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如何提高金融化程度

如何提高金融化程度

发布时间: 2024-11-14 15:00:28

Ⅰ 金融伦理如何促进金融效率的提高

货币金融系统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作用于实体经济。

一是提高经济系统交换和配对效率。

实体经济社会化后,交换和配对效率成为影响社会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将实体经济间的交换和配对映射到货币金融体系后,可在统一的评估标准下低成本完成资源优化配置。

通过提供普遍信任的载体——货币和各类信用中介,提高物物(含服务)交换的效率,提高“可投资资金”和“可投资资产”的配对效率和合理性。

二是提高知识的扩散和优化效率。

货币价格的波动能很好的综合市场中存在的各类信息,并将边际信息快速融入价格中,引导经济资源的流动。

对实体经济的认知和判断,无需通过漫长的实体经济部门展现并检验,可在货币金融世界中先接受所有市场参与者的评估和竞争,之后才以实体经济部门较为有效的方式实际实现。

三是经济资源的强制集中和再配置。

金融最终便利了储蓄向投资的转换。转换既可以采取信任程度较高的股权方式,包括参与程度高的控制权和参与程度较低的财务性股权投资,也可以采取信任程度较低的债权融资。

宏观杠杆率反映了市场参与者对未来经济展开的信任程度。从实际运行过程看,金融配对并不是存量经济资源的配对,而是在信用扩张和收缩过程中实现经济资源的循环和配对。

即金融系统基于对未来的判断“无中生有”地创造信用,扩张的信用给予认可的部门和机构额外的资源调配权。

具体如银行向某机构发放一笔贷款,同时产生等额存款,新创造出的存款立即构成对经济资源的调配权。持续供应经济资源调配权(存款),会提高相关领域经济资源的相对价格。

没被认可的机构和部门,被动接受事后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曾经拥有的经济资源调配权贬值,经济资源被货币金融系统强制集中和再配置。

经济-金融系统通过相对和绝对价格波动,强制实现实体经济系统的投资和储蓄的事后平衡。

在实体—金融的长期循环中并不存在脱离实际经济的金融。所谓金融“脱实向虚”,实际上是实体—金融循环不畅,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以“庞氏骗局”、资产泡沫、不良资产等形态存在的暂时性的金融体系“自娱自乐”。

当信用扩张的载体(基础)在实体经济中“不存在”或“言过其实”时,金融系统不再通过实体经济展现认知,而仅是通过信用创造自我实现。

根据主观意愿的不同,以及投资项目被证伪的程度,可划分为“庞氏”、“不良”和“泡沫”。这是“实体—金融”循环和长期演化中一次错误的资源优化配置,是大海中的浪花。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市场、管理制度(含宏观调控、监管和税收制度等)不平衡带来的套利行为,严格意义上并不是这类“自娱自乐”行为。

套利是市场发现不均衡并推向均衡的过程,具有宏观价值。

监管套利是有助于发现制度漏洞,合理的做法不是指责市场的“贪婪”进而用行政手段阻止市场套利,贪婪和套利是市场保持活力的动力之一。

市场发展的关键是管理部门需保持谦卑的心态,需从市场套利行为中发现制度的内在不均衡,进而完善制度推动市场发展。

二是资源错配、“劣币驱逐良币”等“合理但不合意”的行为。

实体经济与货币金融的割裂,主要来源于两者连接过程中的失效。

由于政府干预等原因,导致实体经济发出的信号扭曲,货币金融系统根据扭曲后的信号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非生产性的标准干扰甚至影响局部的金融系统资源优化配置。

由于市场秩序缺失、市场短期化激励约束机制和“太大不能倒”等原因,市场陷入“设租”“寻租”等“租值耗散”的非生产性行为和“劣币驱逐良币”的囚徒困境式无奈。

三是由于政府不当管理和行业行政垄断等带来的高成本、低效率。

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导致金融系统不得不拉长链条,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成本。

