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手里留下多少活钱
❶ 手有余钱应当如何理财
2019年已经开始,余额宝收益率确实不高,余钱买房的话不能随大流,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手中余钱假若一共就十几万块钱,不知道有没有抛出吃喝生活用度,反正这点儿闲置资金买房应该首付都不够吧,再说也没有赚到钱,全部压在房产上面,难道不吃不喝了?还是好好存起来,赚点小利息,好好过日子吧!
资金太少高风险投资莫触碰
十多万资金并不算大额本金,抗风险能力有限,为了保险起见,千万不能选择股票、P2P之类的高危理财产品,看似收益率比较惊人的高,其实不过是个预期收益而已,真正能够转化成实际兑付收益的能有多少?高收益必然带来高风险,有可能顷刻之间本息荡然无存,所以闲置资金不足时,为了安全稳定保本,不能选择赌博式理财项目。
余钱买房子也不够了,可以继续考察其它生意项目,在考察清楚之前,还是最好用稳健的理财方式先把钱存起来,等确定要投资其它项目时再支取出来另作打算。
❷ 理财建议每月存下收入的多少比较合理
这个问题只能说给您一个建议,要综合考虑到您个人的情况,但是在你投资理财前,要预留好子女的教育、大病医疗、生活费等必要消费,建议理财的钱占家庭收入的30%左右,这里介绍集中方法。
1、阶梯存钱理财。此种储蓄方式可使年度储蓄到期额保持等量平衡,既能应对储蓄利率的调整,又可获取三年期存款的较高利息。这是一种中长期投资,适用于工薪家庭为子女积累教育基金与未来婚嫁金等。
2、连月存钱理财。连月存储法又称12张存单法,即每月存入一定的钱款,所有存单年限相同,但到期日期分别相差1个月。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储蓄的灵活性。
3、四分存钱理财。如果你有一笔小钱会在一年之内用到,但不确定何时用、一次用多少,那么选择四分储蓄法会很实用。
4、利滚利存钱理财。这种储蓄方法将存本取息储蓄和零存整取储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流动性比例:3:6。流动性比例就是每月支出/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资产,指的是那些在家庭有突发状况时,能迅速变现,同时也不会带来损失的资产,就比如现金、活期存款,短期理财产品等。
6、消费比例:40%-60%。消费比例,指的是家庭消费支出/家庭收入,反映的是家庭的收支情况,此比例一般在40%-60%之间比较合理。如果家庭消费比例超过60%,则意味着家庭的储蓄能力不强,不利于家庭积累更多的财富。
7、家庭投资比例:等于或大于50%。家庭投资比例,指的是家庭净投资资产/家庭净资产,这一比例反映了家庭投资情况,等于或大于50%的情况下比较合理。
❸ 一个家庭留几万资金作为紧急备用金最为稳妥大家怎么看
一般来说,家庭里面能够留个四五万的应急备用金基本上就够了。现在来说,只要有医保,只要是坚持锻炼身体,一般情况下四五万块钱的应急备用金基本上就够用了。
现在来说,根据2018年的存款数据,全国2018年居民存款余额是72.44万亿元,全国居民平均存款余额是5.17万元,也就是说全国人均存款也就是5.17万元。全国是4.3亿户家庭,每个家庭平均存款是16.85万元。
这样来说如果是预留四五万的应急备用金的话,也就相当于家庭存款余额的三分之一左右了,可以说对于一个家庭也是不算少了。而且四五万的预备金,全国大部分家庭也是能够拿出来的。
而且四五万的资金,作为备用金也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省一点的话,也能够让一个家庭生活一年了。这样一个家庭留四五万的备用金可以说基本上是够用了。
四五万的预备金如果是现金的话,就会有点吃亏了。备用金可以存到余额宝等活期理财产品里面,或者是存到民营银行活期存款里面,如果用的话可以随时取用。如果不取的话,也能够获得一些收益,可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
现在余额宝年利率大概在2.46%左右,微信零钱通年利率大概在2.6%左右,民营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较高,能够达到3.8%的样子。
综上所述,一个家庭大概有四五万的备用金基本上就够用了,大部分家庭都能够拿出来这么多的备用金,备用金可以存余额宝或者民营银行活期存款,这样用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用,不用的时候可以产生一定的利息,还是比较合适的。
紧急备用金的多少主要考虑家庭的日常开销, 一般留3—6个的家庭开销为宜。
