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构建乡村场景金融
①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办邮惠万家银行是什么原因
原因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增加“三农”金融服务供给,高效。
6月3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资控股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举办开业启动会,宣布正式开业并推出产品。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爱力在启动会上讲话,宣布邮惠万家银行开业并启动第一笔贷款发放;邮储银行管理层成员出席,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副行长邵智宝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会场主持;邮惠万家银行董事长梁世栋作汇报发言。
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
刘爱力表示,邮储银行作为中国邮政集团的控股子公司,要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立足中国邮政自身资源禀赋,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普惠金融改革创新,促进经济和金融的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成立邮惠万家银行,是邮储银行积极落实金融改革要求,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邮惠万家银行要坚决落实监管要求,真正走出一条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刘爱力指出,服务乡村振兴是中国邮政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的政治责任所在,是履行央企担当、助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所在,更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所在。成立邮惠万家银行,是中国邮政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把握数字经济和数字产业机遇,培育新发展动力的重要实践;也是强化协调发展,发挥邮政服务面广的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的央企责任;更是邮储银行坚持开放发展,打造与众多合作伙伴联接互通、融合共赢的数字生态银行的积极探索。
刘爱力强调,邮惠万家银行要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强化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前瞻意识,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据了解,邮惠万家银行以“服务‘三农’、助力小微、普惠大众”为使命,以协同、联接、创新为目标,着力构建先进的金融科技和智能风控能力,积极推动场景生态协同建设与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打造一家轻型智慧银行,重点构建场景金融、普惠信贷、大众财富和数字乡村四大业务平台。
邮惠万家银行具有与邮政集团、邮储银行协同的优势。邮政集团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中央企业,以普遍服务、快递物流、金融业务、农村电商等为主业。邮储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致力打造一流大型零售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末,邮储银行资产总额突破13万亿元;拥有近4万个营业网点,其中70%的网点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服务个人客户超6.4亿户,其中4亿多户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
据了解,邮惠万家银行将与邮政集团、邮储银行建立协同发展模式,更好地满足县域地区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依托协同优势及金融科技赋能,邮惠万家银行将把金融服务嵌入日常生产生活场景,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增加“三农”金融服务供给,高效、精准地服务客户。
② 打造什么金融
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
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以下是关于如何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的详细解释:
一、明确数字化普惠金融的概念
数字化普惠金融是指借助数字化技术,将金融服务更加普惠、便捷地触达广大民众,特别是偏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其目标是实现金融服务的全覆盖,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加强金融科技创新
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需要不断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同时,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客户的金融需求,特别是为小微企业和农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
三 修通数字化金融服务渠道
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渠道是实现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关键。通过建设数字化银行、移动支付、网络借贷等渠道,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时空限制,使金融服务更加便捷地触达每一个个体。特别是要推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地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四、注重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
在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金融风险和监管问题。加强金融监管,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同时,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打造数字化普惠金融是实现金融市场繁荣和社会共享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金融科技创新、修通数字化金融服务渠道、注重风险防范与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推动数字化普惠金融的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③ 金融支持巩固乡村振兴 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6月3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
《意见》提出,金融机构要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金融资源倾斜、强化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融资保障、建立健全种业发展融资支持体系、支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增加对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资金投入、研究支持乡村建设行动的有效模式、做好城乡融合发展的综合金融服务等八个重点领域,加大金融资源投入。
《意见》对原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和金融支农产品、民生领域贷款产品等进行整合优化,以小额信用贷款、产业带动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民生领域贷款、农村资产抵押质押贷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保险产品等十类金融产品为重点,充分发挥信贷、债券、股权、期货、保险等金融子市场合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意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升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强化金融科技赋能。
同时,《意见》明确,将通过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推动储蓄国债下乡、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并通过资金支持、财税奖补和风险分担、考核评价和监管约束等措施,强化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激励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