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发布时间: 2022-01-19 23:07:51

1.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你知道金融演化进程背后发生的事情。

2. 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金融危机将加快地缘政治变迁,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每一次危机都引起一次地缘政治变化。比如1933年经济大萧条,比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此次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美国最先感受到危机即将引发深远影响。去年11月,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发表报告称,二战后构建的国际体系,到2025年将变得“难以辨认”,原因包括全球化、新兴强国的崛起,以及“财富和经济实力相对地从西方到东方的历史性转移”。

报告说,柏林墙倒塌后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时刻”行将终结,一个多极的世界体系正在形成。

而仅仅在4年前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上一次报告中,还预测到2020年,“美国将继续处于主宰地位,大多数主要国家已经放弃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想法”。

接受《了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表示,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衰退将加快地缘政治变迁,并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金融危机加速力量东移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向阳认为,金融危机是地缘政治生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催化剂。伴随新兴国家的崛起,全球地缘政治重心逐渐东移,而金融危机加快了这一进程。

“最终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实力。”他说,金融危机将加快世界地缘政治重心东移的趋势,即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西方到东方,从欧洲到亚洲。不仅是财富,还包括大国在该地区的云集,以及地缘政治热点的集中。

今年2月,美国中央情报局对2008年底世界各国GDP进行了一番描述:2008年全球生产总值为78.36万亿美元。其中欧盟18.9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为第一大经济体。按国别,美国以14.33万亿美元高居榜首,排在其后的是日本、中国和德国。5到15名分别为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和韩国。

在这份榜单中,金砖四国除印度(第12位)外都进入前十。中国排在第3,与日本的GDP相差约6200亿美元,俄罗斯从第10位上升到第8,巴西上升一位至第10。2008年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金砖四国的经济增长率仍然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中国实际增长9.0%,俄巴印三国尽管受到货币贬值影响,最慢的巴西也有5.2%的实际增长。排在第13和第15位的墨西哥和韩国,也属于新兴经济体国家。

与之比较,发达国家的增长率大多在1%之下,日本为零增长。

一般认为,新兴经济体在经济上的崛起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进行的,不难发现,全球经济衰退正在加速世界经济版图的调整。其表现,也正是财富和经济实力从西方向东方“历史性的转移”。

一方面,经济衰退加速了经济力量向新兴经济体的转移,另一方面,加速的程度将日益明显。

中国今年确立的增长目标是8%,从刚刚公布的第一季度数字看,实现这个目标有一定困难,但已经是全球最好。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日本2009年的经济增长为负5.3%,这意味着中国2009年很有希望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按照世界银行3月30日发布的预测,预计全球GDP在2009年将会收缩1.7%,高收入国家今年陷入深度衰退,GDP总体下跌2.9%,而发展中国家GDP增长可能从2008年的5.8%放缓至2.1%。世界银行预测中国今年的GDP增长为6.5%,印度4.0%,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压力下,仍是表现最好的经济体。新兴市场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明显好于发达国家。

《2025年全球趋势》预测,到2040年至2050年,金砖四国加在一起将赶上原先的七国集团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到2025年,8个最大的经济体按递减顺序排列将是:美国、中国、印度、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报告认为,虽然美国仍维持着相对优势,但中国和印度作为多极化时代的新兴大国,在影响力方面将和美国展开竞争。

20年内美国仍有相对优势

显然,金融危机加速了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现有的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其优势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所削弱。

陈向阳认为,大国力量此消彼长使各自的地缘政治地位产生变化,促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或者按照《2025年全球趋势》的说法,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崛起,“一个全球范围的多极体系正在出现。非国家行为主体——企业、部落、宗教组织,甚至还有犯罪网络——的相对实力也会加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研究员姜毅赞同金融危机对地缘政治带来冲击,但他同时认为,地缘政治是个相对稳定的范畴,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超独霸,都是最大的地缘政治,金融危机的影响会有多大,是不是本质性的影响,或者说能否促使地缘政治版图和走向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好说。

“不过”,他承认,“从影响力上讲,金融危机是现在世界上发生的一个最大事件。”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的看法是,传统的地缘政治的变化,无非指的是一个国家衰落,另一个或者另一些国家力量上升,国际权力平衡发生改变,而且是长期性的根本改变。这次金融危机被叫做全球化时代的第一场金融危机,或者是全球化遇到的最大的系统性挑战。世界体系或者全球化的中心,而非边缘,正是危机的根源,美国霸权是否因此衰落是最关键的大问题。

