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金融与央财金融哪个好
① 浙江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怎么样
浙江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很好。
英国QS世界大学2019年学科排名中,浙大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会计与金融学科两大学科,双双进入世界前100名,是中国大陆地区五所进入前百的高校之一。在2019年ESI排名中,浙大经济与商业学科首次进入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为A类学科,在国内并列第5。
学院现有经济学系、金融学系、财政学系、国际经济学系、劳动经济学系等5个系,拥有8个研究所、16个研究机构。
现有在编教职工124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6人,百人计划研究员11人,讲师16人。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生1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00余人(攻读学位的留学生300余人),硕士生500余人,博士生200余人。每届毕业生近五百人,为政府、企业、高校等各行各业培养了众多优秀的经济学人才,其中本科毕业生海内外深造率高达65%以上。
(1)夏大金融与央财金融哪个好扩展阅读:
学院重点发展“三新”研究方向(即新经济、新贸易、新金融),已经逐步成为学院特色学术品牌。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6项,发表权威刊物论文44篇、SSCI论文162篇、一级刊物论文400余篇,出版著作100余部。
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近40项。学院搭建各类符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科研创新平台,与哈佛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马斯金合作成立“马斯金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与浙江省商务厅共建“浙江省新时代自贸港研究院”。
② 中央财经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如何选择
其实几个211财经的学术水平都是一个档次的,博士点分布也都基本一样,2015年博士招生人数几个学校也都相差无几。上财央财还有西财在科研方面要突出一些,但总体也半斤八两各有所长,上财强在统计计量,央财强在宏观政策,西财强在微观研究。中南财亮点不是那么多,外经贸因为学科设置和历史原因重实践不太重视学术。东财虽然和以上几所学校近似,但是非211劣势暂时不提了。差别就在地理位置上,还有两财一贸的生源更好,接触的同学逼格比中南财和西财高,老师在京沪相应信息也多,给的机会也多,一线城市实习、就业机会多,高校交流多。一线城市还有一个好处便是认清自己,毕竟两财一贸在各自城市都不是tier-1,上财觉得自己比央财外经贸更优越一些是因为上海竞争力度比北京小。西财觉得自己比中南财好,甚至不服两财一贸,而中南财觉得自己和西财差不多,自己不如两财一贸。因为西财在成都当地学科和就业是tier-1,而中南财在武汉上面还有武大的原因。但是我实际接触了上财央财的本科同学,他们的说法基本都是两校差不多。申请出国来看,两财一贸申到top offer的比例高于西财,西财比中南财高(可能是因为法学出国难的因素)。上财的研究生很少有本校的,上财重就业,大部分本科生都直接就业去了。央财和外经贸重深造,一般财经院校本科生深造率10%左右,其他211财经30%左右,央财外经贸达到50%以上,出国率和国内读研率双双位列同类院校前二。楼上有人说央财西财到上海被虐的渣都不剩,现实情况我见到的,央财外经贸的到上海找工作和上财差不多,实习面试找工作偶尔能遇到央财外经贸的本科和硕士,或者央财外经贸本、复旦交大研。西财的不怎么遇得到,在上海这边西财和我本科学校基本一样。上海本地人知道央财外经贸的还是比知道中南财西财的多,高考分数线就能看出来。楼上还有把央财或者西财当靶子打的实在没必要了,任何学校都是黑点满满。包括上财很多时候就是被神话了,网上各种说就业堪比清北复交秒杀其他。。其实国家重视程度和央财中南财西财一样,也只是211而已。在上海的就业并非是所向无敌,学生那么大的基数摆在那,工作找的一般的大有人在。高端岗位竞争不过复交和清北人甚至央财外经贸的优秀外来户,老师水平和教学质量和我本科学校看不出来多大区别。说自己前身是中央大学商学院、国立上海商学院从继承关系来看也是不够严谨的。所谓的校史最长最辉煌的历史底蕴和其他财经院校对比,在现实中完全显示不出来。解放后直到97年211工程实施之前,上海老的9所重点大学里有复交、同济、华师、上外、东华、华理、二军医大等,也没有上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