的总裁康德苏在1995年5月美洲国家第25届理事会上所说,“在过去10年到15年内,国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一体化为众带来了许多好处,它促进了全球储蓄的有效分配,而且促进了许多国家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二是金融债权债务增加显著。国际清算银行统计,仅跨国银行债权总额,1992年仅为1885亿美元,1997年已增加到90383亿美元;国际融资总额,1992年为3149亿美元,1997年底便增加到88272亿美元。三是金融关系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3、国际金融关系的协调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方面,金融安全是世界各国经济安全关注的重心。90年代频繁的金融危机,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拉美巴西的金融危机,使得各国都认识到金融风险的巨大破坏作用,如何避免金融风暴导致经济衰退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因此,金融安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安全首要关注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金融化的成因
1、金融全球化促进了金融虚拟经济的发展。
金融全球化是指金融业跨国境发展而趋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金融的全球化对虚拟经济的扩张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极大提高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速度和效率。据统计,世界金融市场一年的交易量达400多万亿美元,是国际贸易的几十倍,使虚拟经济规模得到极大的扩张;二是金融业务全球化、多样化,使得金融业的服务对象突破国界的地理限制,服务对象出现国际化,这对开拓国际金融市场,扩大虚拟经济提供了前提条件;三是货币国际化,即许多国家在积极推进货币的可自由兑换,全球性可流动和交易的货币将增加,国际货币结构的多极化为金融业务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性;四是世界各国金融政策趋向一体化。
2、世界经济信息化促进了世界各国金融关系的紧密联系。以计算机、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信息革命使得金融全球化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是网上金融交易的快速发展,突破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地理限制,打破了金融交易中时间阻离,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地的商业银行和外汇部门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全天进行交易,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使得全球资金的调拨在瞬间便可以完成,全球性全天性的国际金融市场得以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有利于国际资本的移动,有利于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债券、证券业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金融关系进一步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依赖也就更加紧密。
3、金融自由化使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有了新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国际性转移愈加频繁,而且规模日益扩大,迫使西方国家不得不放松金融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特别是90年代以来金融资产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贸易的增长速度。国际金融交易的基础原本是国际贸易,但以投机牟利的货币资本可以不依附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运动,同样可以获得增值机会,有时候利润比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要高得多,成为一种特殊的牟利资本。这些数以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活跃在股票、债券、外汇和黄金市场上追逐投机,它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这种牟利资本往往受非经济的因素、短期投机因素、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使得货币资本严重脱离商品生产的基础,虚拟经济的扩张速度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速度。潜在的金融风险随时都会发生,特别是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风暴频繁发生,金融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寻求经济安全的首要目标。因此,金融安全问题在经济活动中重要性日益突出,各国彼此也加强国际金融关系的相互协调。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金融经济学的性质及其构成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从学术上讲,金融学与经济学的交叉仍是微不足道的。金融学的研究大多依赖于经验分析而非理论上的、合乎规范的探讨。但在短短的30年之后,金融经济学俨然出落为经济学家族中的一个新生贵族,该领域研究所获得的诸多成果不仅有效地指引了经济金融化的进程,而且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重大挑战,使得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在金融经济学的令人惊异的活力面前黯然失色,以至于引发了人们对传统经济学的怀疑和批评。更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金融经济学的时代。
从客观需要来看,是经济金融化的进程不断推动着金融经济学的发展,但反过来,金融经济学也有效地指引着经济金融化的进程。其中一个最典型的事例便是期权定价理论的发展对期权市场的产生与高效运行均产生了直接的、积极的作用。布莱克等有关期权定价的文章是1971年写出来的,当时期权市场还没有产生。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可以说是自经济学产生以来唯一的一次领先于经济事实的理论发现。
经济的金融化可定义为金融工具或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率即金融相关比率。由于金融运行的相对独立性,即使在理论数值上这个比率也完全可能大于1。事实上,在发达国家,这个比值早已超过了1,并且仍然呈迅猛上升的趋势。经济金融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特征。在目前,发达国家的金融业产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5%-20%。