“但即使美国霸权衰落了,并不意味着其他力量就兴起了。全球化几乎是美国推动下的全球化,或者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化,美国遭到自我毁灭,连带全球化的其他部分,从欧洲到亚洲,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幸免于世界体系危机的冲击。尤其是新兴国家遭到的打击更大。”庞中英说。

据他观察,危机之下,不少人想到与美国“脱钩”,但实际情况是,因为与美国的关系很深入,“脱钩”已经来不及了。大多数国家都与美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单地“脱钩”,还不是应付危机的根本出路。因此,金融危机虽然重创美国,但世界权力平衡却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仅就经济实力而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是下降的。但美国2008年的GDP超过日本、中国、德国的总和1.4万亿美元,表明美国的相对领先优势20年内很难动摇。

而从军事实力来说,一定时间内美国仍有很大优势。软实力方面,尽管美国的国家形象受损,但它的科技优势、自我恢复能力、对世界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并未受到多大损害。

总之,金融危机让放任自流的美式自由资本主义付出惨重代价,但美国主导世界的地位受伤不深。可见,金融危机使得多极化进程加速,但一个全球性的多极体系,仍然是一个远景目标。

“后西方”时代打破对西方迷信

专家指出,金融危机一方面带来各大力量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因而影响着相互间的政治行为,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一些国家的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不稳。

从欧洲到亚洲,到拉美和非洲,政治动荡之后又会产生一些新的地区热点。比如,危机已经直接导致拉脱维亚和冰岛政府倒台。虽然危机的影响是不均衡的,但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政治上免疫。

与此同时,金融危机促生区域合作新的态势。陈向阳说,金融危机不断深化和蔓延表明,仅靠单个国家的力量不足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就是要和周边国家“抱团取暖”,联合自强。比如在东亚,虽然东亚系列峰会因泰国局势原因未能如期举行,但在日前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建立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第5届美洲国家峰会上,冷冻了半个世纪的美国与古巴关系松动,奥巴马与“反美斗士”——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握手言欢”,成为反映美拉关系回暖的晴雨表。陈向阳认为,所有这些,“投射到地缘政治领域,新的大的地缘政治板块结构更为清晰。”

当前,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当务之急。为此,各国既对各自的对外政策作出调整,同时也对自身的发展道路进行反思。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变化中的时代。

庞中英称之为“后西方”时代。“‘后西方’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打破了人们对西方的迷信。”这个时代,西方不再独大。而非西方国家,则必须自主地探寻适合自己的新的发展道路。因此,这也将是一个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时代。

综合各方观点,最大的变化将属于中国,中国将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

专家同时指出,这里最大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如何办好自己的事”。他们认为,一定要看到我们国内的问题和困难也很多,当前面临着经济从出口拉动型增长调整到大幅扩张国内需求的巨大挑战。

欧盟则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今年的欧盟春季峰会上,新“铁幕”这样的冷战词汇重现。新“铁幕”两侧的东、西欧国家政府都誓言要促进欧洲融合,但各自国内的保护主义势力和极右政治力量,却因经济恶化而日益抬头。

新“铁幕”不仅妨碍欧洲经济复苏,甚至可能危及那里的政治稳定。而面对自觉重新崛起的俄罗斯,欧洲各国表现出的是分裂。《2025年全球趋势》将欧洲称为“跛足的巨人”。不过,欧盟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对非洲而言,那里有能源和资源的优势,在危机背景下,无论从客观资源条件、各国寻求自身发展的努力,还是大国对非洲的借重,显示非洲的战略地位还会进一步上升。

此外,由于拥有石油资源,波斯湾国家的地位也将增强。

在传统的地缘政治热点地区中东和中亚,由于奥巴马推行多边外交政策和展开对话,专家预计主要力量在这些地区的争夺烈度可能会有所降低。但是,在南亚和东南亚,由于面临极端主义的挑衅,而且国内的社会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被激发出来,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短期内将成为地区热点。