行业的行政垄断往往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和消费者权益,在金融系统内产生参与者间力量的不均衡,从而不能产生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此外,政策甚至制度制定的随意性和国家安全网的不合理使用,会降低社会的普遍信任程度,最终加大了社会的信用成本。

总之,金融要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就是要顺畅实体-金融循环,关键是要提高金融价格发现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存在的不合意现象

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战略期,我国金融发展迅速,深刻转型,但也出现了变异和乱象。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不合意角度,以下现象值得关注。

1、信用高速扩张

在间接融资为主的市场环境下的信用高速扩张,直接表现为我国宏观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如果考虑到大量的“明股实债”,杠杆率的上升更迅速。这是经济发展内在信任下降的外部表现。在信用超常规增长的过程,带来了财富的迅速转移。

虽然以CPI、PPI衡量的价格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但资产泡沫、各类政府管制引发了大家对货币真实价值贬值的担忧,在行为上表现为对实物资产如黄金、房子的追捧,对外币、比特币等的关注。

此外,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快速上升,2017年上半年达到8.8%,显著高于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陷入“信用扩张推动型”的增长,信用成为增长中的相对短缺和重要因素,获得相对较高的增加值。

2、在“有偏”信号引导下出现了信用投放的集中化和影子化

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看,我国主要基于外汇占款和各种借贷便利(对其他存款机构的债权)投放基础货币,持有的国债规模甚至低于政府在央行的存款。

考虑到升值环境中外汇储备运用的负收益,外汇国家和私人使用间的巨大差异,我国基础货币的创造成本高昂,我国的基础货币和其内含的铸币税,没有很好发挥支持国内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服务和福利)建设的作用。

从更广的金融资产负债表看,M2以及包括更广义的信用货币,其创造的信用基础主要是房地产、政府项目和个人。

以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为例,2014~2016年新增贷款中,分别有28%、29%和45%投向房地产,其中2014、2015年投向制造业的仅有4%和5%,2016年甚至出现净减少。

近些年我国出现较为明显的“财政金融化”和“金融财政化”。

除政策性银行以外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大幅膨胀,如地方融资平台、PPP、PSL、产业基金等。

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也使得商业性金融业务带有财政色彩,对金融机构的贷款投向要求,如三农、小微等,也是金融和财政的融合。

此外,由于产业政策和监管要求等原因,我国信用扩张越来越表外、“表表外”化,影子银行系统快速膨胀,其投资方向更是偏向房地产和政府项目。

不透明、链条拉长带来额外的信任和交易成本,最终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Ⅱ “十四五”时期,金融行业如何做好数字化转型

第一,深挖潜能,实现决策管理的数据驱动。第二,开拓创新,加快运营机制的敏捷重塑。第三,与时俱进,聚焦业务模式的智慧再造。第四,多向赋能,推动生态体系的协同共建。第五,披坚执锐,强化风险防控的科技武装。
“十四五”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面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步伐刻不容缓。金融数字化要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保障金融数据安全,建立更可靠、更安全的金融服务平台和强有力的金融风险防控监管系统,实现金融信息服务数字化与数智化。
许多咨询公司都在帮助各行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例如中大咨询、北大纵横等。从他们的官网了解到更多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信息,题主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

