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金融危机美元贬值多少

金融危机美元贬值多少

发布时间: 2024-10-19 12:13:06

A. 2008年以来,全球主要货币各自贬值了多少(含人民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国家的央行,都先后开启了疯狂印钞大放水的时代。

于是,大家不免就想知道,自那以后,全球的主要货币,都分别贬值了多少呢?


在这里,我将从三种思路出发,来估算全球五大货币(IMF所宣布的SDR篮子货币: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自2008年以来的真实贬值程度。


(一)


第一种思路,当然就是利用各国政府所公布的通货膨胀 (CPI)数据 来估算货币贬值程度,毕竟,这是各个国家官方权威部门想告诉大家的数据。


根据各经济体的CPI数据(欧元区用德国CPI数据代替)计算,2008年以来,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分别贬值20%、15%、28%、5%和24%。


换句话说,根据政府告诉我们的通货膨胀数据,与2008年的价值相比,现在1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0.8美元,人民币是0.72,欧元0.85,日元0.95,而英镑则是0.76。


从CPI数据来看,人民币贬值最多,其次是英镑,然后是美元和欧元,而日元的贬值最少,12年算下来,日元仅贬值了5%。


不知道,这是不是日元一直被国际 社会 视作避险货币的原因。


(二)


如果只根据官方思路计算各货币的贬值程度,似乎有点太“迷信权威”了。


所以,我这里提出第二种思路: 广义货币增幅减去名义GDP增速 来计算真实通胀率。


采用这种方式估算各国货币贬值,是结合名义GDP和广义货币的概念来考虑的。


名义GDP代表着一年内该经济体所创造的商品和服务价值总和,这个价值是用当前的货币来衡量的,而广义货币,则代表了这个经济体内所有可以用来交易和计价这些商品和服务的信用总量,两者的增速差,基本就代表了超发的货币,反过来,就意味着货币的贬值程度。


具体数据见下表。

说明:

1)各国广义货币和名义GDP均采用各自经济体的本币计算;

2)广义货币数据中,中国和美国采用M2数据,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均采用M3数据;

3)为了突出最新印钞影响,我纳入了2020年7月的广义货币数据,但,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一二季度各国GDP增速遽降,因此我采用了2019年底以来的广义货币增速减2019年名义GDP增速的计算方式。


采用广义货币增幅减去名义GDP增速来估算主要货币的贬值情况,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的贬值幅度分别为40%、20%、28%、28%和-5.5%。


美元勇夺主要货币贬值第一名,1美元相比其2008年的价值丧失了40%,而欧元则贬值了20%,日元和人民币贬值幅度都在28%——最让人惊讶的是英镑,按照这种算法,过去的12年间,英镑不仅没有贬值,甚至还升值了5.5%。


2008年以来,英格兰银行跟随美联储实施了N轮QE印钞,其资产负债表规模从不足1000亿英镑扩张至目前的近8000亿英镑,英镑的真实价值当然不可能上升,为什么英镑在本次估算中升值,主要是由于英镑广义货币M3增速太低,甚至低于英国名义GDP增速所致,并不能反映英镑真实的贬值情况。


(三)


第三种计算货币贬值的思路比较激进,就是只考虑 广义货币增速 ,不考虑其他因素。


为什么会提出这种激进的思路?


主要是从资产计价与 社会 总信用占比的角度考虑的。


10年前如果 社会 总信用(用广义货币表示)是1千亿元,那么你拥有1亿元资产,相当于 社会 总信用的0.1%;现在, 社会 总信用扩张为1万亿元,你还是拥有1亿元资产,那么就相当于 社会 总信用的0.01%,意味着货币价值的相对丧失。


一个典型案例,是1980年代初期中国富裕人群代表“万元户”,今天在中国只能划入最贫困人口之列,这就是 社会 总信用扩张所致。另外,如中国持有美元或美国国债作为外汇储备,美元广义货币增速有多少,反过来就意味着我们的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贬值了多少。


各货币的具体数据见下表。

说明:

1)广义货币数据,中国和美国采用M2数据,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均采用M3数据;

2)2020年7月的增速数据不是与2019年7月对比,而是与2019年12月对比,表现新增。


用最激进的思路考虑货币贬值,自2008年迄今,人民币当然是贬值最严重的,失去了其8成的价值,其次就是美元,失去其6成的价值,相对而言,欧元、日元和英镑,反而都算是价值损失较少的货币,但也都失去了其3成左右的价值。


虽然这个估算方式比较激进,但并非不靠谱——占据中国人财富最大头的大城市房产,2008年底迄今的涨幅,恰好就在5倍左右,这说明相对于大类资产而言,人民币贬值8成恰恰是非常合理的估计。