3. 具体分析:本次金融危机是如何从华尔街蔓延到整个美国,又如何从美国蔓延至全世界,影响世界经济的

这个问题只有刘先生最懂 如果你真心求解,你应该去找刘先生。
在此只简单提几点吧:华尔街就是美国金融中心了,华尔街出问题就等于整个美国金融出问题。
此次金融危机本身其实对世界经济并无多大影响,说没影响是相对于危机之前的秩序,之前之后并无多大变化,好比一棵庄稼 是烂根还是烂叶的问题。
其它的经济问题好比是另一个拳头,两个拳头一起砸,大家就认为是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问题。其实金融的危机是金融的危机 经济的问题是经济的问题,这是两个可以分别独立发生的事情,现在两个事情凑在一起发生而已。或者说金融危机是个幌子而已。
假如经济本来就好的话 金融再危机也没问题。如果经济本来就烂了 金融情况再好也没用。

4. 世界金融发展历史

世界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初形式,是国际间的商品交换。早在14~15世纪,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国际间的商品交换较前频繁。16世纪~18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地理大发现、殖民地的开拓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进行,国际商品交换有了相当发展,并出现了国际分工的萌芽。18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需求一国国内的生产和市场已无法满足。一些先进国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寻找销售市场、原料和生活资料来源。而这时,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形成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大量销售工业品;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被打破,变成先进国家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基地的格局。原来一国内部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工和对立,开始转化为世界范围内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对立。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国际分工的范围,通过国际商品交换,各国经济开始建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初步形成。
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以电力的应用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一系列规模巨大的重工业部门的形成和发展,交通运输的长足进步,使国际经济的联系更加频繁和紧密。这个时期,垄断的形成加速了生产扩张和资本积累,出现了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的溶合。势力庞大的金融资本必然要对外扩张、输出资本。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也展开了争夺世界市场、瓜分殖民地的斗争。这样,不仅交换关系国际化空前发展,而且生产过程也国际化了。各国国民经济的相互依存和紧密结合,形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世界经济最终形成。这一阶段的世界经济主要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与殖民地、附属国经济两大部分构成。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新生的社会主义经济出现,打破了世界经济的旧格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40多年间,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大批民族独立国家,因而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民族主义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并存的格局。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50~6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自70~8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加剧,出现了滞胀(见停滞膨胀)长期存在的局面。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战后初期美国一家独霸的局面,逐渐演变为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70年代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贸易战、投资战等日益加剧;它们之间经济往来和互相依赖也同时加强,所有这些已构成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内容。
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曾长期遭受殖民掠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畸形发展。在战后几十年,它们依据各自不同的条件逐步发展民族经济,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旧的国际分工的束缚,在全面发展民族经济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特别是一些国家还受到债务问题的困扰。这些国家都积极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开展相互合作南南合作)和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南北对话),争取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经验表明:不但要在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和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经济联系,而且要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在广泛的国际经济联系中发展本国经济。当今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实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世界经济事务,在与他国互利合作中发展壮大。
世界经济是国际分工、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产物,并将随着各国经济的国际化而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空前深化,各国经济联系的形式日趋多样化,乃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如欧洲共同体、美、加自由贸易区等。它们已构成今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5. 金钱的崛起 有翻译成中文的吗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新品]
市场价 : ¥39.00
普通会员 : ¥31.20
1-3星会员: ¥30.42
4-5星会员: ¥29.25(75折)
校园优惠价 :¥30.42(78折) (马上了解)
加入教材预订单 new (50天教材预留服务)

基本信息
【评 价】 (共 0 条) 参与评论
【原 书 名】 The Ascent of Money: A Financial History of the World
【原出版社】 Penguin Press HC
【作 者】(美)尼尔.弗格森 [同作者作品] [作译者介绍]
【译 者】 高诚[同译者作品]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书 号】 9787508615073
【上架时间】 2009-5-31
【出版日期】 2009 年6月 【开 本】 16 【页 码】 286 【版 次】1-1
【所属分类】 经济管理 > 超级畅销书(Bestseller) > 经济现象/金融环境(Economy/Finance) > 次贷/金融/经济危机(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内容简介】

在全球信贷紧缩、金融行业出现危机的形势下,“货币”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货币究竟怎样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本书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你知道金融演化进程背后发生的事情。.

