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理财银行定期哪个划算
『壹』 买保险和定期存款哪个划算
保险公司的产品和银行存款完全是两种形态的金融产品,他们有一些相同的共性,也有彼此完全不能替代的作用,一句那个划算,是说不清楚的。 但是如果仅仅从收益上来看,有以下几点,你要先明白: 1、银行吸纳存款是为放贷,保险公司收取保费,是用来风险公担,即收取100个人的风险保费,来承担其中部分人员的风险,利用其中的偶然发生率,来实现风险公担。只因为是在保险公司的经营过程中,发现有盈余的部分,这部分盈余慢慢演变成基金(只是举个例子),保险公司有专门的投资部,利用这部分的盈余去做投资,去的更大的收益。这里的投资,国家有相关规定,规范保险公司的投资方向。 2、银行只对你的存款负责保管,并支付相应利息。而你所买的保险具有多从功能,一是保险责任中所列明的保险事故,赔偿你保险金,二是兼具理财功能。 所以你要分开来看你的银保产品,说的简单点,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的收益肯定要比银行的利息高,但是这个收益要分成好几块,一是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二是你购买保险的相应费用,去除以上两部分,才是你能获得的收益。 如果仅仅是从收益来看,一般来说,银保产品跟银行存款差不太多。但是它多一块保障责任。但是它又许多的限制条件,比例提前退保要收取相应的费用。 说的再直白点,保险公司是打开门做生意的,亏本的事他是不会做的,银保产品只能最为您投资理财产品中的渠道之一,单千万不能是唯一。 每个产品都用其侧重点,不能简单的只看他是否具有收益,或者收益的高低。 普通老百姓,还是把鸡蛋不要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几种渠道,尽量将风险和收益维持一个合理的范围。过高的收益往往具有更大的风险性,这完全取决你个人的价值观念。 稳钻不赔的东西,往往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
『贰』 银行理财和保险理财哪个更好究竟哪个收益更高
现如今存银行的利息年年降,很多朋友把目光转向了保险理财。银行理财和保险理财哪个更好?是很多人的疑问。
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下:
银行5年定期收益不如3年期,对我们有何影响?银行理财和保险理财哪个更好?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哪个更好?
一、银行5年定期收益不如3年期,对我们有何影响?
一般情况下,在银行存定期,利率会比活期高。时间越长的定期,利率也就越高。
但从今年 4 月份开始,国有四大行就开始带头调整存款利率。有的 5 年期定存利率和 3 年期一致,有的 5 年期定存利率比 3 年期低。
针对这个现象,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3 年期、5 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倒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对未来长期利率走势的预判。”
说简单点,就是各大银行不想让大家存那么久了。
因为对银行来说,存款实际上是负债——我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支付固定利息。
之后银行把钱拿去投资、借贷,从中赚取收益,减去支付给我们的利息,剩下的钱才是利润。
比如小明存了一笔钱,5 年定期,银行每年付五千块利息,这是银行的成本。接着银行把小明的钱拿去借贷、投资,第一年收入两万元,扣去五千成本,利润有一万五。
但第二年经济形势一般,投资和贷款的收益有所下降。银行觉得可能无法再用这笔钱获得两万收入,却仍要付给小明五千块利息,且还要持续四年,成本会变高。
银行希望大家的存款时间短一些,它们不用长期支付固定利息,成本也能降下来。
这样的影响就是,我们以往把钱在银行放久一点,从而获得更高利息的想法,没有那么适用了。
除此以外,各大银行这次的调整,也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利率很可能长期下行,能够锁定利率且收益不错的产品,会越来越稀有。
二、银行理财和保险理财哪个更好?
家庭资产配置强调“进可攻,退可守”,既有高风险的进攻型资产博取高收益,也会搭配低风险的防守型资产保障“钱袋子”。
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无风险”利率又不断下行,安全有收益的“钱袋子”目前还剩下三种类型:
银行存款、国债、长期储蓄型保险,而它们在投资收益、投资期限、门槛上各有特点。
1、银行存款
“钱袋子”首先要安全,银行存款很稳定,但是我们存款的银行,万一像 2020 年的包商银行一样破产怎么办呢?
原来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在同一家银行里本息和?50 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都是受到全额保障的,超过的部分会等到破产清算后按相应的比例进行赔付。
银行会在各网点入口的显著位置上展示存款保险标识,方便我们识别。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存款保险,仅仅覆盖我们的银行存款。
我们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或者银行代销的其他理财产品,都是不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
所以我们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时,一定要搞清楚买的是什么。
三种“钱袋子”里,银行存款的流动性是比较强的,不过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2、长期储蓄型保险
长期储蓄型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从投保开始起未来每年的现金价值,都白纸黑字写在合同里了。
好处就是所见即所得,锁定未来的终身收益,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
并且它们都是人寿保险合同,安全性是极高的。
根据保险法第 92 条,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即使破产,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也会有其他家接手,不用担心拿不到钱。
综上,如果有五年以上长期储蓄需求,增额终身寿或许更合适,毕竟它能真正做到终身收益率不变。
当然,如果是三、五年的短期储蓄,还是选择银行定存与国债更合适。
三、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哪个更好?
很多银行理财经理认为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具备理财功能,有稳健的增值性。
其实,它们的核心功能是用作孩子的教育金,或者家人的养老金,用来保障家庭里不能亏损的那笔钱。
那什么情况下选择年金险,什么情况下选择增额终身寿险呢?
1、专款专用,买年金险
年金险适合专款专用。
为孩子做教育金,或者为了应对中短期财务需求风险,从资产配置的角度选择高预定利率的定期年金:
比如某教育金年金险,可以达到每年接近4%的复利收益。
如果是长期储蓄或者为养老做准备,终身年金险会更合适:
比如某款终身年金险,30 岁男士投 10 万交 3 年,可以 60 岁起每年领 5.07 万。
可以说终身年金险是对冲长寿风险最好的产品,活多久,领多久,提供一辈子的现金流。
需要注意的是去世比较早的话,比如七十多岁前身故,收益性大多不如投保现有的增额终身寿险。
2、灵活多变,买增额终身寿险
相比于年金险通常在固定的年份领取固定的钱,增额终身寿险更加灵活:
在领取时间和领取金额上都没有过多的限制,如果突发意外需要用钱,或者遇到更好的投资机会,可以通过减保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境界;
不少产品还支持加保,后期有闲钱了可以再追加投进去;
如果用不到这笔钱,或者在将来的低利率环境下找不到比 3.5% 更高的产品,这笔钱还可以放在里面继续增值……
而且增额终身寿险收益达到上限的速度快,前期保单现金价值高,是一种百搭的储蓄险产品。
有些是年轻人,想强制自己储蓄,克服消费主义倾向;
有些是生意人,希望资金稳定增值,但是急用时也能拿得出来;
有些是选择困难症,既想这笔钱用作自己养老,又想留笔钱给孩子;
有些是父母想作“嫁妆”,又希望避免子女遇人不淑,资产被“渣男”分走……
以上这类情况,都更适合选择增额终身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