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一方面加大了各种经济资源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经济运行的风险程度。
经济金融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企业——金融市场(主要是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三位一体。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融集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通过买卖股票、公司债券等获得要求的报酬水平。资本市场实现了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的有机统一。如何通过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实现融资活动与投资活动的期望化与科学化,从而实现经济资源有效地金融化配置,便构成了金融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换言之,对金融市场、投资者、企业三者行为的性质与特证及其三者之间关联度的研究形成了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由金融市场学、投资学和公司理财学等三部分所构成。在构成金融经济学的三个从属学科之间有着明显的概念及方法方面的血缘关系。例如,有效市场假说、证券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是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它们在资本市场理论、投资理论以及公司理财理论中都有着不可缺少的学术价值。
金融市场学是宏观的金融经济学,它主要以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形成、运行的机理以及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投资学与公司理财学是微观的金融经济学,它们研究的是企业或者投资者的经济行为及其效果。
根据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可以看出,金融经济学所面对并试图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大致有三:
(一)风险与报酬的性质、计量和二者之间的权衡问题
经济金融化的发展一方面极大地加快了经济资源配置的速度,加快了人类财富增加的速度,但与此同时,也加大了经济系统中潜在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有两大特点,一是广泛的潜藏性,二是风险一旦成为事实,扩散速度极快,破坏程度极大。所谓广泛的潜藏性,是指在经济金融化形势下,任何机构(包括政府),任何企业乃至于任何人,每时每刻,在每一个经济活动中,都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流动性问题。这一问题或者比较外露,或者埋得较深,但它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金融经济学家、理财人员必须关注流动性问题。流动性问题一旦发展成真实的偿债不足,或是政府偿债不足,或是银行偿债不足,或是企业偿债不足,其所造成的危害将是及其惊人的。一些研究表明,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深层原因便是由于货币政策的失误,造成货币供应大量减少,银行流动性严重受损,紧接着便是整个金融体系的瓦解,经济体系的崩溃。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他所关注的自然是获得比较理想的报酬率,但不幸的是,高报酬必然伴随着高风险。在资本市场上,如何解决风险和收益的计量与权衡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一个世纪难题。因为这一问题不解决,市场的有序化与投资的理性化均没有理论上的支持。众多学者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卓绝研究成果。马科威茨、夏普、布莱克等是这些学人中的突出代表。
面对经济系统中大量存在的不确定性,从理论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论证,这或许是金融经济学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之处。而面对风险,就触及到了经济生活中颇具普遍性的一面,这也正是金融经济学很具实用性的原因所在。
(二)市场反应问题
在直接融资中,投资者通过资本市场对获取企业收益的权利进行投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从投资者那里筹集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上反应出来,由投资者对此作出判断。这时,市场反应便成为一个关系到投资者、企业各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有效的市场上,证券价格能够反应企业全部的信息,它所体现的企业价值是企业真实的经济价值;但在一个无序的、低效的资本市场上,证券价格在反应企业信息的同时,受到的干扰太大,以至于市场已经无力真实地反应企业的价值。
近数年来,市场反应问题(换个角度讲即是信息问题)吸引着众多学者去研究它。有效市场假说可以说是在这方面所获得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三)估价问题
估价问题可以说是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只有真正了解了估价理论,才能说真正了解了金融经济学。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多次授予了与估价理论研究有关的学者。例如,1990年马科威茨由于证券组合选择理论获奖,夏普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获奖,米勒由于资本结构理论和股利理论获奖,1997年默顿与斯科尔斯由于期权定价理论获奖。这充分证明了估价理论在金融经济学中的核心位置。
估价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估价是进行一切金融决策的前提和依据。比如,投资者是作出证券的买入决策还是卖出决策,他的依据便是对该证券进行科学地估价,然后将他估价所得证券的内在价值与资本市场上的价格相比较,如果内在价值高于市场价格,即买进;反之,则卖出。再比如,理财人员在进行投资决策与融资决策之前,同样也要对企业价值进行估价,从而采纳那些可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财务决策,否决那些无助于企业价值增加的财务决策。只有建立在估价基础上的决策才是理性的决策。估价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企业价值估价理论、证券估价理论。
二、金融经济学:几个基本学说
罗彻斯特大学理财学教授史密斯(CliffordW.Smith,Jr)将有效市场理论、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和代理理论列为现代金融经济学的五大基本学说。本文仍依此说,对金融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学说予以简要说明。
(一)有效市场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是对市场反应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说。所谓有效市场,是指这样的一种市场,价格能够同步地、完全地反映全部有关的和可用的信息。1956年,萨缪尔森等人提供了支持有效市场假说的现代理论基础,即: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则在投机市场上的不可预计的价格变动趋向必然表现为互不相关的、随机的图象,且经济交易利润为零。