Ⅲ 利用区块链等现代信息科技如何提高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水平

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受到国家层面多项政策鼓励,是我国服务实体经济、扶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抓手。2019年7月6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应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为供应链上下游链条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现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2020年9月,央行、商务部、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 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要求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同,提高供应链融资线上化和数字化水平,提高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效率,成为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单独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意味着发展供应链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强调在服务模式上,要在依托贸易真实性的基础上发挥核心企业的信用传导作用;在技术应用上,鼓励发挥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作用,对产业链条上的物权、债权等信息流进行监控,以解决业务信用风险的管控难题。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超16万亿元,比2019年末增长15.1%;产成品存货达4.6万亿元,增长7.5%。全国范围内应收账款余额持续增加,占流动性资产的比重也持续上升,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放缓、融资压力大、应收账款流动性风险高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良好运行。解决实体企业营运资金压力,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迫在眉睫。“曰问易,决疑难”,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本质上还是要先解决产业链上的银企互信问题,真正实现金融服务与企业经营的信息有依据、可验证、对得上。回归区块链的本质,其实是通过数据加密、多方验证、块链式存储等技术来解决产业链中买卖双方的资产与贸易信息真实性验证难、信用评估成本高等难题;通过区块链技术来优化普惠金融生态圈的生产关系,加快提升供应链金融创新服务模式和服务能力。
根据工商银行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的《区块链金融应用发展白皮书(2020)》,供应链金融是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作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通过观察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情况,我们发现其大规模实质推进依然面临着诸多困扰。
信用多级传导受阻。受制于企业信誉和传统金融风控要求,大多数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自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主要还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一级上下游,而真正能面向二级、三级直至N级的上下游企业,并能以核心企业的真实贸易链路为信用背书,开展融资业务的少之又少。在现有业务操作下,经常会面临核心企业或者关键企业不主动、不愿意配合确权的情况。究其原因,核心企业和N级企业之间往往不存在直接的贸易关系,处于强势地位的核心企业没有意愿配合;且存在确权频度高、线下操作烦琐、担心商业机密泄露等问题。因而产业链条上的中小微企业无法借助核心企业信用和贸易流信息来解决自身的融资难题,核心企业信用“浇灌”也仅到一级上下游企业。区块链具有的分布式账本、透明可追溯、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等特性,成为解决信用拆解、实现信用多级传导的技术应用的探索方向。
贸易真实性难以证实。供应链金融是以真实的贸易往来为依托开展融资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验证手段和多维度的风控数据来源,导致金融机构难以知晓交易信息的真实性,而人工核验成本居高不下,造成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信任鸿沟。近年来,企业间串谋、勾兑虚假贸易的骗贷新闻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解决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成为供应链金融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区块链的多方维护同一账本、自带时间戳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开始被业内人士尝试用来构筑多维可信数据源,保证交易信息的可验证。
产业链多方信息相互割裂、无法共享。供应链金融涉及的环节、企业类型、参与主体等较为复杂多元,供应链各参与方的信息数据孤岛没有有效打通,面临资金流、信息流、商流、货流难以匹配等问题,未能形成整体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效应,阻碍了供应链金融的开展,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顽疾难以根治。
针对上述供应链金融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国首次在中央政府层面提出了“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需加快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将业务开展线上化、数字化,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解决贸易确权、交易真实性等问题,帮助金融机构控制交易风险,构建数字化信任机制。其关键在于实现供应链金融活动中的信息数据可信、透明、相互核验和可追溯。
区块链技术已被确定为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国家工信部2019年将其定位为新基础设施,已开始大规模服务于实体经济,为实体经济降本增效。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统计,2019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落地项目中的占比达到29%,是同期应用落地项目中占比最高的,涵盖了电子凭证、支付清算、保险理赔、征信、借贷融资等业务场景。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报告(2020)》,预计到2022年,我国区块链核心产品和解决方案,以及相关衍生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元。从技术本身来看,根据《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0)》,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组合成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分布、一致地存储于各参与方,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是点对点网络、数据加密、分布式数据存储、共识机制等一系列技术的融合,具备多中心化、不可篡改、可溯源、高安全性的特征。作为新型前沿技术,区块链天然适用于多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有极大的禀赋推动供应链金融走向产业应用纵深。
面对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所面临的困扰,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对业务开展模式的改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基础债权进行确权。由于供应链金融融资服务的逻辑是将基于供应链而形成的债务债权作为一项金融资产进行对外转让进而实现融资,因此需要对基础债权进行确权,即确认这一基础债权已经真实产生和确认可能影响基础债权有效行使的不利因素已被排除。面对核心企业不愿配合确权的现实问题,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将债权改造为可自由拆分、可转让支付、可融资的区块链数字凭证,可实现应收账款交易在多级企业间的流通。在保证贸易真实性的情况下,该模式相当于进行了前置确权,金融机构根据区块链数字凭证可以在线上一步操作直接放款,改变了传统的线下放款模式。
实现信用的多级传导。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信用,只有信用的多级传导才能有效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区别于传统供应链金融方式下核心企业的信用只能传导至一级企业,利用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在平台生成可流转数字凭证,将贸易产生的债务债权这一底层资产通过区块链生成唯一的数字凭证。其带有时间戳的块链式结构能保证数字凭证不可篡改,且具有极强的可验证和可追溯性,可流转、可拆分,将企业信用变成了工具。数字凭证经过多次拆分流转,能清晰保留核心企业信用,从而使核心企业信用沿着可信的贸易链路传递,直至产业链末端。例如,一级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签发的凭证进行签收之后,可根据真实贸易背景,将其作为支付手段流转给上一级供应商,解决了核心企业信用不能向多级供应商传递的问题。
确保贸易的真实性。通过对供应链相关贸易相关的基础材料——合同、发票、单证、资金等信息进行完整记录上链,可及时共享各类数据。利用区块链的实名认证、交叉验证身份准入、鉴证等,可保障数据来源可信;多级加密、签名验证等技术特性,可保证数据安全。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交叉验证的手段实现对贸易数据真实性的验证,可以有效降低减少线下真伪的校验和风控成本,构建全新的信任机制和高效协同机制,有效支撑供应链金融服务覆盖供应链上的多级企业,尤其是处于末端的中小微企业。
随着技术的普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探索方兴未艾。例如:浙商银行于2017年与趣链科技合作推出应收账款链平台,平台采用“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可办理应收账款的签发、承兑、保兑、支付、转让、质押、兑付等业务,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电子支付结算和融资工具,盘活了原本流动性较差的应收账款资产;天津自贸试验区推出了基于区块链的可信仓单,集仓单质押、处置、交易、风控锁价于一体的全国首创的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
作为金融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之一,区块链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构建区块链的初心是赋能产融发展,通过发挥区块链构建数字信任的作用,构建新型组织关系,打造产业链金融创新服务范式,积极推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发展,助力打造开放、共享、绿色、高效、可信的供应链金融生态,真正解决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多方实际痛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作者系趣链科技CEO

