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金融业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金融业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发布时间: 2022-01-19 23:12:13

A. 有哪位高人知道解决中国金融安全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

一、概况:
本课题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重点研究项目,批准日期为2000年9月,项目批准号:2000ZDXM790016,完成日期为2003年2月,现已报送教育部鉴定。
本课题的主持人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刘锡良教授。课题组主要成员有:聂富强博士、孙磊博士、陈赤博士、李镇华博士、刘光灿博士、罗得志博士、李世宏博士等。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及各类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最重要方面。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中国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特殊的脆弱性。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开放条件下脆弱的金融体系往往难以避免危机的洗礼。加入WTO以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具有特殊脆弱性的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如何在开放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防范金融风险,防止爆发金融危机,确保中国的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这无疑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实际,从微观、中观、宏观、对外等四个层面深入分析了危及和维系中国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未来几年维护金融安全、防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上,力图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的理论框架。课题主要内容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理论篇。首先,从理论上界定金融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金融风险、金融效率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其次,综述和评价有关金融危机、金融脆弱性的理论及当代金融危机模型;最后讨论了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二篇国内金融安全篇。本篇主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探讨影响金融安全的内部因素。微观层面主要着眼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分析了微观金融安全的理论基础以及决定微观金融安全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分别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中观层面选择金融结构作为研究切入点,在探讨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一般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中国金融结构对金融安全的影响;宏观层面主要研究了经济转型、政府行为、道德风险及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发展等对金融安全的影响。
第三篇对外金融篇。该篇既关注我国金融开放的现状,更注重未来一个时期的开放进程,重点探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金融安全问题。通过前瞻性分析寻求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如何从实际出发维护自身安全、防范外部冲击可能带来的金融危机。其内容包括: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危机的传染、汇率制度安排与金融安全、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安全、中国的资本外逃对金融安全的影响、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与时间表的安全性分析。
第四篇对策篇。依托前三部分深入分析的基础,本篇集中讨论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对策问题。首先,探讨了中国金融安全状况定量评价的视角、指标体系及计量模型,并运用大量的数据得出了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量化结论;其次,针对微观、中观、宏观等层面和对外开放过程中的金融风险,提出了化解风险、防范危机的对应之策;第三,提出了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构建金融安全网是维护中国金融安全的根本办法,并对当前金融安全区建设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四、课题的主要特点及结论是:
(一)本课题的主要特点:
1、高度重视研究思路、内容及研究报告系统性,力求全面地反映有关金融安全研究的已有成果,力求全面描述中国金融安全的现实状态,并深入剖析现象背后的内在决定因素;2、注重以基础理论研究为先导,从理论上阐明金融安全、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稳定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系统归纳总结评述各种金融危机理论和危机模型;3、紧密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从微观、中观、宏观和对外开放等四个层面全方位地探讨金融安全问题;4、注重借鉴其他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维护本国金融安全的经验,既针对现阶段又着眼于将来一定时期内,在充分考虑科学性、可行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建立我国危机预警系统、构建金融安全网等防范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思路。
(二)本课题的主要结论或创新点:
1、首次系统而明确地界定了开放经济体系、经济安全、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等概念,深入分析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系统地对金融危机的种类、金融危机理论和金融危机模型进行总结和评述,反映了危机理论研究的新方向。其中第三代危机模型是Gregor Irwin&David Vines建立在Radelet and Sachs、Krugman、Dooley等人研究基础上的最新成果,以俄罗斯为研究对象的合作性金融危机模型也进行了介绍。
3、阐述了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所构成的微观金融,是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基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成熟程度,企业状况和信用制度是决定微观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
4、衍生金融具有管理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功能,但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按照科学的方法和顺序发展衍生金融,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5、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我国的金融结构正处在高速变动时期并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金融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过程都将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状态。
6、我国区域金融的安全状态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地方政府的行为是引起金融风险扩散的重要原因,建立金融安全区是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的有效措施。
7、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维护金融安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的安全性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但我国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是不利于金融安全的。
8、在转型期间的特殊制度背景下,制度变迁、政府干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金融监管体制等对金融安全状况都有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着的道德风险是威胁我国金融安全的最重要因素。
9、金融全球化一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在国际间的迅速传递,全球金融的不稳定性增强,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增大。
10、当代金融危机的爆发通常与一国的汇率选择、国际资本流动策略密切相关,汇率制度安排失当、汇率政策失误、不适当地开放资本项目等是一些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关键因素。
11、资本外逃是影响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形式的资本外逃可能对实体经济和经济政策带来不同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应特别重视对资本外逃的研究。
12、确定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与时间表,应该本着积极的态度,同时要做好相关经济环境、法律制度、监管措施的准备,这样才能维护中国自身利益与安全。
13、讨论了中国金融安全状态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对目前的金融安全状况做出总体的量化评价,提出了一套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测定的指标体系。
14、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密切联系当前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以及对内、对外两个方面提出了维护金融安全的具体对策,系统性和针对性强并具有可操作性,可作为有关部门决策的参考。
15、立足于中国金融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出了金融安全网建设是维护一国金融安全的基本制度建设的观点,为保障金融安全所必需的各种制度进行分析和设计。
16、在分析评价我国金融安全区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金融安全建设的成就,提出了未来安全区建设的具体思路:明确创建目标、合理组织实施、构筑运行框架、科学指标体系。
(三)课题的不足之处或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偏重于就金融安全本身进行讨论,在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发展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变化等方面来讨论金融安全略显不足。
2、 对脆弱的中国银行体系仍具有超稳定特征的分析,还可应用社会学的其它一些理论进行解释。
3、 对虚拟经济总量和实体经济总量结合与偏离的关系还可深入进行分析。
五、本课题的阶段性成果及最终成果
经过课题组成员三年的努力,形成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
1、 工作论文及研究报告:
《金融结构与金融安全》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与金融安全》
《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与金融安全》
《融资结构与金融安全》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研究》
2、 发表论文:
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稳定,《财贸经济》2000年第3期
韩国处理金融危机的经验《经济学消息报》2000,3
风险投资与西部企业《经济学消息报》2000,9,15
论银行不良资产的根源《金融研究》2001、10
道德风险与金融安全《财贸经济》2003、1
我国政府对金融安全的维护及影响《财经科学》2004、3
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现代化研究》台湾,2000,1
莫忽视中国金融业的脆弱性《现代商业银行》2002.7
当前银行改革值得关心的八个问题《中国金融》2004,1
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有关问题的思考《中国金融》、2004、11
中国会爆发金融危机吗《现代银行家》2003、1
3、 博士论文:
《问题银行的市场退出研究》
《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
《银行资本有效性监管研究》
《资本市场与道德风险研究》
《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顺序研究》。
4、 最终成果:
《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专著,2004年将由中国金融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

