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券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4-12-11 17:23:28
① 什么是消费券
消费券是消费券顾名思义就是用作消费的凭证,一般来说,消费券只能用来购买商品或服务,不能兑换成现金。现在社会上林林总总的购物券、代币券、优惠券、食品券等等也属消费券。
消费券基本上有特定的发行人,有一定发行规模,针对特定对象,有特定的发行期限和使用范围,以发行目标不同还有设定特定的使用条款。同样的消费券政策在不同的政策目的下其发放对象、限制条款以及企业规定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特点:使用财政资金发放的公益性、红利性消费券。
社会消费券
特点:单位和个人(含中国外游客)按照自愿原则购买的非公益性,非红利性消费券。
转移性消费券
特点:企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为实现保就业、保收入,用政府拨付的各种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和企业扶持奖励资金在用于发展再生产和缴纳社会保险费后购买的用于企业购买商品、服务及用于职工福利的消费券。
旅游消费券
特点:政府适当资助、专门向来本地旅游者发放的消费券。
教育培训消费券
特点:用于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在岗培训、进城务工人员、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等。
在全国其他地方也推出多种形式的消费券。
2. 在日本,曾经发行过“地域振兴券”。
日本于1999年针对符合发放条件的特定族群发放“地域振兴券”,每人2万日圆。
3.在泰国,为“救国支票”。
泰国于2009年3月26日向登记申请并获准的752万低收入国民发放每人2000泰铢的“救国支票”。
消费券模式的问题
1.部分消费券替代现金转化为储蓄。在我国各地已发放消费券的模式中,一些城市发放的消费券是可以直接消费而不需要与现金搭配使用的,并且消费券一部分发放到困难人群,一部分发放到普通人群当中,对于那些困难人群来说,他们将用消费券购买生活必需品,此时财政支出资金可以顺利的通过消费券转化为消费,消费券改善了这部分人群的生活。而对于后者即普通人群,财政支出可能通过消费券替代现金的方式向储蓄转化。因为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即使不发放消费券,购买生活必需品的钱也是要花的。给这部分人发放消费券,就会产生所谓的“替代”,即将消费券用来购买必需品,原来要用来购买必需品的现金却存进了银行。再加上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是不容易改变的,从而对于普通群众来讲分发消费券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很小。
2、消费券限地使用容易引发寻租行为。在消费券发放以扩大内需的过程当中,由当地政府指定特定商家接收消费券。此时,政府是真正具有决定权的参与者。在消费券刺激消费提高企业自身盈利的驱使下,商家利用非法手段获得政府批准成为指定接收消费券的商家,并以此特权占有垄断利益,从而引发政府腐败的产生。
3、各地政府自定计划发行消费券会扩大地区差异。由于各地方财力不同,以及具体的消费环境、消费能力不同,很可能造成贫富地区消费券的金额差距较大,从而导致新的地区差距,从而弱化消费券的作用。
4、消费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消费率偏低的问题。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认为,消费是真实所得的较稳定的函数,消费欲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长期收入的变化。消费率偏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以至于老百姓不敢花钱。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更加重了消费者对经济环境的忧虑。而消费券不可能实质性的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
参考文献
1.0 1.1 张丽萍. 是非评说消费券. 中国统计, 2009, 000(005):23-25.
2.0 2.1 苏娅. 我国消费券模式初探. 江苏商论, 2009, 000(006):14-16.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