之所以建议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销,是因为万一家里的经济来源中断了,那么这笔备用金可以维持未来几个月的生活开支,而这段时间也差不多足够找到新的工作或者收入来源。
如果家里挣钱的人工作比较稳定,经济收入来源可靠,那么可以适当减少紧急备用金,但是建议至少保留3个月的日常生活开销。
如果家里挣钱的人经济收入不稳定,那么可以适当增加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
备用金建议存一些比较灵活且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比如活期储蓄、货币基金等 ,而不能存为定期存款或者定期理财产品,因为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只能按照活期利率结息,而定期理财产品绝大部分不支持提前终止,这就可能导致你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却拿不出来钱,就失去了备用金的意义。
但是正因为资金的灵活性,导致该笔资金收益率水平不高。 所以备用金并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了会造成大量资金无法获取应有的理财收益,最终逐渐贬值,造成资产损失 。而如果太少了,当真正需要用到备用金的时候又不够开销,仍然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因此,3-6个月的日常生活开销是相对比较合适的。
除此之外, 有时候备用金也不完全需要自有资金,合理利用信用卡也可以帮助我们准备备用金 ,而且信用卡的积分和消费折扣活动现在也蛮多的,还可以帮我们省不少钱。有了信用卡,就可以进一步降低备用金储备,让更多的钱去进行长期理财,获取更高的收益。
紧急备用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应对特殊情况,包括失业、突发医疗及其他意外支出需要。 一般情况下,以平时每月支出正常数额的6倍金额来准备紧急备用金就足够了。
紧急备用金的准备应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应对不同的日常生活需求:
不同的家庭平时的生活水平不同,硬性支出需求也不同,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数字,比如5万或者10万,来作为参考。但是可以根据自家情况,按照以上三个需求来分别准备。
家庭紧急备用金也不一定非得“真金白银”的准备好,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和渠道来留足备用,让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大,还可以这么做:
要结合自己家的 实际情况
针对题主说的:一个家庭留几万资金作为紧急备用金最为稳妥?大家怎么看?的问题,我觉得可以针对自己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条件有限的
针对家庭条件有限,我觉得可以最少1000元,最多可以做到5万元的紧急储备金。这个要看家里的人员的平均年龄,如果有超过50岁-60岁以上的老人,你的家庭应急储备金需要2-5万最好,因为很多时候,用钱比较急,你可能存的定期都来不及取出来,所以我的建议定期理财最多不超过30天,有什么紧急情况,你可以到期取出。而且如果条件允许,而且自己还能管住自己,不乱花钱的话,可以拌一张信用开,要办那种免年费的的,额度5万左右的。这样可以即使你的定期取不出来,还可以刷信用卡应急使用。
条件宽裕的人家
我觉得家资百万的人,可以选择留下10-50万的应急储备资金,这样可以让你有更多的资金应对各种危机,无论是医疗还是生意的危机,都可以让你及时得到资金的补充。前提你这笔钱一定要存在理财短期业务上,最多不能超过30天,否则你根本指望不上这笔钱。信用卡也可以接燃眉之急,但是你要量力而为,因为你要考虑信用卡的支出能不能等你的定期到期后,堵上这个窟窿。
最后总结:
备用金是要准备的,越早储蓄越早准备,有备无患。总比需要的时候,借不到钱要好得多,而且这是一个比较有前瞻性的举措。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考虑。其他人能提供的只是一些大众性的、放之四海皆准的建议作为参考。