Ⅳ 金融伦理如何提高金融效率

金融理论提高金融效率有以下的见解。
目前,金融业进入了去杠杆、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阶段。而金融改革剑之所指,就是力图减少金融资源内部循环,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助推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以资本市场为例,监管部门推动新股发行常态化,努力推动符合产业升级的实质性并购重组,推动交易所债券市场结构优化,将区域性股权市场纳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举措,都提升了资本市场服务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周期企业的能力。资本市场服务创新创业和实体经济的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7年,银行业针对空转套利等问题加强整改、严肃追责,禁止杠杆多、嵌套多、链条长、套利多等行为,主动压缩同业业务。银行表外资产扩张放缓,资金空转现象减少,企业融资链条缩短,有效缓解了实体经济融资压力。与此同时,5家大型国有控股银行挂牌普惠金融事业部,为实体经济进一步提供有效支持。一些关键性指标正在发生积极转变:贷款结构优化,新增贷款更多投向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生领域。

热点内容
股票软件的技术指标有什么作用 发布:2024-11-24 04:50:31 浏览:189
股票退市后股票账户里消失了 发布:2024-11-24 04:49:10 浏览:256
股市应该学什么好 发布:2024-11-24 04:43:09 浏览:170
股票涨停后第二天大幅低开 发布:2024-11-24 04:43:03 浏览:479
如何从事期货交易员 发布:2024-11-24 04:42:23 浏览:879
300369绿盟科技股票是创业板吗 发布:2024-11-24 04:42:19 浏览:517
600535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4-11-24 04:40:52 浏览:367
涨停股票委托买入技巧 发布:2024-11-24 04:37:14 浏览:466
博时标普基金怎么样 发布:2024-11-24 04:34:21 浏览:129
很多股市讲师什么意思 发布:2024-11-24 04:26:30 浏览: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