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我国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深化开放

我国金融市场如何更好地深化开放

发布时间: 2024-07-13 19:58:19

㈠ 推动金融的改革和对外开放,易纲是如何做的

2018年金融领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营造适应的货币环境,强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控,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

一、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8年金融领域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不断加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持续深化金融改革。营造适应的货币环境,强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控,保障流动性合理充裕。今年的重点任务就是研究如何能够使市场准确定价,提供足够的对冲工具,使得各种各样的投资者能够有效地对冲风险,有效地管理风险。推动落实“非禁即入”,中外资金融机构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以外的业务;进一步更好的发挥汇率在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金融业开放本身并不是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但开放过程可能提高金融风险防范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不断完善与开放相适应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

㈡ 更高水平开放提升金融机构全球竞争力

“人民币国际化是提高中国金融业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实体经济是金融活动的基础,金融机构是承载货币作用的平台,若没有高效、有竞争力的金融服务,人民币很难在国际市场上走深走远。”日前,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晓炼在2019国际货币论坛上发表演讲时如是称。

胡晓炼表示,在贸易投资格局发生变化的形势下,在市场主体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需求更加强烈、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防范金融风险的各项工作更加紧迫的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应该走得更快一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 历史 性成就,但是距离金融强国还有不小差距。” 胡晓炼指出,中国金融业大而不强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软肋。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提高金融业的全球竞争能力。金融业竞争力的提高不仅是单个金融机构竞争力的提高,更是整个金融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胡晓炼认为,整个金融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需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第一,要健全法治环境,建立完善公开透明、与国际接轨的金融法律规则体系。金融业的规则完整清晰、公开透明,只有金融机构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依规经营,良好的竞争环境能够得到有效保障,金融机构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力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正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国金融法律规则要与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国际规则接轨,如果我们的金融规则与国际规则不一致,中国的金融机构走出国门在国际上经营时将会出现“水土不服”,在起步阶段处于劣势。

第二,要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金融市场中最基础的要素价格,利率市场化是发挥金融机构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唯有减少对价格的变相管制、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才能让利率成为真实反应资金供求、体现差异、覆盖风险的价格信号。只有价格信号真实、灵敏,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第三,营造开放、包容的监管环境,鼓励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的目的是保证金融发展有规可依、依章办理。这就需要在监管制度上不断推进金融监管政策的标准统一,消除监管政策中的灰色地带。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行为监管相配合,要注重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反洗钱等危害国家安全的金融犯罪行为严加监管,对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的一般性合规问题通过加强金融机构自身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能力加以防范。开放、包容的监管模式有利于激发金融机构作为市场主体的活力,鼓励服务实体经济金融创新。

第四,要以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开放提升金融机构的全球竞争力。今年,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步伐正在加快,放开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强调内外资一致原则,这意味着内外资金融机构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这就要求中资金融机构要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产品创新,努力提升金融服务,以此提高竞争力。当然,金融开放不仅仅是引入外资金融机构,还要在金融环境优化、金融法治建设等方面更加开放,提高可预期性,使得外资金融机构愿意进入并且深耕中国市场、扩大经营。同时,金融开放是双向开放,中国金融机构也要更多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在国际环境下做大做强。

第五,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以强化金融服务功能为目标,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要大力发展 健康 、高效的资本市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实现资本市场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目前,中国金融业“主动脉”足够强大,需要注意“毛细血管”的通畅,中小银行要走出与大银行同质化竞争的发展道路,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形成适合中小微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第六,金融机构自身要“强身健体”,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金融机构风险防控能力。中国的金融机构要抛弃规模驱动的发展模式,从做大为先转为做强为首,把拼规模、求速度转变为重质量、求精细,找准定位,深耕细作。要完善公司治理,大股东、董事会、经理层职责清晰,监督制衡。激励约束机制科学,风险管控体系有效,服务高效精准。

㈢ 「世经研究」央行:在加快金融改革开放中保持金融稳定

一、事件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给国内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造成严重危害,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状况步入低谷。全球范围疫情快速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同时,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较大程度的动荡。目前疫情控制基本稳定,金融市场仍面临一定挑战。“后疫情世界”金融稳定可能面对的风险挑战包括:

一是大规模政府救助与经济刺激措施将导致政府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大幅上升,财政的稳健性严重下降。在经济复苏和财政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政府赤字和债务的过快增长,会形成政府债务违约和政府信用危机的风险,进而会威胁到国家乃至全球的金融稳定。

二是政府大规模信贷担保、中央银行大规模再贷款、商业银行大规模放贷、企业大规模发行债券等,都会使企业的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杠杆水平进一步上升。由此会进一步加重企业的债务负担,影响企业的持续 健康 发展。

三是中央银行大量购入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大量再贷款和再贴现,形成大规模的基础货币投放,从而形成巨大的通货膨胀潜在压力。

四是政府提供大规模信贷担保,银行放宽信贷风险审核要求、提高贷款风险容忍度及降低贷款利率等措施,会使银行不良贷款及风险损失大幅上升,利润大幅下降。

五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制定的银行资本监管标准关于损失吸收能力的要求并没有完全落实,一些标准要求被放松,一些标准要求被延期,还有一些标准要求尚在过渡期。