一般地,至少会以6个月的日常开销为基础,来准备家庭备用金。比如,每个月固定的开支是5000左右,那至少应该准备3万左右作为备用金。另一种方式是,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来准备备用金,一般按照10%左右的比例。比如,家里资产有10万 ,那准备2万的备用金作为日常生活开销的保障。按照百分比配置,其实已经不完全是备用金的概念,而是家庭资产中低风险类资产的占比,是资产配置的概念,要保证用于投资的资金,不是全部资产,
总的来说,准备备用金的目的是为了应对不时之需,比如,临时性地丢了工作,或者突然没了收入来源,有紧急事情需要一笔钱。等等诸如此类的。那如果在以往的经历中,这种突发情况很多,那在准备备用金的时候就更应该谨慎。对自己以往的消费习惯比较了解,也时准备合适的备用金的一个前提。
备用金最核心的需求是灵活性,选择很快能取出来。不管是选择货币基金,还是理财产品,或者是存款,首先考虑的就是钱什么时候能取出到账,然后才是收益率。前几年,余额宝等各类宝宝产品,收益率还比较高,那把备用金放在宝宝类产品里就是最方便的。但现在余额宝的收益率明显下降了,需要找一些新的管理备用金的方式。
此外,如果备用金总额比较大,还可以考虑把备用金分成几份来管理,比如一共准备了10万的备用金,那其中5万可能是放在T+0能到账的品种里,另外5万可以是放在1个月或者3个月的定期类品种里,这样备用金的利用效率会更高,也不会对流动性有较大的影响。
再者,现在各金融平台和银行提供的消费贷服务也很方便, 在特别紧急的时候,通过这些平台先借资金,短期需要支付的利息也不会特别高,只要最后能及时从其他产品里把钱转出来就好。认识一位朋友,他就是把所以的备用金都放在证券账户里做理财,只要不是长假,取出的延迟很短,也基本上都能满足需要。
那关于备用金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将本该有计划的开支,视同于备用金来处理。比如,突然决定要花3、5千买一件大衣,临时决定去国外旅行需要花费上万,这种大额的支出,看起来是临时起意,但实际应该是在每年做计划的时候先考虑进去的,并提前安排资金。那如果将这种额外的开支,能单独有计划地管理,针对这类资金需求,还可以单独选择投资去处,只要保证取出的时间和计划吻合就行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这些开销不会影响到备用金的规划和管理,能让资金效率更高,消费的计划性也更明确。
总的来说,理财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理财背后是生活习惯,也是消费习惯,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吧。备用金的管理,是理财中很小但也很重要的一部分,管好它,同样需要不端地摸索和完善吧。
这个提问不会有确定的答案,因为每个家庭情况都不一样的,比如家庭有几个成员?都多大岁数? 健康 情况怎样?家庭经济实力如何等等,这些情况千差万别,每个家庭都不同,应该留有多少备用金也没什么可比性,一概笼统地说个数是不现实的。
一般来说,家庭留有备用金应该是这个家庭年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为妥, 比如一个家庭双职工,夫妻俩年收入总计15万,那么,每年留有的备用金就可以在3-4万左右。
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家庭消费支出和家庭收入一般是呈正比的,同样,紧急备用金又和家庭消费支出成正比,也就是说,家庭收入越高,紧急备用金储备的应该越多。 比如家庭收入高的,子女受的教育相对也较好,比如上私立学校等,这样的话,留有的教育备用金明显就高于普通的家庭。
但是, 留有的备用金多寡除了和收入高低有关系,和家庭成员的构成也有关系, 如果家中有上学的孩子,或者高龄老人,意外用钱的概率就要大一些,那么留有的备用金相对就要高一些,以防急用钱的时候焦头烂额。
不过,从理财角度来说,留有的备用金太多是不合适的,因为为了保证备用金的流动性,一般这笔钱只能存活期以及短期的定期存款,或者货币基金,比如余额宝等等,利率比较低,那么这笔钱数额如果过大的话,就损失了一笔不小的机会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网贷市场很成熟,除了信用卡,还有支付宝的花呗,京东白条等等,借款的渠道多了,急需钱的话完全可以用来应急,这样就不用冒着被拒绝的难堪向亲友借钱了。这样的话,备用金可以不用留得太多,风格激进点好。
综上所述,一个家庭留有多少备用金主要看家庭的收入水平,以及成员结构等等,一般留有家庭年收入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为妥。但是,留有的备用金数额要适度,也不是越多越好,建议根据自己家庭具体情况来适当安排。
我认为:一个家庭备用金至少要有2万元左右的可取现金,另外还要有20万元左右的可用资金。