在书中,我们随货币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从欧洲大陆流通的古罗马银币,到成为第一批银行家的意大利高利贷者,从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货币”,到今天银行外汇显示屏卜闪烁的数字,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后的推手。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赚一笔?文艺复兴的深层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和美国如何开始成为共同体?本书告诉我们,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透过弗格森的专业视角,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被赋予新的意义,更清晰地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发展进程则构成一切历史背后最为本质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融这个虚拟市场?又怎样整顿自我,重新出发?本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理解今日的世界,无疑,它将是当前我们处在历史分歧点,站在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位置时,为我们提供的一部宝贵的指南。...

【作译者介绍】

本书提供作译者介绍
尼尔·弗格森,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纸和铁》、《现金关系》、《帝国》、《巨人》、《世界战争》,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为第四频道撰写并制作了四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帝国》、《美国巨人》、《世界战争》,以及最近的《货币崛起》。2004年被《寸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韵100人”之一。...

6. 《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货币崛起》TXT电子书

可到网络搜一搜。

7.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 (英)尼

《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作者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描述了货币的历史,让你知道金融演化进程背后发生的事情。
在全球信贷紧缩、金融行业出现危机的形势下,“货币”已成为全球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货币究竟怎样影响到我们今天的社会?在书中,我们随货币进行了一次穿越时间的旅行。从欧洲大陆流通的古罗马银币,到成为第一批银行家的意大利高利贷者;从五千年前流通的泥土“货币”,到今天银行外汇显示屏卜闪烁的数字,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金融常常是背后的推手。罗斯柴尔德家族为什么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赚一笔?文艺复兴的深层推动力是什么?中国和美国如何开始成为共同体?《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告诉我们,每个历史故事背后都有一条金融线索。透过弗格森的专业视角,许多为人熟知的历史事件被赋予新的意义,更清晰地成为金融史上的一座座里程碑,而金融的发展进程则构成一切历史背后最为本质的故事背景。
在金融危机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金融这个虚拟市场?又怎样整顿自我,重新出发?《货币崛起:金融如何影响世界历史》给大家提供厂一个历史的视角来理解今口的世界,无疑,它将是当前我们处在历史分歧点,站在人类文明一路走来的位置时,为我们提供的一部宝贵的指南。

8. 世界历史上的通货膨胀及其影响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

我国民国后期

①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

②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物价上涨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1)×100%=100%。

通货膨胀的后果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

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

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

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相关理论

1.【货币主义的解释】

对于通货膨胀最广为人知也最直接的理论是:通货膨胀导因于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规模增长。此说主张以比较GDP平减指数与货币供给增长来作测量,并由中央银行设定利率来维持货币数量。此观点不同于下述之奥地利学派者在于其着重于货币之数量而非实质。在货币主义架构下,货币的聚集是重点所在。

货币数量理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体所耗货币总量取决于现存货币总量。下列公式创自此说:p 为一般消费品物价水平,dc为消费品总需求量,而sc消费品总供给量。

公式背后的观念是:在消费品总供应量对消费品总需求量相对下降,或消费品总需求量对消费品总供应量相对上升时,一般消费品物价会随之提高。基于总开销主要基于现存货币总量的观点,经济学者们以货币总量计算消费品总需求量。于是乎,他们断定总开销与消费品总需求量随著货币总量提高。于是相信货币数量理论的学者们同样也相信物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成长(表示消费品总供给量正提高),以及央行因之以货币政策提高现存货币总量。

以此观点来说,通货膨胀的最根本原因是货币供给量多于需求量,于是“通货膨胀是一定会到处发生的货币现象”,弗里德曼如是说。意指通货膨胀的控制有赖于货币上与财政上的限制。政府不可令借支过于容易,其自身亦不可超额贷款。此观点着重于中央政府预算赤字与利率,以及经济生产力,也就是由生产成本(总供应)所推动的通货膨胀( cost - pull inflation )。

2.【新凯恩斯主义的解释】

(neo-keynesian) 依新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有三种主要的形式,为robert j. gordon所说的“三角模型”的一部分:

·需求拉动通胀 ——通货膨胀发生于因GDP所产生的高需求与低失业,又称菲利普斯曲线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通胀 ——今称“供给震荡型通货膨胀”(supply shock inflation),发生于油价突然提高时。

·固有型通货膨胀(built-in inflation)—— 因合理预期所引起,通常与物价/薪资螺旋(price/wage spiral)有关。工人希望持续提高薪资,其费用传递至产品成本与价格,形成恶性循环。固有型通货膨胀反应已发生的事件,被视为残留型通货膨胀,又称“惯性通货膨胀”,甚至是“结构性通货膨胀”。