我国区域金融安全问题的理论研究
http://www.zgjr.com.cn/main.asp?Wwzid=253

B. 面对金融危机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A 面对金融危机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给国际安全形势带来严峻挑战:

国际战略格局朝着“一超弱化,多强易位”的方向加速调整,使国际战略摩擦和热点、敏感地区的冲突明显增多;恐怖主义、海盗愈发猖獗;社会动荡加剧且联动性增强,严重威胁各国的社会稳定;军事强国转嫁危机的战争冒险难以排除。

作为日益开放的新兴大国,我国的安全稳定难免受国际安全大环境的影响,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社会转型期凸显出的各种矛盾会被进一步“放大”,进而给国家安全稳定带来巨大压力。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必须制定有针对性的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战略是通过建设和协调运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各种国家力量,从全局高度谋划和指导维护国家安全的方略。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外安全形势造成的严重冲击,更加凸显出国家安全战略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中的巨大作用。

一、突出维护国家发展安全在国家安全战略谋划中的地位

生存与发展利益是国家的两大根本利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大规模战争对我国生存安全的威胁明显缓解。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表明,我国的发展安全仍面临严峻挑战:局部战争、他国战略遏制、海上安全威胁、敌对势力的干扰破坏对我国安全的威胁始终存在;能源资源、对外贸易和海外投资等问题上的国际摩擦日益增多。鉴于此,国家安全战略应将维护国家发展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进行战略谋划。

当前,威胁我国发展安全的因素,多数来自经济、文化、信息、社会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它们具有很强的爆发性、扩散性和转化性,如国际金融危机,由美国向全球扩散,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扩散,由非传统安全领域向传统安全领域渗透,其破坏性有时会超过战争,如科索沃战争使南联盟的生活水平倒退七八年,而亚洲金融风暴使印尼生活水平倒退15年。可见,非传统安全威胁已成为战争之外危害国家安全的另一主战场。为了维护国家发展安全,国家安全战略必须高度重视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判断,并据此做出有效应对。