俗话说“兜里有钱,心里不慌。”应急备用金是为了应对家庭突发事件而预留的,可以灵活支配的资金。
应急备用金如果预留过少,会影响对紧急事情的应对,如果预留过多,就会造成资金浪费,影响理财收益。
一个家庭正常情况应该预留多少备用金?如何科学打理这些备用金呢?今天互金直通车就和大家聊一下这个话题。
尽管不同的家庭要求可能不同,但是我认为,一个家庭至少应当具有2万元左右的可取现金,另外还要有20万元左右的可用资金作为后备保障。
可能有人觉得这有点多,也有人觉得有点少,从我的实际经历来说,这些确实可以起到应急的作用。
一次孩子半夜打电话,说和朋友一起订机票,需要1万多元,我银行卡活期平时没有钱,余额宝里的资金也只剩了6000多,最后连微信一共凑了1万多元,当时筹钱有点着急,就是忽视了备用金的可随时支取问题。
还有一次家里有人住院手术,需要一次缴纳5万元,后来断断续续充值十几万元,主要是利用了信用卡,所以,大额应急备用金只需要有支付功能就可以。
由此可见,如果不考虑资金闲置,应急备用当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平时应急资金根本派不上用场,预留过多也是一种浪费。
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
一、准备20000元左右的可取现金,放在随时可取的银行创新存款,或者放在可以T+0快速取现的货币基金,既能保证应急,也能获得一定收益。
二、申请一些信用支付额度,比如信用卡、花呗、白条等等,这比预留现金要划算得多,这些额度都是根据你的个人信用授权的,关键时候可以应急,而且很好用,所以个人信用也是一笔应急资金,要好好珍惜才行。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互金直通车。
如果把家庭资产都存入银行活期,以备 处不时之需,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家庭的资金绝大多部分会进行理财投资,以实现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家庭中一些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时,手头没有钱是不行的。人是英雄钱是胆,家庭留有适当的应急资金是必备。
现在理财渠道都比较多,较高收益项目的变现也更加方便。
一方面我们在选择理财投资产品时,可以适当将长期,中期,短期的投资项目进行均衡配置。比如配置一个月、三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存银行智能存款、购买基金等,这些项目的资金变现能力也比较强。
另一方面,现在的信用工具也非常丰富,信用卡、网络贷款等信用工具可以非常方便的解决急需资金,你只需要在约定时间之前筹备好还款资金就可以了。
因此,多数情况下,一些大额的急需资金,我们都可以通过上述两种方法来进行合理的筹备,以备急需。
这样来看,我们在手里留有的资金量就不需要太多,只需要满足日常零星开支就可以了。通常来说,我们手里留有三个月的日常生活所需资金,就足以应对。
楼主您好,一个家庭留几万块钱的资金作为紧急备用金最为稳妥,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我相信任何家庭应该来讲都会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备用金,那么也就是这个楼主所提到的,有几万块钱的备用金以备紧急使用,这个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必须要做的,因为你不可能每个月把自己的收入都花光,那么这样的话,可能将来如果确实要使用到自己的钱,拿不出来那么就显得比较捉襟见肘了。
但是我认为留几万块钱作为紧急备用金,主要的目的体现在我们一定要把这几万块钱当成活期储蓄来使用,因为如果说你一旦把这几万块钱当成定期储蓄去使用的话,是不能够随时使用随时支取的,因为很多活期理财产品它可以随时使用随时支取,第一时间就可以实时到账,所以这几万块钱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在活期账户里,你要么放在银行的活期账户里,要么去购买一些货币基金都是没有问题的。
然后一些大额的存款,比方说你没有及时去使用它的大额存款,我们就可以按照定期存款的方式来解决它,因为毕竟定期存款比起活期存款来,那么所获得的收益相对来说都会是比较高的,那么对于自己的回报,其实是比较高的,而且是高了不少。所以这个所谓的紧急备用金,一定要以活期储蓄或者说活期理财的方式来存取。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一个家庭留几万资金作为紧急备用金,最为稳妥呢?
