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是什么

金融学货币的起源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21 01:39:45

Ⅰ 货币的起源与本质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的本质

原创:至道学宫白云先生2019-07-17

钱是怎么来的,钱为什么会值钱?

货币是什么呢,简单的讲,货币就是我们常说的钱。我们都知道,钱是非常重要的,做什么都离不开钱。那钱到底是怎么来的呢?钱为什么会值钱呢?今天我们就简单的说一说,来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天气炎热,文章不会太长,希望大家看得轻松些。

钱是怎么来的,这是货币的起源问题。钱为什么值钱,这是法定货币的信用价值问题。我们分开来讲。

先来说说第一个问题,钱是怎么来的。

从钱的起源上来讲,历史上所有的货币都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中心化货币,另一类是去中心化货币。中心化货币,信用基础是政府。去中心化货币的信用基础,则是私人机构。

也可以把中心化货币,称之为主权货币;把去中心化货币,称之为私人货币。近现代私人货币的全球化,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世界货币。这个我们后面详细讲。

两种类型的货币,源头上都是起源于中国。主权货币的起源,是来自于中央王朝的朝贡贸易,由中央政府发行,信用价值由中央政府来赋予。而私人货币,则是起源于中国的民间商贾,它是由民间的商贾来发行,其信用价值也是由民间的商贾来赋予。

朝贡贸易才是全球化的正常态

两种货币在起源上的先后顺序,是先有中央王朝发行主权货币,然后才有了私人货币。也就是说,在国家产生之前,是没有真正的货币的,也没有真正的信用体系。

当我们讲国家的形成这件事的时候,可以认为,它等价于中国的形成。因为中国文明的国家形态,大概在一万年前,就已经很成熟了。而西方人,他们直到最近四五百年,才能勉强理解什么是国家。也就是在霍布斯时期,他们才和中国学习,怎么靠建立国家来统治人民。从这点也可以认为,当我们讲文明的时候,文明这个词等同于中国文明。西方这短短几百年的文明,在漫长的文明史中,可以忽略不计。

在五百年前的西方,他们既没有国家,也没有文明,更没有货币。它们和树林子里面的一群猴,并没有什么区别。至于什么西方中心论的伪学术伪历史体系,都是后来几百年西方人伪造杜撰出来的,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什么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历史上都是不存在的。

由中国主导的朝贡贸易,是自古以来,历史上全球化的正常形态。这种正统的全球化,产生了中国所主导的主权货币。放大到中国所主导的天下秩序中,中国的货币,就是整个天下的中央货币,中国的户部,就是整个世界的央行。历史上中国主导的全球信用体系,是中央主权信用体系的全球化。而一当中央失去对经济贸易的控制权,商贾控制经济和贸易时,则就会产生私人信用。

私人货币全球化,明朝江南白银资本塑造了近现代几百年的历史

私人信用的全球化,蒙元时期,建立了基于金本位的,私人化全球信用体系的雏形。西方人关于中国到处都是黄金的幻想,还把中国想象成是现实中的天堂,很大的原因,是蒙古人建立了金本位的世界贸易和世界货币,并把这种全球化,推动到了西方人那里。

蒙古人推动的这种全球化,相对于正统的朝贡贸易全球化而言,它是一种异端的全球化,是商贾资本家和军事集团结合的全球化。它是后来帮会加行会行全球化的最早雏形。

蒙古人为什么突然就崛起了,是因为宋朝放任了对民间资本的管控,导致它们做大做强,取代了中央政府,成为了天下真正的统治者,他们就是金融僭主。这些资本家,他们先是用契丹人做打手,来对抗北宋政府,又利用党项人和金人作为军事打手,对抗北宋政府。而这个期间,政府一败再败,一退再退,资本家接管了一切。于是,他们最后再用蒙古人做军事打手,把他们的私人信用,蔓延到了全世界。并不是蒙古人所向披靡,而是背后的钱所向披靡。这些钱,无论选择谁,作为他们的军事打手,被选中的军事集团,都能所向披靡。