这三型的通货膨胀可随时合并解释现行的通货膨胀率。然而,大多时前两种型态的通货膨胀(及其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会影响固有型通货膨胀的大小:持续性的高(或低)通货膨胀带动提高(或降低)固有型通货膨胀。

三角模型中有两项基本元素:沿著菲利普斯曲线移动,如低失业率刺激升高通货膨胀;以及转移其曲线,如通货膨胀升高或降低对失业率的影响。

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说】

(phillips curve)(或称需求面):需求带动理论主要集中于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可由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力(其潜在输出)相关。这点在政府(可能于对外战争或内战期间)印行超额的货币引起金融危机时特别鲜明,有时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使得物价飞涨(或达每月上涨一倍的程度)。

货币供给在程度温和的通货膨胀中也扮演主要角色,但其重要性有争议。货币主义经济学家相信其具强力连结;相反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强调总体需求在其中的角色,而货币供给仅只是总体需求的决定性因素。

凯恩斯主义解释法的基本观念为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此模型在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权衡(trade off);故为将失业率降至最低,可允许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极佳的描述出美国在1960年代的经历,但不足以诠释其于1970年所遭遇到的通货膨胀升高与经济停滞结合。现今菲利普斯曲线用以关联薪资总额增长与一般性通货膨胀的关系而非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

·菲利普斯曲线之位移
因为供给震荡与通货膨胀已成为经济活动的固定因素,当代整体经济使用‘位移’过的菲利普斯曲线(以及物价稳定度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平衡)来描述通货膨胀。供给震荡意指1970年的油价震荡,而固有型的通货膨胀意指物价/薪资循环与通货膨胀预期,表示在正常经济情况下容忍通货膨胀。因此,菲利普斯曲线仅代表三角模式中的需求拉动通胀。

另一个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为潜在产出(有时称为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达到最高生产力的状况下经济体之gdp水准——为习惯性且固有的限制。此种输出标准对应于nairu——固有失业率、自然失业率或全职性的失业率。在如此架构下,固有型通货膨胀率为内因性地取决于经济体内的劳动量:

GDP超出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低于nairu)时。该理论指出,在其他条件相等时,通货膨胀随著供应者提高价格而加剧,且固有型通货膨胀会更恶化。进一步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朝著高通胀与高失业摆向滞胀。这种“加速型通货膨胀”曾见于1960年代的美国,当时越战的开销(由小额加税抵消)在数年间将失业率压低在百分之四以下。

GDP低于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高于nairu),而其他条件相等时,通货膨胀随著供应者企图降价,让市场消化超额数量,并低估固有型通货膨胀而减低;即阻止通货膨胀。将导致菲利普斯曲线朝著低通胀与低失业摆向期望的方向。阻止通货膨胀曾见于19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的抗通胀措施带来数年的高失业率,其中两年曾高达百分之十。

gdp相等于其潜在水准(且失业率也等于nairu)时,只要没有供给震荡,通货膨胀率即不变。长期说来,大多数的新凯恩斯总体经济学者视菲利普斯曲线为垂直。也就是说,若通货膨胀率高到可以压过失业率的情况下,失业率为其前提,且等相于nairu。

然而,以该理论作为政策制订的标的存在缺陷。潜在产出(以及nairu)的数量通常为未知,且会随时间改变。另外,通货膨胀率的发生并不对称,上升的速度较下降为快;更糟的是还趋向随政策而变。例如说,在撒切尔首相主政时期,失业者发觉自己处于结构性失业,也就是无法在不列颠经济体内找到适才适所的就业机会,当时英国的高失业率可能提高了nairu(且潜力降低)。在一经济体避免跨越高通货膨胀的门坎时,结构性失业率的提高暗示着只有小量的人力可在nairu中找到就业机会。

若假定nairu与潜在产出两者皆具独特性且迅速达成,则绝大多数的非凯恩斯主义的通货膨胀理论可理解为包含于新凯恩斯主义的观点中。当"供给面"固定时,通货膨胀取决于总体需求(aggregate demand)。固定供给面也暗示著公私机构的开销定然相互冲突。故政府的赤字开支会对私营机构产生排挤效果,而对就业水准并无影响。也就是说,资金供给与金融政策为唯一可影响通货膨胀者。