1970年,为了便于进行分析和理论上的验证,法玛(Fama)将有效市场划分为程度不等的三类,即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多年来,人们就实际运行中的资本市场到底属于哪类市场进行了多方面的验证和分析。比如,鲍尔和布郎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证券市场确定属于次强式有效市场。
(二)组合理论
马科威茨分析了组合选择的规范理论,即在以下情况下,投资者期望效用最大化问题:投资者可用方差和组合收益来度量预期的组合收益和组合风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合选择,从而实现效用最大。考虑到多样化投资减少风险的可能性,用方差来评价证券组合的风险,不仅依整于各个资产报酬的方差,而且也依赖于一切资产之间的协方差。属于一项资产的风险分析的主要问题,不是单独一项资产的风险,而且每项资产对总的证券组合的贡献。他将在给定方差下最高的期望效益和给定期望收益下最低的方差,定义为组合的有效集。他的均值/方差分析提供了:(1)关于多样化的正规的含义;(2)组合分析中协方差分布的计量和;(3)构成一个有效组合的法则。
⑥ 如何使民间金融正规化
金融体系抑制不断放松,金融发展不断深化的今天,越发显得有生命力,与正规金融之间形成共生关系,随着正规金融发展,民间金融不断发展壮大。民间金融非常规化心态,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实现合理定位。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成本差别不大,但民间金融利率高,正规金融利率低,如果把时间、收益机会考虑进去,民间金融成本优势会发挥更好。民间金融具有风险,也是有危害的,民间金融能够满足借贷需求。
民间金融作为内生的金融制度,不可能被正规金融完全代替,融资的灵活性、成本信息优势不可比拟。如何让其运作更加规范、更加合理性、更合规,才可有效降低风险,真正认识民间金融创新发展规律、动力。
盘活民间资本,扩宽融资渠道,企业融资渠道从金融机构扩大到了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形成了新的民间贷款力量,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起到积极作用。民间金融,还没有统一认识,根据资金不同研究需要进行界定,民间金融还要增强可操作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民间金融的存在弥补了正规金融不足,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从而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完善信用体系,在诸多方面发挥了作用。
⑦ 如何做好金融行业商业化
——原标题:2019年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市场分析:驱动金融智能化变革 未来存在两大发展风口
1、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首个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发布
“AI+金融”是刚刚闭幕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热门议题之一。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吸引了华为、腾讯、微软、IBM、商汤科技等科技公司,还吸引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平安、蚂蚁金服等金融公司。
金融科技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被热议,是中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2019年8月下旬,央行颁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首个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
与会的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随着《规划》的颁发,中国金融科技将迎来长足的发展,“人工智能下一个风口是金融科技的2B业务”。
咨询公司KPMG预测,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融资额,将在2020年超越美国。
2、中国金融科技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悉,美国金融科技起步较早。原因是金融危机后,次级客群征信需求、监管科技需求日益受到关注;另外,21世纪以来,AI、大数据的发展让大数据风控、智能投顾、智能投研、区块链等技术在美国呈现跨越式发展。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金融科技起步较晚,但以2013年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为起点,金融科技已经广泛应用于支付、财富管理、消费金融、保险科技、监控科技等领域。
2019年被业内誉为“金融科技的变革之年”,这一年,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从“数字化”、“智能化金融”、“网络化”打造科技金融新生态,助力金融行业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升级。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行业发展景气高,行业投资规模显著提升。具体来看,在投资规模上,2013-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行业投资规模波动上升。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金额创下历史纪录,投资金额达1118亿美元,是2013年的近6倍。
2013-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金额统计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第一财经总经理陈思劼表示,在金融和商业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已经在发生。一批新型的金融机构从一开始就依靠技术革新、金融科技来开辟市场,而传统的金融机构也开始意识到必须要积极地布局智能金融的业务,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才能拥有自己的未来。新技术不断催生金融科技新物种、新模式、新产业。可预见的是更富有获利效率的金融科技新生态正在形成。
政策的支持也为行业的新一轮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19年8月下旬,央行颁布了《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是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首个发展规划和顶层设计,对金融科技推动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也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根据《规划》目标,未来的三年将成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关键期。度小满金融CEO朱光此前表示,未来3至5年中国金融科技将进入最好的时代,同时赶上人工智能科技的高速发展期,人工智能落地的场景非常多。