大宋王朝为什么一直打不过蛮族,因为中央政府对金融失去了控制,当资本家控制了一切时,中央政府就成了资本家天然的敌人。后来的西夏党项人为什么被灭族了,因为他们背叛了背后的金融僭主。契丹人和金人为什么后来不行了,因为他们被背后的金融僭主抛弃了。

这种私人全球信用体系的最终成熟,是在明朝时期,也就是基于银本位的全球信用体系。明太祖重建中央信用体系,摧毁了蒙元时期的金本位私人信用体系,资本家们卷土重来,再次用银本位发起挑战。到了成祖时期,中央信用体系就被打得濒临崩溃。一直硬撑到明神宗时期,才不得不宣布白银是法币于是,资本家们大获全胜,再次接管了一切。银本位的私人化全球信用体系,直接催生了西方现代文明的诞生,也催生了西方现代银行体系的诞生。也可以说,我们近现代的几百年历史,都是明朝时期金融战争的延续。

明朝的江南银本位私人全球信用体系,一共生了两个后代。一个后代是金本位的英镑,和石油本位的美元。作为当前世界货币的美元,是私人信用体系的全球化的最高峰。

可以认为,当年英国和满清的战争,就是英国用金本位这种信用体系,来攻击满清的银本位信用体系。在满清时期,银本位已经被打击到奄奄一息,而中国的私人资本家,还在苦苦坚守银本位,直到民国政府的金融大战败,中国的银本位信用体系,才被彻底斩首,退出历史舞台。

至此,中国彻底失去了世界货币的铸币权,同时也失去了金融主权。先是中央失去了全球铸币权,接着铸币权交给了江南的资本家,再接着江南的资本家,又把全球铸币权交给了西方人。

中国所主导的全球信用体系,生于上古时期的朝贡贸易,死于民国时期的金融大溃败。而在这长达几百年的金融大战中,为英国政府设计金本位制度的牛顿,东印度公司,汇丰银行,美第奇家族,拿破仑,摩根家族……等等,它们都是中国的敌人。

在由资本家联盟,所主导的私人信用体系,这种金融形态,可以称之为行会金融。私人信用体系,产生于行会组织。定价,结算,支付,都是行会来解决的问题。金融的行会,也就是银行,由银行为天下管钱。这种金融体系的天职,就是为了资本的增殖为服务,它天然的要吃人。

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国家金融,则是户部,也就是财政部为天下管钱。这种金融体系的天职,是天然的为社会服务。

古代的货币分级管理理论

基于朝贡体系的全球信用货币,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很成熟了。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关于这种贸易体系,和全球信用体系,比较完整的文字记载,是在《尚书·禹贡》中。

先有中央帝国,然后建立全球贸易体系,最后是全球信用体系。我们现在一讲到全球化,就觉得这个词很时髦。实际上呢,全球化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事情,朝贡贸易,就是历史上的全球化。

英镑的锚是黄金,美元的锚,早期是黄金,也就是金本位。后来换成了石油,变成了石油本位。那基于中央帝国朝贡贸易的全球通用货币,这种中央货币的信用基础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什么本位的货币呢?

这里需要敲黑板一次。大家要注意了,白银,黄金,石油,它们都只是私人货币属性的信用载体。

中央政府发行的中央货币,它是一个多层复合货币体系。在《管子》一书中有非常详细的论述。天子用的货币是珠玉,诸侯用的货币是金银,卿大夫用的货币是铜铁,百姓用的货币是布帛。天子和诸侯之间的货币,有固定的兑换汇率。诸侯和大夫之间,也有固定的兑换汇率,卿大夫和百姓之间的货币之间,也有固定的兑换汇率。

天子相当于是中央政府,诸侯相当于省级政府,卿大夫相当于县级政府,百姓则是基层行政单位。从中央到政府,货币的兑换关系是不会乱的。而且货币也不能乱用,不能僭越。古人在信用体系上,也讲究礼制。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不同的级别,所使用的货币,规格也不同。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玉呢?因为玉在古代是最高级的货币,是天子才能使用的货币。看吧,这就是文化本能。因为我们中国太有文化了,我们的历史太悠久了,所以呢,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中,文化本能无处不在。但是在古代呢,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玉的,更不能收藏玉,这是僭越。我们现在所讲的玉文化,其实背后都是一部货币史。虽然现在的人,都不记得玉是一种货币了,但是依然还保存着这种文化本能。