4.【供给面学说】
供给面经济学说假定通货膨胀一定由资金供给过剩与资金需求不足所引起。对这两个因素而言,资金数量纯粹只是标的物。于是,欧洲于中世纪的黑死病流行期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可视为因资金需求降低所引起;而1970年代的通货膨胀可归因于美国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订定的金本位后所产生的资金供给过剩。供给学派假定,资金供给与需求同时提高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供给面经济学说所阐述的一个要素,称美国1980年代由低税负所引领的经济扩张为结束高通货膨胀的手段。其论点在经济扩张提高对基本资金的需求,且此种作法抵销通货膨胀的影响。经济扩张可视为经常性的带来对资金的高需求,且其他条件等同于提高资金数量。在国际货币市场中,此种政策无可置辩。供给面经济学说主张,经济扩张不仅提高国内对资金的评价,也会提高国际上的评价。

9. 货币的历史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于中国货币,有人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有人说,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之所以会有不同的看法,是因为考证的标准不同。 在中国货币史上,最早取得支付手段的是一些自然物,众所周知,海贝便是其中之一,海贝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取得了实物货币的地位,这个约是四五千年以前的事情。 根据科学考古的发掘资料,在中国殷商时代的中、晚期,已经有了原始的金属铸币——青铜仿制的海贝,也就是说中国早期的铸币孕育于伟大的青铜时代,诞生于公元前14-11世纪,距今已有3100年以上的历史。在西周时代(公元前11-8世纪),青铜块成为中国普制的一种称量货币。青铜仿制的贝壳在这个时期也有铸行。

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221年),由于诸候割据,中国的货币文化呈现出自由奔放的势头,就青铜铸币而言,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的货币。不同地区的铸币,它们的器形、重量、文字标志、货币单位、合金成分都不一样。中原地区的货币形制起源于工具刀削,称之为刀币;南部地区的货币形制起源于青铜贝。称之为蚁鼻钱;中西部地区的货币形制起源于纺轮(或是玉壁),称之为圜钱;大约在战国中期以后出现了方孔圆钱。就目前掌握的资料,除了大量的青铜铸币外,偶而我们还会发现铅质的铸币。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还使用黄金,称之为金钣,也有人称之为印子金。西方的秦也曾仿制过金钣,中原也有过金贝、银贝,还发现过银币。

战国中期以后,秦国的主要货币是“半两”方孔圆钱。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秦始皇把他的货币制度推广到全国,于是货币也得到了统一。统一秦的金币形制犹如晒干了柿子饼,称之为柿子金,和战国时一样,也可以切割使用。 因为“钱重难行”,西汉早期,铜钱也曾几度减重,到西汉武帝的时候,最终确立了法定铜钱重五铢的制度,并且第一次推行中央集权的政策,由上林三官负责铸钱。王莽篡位以后,打出复古旗号,实际是推行大钱制度,收敛钱财,于是在中国货币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当千、当五千的大钱,并且恢复了布币、刀币等钱制。但它只是昙花一现,汉光武帝重建东汉政权以后,很快便恢复了五铢钱制。从此,五铢钱一直沿用到隋末唐初。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用黄金最多的时期,主要是用于帝王的赏赐。金币的器形仿照马蹄形状,故称之为马蹄金和麒趾金。 唐高祖武德四年开始铸行的开元通宝钱,开创了中国货币史上的宝货制时期,从此铸币不再以重量铭名,彻底摆脱了称量货币的影印。

用年号作为钱铭,在中国货币史上最早出现于十六国时期的“汉兴”钱,即成汉李寿汉兴年间(338-343年)铸行的钱币。但年号钱真正盛行是唐宋以后的事情,到北宋淳化(990-994年)以后,一般情况下,每更换一次年号,便会改铸新钱。
两宋(960-1279年)是中国古代铸币的巅峰时期,不仅铸币的数量最多、品种复杂,而且铸钱工艺技术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中国的书法艺术,在宋钱上有很好的反映,真、草、行、隶、篆各种书体在宋钱的钱文上都有应用。而且一种年号钱的钱文往往同时采用两种以上的书体,称之为“对钱”,形成了风气,使宋钱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南宋孝宗淳熙年间对币制有过一次变革,从淳熙七年起,铜钱的钱文统一改为宋体字,并且在钱背开始纪年。