六是各国为抗击和阻断疫情蔓延,都普遍实施了严格的封闭、隔离措施,使原有的产业链、供应链、贸易链、资金链、债务链及信用链等都受到严重冲击破坏,疫情后面临着重新建立和疏通的挑战。

8月30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CF40资深研究员肖钢牵头负责的《2020·径山报告》正式发布。CF40特邀成员、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我国金融风险由前几年的快速积累逐渐转向高位缓释,但金融风险正在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和演进趋势。要平衡好推进改革、加强监管、防范道德风险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之间的关系,在加快金融改革开放中保持金融稳定。

2020年,央行继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深化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改革。积极发展债券市场,继续推动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与建设规划。深化中小银行和农信社改革,进一步健全政策性银行治理结构。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支持自贸试验区、自贸港等在外汇管理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但是,与此同时防范金融风险。重点领域包括: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房地产市场风险以及境内外金融风险叠加共振可能性增大。

第一,既要支持三农、小微、民营等经济薄弱环节,又要防止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上升,进一步增加中小银行脆弱性。第二,既要逐步进行风险处置、释放压力,又要防止处置风险的风险,加大经济下行压力,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风险。第三,既要扩大金融业双向开放,通过竞争提质增效,又要防止能力和竞争力不足带来的风险。第四,既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货币错配和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又要统筹协调好资本项目开放和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第五,既要发挥金融 科技 促进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又要防止其过度创新,放大金融风险。

针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新变化,商业银业要 探索 走出一条创新务实的发展之路。一是扎实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对普惠贷款规模实行计划单列,确保贷款快速增长。完善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普惠绩效考核权重。把握融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到能贷尽贷,能延尽延,能减则减。二是加大金融 科技 产品创新应用。由于中小企业为数众多,应加速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与云计算等金融 科技 与普惠金融的结合,实现智慧营销客户,智慧识别风险,智慧管理考评。大力发展数字供应链金融,降低企业融资风险与履约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积报寻求政府与 社会 各方的支持与合作。借助政府、协会、商会与大型企业,广泛了解客户融资需求,识别潜力客户,降低融资风险,营销优质客户。

从“严防死守”向“主动经营”转变。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科学防控是关键。银行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严防死守不是上策,经营风险才是王道。本次疫情最受伤、最无助的群体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要包容“有贡献”“有潜力”“有缺陷”的客户,不惧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惜贷。但是,不良贷款率不是越低越好,必须平衡处理好风险、业务、效益三方关系。新冠疫情后要重塑风险考核和管理机制。

从“线下为主”向“上下融合”转变。一是“营销+ 科技 ”。银行数字化转型首要任务是如何加快把存量客户“迁移”到线上,推进获客、产品、服务线上化,有效降低人均管户成本。二是“管理+ 科技 ”。这次疫情表明,没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支撑,科学防控都是空话。对银行而言,数字化转型的三大目标主要是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从“自我发展”向“构建生态”转变。受新冠疫情影响,一些企业甚至行业的龙头企业,自身非常 健康 ,但发展的生态被疫情破坏了,导致其面临倒闭的困境。同样,银行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不能仅靠机制物资推动发展,而要以情怀格局构建发展生态。一是构建 社会 生态。新冠疫情后,银行不能一味地追求自我发展,要以利他的精神和情怀,积极投身 社会 治理体系和信用环境体系建设。二是构建客户生态。新冠疫情后,银行要把客户作为决定生死的战略物资去储备,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客户、地方经济、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㈣ 如何建立健全更加开放和有竞争力的外汇市场

关于我国金融业开放,各方都充满期待。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说,外汇管理部门一定会坚持做好各方面工作:深化外汇管理改革,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服务国家全面开放新格局;同时,维护外汇市场稳定,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保障外汇储备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从外汇管理政策角度来说,可以具体解读为4种内涵:

“关于资本市场开放,我们会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促进金融市场双向开放,在这方面会持续推进境内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开放,完善债券通,研究沪伦通,支持沪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积极支持国内有能力和有条件的企业开展真实合规的对外投资。促进外商来华投资稳定增长。”王春英说。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

热点内容
数字货币的性质是什么 发布:2025-01-15 14:25:59 浏览:604
金融行业人事主管需要做什么 发布:2025-01-15 14:01:23 浏览:887
受疫情影响股票上涨 发布:2025-01-15 14:00:01 浏览:604
理财年化多少赶得上通胀 发布:2025-01-15 13:55:58 浏览:120
如何提高中国股权重量 发布:2025-01-15 13:46:23 浏览:762
怎么去银行抛售基金 发布:2025-01-15 13:40:24 浏览:282
网商银行为什么理财产品那么少 发布:2025-01-15 13:27:23 浏览:588
微理财怎么玩法 发布:2025-01-15 13:19:49 浏览:267
益丰股票重组成功多少个涨停板 发布:2025-01-15 13:19:11 浏览:942
掌趣科技股票新浪手机 发布:2025-01-15 13:09:00 浏览: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