现在考古界喜欢挖祖坟,经常能挖到几千年前的墓中有玉器,说明那挖的都是侯王级别的墓葬。

除了喜欢玉,中国人还非常喜欢金银。同样有是文化本能,因为金银自古都是货币。在古代,普通人使用金银,也是僭越。因为金银是诸侯一级的政府,才能使用的法定货币。这些上层货币,只能兑换,不能在更下一级的体系中流通。喜欢玉的人都知道,好玉比金银还贵,为什么玉这么贵,因为自古以来,玉就比金银贵。玉是天子用的货币,金银只是诸侯用的货币。

这样分级管理法定货币的好处是什么呢?首先,什么层级,使用什么规格的法定货币,用礼制和法律加以约束,禁止跨层流通,这就不会出现私人货币现象。其次,如果哪两层之间,汇率变化出现了异常,就能及时的定位,是哪一级政府的货币数量,或者经济状况出现了问题。再次,如果出现金融交易的异动,可以有好几道防洪大堤,不会导致金融灾害很快蔓延到中央财政部,这样就能层层屏藩,保护好国家的金融安全。

货币的本质:信用本于天

分级管理,各级政府之家的法定货币,和固定汇率都确定好了。那货币和商品之间的定价,怎么确定呢?一个东西值多少钱,这个是确定的吗?这个也是确定的。

古人的做法,是把天下的山川大泽,土地物产,和人口数量,等等,全部计算一遍,因为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一个国家,在不出现大的灾害的情况下,一年能出产多少粮食,多少树木等财货,这些基本上是个弹性区间内的确定值。然后再根据这个精确的确定值,来确定各级政府,总共发行多少货币。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信用体系下,货币的信用,和自然的物产,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既不会多,也不会少。或者简单的说,古代的中央货币,它的信用价值锚定的是天地万物。那时候的货币,就是万物流通的尺度。而且,还是多层的复合锚定。天子锚定天,诸侯锚定天子,卿大夫锚定诸侯,百姓锚定卿大夫。商贾锚定百姓,夷狄锚定商贾。也就是说,货币信用的本质,从最源头上来看,它的价值来源于天。

美元上面有句话是这么写的,In God We Trust。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相信狗蛋”。西方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思想呢?因为它们的这个思想,就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信用本于天思想的山寨版。西方人认为,狗蛋就是它们的天。

古人用轻重之术动态控制金融系统,轻轻松松稳定物价

万一出现了灾年,经济产出减少,如果不能及时回笼货币,货币投放量就会变多了,导致货重币轻,这会出现通货膨胀。如果是丰年,经济产出增加,如果不能及时的增加货币供给,货币投放量就变少了,导致货轻币重,这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那就是管仲所讲的轻重之术。要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及时的调整货币供给,保持货币的投放量,和经济产出,始终相一致。如果货币投放量不动的话,也可以调整商品的投放量,比如古代的开仓放粮,就是用增加商品供给的方式,来调节物价。币重,就是币贵的意思,钱越来越值钱了,东西就越来越便宜了。币轻,就是币贱的意思,钱毛了,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东西就变贵了。

在这种货币体系下,物价想乱,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那时候的社会,物价是不会怎么出现异常变化的。物价不乱,自然也就不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现象。更不会出现经济危机现象。

反观我们现在的信用体系,几乎找不到任何确定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不确定的。这非常的荒谬,简直是荒谬到了极致,因为信用不可信,因为货币不能给万物定价,一切都是不确定的。

从货币理论上看,现在的人,和古人相比,智力下降的太严重了。现在人对货币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智力,和古人的差距,比猿猴和现代人的智力差距还要大。现在的人连个物价都解决不了,可见智力太匮乏了。

为什么信用一定要可信,物价一定要稳定?这是一个哲学问题。因为古人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按照常然的法则运转的,天不会出现不确定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是恰到好处,既不多也不少,保持着动态平衡和动态稳定。这里的天,就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上帝。天和上帝基本上是同义词。