元朝以后,中国铜铸币的制作趋向简单,钱文的书法一般都采用真书体,而且钱币的名称也多以“通宝”铭名。明朝中期以后,大约从嘉靖年间起,铜钱逐渐改为黄铜铸币,从此结束了青铜铸币的历史。由于纸币和白银货币的使用,也在铜钱上有所反映,元朝惠宗至正年间曾有过权钞钱,而明末清初又出现了权银钱。

中国的古代一直采取浇铸工艺,方孔圆钱的形制则一直沿用到清末民国初年,到民国三年才最后退出历史舞台。受西方货币文化的影响,清光绪二十六年,在广东首先制造了新式的机制铜元,一时间,各地纷纷仿效,大量发行。新式铜元开始是作为机制银元的一种辅币出现的,但在流通过程中,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方孔圆钱。机制铜元只有短短三十几年历史舞台,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以后,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但铜元的种类却极其繁杂。

中国在唐朝以前,白银的使用是很有限的,而且多数用于对外贸易。白银的使用从两宋以后渐渐多起来,就遗存的实物看,宋、元的银铤已经很多。但白银真正取得价值尺度的地位,是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长期作为一种称量货币,到清道光以后,才有了自铸的地方银元。光绪十五年广东试铸光绪元宝大龙图案的机制银元以后,各省才竞相仿制,广为流通。而银元作为真正统一的国币,是民国三年发行袁世凯头像的银元以后,到民国二十四年实行法币政策为止,只有20多年的时间。

中国的纸币产生于北宋时期,先是由四川地区的一些富商发起,(1023年),政策在益州设“交子务”,并于第二年正式发行官交子,以取代私交子,这便是由政策发行的最早的纸币。早期的纸币,名目繁杂,制度也不规范,经过宋、金时期的实践之后,到元朝(1279-1368年),纸币成为中国的主要通货,这对西方也曾经有过很大的影响。到明朝(1368-1644年)纸币名称统一为“大明通行宝钞”。清朝曾一度禁行纸币,到咸丰三年,因财政拮据,才又重新发行“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对于这些古代的纸币,钱币界统称之为古钞。中国的新式纸币,出现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即由北洋铁轨官路总局和台湾先后发行的银元票。光绪二十三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最早的银行,从此中国才有了银行发行的兑换券。194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且开始发行人民币,中国的货币又重新统一发行。 纵观中国货币的历史,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它走过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创造了一种极具个性特色的货币文化,还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它和西方的货币文化相映生辉,成为东方货币文化的代表。 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有两个基本特征将更加突出,这就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如果只有发达的科学技术,我们可以说这个国家只是一个科技强国,要由科技强国变为经济强国,就必须引进一个新的要素:现代金融体系。所以,我把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金融能力概括成21世纪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轮子。
没有一个功能强大的现代金融体系,科学技术的经济增长效应将严重缩水,其对产业的催化作用不会以乘数的效应呈现出来,科学技术的资源将会浪费。当然,如果仅有一个发达的现代金融体系而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的支持,这种经济迟早会进入泡沫经济状态。
与20世纪相比较,21世纪经济的轴心将发生显著的变化。20世纪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以钢铁工业、汽车制造业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它们创造了整个20世 纪的工业文明。在21世纪,这些在20世纪被称为现代工业的产业会慢慢地变为传统产业,经济运行的轴心将会发生转移。有越来越明显的迹象表明,现代产业越来越轻型化,经济发展的轴心正在慢慢转向现代金融业。

热点内容
华为创立初期怎么分配股权 发布:2024-12-28 19:13:30 浏览:754
科技信创的股票 发布:2024-12-28 19:04:21 浏览:93
iphone自编公式股票软件 发布:2024-12-28 18:46:10 浏览:16
投资理财搬运工怎么样 发布:2024-12-28 18:20:25 浏览:570
金融学出来能赚多少钱 发布:2024-12-28 18:20:22 浏览:59
为什么炒股别人都赚钱我一买就亏 发布:2024-12-28 18:11:11 浏览:843
股票交易的局限性 发布:2024-12-28 17:55:47 浏览:562
理财和省钱哪个好 发布:2024-12-28 17:49:41 浏览:750
哪个买基金软件是不收费的 发布:2024-12-28 17:44:51 浏览:475
锦江投资股票可以长期持有吗 发布:2024-12-28 17:30:46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