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会金融战败
㈠ 日本为什么会有泡沫经济,最后怎么破裂的
一、日本泡沫经济产生原因:
1、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就是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
会上5国决定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下调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当时日美贸易不均衡已成为日美之间的一大政治问题,美国再三要求日本“扩大内需”。地价上涨、税收增加、财务支出扩大,结果造成日本国内市场流动性大量过剩。
2、还有一个原因是1984年,日元—美元委员会推动的金融自由化。
当时日本仿照欧美,实行银行和证券的融合,放宽对银行业务的限制。证券业虽放宽限制改革进展缓慢,但是在某些政策层面上容易操作的部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尤其是存款利率自由化后,银行之间竞相上调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利息。
这导致了日本银行筹资成本过高,大量资金涌向高利息、可融资的不动产和建筑方面。最后造成企业投资过剩,加速泡沫经济的发展。
二、泡沫的破裂:
泡沫经济破灭的诱因一般认为是1989年5月日本银行调高法定利率和1990年3月大藏省对房地产融资实行的总量规制。
1990年1月股价就开始暴跌。当时谁都知道泡沫迟早会破灭,但资产价格开始暴跌后的一段时间内,大藏省和日本银行都还在推行挤破泡沫政策,致使情况雪上加霜。直到1991年7月才开始下调法定利率,而总量规则直到1991年年末才被撤销。
(1)日本为什么会金融战败扩展阅读:
日本经济泡沫对我们的启示:
一、汇率大幅升值,未必导致资产价格泡沫,从而未必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和经济萧条。
日本的教训告诉我们,应对外部需求的冲击,不能过多地依赖于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尚存空间的情况下,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这是总需求管理的较优选择。
二、进一步而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工应当明确,互相独立。
财政政策主要负责调节需求和经济结构,而货币政策则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不能受到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或者承担过多、过宽的政策目标。
宏观调控如果过于依赖货币政策,将蕴含着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除此之外,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总供给方面的效率改革也将有利于缓解总需求方面的政策压力。
三、关于稳定金融市场在央行政策目标中的定位。
金融市场的稳定,是央行实现其他政策目标的前提。而且,在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当中,也只有央行掌握着稳定金融市场的信息以及政策工具。因此,央行的货币政策应当及时对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做出判断并采取措施。
㈡ 日本实行负利率为什么会引起股市暴跌
负利率时代对日本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从利好方面来讲,对做多日元的空头是一个打击,对日本拉动本国经济解决老龄化社会当中养老资金的短缺可能会是一个弥补,同时也让日本能够稳定当前的证券市场,防止资产负债进一步下滑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竞争性贬值已经开始,后果也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如果日本推行负利率并且进一步扩大的话,首先会导致日本普通居民的资产进一步损失,同时也会导致本就已经很低的日本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下滑,这都是日本政府和民众不愿意看到的。
日元贬值的连锁反应是利好还是利空? 背景资料:对于美国来讲,希望美元继续成为强势货币,中国在去年年底加入SDR对于美元还是有一定冲击的。美联储的加息也是希望让美元进一步走强,而美元越强势,国际资本回流美国的能力也就越强。如果日元在这个时候贬值,对于美元走强包括吸纳国际资本到美国是有帮助的。一方面,此举可以让美元被动强势;进而让“强势美元”在美联储暂时不加息的情况下,得到有力支撑;另一方面,则可以提振全球股市,进而缓解国际资本的避险情绪,而只要大家不再恐慌,那么就不会选择抛售股票去避险,而这种情形对于阻止美国股市继续下跌,显然是大大有利。