再敲黑板一次,只有中国人才有上帝。外国人并没有上帝。它们的那个最高主宰并不叫上帝,而是叫狗蛋,或者叫其他什么奇怪名字。

中国的天子作为天的受托人,代表上帝来管理天下万物,那么人在统治和利用万物的时候,就不能破坏天定的万物之间的动态平衡,不然就会被天惩罚。所以呢,中国的天子,诚惶诚恐,对万物进行精确的计算,对货币的投放也进行精确的计算,以保持文明活动中,万物被人管理和利用时,也能保持动态平衡和动态稳定。

万物本是一体,只有每个东西都恰到好处,不多不少的正正好适宜,万物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生命,才能正常的运行。如果这个太多,那个太少,就好比说,一个人胳膊太长,有一公里那么长,眼睛太大,有脸盆那么大,耳朵太小,只有芝麻那么大,腿太短,只有手指头那么短。那这还是个人吗?他的生命还能正常的运行吗?显然是不能的。古人治理经济,也是把整个经济体当作一个生命来治理的。如果物价出现了异常波动,如果某些东西太多,某些东西太少,说明这个生命出现了妖异病态现象,它就要死亡了。

在古人看来,一切都是有序的,一切都是确定的,一切都是可以度量的,一切的价值都是可精确的,这些都是天定的。人管理天下万物,只要让万物和天定的秩序保持一致,这就是信。信了之后,才能取用万物,而不失其和,经济才能永续发展,人才能永续繁衍。解决物价问题,对古人来说,只是一个幼儿园水平的事。而对于现在的人来说,解决物价问题,则是一个比登天还难的事情。现在人讲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古人来说,也是一个幼儿园水平的事情。

现在美元所主导的货币体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在于人们不再能够理解货币的本质,在于已经不再能够理解自然造物的秩序之美,也无法理解万物本是一体的道理。现在的一切,都荒谬好笑到了可怕的地步。现在的货币,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货币体系,它根本不能称之为货币,因为它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是不可信的,一切都是无价值无意义的,它的一切都好笑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如果非要说,这种货币是个什么东西的话,那它就是个笑话,它就是人类智力堕落到谷底的耻辱柱。

Ⅱ 货币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发生在两个部落之间的交换,只能是偶然的多余产品的物物交换。当时的商品交换在双方的经济生活中只占极比重,因此,彼此都不十分计较交换的比例,如有的时用2只羊换1把石斧,有时用2只羊换2把石斧。假如2只羊换1把石斧,用公式化表示即为:2只羊=1把石斧 在这个等式中,羊的价值是通过石斧表现出来的,石斧是表现羊的价值的手段,人们把石斧看作价值的代表。或者说与价值等同,我们称之为等价物。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不断扩大,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一种商品可与多种商品相交换。物物交换的明显缺点是:物物交换要求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交换才能成功,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在长期无数次交换的实践中找到了办法。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其它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有了一般等价物后,方便了商品交换,人们只要经过两次交换,就可顺利换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即:“第一步,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第二步,用一般等价物换取自己需要的商品。可见,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一般等价物由什么商品来充当,各地区划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时期也有不同。在历史上,牲畜、布帛、贝壳、粮食、食盐、金属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我国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之一是宝、贝。许多与商品交换有关的汉字,都有贝字作部首,如货、赔、赚、贩、购等。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是金银自身自然属性决定的,即金银有许多适宜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和容易分割等。 首先是体积小、价值大。因为采掘金银要耗费巨大的劳动,所以金银的价值大。这样,人们可以携带少量的金银,就能买到大量的商品。 其次,金银不会腐烂,久藏不坏。黄金、白银极易保存,即使埋在地下,几千年后挖掘出来,仍完好无损。 再次,质地均匀、容易分割。金、银可以随便熔合,又可随便分割,其价值不会受到损失,而羊、布、贝壳等就不行。 正因为金银有这样多的优点,所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重任就自然落在了黄金、白银身上。金银一旦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它们也就成了货币 。 从上述货币的产生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解决了商品交换发展的障碍,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如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货币的出现也带来新的矛盾。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我们的能把金银货币完全等同起来。金银就是金银,它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只有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才成为货币。 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共同点是:货币也是高品。金银能够充当货币 ,是因为金银本身是商品,既是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货币与一般商品的区别是: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专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这种货币与一般商品的本质区别,就是货币的本质。所以说“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Ⅲ 货币的来源货币的产生