更有趣的是,如果用千年货币——黄金,来衡量美元自2008年以来的贬值,我那种看似最激进的思路,反而是非常合适的:

2008年12月份,黄金的平均价格为816美元/盎司,1000美元价值1.23盎司黄金,而刚刚过去的8月份,黄金的平均价格是1911美元/盎司,1000美元只能买到0.52盎司黄金,算下来,美元失去了其58%的价值。


大部分时间,我们在媒体上讨论某种货币所谓的“升值”或“贬值”,基本都是在围绕着汇率来做文章,但实际上,在一个大家一起印钞一起放水的年代,除非是那些流氓货币(如伊朗或委内瑞拉货币),绝大部分时间,汇率变动只是货币贬值中最小的那一部分而已.

B.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 索罗斯行动全过程

第一阶段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

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

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2)金融危机美元贬值多少扩展阅读

爆发原因

1、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产业政策运用失当导致产品、企业和产业结构不合理。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的《东亚奇迹的神话》中就质疑了亚洲四小龙的增长模式,东南亚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问题,即经济主要依赖资本的积累和密集的劳动力投入,缺乏真正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也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

客观来说,过去20年里,东亚地区这一增长模式虽然没有根本性改变,但各国吸取了教训,实施了更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冒进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因而没有再次爆发危机。这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没有回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东亚各经济体过度依赖出口。东亚各经济体普遍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容易受到外部需求的影响。过去20年里,东亚经济体降低了对欧美国家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重要需求来源方的作用在上升。

一方面,增加了东亚经济体的外需来源,使它们的经济基本面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当其他外需引擎出现问题时,中国的外需能够发挥“缓冲器”作用,这一点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爆发后得到充分体现。

3、“三元悖论”的冲突。“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资本的自由进出这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采取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同时,在未经任何测试和防范的前提下贸然开放本国资本项目,导致国际资本大幅流动,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经济体普遍加强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地区的负面冲击。

4、经济协调与危机救援机制缺乏。实行单一的钉住美元汇率而缺乏区内汇率的有效协调,加剧了危机对区内国家的冲击。危机发生后,区内国家竞相实行货币贬值,形成恶性循环,则加速了金融危机的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危机救助中的不佳表现也广受诟病。因此,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出现了新一轮改革IMF的声音,东亚地区也启动了本地区的财金合作进程。

C. 美国金融危机是哪年

1. 2008年1月至5月,美国金融市场遭遇重大危机,众多金融机构受到波及。在此期间,知名机构如花旗集团、美林证券、摩根大通和瑞士银行出现严重亏损。
2. 2008年1月中旬,著名的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流动性不足和资产价值缩水,被迫以2.4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摩根大通。在此期间,中国的合作伙伴中信证券迅速与之划清界限。
3. 从2008年7月起,危机加剧,演变成全球性问题。不仅股票市场暴跌,多种非美元货币也出现大幅贬值,恐慌情绪在全球范围内蔓延。
4. 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兄弟因破产申请获得法院保护,其北美市场的投资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被巴克莱银行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同时,美国保险巨头AIG陷入困境,而美林证券则被美国银行以50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5. 这场危机最初影响的是直接涉及房屋建设和次级贷款业务的机构,如北岩银行和美国国家金融服务公司。那些从事按揭证券化的金融机构,如贝尔斯登,也成为了受害者。
6. 2008年7月11日,全美最大的按揭贷款公司之一崩溃。印第安纳州最大银行印地麦银行因信贷紧缩压力过大而破产,其资产被联邦官员查封。这是因为房价持续下跌和房屋赎回权丧失率上升。当天,金融市场遭遇重挫,投资者关注政府是否会救助陷入困境的抵押贷款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
7. 尽管2008年9月7日联邦政府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但金融危机仍在加剧,表明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热点内容
处置股权时如何对债权保全 发布:2025-01-11 21:36:54 浏览:16
美国这次金融危机该怎么救 发布:2025-01-11 21:27:31 浏览:146
增幅基金哪个好 发布:2025-01-11 21:26:54 浏览:607
日本出口以什么货币结算 发布:2025-01-11 21:13:28 浏览:453
新雷能股票为什么涨停 发布:2025-01-11 21:06:03 浏览:829
在股权交易市场上如何交易 发布:2025-01-11 21:01:47 浏览:480
模拟炒股排名怎么变现 发布:2025-01-11 21:01:06 浏览:403
2020年11月18日涨停板股票 发布:2025-01-11 20:58:53 浏览:637
蓝思科技属于什么类型的股票 发布:2025-01-11 20:56:20 浏览:186
如何投资腾讯公司股票代码 发布:2025-01-11 20:51:32 浏览: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