这个和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时间段有很大关系。有的家庭消费高,那就多留一点,有的家庭消费低就少留一点。
一般来讲,一个家庭需要留存的紧急备用金,至少是三个月的家庭收入。意思是说,如果家庭处于失业状态,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至少要挺过三个月。留三个月的时间来获得其他的收入来源。
对于日常支出比较多的家庭,预留6个月的家庭收入作为紧急备用金,相对比较合理一些。比如家里有子女上学、有病人住院等需要资金比较多的情况。多留一些,以备不时之需。
如果家里有房贷、车贷要还,可能要预留的更多一些。以防在紧急情况之下不断供。这可能就要预留将近一年的家庭收入,作为紧急备用金,更恰当一些。
另外一年中不同的时间,需要留存的家庭背备用金也不一样,有过节的月份就多留一点。比如国庆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消费支出相对比平时要多一些,所以需要比平时多备个10万8万的。
说了这么多,究竟需要多少呢?
我们以一个普通家庭的收入支出情况来说明,一个普通家庭每月的收入在12,000元左右,如果家庭支出相对稳定,没有相对较大的支出,那么需要预留4万左右的备用金。
如果家里有子女上学、有病人看病吃药,那么需要预留8万左右的备用金。
如果家里有房贷,车贷等消费贷款的情况下,那么需要预留15万左右的备用金。
逢时过节的月份,再额外的多备用3万左右的备用金。
怎么样,以上的方案合理吗?你怎么看?
❹ 如何理财,每个月存多少最合适
01. 按自身具体实际情况,收入按比例分配
我们每个月领到薪水收入不外乎两种情况,存起来或者花掉。
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很难把薪水收入全部都存起来,
因为我们必须有为了生存下去的花费,这些费用就是「必要支出」,例如房租,水电煤,伙食费。
所以我们应该按自身具体实际情况,收入按比例分配,花费按比例分类。
收入按比例分配,可以遵循「631原则」,
即收入60%作为必要支出的生活费,
30%作为其他支出,可以是娱乐,自我提升等费用支出,
剩下10%作为强制储蓄的紧急备用金。
而每个月的收入减去必要支出后所剩下的钱,才是我们可以灵活支配的,大概在30%-40%左右。
即使你想多存点钱,压缩自己必要的生活费,
长久以来,你的计划也会被一次次地打破,最终放弃整个财务规划,
因为不合理旁纯的分配比例会让人望而却步,所以能持续下去的存钱收入分配比例必须按照你自身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
图片金额为台币,汇率大概为1:5
举个例子,小林每个月3.5W台币的收入,理想状态下想存下3W台币,生活费只花5K台币,如果是学生时期的话,勉强还可以执行,
但对于已经出社会的工薪族来说,根本就是不可能。
因为每个月除了生活费之外,还有房租水电,给家里寄钱,贷款社保等费用,最后只能存下9K台币。
你可能觉得「怎么调整了收入分配之后,反而存钱更少了?」从原来的每个月存3W台币变成每个月只能存9K台币,少了整整2.1W台币。
虽然每个月的存钱效率是降低了,但现实中的费用是必须缴纳的,如果我们还是每个月只花5K台币生活费的话,估计每天都要吃馒头才扛得住了。