传统教科书一般都会列出货币的特征,然后说明金银和法币拥有这些特征,所以金银和法币就成为了货币。但这种写法很容易产生一个严重的误导,那就是很多人会以为货币是可以随意设计出来的。用另一种说法就是,货币是可以用计划和法律创造出来。但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货币并非由一个人,或一群聪明人创造出来,也不是某一个历史上的国王用计划创造出来的,而是大量行动人通过不断交换而发现出来的。

简单来说,货币必然有一个多阶段的形成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发现货币可以有更多不同用处,最后才产生书上所说的货币特征。当然未来的货币产生过程可能产生更多或更少的特征,所以用书本上写的货币特征来判断一种财货是否是货币并不恰当,某一种财货最终能否成为货币是由市场中的行动人决定。例如在监狱中,香烟成为货币并不是法律规定,而是监狱中的囚犯通过交换行动而决定。

(3)金融学货币的起源是什么扩展阅读:

罗斯巴德遵循奥派的货币理论传统,不从货币的特征开始写,而是从货币的产生过程开始写。奥派的货币理论源于门格尔,传到米塞斯。米塞斯的《货币与信用原理》可以说是奥派货币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典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罗斯巴德在第三章第一节首先表述直接交换的二个主要问题:第一个是需求巧合(coincidence of wants)问题;第二个是财货分割性(indivisibility of goods)问题。需求巧合问题在上一讲已经解释过,这里就不再重复,财货分割性问题我就直接引用原文:

“假设拥有一副犁(小编注:犁,就是一种耕地用的农器具)的D想要换取鸡蛋、奶油、鞋子和很多其它商品。显然,他不能把他的犁切分成好几块,用这些换取鸡蛋、奶油等等。每片犁对他人的价值几乎为零。在直接交换的体系下,一副犁在交换中几乎没有适销性,即便有人生产,其数量也会很少。”

简单来说某些财货是不能分割使用,分割后这些财货就无法用来满足目的或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犁就是一个例子,把犁分割成几块,犁作为生产工具的用处就完全消失,变成垃圾。

对于奥派经济学来说,问题就等于机会。谁能解决问题就能得到更高的报酬,面对直接交换的问题,人类发现了间接交换的解决办法。间接交换的方法在上一讲已经介绍过,我也不重复。重点是间接交换多了一个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理论上任何财货都可以成为交换媒介,但不是每一种财货作为交换媒介的适销性(marketability)都一样。请同学注意适销性是指某个财货在特定的市场中更容易被接受成为交换媒介,简单来说就是容易出手。所以适销性和市场中行动人的目的和生产并无直接关系,只有间接关系。例如张三从不吸烟,如果张三进了监狱,他依然会用香烟作为交换媒介。

从奥派理论中,间接交换刚刚出现时会有很多财货会成为交换媒介,但市场中的行动人会逐渐发现某些财货的适销性更高。例如盐作为交换媒介的适销性比猪高,市场中的行动人会逐渐放弃用猪来做交换媒介,而采用盐来做交换媒介。当一个交换媒介在市场中被普遍接受就变成这个市场的货币。

Ⅳ 货币的起源和发展是什么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最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

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最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

货币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随着商品交换的扩大,贝币的流通数量日益庞大。由于天然贝来源有限,不敷应用,于是便出现了仿制贝。最初的仿制贝是石贝、骨贝、陶贝,以后便发展到用铜来制造,这就是铜贝。

铜铸币的产生,使古代货币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发展及广泛流通是早期货币发展中的重大转折。这一时流通的货币主要有四种——布币、刀币、环钱和蚁鼻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接着实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中央集权的措施,统一货币就是其中之一。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统一的货币分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按枚使用,币面铸有“半两”二字,表明每枚的重量是半两,史称半两钱。禁止其他财物作为货币流通。

