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预警结构包括什么
1. 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法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重要研究领域,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文章先后分析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监测预警方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间的监测预警方法,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监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国际上已经形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法对我国建立并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要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进行创造性拓展。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法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重要研究领域,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文章先后分析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监测预警方法,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间的监测预警方法,以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监测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作者认为国际上已经形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法对我国建立并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要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和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段进行创造性拓展。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法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重要研究领域,新的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按时间划分,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由线性到非线性、由局部到系统等特征,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系统关联及风险传染的研究分析也受到高度重视。不同的监测预警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最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要根据一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数据信息统计完备程度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来决定。本文以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为节点,将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方法的研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各个时期主要风险预警监测方法进行了描述和对比分析,
2.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包含的基本知识点有哪些
(1)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市场风险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关系;(3)信用风险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关系;(4)承保风险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关系。
3. 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什么评估指标。
公共危机管理四 经济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公共危机管理四经济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主要体现在,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於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一、金融风险及其化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直接影响经济安全。当今世界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资本流动的加速,为许多国家提供了急需的资金,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资金流动加快、流量加大,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也给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前几年,东亚、俄罗斯、拉美等地爆发过严重的金融危机,产生很强的扩散效应,波及很多国家和地区,导致财富缩水、经济衰退、政局动荡,给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安全造成严重冲击。我国的现代金融起步较晚,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还较为有限,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同时由於部门和地方利益驱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过热,带动能源原材料等价格上涨,交通运输紧张,给宏观经济的调控和运行带来一系列问题。随著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的相继结束,市场保护措施进一步减少,对外资开放的领域进一步放宽,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面临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因此,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金融领域的安全。金融风险的特徵:金融风险具有扩散性、波动性和可控性。金融风险的预警及防范建立金融监管的预警指标评估体系。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通过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与评估。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指标类型评估指标主要功能 宏观经济环境评估指标国内信贷/GDP的比率 反映金融深化程度和宏观经济运行是否健康金融相关率(FIR) GDP增长率 M2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企业资产负债率企业净资产受益率泡沫经济型风险评估指标市盈率反映泡沫经济程度和大小股票市价总值与GDP的比率 商品房空置率银行内部风险评估指标银行不良贷款率反映银行资产的品质和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资本充足率资产收益率国债风险评估指标国债负担率反映政府偿还债务、抵御风险的能力债务依存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外债风险评估指标经常项目赤字与GDP的比率 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充足程度和外债偿还能力外债总额与GDP比例 外汇储备支援进口时间短期外债与外债总额之比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应是一个包括政府监管、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行业自律、社会监管四个层面的立体监管体系。建立金融监管的法律支援体系。制定一套保护金融债权人利益的法律制度,赋予金融机构保全资产的法律权力,明确规定信贷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借款人所借贷款必须按期归还本息,企业兼并破产前必须经开户银行清理债权债务,办妥转债手续等,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信贷资产的安全和回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一方面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风险管理的作用,健全化解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管理,强化制度建设,规范主体行为。一是要增加金融风险管理的透明度,二是要完善防范和处理危机金融机构的法律和手段,建立完善有效的风险性化解机制,三是实现多元化资金管理组合,建立金融风险的分散策略,四是建立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处理机制。二、财政风险及其化解财政风险,是指财政收支在总量或结构上失衡,进而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造成损害的可能性。为弥补财政赤字,政府经常通过举借债务的方式筹集财政收入,因此,财政风险实际上是指由於各种原因导致财政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财政风险的特徵财政风险具有广泛性。财政风险往往引发政府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系统出现危机。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财政风险包括更为广泛的内容。我国的金融机构多为国有,所以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所导致的损失以及所蕴涵的风险最终要由财政承担。在政府财政和国有企业所有权统一的条件下,使得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就成为财政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面临著由企业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轨,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的转轨,由此带来的空账风险最终要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同时,要承担保障企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责任,这也构成我国财政风险的重要内容。财政风险具有机遇性。财政风险对应著两种可能性,即得到收益或遭受损失。财政风险具有传导性。财政风险是各种风险的最终承受者,是最深层次的宏观经济风险。比如企业风险、金融风险最终会影响财政运行,导致财政风险。财政风险具有时滞性。财政风险首先表现为其他风险,然後通过一定的传导过程才最终表现出来,因而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政府行为实质上就是政权在各个领域的表现与行使。由於政府因素导致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也是辐射面最广的风险。当然,这种政权的表现与行使也是在现代市场机制运行中政府对宏观经济实施调控,规避风险、控制不确定性的最根本的手段。财政风险的预警及防范一要加强对财政风险的评估,建立财政预警评估监控机制;二要构建财政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三要统一管理政府内外债务,建立财政风险基金,增强抗风险能力;四要转变财政职能,建立专业化制衡的风险控制机制。财政风险的化解风险意味著收益与损失共存,完全回避风险会使行为过於保守,在避免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时,也就放弃了获取收益的可能性。要明晰政府债务,加强债务管理,制定合理的债务政策;要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实现财务阳光预算和透明化;要转变政府财政职能,通过市场机制转移风险;要加强财政制度建设,建立财政风险损失控制机制。三、经济战略资源危机及其化解经济战略资源是指国民经济发展紧急状态下的战略需要,如果供应中断可能危及国家生存的资源。我国经济战略资源体系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粮食为代表的经济安全物资。包括的主要品种为粮食、稀有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尤其是特种钢材)、金属矿产品等。另一类是以石油为代表的战略安全能源。包括的主要品种有石油、天然气等国家重要战略能源。经济战略资源的危机预警与储备制度构建经济战略资源需求预测指标体系。经济战略资源安全预警评估体系。 建立国家经济战略资源储备调控体系。经济战略资源危机的化解1、建立全球视野下的战略物资保障体系。这个体系应由国内能源勘查开发供应体系、国外能源供应体系和能源战略储备体系三部分组成。实施全球能源战略重点要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补充,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逐步加大利用国外能源的力度。2、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战略资源储备运行机制。3、以替代战略化解经济战略资源危机。4、以节约战略化解经济战略资源危机。5、建立弹性、灵敏的反映市场需求的能源投资管理体制。信息来源: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