度小满金融副总裁许冬亮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呈现爆发性的上升态势,按照这个趋势的发展,3年之后我们在这个层面有机会超越美国。中国有非常强的优势,第一,巨大的人口基数以及爆发的消费需求孕育大量的发展机会;第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给金融科技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3、中国金融科技快速发展驱动金融智能化变革
中国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驱动金融智能化变革。“事实上,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产业的数字化和数据化,目前在金融、互联网等领域,人工智能应用较为深入,根本原因是这两个产业的数字化进程最为彻底。”同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伟东表示。
许冬亮认为,金融科技将在获客、风控及服务三方面对金融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在智能获客方面,许冬亮认为平台需要三个重要的能力,第一是用户的多维度实时触达能力;第二是用户画像构建能力,“光触达用户不够,还要了解用户”;第三是算法,“能够把(用户)需求及时匹配”。
在风控及服务方面,许冬亮表示,度小满金融在金融云、金融大脑的“技术底座”的基础上,利用反欺诈、多头防控、信用风控等技术,帮机构有效应对风险;依托智能经营、智能投研、智能机器人(14.650,
0.24, 1.67%)客服等技术,帮助机构降本提效。
上海新颜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向前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风控方面对金融的改造。黄向前表示,“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情况来看,目前在国内智能金融应用投融资市场里面,智能风控占比约三分之一。从整个应用的效果来看,智能风控最活跃、市场规模占比最大。”
黄向前指出,人工智能助力打破传统金融风控技术壁垒,“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风控后,能够通过大量数据运算之后进行风险定价,从获客到信贷的授信、放款、催收,能够实现全流程化的处理。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效率、放贷的精准度、降低风险这一块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外,黄向前认为,随着计算机视觉大规模的使用,图像的处理、检索、重构都能极大地提高整个智能风控的效率、效果。“在支付过程中,已经开始大规模地通过人脸识别实时地做一些风险的控制。此外,利用虹膜和声纹等生物特征进行风控的尝试,也能提升反欺诈的效果。”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5G技术大规模应用,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技术将使整个金融行业的业务运营、风控、贷后相关的管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黄向前称。
4、未来中国金融科技风口在哪?
金融智能化变革成为趋势,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李伟东坚定地认为,人工智能下一个风口是金融科技的2B业务。
德意志银行环球金融交易业务部中国创新及金融科技产品主管祝一也认为发展方向是2B的业务。“其实外资银行大部分在中国国内都不是以网点取胜,我们关注的主要业务还是2B的业务”。
“我们是希望把客户和我们的金融科技合作伙伴打包在一个圈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让银行不再像传统银行,金融科技公司也不是传统的金融科技公司,客户也会变得更加数字化和智能化。”祝一表示。
北京眼神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周军则认为,金融风口在银行业务,将银行的理财产品植入民众生活各个场景里去,让金融和民众生活场景密不可分,这是金融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1)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看来,金融科技发挥作用可以从两个角度衡量:
一个是金融科技的角色,激活了传统金融科技里的活力;
第二个是在科技金融融合的过程当中,科技本身慢慢独立化,独立的解决方案对外输出和赋能,科技开始成为金融业的生产要素。
2)薛洪言认为,未来金融科技的风口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金融业内部从C端到B端的转移带来整个金融科技进一步的发展风口。
二是从金融到产业的拓展。其实金融科技不仅可以用于金融行业,还可以运用到产业领域、智慧城市的建设等,这也是未来一个大的风口。从场景的拓展来看,整个金融科技未来的风口在于场景不断地深化和拓展。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科技金融服务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⑧ 如何让产品金融化
金融产品创新是指金融资源的分配形式与金融交易载体发生的变革与创新。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各方金融要求多样化、金融交易制度与金融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一方面,金融产品的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分配了可支配的金融资源,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的需要;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创新适应了社会财富不断增长的背景下,金融投资者对投资产品的多样化需要和投资风险管理的各种要求。
贷款类金融创新工具: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贷款类金融创新工具有可调整利率的抵押贷款、浮动利率贷款、背靠背贷款、可转让贷款合同等。债券类金融创新工具:国际流行的浮动利率债券、零息债券、垃圾债券、可转换债券等。资产管理类创新工具:目前国际上已有股权化资产、债务一股权互换、资产证券化、无追索权之资产销售等多种形式。表外业务创新工具:国际上已存有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利率协定、信用证、各种票据发行工具、对各种证券增强信用的担保等名目繁多的表外业务创新工具。
⑨ 有恒科技如何让金融智能化的
有恒l科技以卓越的科技实力为依托,凭借多年的行业服务经验,结合对我国金融市场多年的深入研究,开展以金融智能化为主的科技服务,旨在帮助更多的金融机l构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基于有恒l科技团队持续不断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产l品和服务涵盖交易系统研发、金融营销、大数据应用以及智能化整合解决方案四大类业务,有恒l科技致力于深度挖掘智能化的商业价值,成功为多家金融机l构提供了端到端的满意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