(4)金融学货币的起源是什么扩展阅读:

货币的分类:

1、流通币

这是原本意义上的硬币,发行的目的是为了“流通”。

2、收藏币

收藏币发行的目的不是为“流通”服务,而是为硬币“收藏”服务,通常由主权发行机构以高于或远高于面值的价格售出

3、投资币

发行投资币的目的既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流通”,也不是常规的“收藏”,而是为了保值和增值。投资币是用高成色(一般99.9%以上)贵金属(银、金、铂、钯)制成的固定重量(如1/4盎司,1/2盎司,1盎司)的“币”形金属锭块。

参考资料:

网络-货币

Ⅳ 三分钟读懂金融学知识:货币起源与职能

我们来看这两个图片,左边一个黑猩猩,右边是人类。听说科学家在人类的婴儿和黑猩猩刚出生的时候呢,做了一个实验:发现在三岁之前的时候,他们基本上那个智商都差不多,但是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了这样一个情况。人类婴儿,当拿到了两个苹果的时候,你用一个香蕉去跟他,其中一个苹果,他知道去交换。但是黑猩猩不一样,他很贪婪,只会要,我全要吃,它不懂得交换。所以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人类的一种本能形成一种交换,所以交换这个过程就扩大了很多的商品的价值形式。

在过去的时候,人类在创造财富的时候产生了很多剩余的产品,因此就出现了交换这种形势。因此从简单、偶然的交换,扩大到一般的价值形式,由此就出现了我们所说的一般等价物。这就是货币。所以说: 货币是伴随着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

货币的产生先后经历了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两种重要形式。由于商品的本身是凝结了劳动的属性,因此是足值的货币。常见的就是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所谓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因此具有不易分割、不易保管、不便携带、价值偏小等局限性;金属货币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实物货币的局限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金属货币的制造速度赶不上商品交换数量的需要,简单地说就是,商品太多了,金属货币生产量太慢,久而久之会导致货币供给不足,造成通货紧缩。因此我们说: 金属货币无法伴随商品交换数量的增长而增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由此就产生了信用货币:国家强制发行的货币符号。因此具有不足值性。从传统的纸币发展到现在的云端支付,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新型基础设施,大家熟知的微信与支付宝支付。

接着我们再来聊聊货币的职能,常见的货币职能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图中分别展示了动态职能中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静态职能的贮藏手段。这里不再多说,相信你懂得。这里需要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从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思考动态与静态职能问题?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本次内容的课程视频大家可以点击学习:

货币的起源与职能

学完后感觉怎样 单选 0 人 0% 有用 0 人 0% 没用 投票

Ⅵ 货币的起源是什么

国内最早的货币是起源于商朝的贝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存款货币是指可以随时提取的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称为需求存款。由于活期存款可以随时转换成现金,所以银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货没有区别。它也是一种货币。

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通常是指利用电脑或贮值卡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电子货币在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如何防范电子货币被盗,如何对个人资信情况进行保密等。因此,电子货币的全面应用尚需一段科技进步和其他保障措施完善的过程。

热点内容
炒股怎么玩才赚钱 发布:2025-02-01 20:44:48 浏览:560
股票软件指南针常用指标 发布:2025-02-01 20:42:06 浏览:912
全信股份股票历史最高价 发布:2025-02-01 20:36:52 浏览:661
国诚投资的股票可靠吗 发布:2025-02-01 20:23:46 浏览:778
基金止盈到哪里设置 发布:2025-02-01 20:17:15 浏览:478
华东科技股票专家 发布:2025-02-01 19:40:48 浏览:431
如何计算加密货币 发布:2025-02-01 19:31:38 浏览:228
如何把理财通中我的资产取出 发布:2025-02-01 19:28:19 浏览:946
周五公司股票涨停 发布:2025-02-01 19:11:47 浏览:357
凤凰光学股票涨停原因 发布:2025-02-01 18:50:34 浏览: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