二、恰当评估国家实力,为制订国家安全战略提供准确依据

在谋划国家安全战略时,应对我国的实力做出恰如其分的估计,不能被国际社会的一时“热捧”冲昏头脑。一旦过高估计自身实力,不仅目标难以实现,还有遭受他国“捧杀”的危险。因此,我国应继续保持内向姿态,将主要精力放在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和加快提升综合国力上。同时,要用好用足机会,提升国际地位,注意处理好与他国关系,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是一个无意于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负责任大国。

三、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全方位、多手段维护国家安全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呈现多样性、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征。维护国家安全既要维护国家生存利益,又要维护国家发展利益;既要维护领土、领海、领空安全,又要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安全;既要关注传统安全,又要关注非传统安全。一个领域产生的安全威胁,往往向其他领域渗透,进而全面冲击国家安全。因此,我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应以主权和政治安全为前提,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安全为支柱,以信息安全为关键,统筹运用经济、政治、外交、舆论、军事等多种手段应对威胁。此外,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上升,我国应更加重视通过国际安全合作来化解危机。这即是国际安全形势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拓展战略空间、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国际社会普遍希望我国在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借机加强国际合作,不仅有利于通过国际合作降低危机对我国安全的冲击,而且可以借此加强与被援助国之间的关系,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对我构建安全的战略环境大有裨益。

四、从军事角度加强对新安全威胁因素的研究,提升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的效能

军事力量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强柱石,随着国家利益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军队为国家和平崛起的保驾护航作用愈加凸显。但面对这场来势凶猛的国际金融危机,军外经济专家无法就我军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准备、力量运用和建设等问题给出专业建议;军内的多数战略和军队建设专家由于对金融和经济缺乏深入研究,也难以就上述问题给出科学指导。这一现象表明,不加强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能力建设和运用方面的研究,军队的发展就会落后于国家发展的军事需求,就很难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力量支撑。随着社会的发展,金融、信息、环境、能源、灾害等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愈显重要,军队必须高度重视应对这些领域可能出现的危机。可以说,在军内成立专门研究机构,从军队建设、力量准备和运用的视角对这些领域进行专门研究,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C. 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这些方面: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第一,建立“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正是为了不断提高对外来安全威胁的综合防御能力,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第二,要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国内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解决,有些还需要结合扩大对外开放才能解决。
第三,不断提高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企业能够通过合作,不但可以有效利用对方的生产技术,弥补自身研发能力的不足,甚至还可以利用对方的管理经验和销售网络等。

D. 金融对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作用具体有哪两个方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

E. 金融与国家安全有着怎样的关系

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新时期下的中国而言,金融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金融对实体经济、产业不仅是服务,更是引领。金融实力是国际竞争与地缘政治博弈的核心实力,胜败之间的须臾转换,利益得失的天壤之别,取决于金融的正确定位和作用发挥。
这里说也说不清楚,建议你去看一本书叫金融与国家安全,那里可以帮助你更多。

F. 如何才能做好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

你好!以下是我所找到的资料,希望对阁下有用! 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
依据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和理论,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维护海洋权益。维护安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稳定的周边和亚太地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繁荣。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思想、理论和国家安全战略的目标,决定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特点是内向型、防御型、和平型的。正如邓小平指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永远不称霸,中国永远不会欺侮别人,中国不干涉别国内政,也决不容许别国干涉中国内政。这是我国国家安全战略与美国和西方大国外向型、进攻型、扩张型的安全战略根本不同之处。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可概括为:“卫主权、求和平、保稳定、谋合作、促发展”。卫主权,即捍卫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捍卫和维护海洋权益。求和平,既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周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保稳定,即确保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致力于稳定周边环境。谋合作,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基础上,谋求与所有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环保、跨国犯罪等领域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发展,即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国防力量,发展民族团结,发展生态环保工程,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
国家安全战略问题是近几年军内外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以上提出一些个人的见解和观点,以期同关注此课题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G. 从经济角度说明,在对外开放中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当然,外资的进入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对内资企业形成冲击。站在国内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外资的破坏性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从短时间来看,这种压力非常巨大,很多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遇到困难,甚至倒闭、破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张士铨认为,“外资控制了我国相当一部分战略产业和战略资源,客观上挤压了本土企业的发展,凭借技术、管理和规模优势使本土企业在竞争上更加不平等,甚至丧失发展机遇。”[9] 有人甚至将外资对某个行业的冲击简单地理解为中国的产业不安全,甚至把国有企业受到冲击理解为民族工业不安全。这样就把外资企业的冲击当成对产业的威胁或对民族工业的威胁。有人不承认外资对中国的产业形成威胁。南开大学的葛顺奇从外资规模、敏感行业、产业结构、技术控制、金融管理等多个方面测量外资对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发现外资企业占所在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企业数量的比例都比较低,所以就得出结论认为外资没有对中国产业形成任何威胁。[10] 这种观点同样引起质疑。外资的影响力通常确实和其所占比例成正比,但并不总是如此;用外资在不同行业所占的比例作为指标来衡量外资的影响力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也不能保证是正确的方法。