但是也有评论认为,短期之内好像日元在帮美元,但如果从长期来看,日元贬值对美元就是一个坑。说白了,日元的再次贬值,势必会引发其他外贸大国的货币跟风贬值,而美元只会继续走强,而不是走弱。如此一来,美国本土的制造业产品,价格无疑将越来越昂贵,而且更加重要的是,美国本土的那些制造业产品,其他国家并非没有替代品。比如,大飞机方面,欧盟有空客,中国在去年刚刚总装下线的C919则是后起之秀;汽车方面,欧盟、日本、韩国亦都不弱……所以当日本实施负利率后,美国本土制造业未来的结局只会有两个。要么被其他国家的工业产品挤破产;要么迁出美国,前往成本更低的地区,比如墨西哥、东南亚甚至中国等等国家。而这两个结局不论出现哪一个,都会让美国的实体经济进一步空心。再者,日本此举对全球股市暴跌一事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而且在随后的日子里,反而有可能加剧全球股市的动荡。那么日元贬值对美元、欧元甚至人民币又会形成那些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对中国是利好还是利空?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经济问题专家陈凤英:
我认为是利空,是负面溢出效应。首先在汇率方面,日元贬值会引发新一轮贬值潮,对亚洲货币将形成非常大的压力。因为日元是亚洲货币,而亚洲货币实际上是美元圈。虽然我不认为已经达到“货币战争”这么严重的程度但一定会出现货币的竞相贬值,结果就是美元升值压力提升。
从美国政府来讲,不希望美元升值这么快,因为这样会打击美国的国际竞争性。现在很多评论认为美国经济很好,其实并不好。因为事实上美国还在依靠国际市场来拉动国内制造。如果美元升值过快,竞争性优势就会明显减小。第二,日元贬值引起了不确定性,美联储的决策就更难了。美联储从去年12月份开始将连续七年的零利率提升了25个基点,如果从原则上讲,预计2016年会有3次或者4次以25个基点为标准的加息,但是这个步骤现在被打乱了。新一轮非美元货币的竞相贬值使得美国要考虑是不是还要加息,如果加息美元就会继续升值。现在美国并不担心资本更多流入,他不需要更多资本,他担心的就是美元升值过快影响竞争性。所以现在这种局面在2016年美联储至多可能还有1到2次加息,做不到4次加息的速度了。
当然对亚洲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讲这个局面更是不希望看到。因为我们的竞争性货币就是日元。日元贬值所有亚洲货币会竞相贬值,对人民币也是这样。人民币现在正在和美元脱钩走向一揽子货币,这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我们必须实行汇率自由浮动。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民币的贬值和升值都应该由市场决定,现在日元贬值,人民币相对也会存在很大压力。所以把我们的政策也给打乱了。所以很多经济专家认为日元这次的负利率是出乎意料的,就是因为没有看到日本也会这么做。因为日本经济原则上虽然增长不高但复苏势头还是在持续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日本不应该加入负利率的行列。而它选择了这样做,这就意味着负溢出效应和竞相性货币贬值又被点燃了。
㈢ 1987年日经指数为什么会暴跌
让我来告诉你究竟是怎么发生的~美国最初为了改变日美之间的贸易顺差,联合其他欧洲大国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用意一是使美元贬值,其二是形成直接口头干预汇率市场的机制。
随后几年间,日元急速升值约40%,但是日美贸易顺差未能有显著改变。日元急速升值对日本带来了双重打击,一是以美元计量的对外资产大幅缩水,二是本国出口企业遭受沉重打击。但是由于当时日本的泡沫经济,企业之间交叉持股,推高股市,所以由于日元升值对企业的打击未能及时显现。
美国第二步便是与日本协商利率机制,维持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利差,保持美国国债的高利息,稳定了日本政府和民间资本对美国的输入。日美贸易顺差原本使得美元随时有贬值的危险,可是由于日本国内资金因为追逐美国高利息而不断投入美国的原因,而维持了之前坚挺的美元。随后,为了保护国内企业,日本政府开始逐步干预汇率市场,大量买进美元,抛售日元,防止日元进一步升值。也正是这种市场干预和国内的低利率,导致国内大量资金最终流入股市房市,日积月累形成泡沫。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即是美国要求日本引进“日经225期货”。日本之前从未从事过期货类的交易,更未涉及股指期货。单边市场突然变为双边市场,卖空机制最终导致日本股市房市崩盘,经济泡沫最终破裂。 最终,小日本真的就被老美的一步步阴谋给击溃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