所以我们要按自身具体实际情况,收入按比例分配,这样才能有效地持续下去,
而且合和枝理的收入分配,是为了控制自己的消费,让自己能在存钱和生活质量上找到平衡点,而不是勒紧裤头过日子。
02. 遵循消费金字塔,花费按类别分类
我们每个月领到收入之后,生活上各方面的支出花费也要合理分类。
因为工薪族基本每个月只会领取一次一份的工资,所以我们更要合理地分类花费,以免月初就大手大脚花钱,到了月底就吃土的节奏。
生活花费方面,我们先了解一个「消费金字塔」的模型。
「消费金字塔」的模型,关键在于「先把消费花在真正需要的上面,再来才是购买想要的商品」。
我们每个月的花费大概能分为「固定支出」和「变动支出」。
「固定支出」是那些我们为了生存下去的花费,而且是每个月无论你有没有钱都必须缴纳的费用,例如房租水电煤,伙食费,房贷等,
这部分的「固定支出」我们在分类的时候会直接划分到大项里面,是和其他支出分割开的钱。
「变动支出」是日常生活的购物,读书进修课程等其他支出费用。
这部分的「变动支出」花多花少就全凭自己的调整了,
如果这个月有大额的支出,例如计划去旅游或买笔记本电脑,我们就要先剔除这部分的费用,剩余的费用才自由支配。
沿用上述小林的例子,在生活费1W台币里面再单独拉出来细分支出。
透过我上面刚刚讲的内容,我们会发现,消费必须要先花在生存上,有剩余的额度才能去满足其他的需要。
遵循消费金字塔,花费按类别分类,就是让我们可以在「固定支出」和「变动支出」,需要和想要之间得到平衡,
每个月的消费额度应该保持动态平衡,此起彼消的状态。
03. 应对未知风险的管控
因为工薪族基本每个月只会领取一次一份的工资,而且每个月我们都有必须要花费的「固定支出」,
如果月初就把生活费花光,就必须省吃俭用撑到下个月发薪日或者去借钱才能度过这个月剩下的日子。
现在全球的大环境都不景气的情况下,公司减薪裁员,突然生病,天降意外的事情时有发生。
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存钱习惯的人,每个月的收入都花在消费上,
哪怕某天有什么急需用钱的情况,无论你薪水多高,都要等到发薪日才有钱,当下的情况你还是没有钱支付。
为了应对和解决这种未来未知的风险,我唤启敏们就要预先存下一笔「紧急备用金」。
从每个月的收入中拿出10%作为「紧急备用金」强制储蓄,
我们存钱的最大目的不是为了能花更多的钱购物,而是降低那些未来未知的风险。
「紧急备用金」就是为了你突然需要钱的时候可以拿来周转用的钱!
让你的生活可以在不受金钱的影响下继续运转,
而这笔钱最少为3-6个月的生活费,平时坚决不使用它来消费。
❺ 理财买多少钱合适理财一般需要多少钱
很多人在理财的时候是比较茫然的,不知道自己该投资多少合适,那么理财买多少钱合适?理财一般需要多少钱?为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理财买多少钱合适?
这个是要看个人,但是在理财的时候要记得留一部分定期存款,因为理财都是有风险的,是不保本、不保息的,就算是风险低的理财,也是存在亏损的可能性,所以是要有一部分钱来存定期存款。
而另一部分钱就是要合理规划资产来理财,比如说:分为活期的货币基金,余额宝或者零钱通用于日常开销,其次就是定期型理财,收益一般都是比银行定期存款要高的,如果资金多的话,可以选择二到三个理财产品来分散其风险。
理财一般需要多少钱?