严格地说,外资对某些内资企业的冲击所造成的竞争压力,即使到了企业倒闭、职工失业的地步,也还不是产业安全的问题,而是产业调整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如果从某个产业本身的发展来看产业安全,而不是从这个行业外资和内资的比例变化来看的话,只要这个产业的总体发展趋势不断壮大、不断提高,这个产业就会越来越安全。相反,如果整个产业不断萎缩,甚至面临生存危机,那它就是不安全的。如果外资的进入加速了某个行业的发展,就会使该行业的安全更有保障。即使外资在某个行业形成垄断,所影响的也主要是公平竞争问题,对产业安全的影响也不能说是负面的。公平地说,有些企业即使没有外资冲击也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但如果外资冲击引发国内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并由此引起社会动荡的话,这种动荡就会反过来构成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外资虽然不是社会动荡的直接的威胁,但却成为引发问题的罪魁祸首。还有些文章提高的外资企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问题、外资企业享受超国民待遇问题以及由此造成的虚假外资等问题[11],实际上也都是政策调整和改进管理的问题。近年来,金融安全在国内受到特别关注,各国都特别担心国际游资冲击其金融体系。游资主要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过剩资本,而且数额巨大,流动性强,汹涌而来,呼啸而去,一会儿冲击股票,一会儿冲击外汇,所到之处,经常造成严重破坏。中国得益于倍受争议和责难的国家外汇管制,侥幸躲过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但在目前服务业开放过程中,这一问题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敏感,确实需要高度重视。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外贸依存度问题,更具体地说,一是能源、原材料大量依靠进口问题,二是制成品大量依靠出口问题。前者的风险在于国际市场供应和价格波动,后者的影响主要是消费市场的不稳定、进口国政府的限制和来自其他国家产品的竞争。目前全球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供应已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国际市场,总体上并不存在供应中断问题,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是经常发生的。由于中国采购量的扩大,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生产成本从而使国内生产的自主性降低。一旦出现严重不利于我的情况,维护我国利益的难度也就随着加大。另外,尽管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但贸易保护主义依然存在,有时候还相当严重。目前中国产品出口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新老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在世贸组织成立以来的10年里,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成员方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占总数的1/7左右。在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这类摩擦恐怕会持续不断。此外,由于中国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类似,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存在于各自国家的市场,也会出现在发达国家市场。可以说企业之间的这种激烈竞争是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需要说明的是,中国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外资企业造成的,而且是生产国际化分工的结果。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是根据其对国际市场较好的判断和把握来确定产量的,因而不大可能出现严重的生产过剩。比较而言,中国内资企业对市场的把握和控制能力较差,对国际市场的驾驭能力有限,容易出现闪失。目前中国对外投资还很少,随着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谋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任将变得更为复杂,中国海外的经济利益在很大程度上还将依靠东道国经济的安全

H. 如何维护金融资产安全

你好:银行贷款原告有严格的格式文本,按月分期约定6个月,现在已经15个月了,原告相信会得到法律支持的。

I. 面对金融风暴,置身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什么都没有老百姓过上民主平等自由的幸福生活重要做一点实事吧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与欧美的老百姓的生活差距有多大 你知道吗

热点内容
上海石油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4-09-20 00:51:40 浏览:870
财务年度报告对股票的影响 发布:2024-09-20 00:45:04 浏览:269
期货和现货差多少钱 发布:2024-09-20 00:30:45 浏览:467
但斌基金最少多少钱才可以买 发布:2024-09-20 00:30:43 浏览:884
降龙股票软件60 发布:2024-09-20 00:14:51 浏览:595
java股票交易算法 发布:2024-09-20 00:14:50 浏览:859
房屋如何缴纳公共维修基金 发布:2024-09-20 00:10:08 浏览:48
发行股票的手续费影响营业利润吗 发布:2024-09-19 23:52:23 浏览:341
补偿基金如何交易 发布:2024-09-19 23:52:01 浏览:497
2020年2月价值投资股票 发布:2024-09-19 23:30:32 浏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