理财是不需要很多钱的,10块也是可以理财的,只是本金不多的话,就算放的时间比较长,收益也会很少,比如说:购买10块理财产品,假设年化收益率是4%,那么一年赚的钱也才4毛钱,作用是不大的。
但如果是10000元,,假设年化收益率是4%,那么一年赚的钱就有400元,这个差别是很大的,从对比就能看出来,但是在投资的时候要根据自身能承受的能力来购买,因为理财都是有风险的,不等于定期存款,所以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看清楚理财详情,不要盲目购买。
❻ 如何合理的进行家庭资产配置现金需要留多少
每个月都赚钱,每个月的钱都不够花销,关键是这些钱都不知道花在什么地方了,相信这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现实问题,哪怕是月入过万到月底也是钱包空空,特别害怕家里有人生病,一旦生病或有其他突发情况就感到压力很大。其实这是因为很多家庭除了日常开销外手里的现金特别少,那么我们应如何进行家庭资产配置呢?家里的现金应该留下多少呢?
还有最后百分之四十用来做长期投资,比如教育、老人养老问题等,这些钱可以放入银行或稳定的投资收益,比如信托、教育金、年金险等,固定存入到这个账户中,除非特殊情况都不能取出来,这不前是家庭靠山也是最后的退路。
❼ 手里有多少钱可以开始理财理财需要多少本金
在很多人的概念中,理财是有钱人的专属,他们认为,钱生钱就一定要先有本金,没有生蛋的鸡,哪有会有鸡蛋呢?没有钱拿什么去理财呢?大家有这个观念其实来源于,我的收入扣除我的支出之后,剩下的才是我能储蓄的钱,计算方法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想理财的话,就需要改变一下思路,控制你的支出,让你的支出等于你的收入减去你想储蓄的钱。
改变思路之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可以开始有计划的攒下一笔钱了,并还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攒下第一桶金之后,就可以开始你的理财之旅了。
如果你的本金不多,经验和知识储备不足,在投资中首先要关注的就是风险,记住,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能力范围内的钱,理财不是投机,是通过合理的规划使自己资产实现保值和稳定的增值。
如果刚开始接触理财,不要轻易入市股票期货等高风险的投资,可以从比较稳健的银行理财,债券等开始。
不断积累自己的理财经验,丰富自己的理财知识,了解更多的理财产品,到了理财的第二个阶段,可以尝试通过基金给自己做资产配置,公募基金的品种是非常丰富的,基本上可以满足普通投资者的资产配置要求。
学会构建一个基金组合,学会做基金定投,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更加深入的了解自己的理财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通过学习可以降低你在投资中的风险,因为你了解的越多,知道如何避免踩坑。
❽ 手握200万现金如何理财
如果三口之家,房子至少100平米才够。卖掉60平,买个100平,改善住房。再买辆代步车。剩下的钱别投入股市,切记。每个银行存50万三到五年定期,手里留十万活钱。然后,继续工作,直到你45岁,你就可以养老了。
理财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ǐ cái,英文是Financing,指的是对财务(财产和债务)进行管理,以实现财务的保值、增值为目的。
理财分为公司理财、机构理财、个人理财和家庭理财等。人类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动离不开物质基础,与理财密切相关。
“理财”往往与“投资理财”并用,因为“理财”中有“投资”,“投资”中有“理财”。所谓的理财也不仅仅是把财务往外投,被投资也是一种理财,不懂得被投资也就不懂得怎么更好理财。理财”一词,最早见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报端。
随着中国股票债券市场的扩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日趋丰富和市民总体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财”概念逐渐走俏。个人理财品种大致可以分为个人资产品种和个人负债品种,共同基金、股票、债券、存款、人寿保险、黄金等属于个人资产品种;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个人消费信贷则属于个人负债品种。
理财,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管理财务。一般人谈到理财,想到的不是投资,就是赚钱。实际上理财的范围很广,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也就是个人一生的现金流量与风险管理。包含以下含义:①理财是理一生的财,不仅仅是解决燃眉之急的金钱问题而已。
②理财是现金流量管理,每一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钱(现金流出),也需要赚钱来产生现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钱,每一个人都需要理财。③理财也涵盖了风险管理。因为未来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确定性,包括人身风险、财产风险与市场风险,都会影响到现金流入(收入中断风险)或现金流出(费用递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