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理财 » 有哪些因素推动金融创新

有哪些因素推动金融创新

发布时间: 2023-06-15 06:08:08

⑴ 引发金融创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追问: 这个是简答题哦 多写点哦 回答: 金融创新是一 个包括金融业多方面创新的总概括,它不仅包 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方面的创新,还包括金 融业务方面的创新。就金融业务创新而言,它 又包括在金融工具、金融服务、融资方式、帐 务系统以及支付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在金融业 务创新中,金融工具的创新是基础,如果没有 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就谈不上在金融其他方面 的创新。近20年来,国际金融市场金融业务 创新已成为金融变革的一股新的浪潮,给金融 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引起金融业 务创新的直接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的 迅速发展,为金融业务创新提供了客观条件。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和新兴电子工业的崛起, 全球银行业务发生着巨大变化。原有的业务经 营方式和方法已不能适应业务发展和机构增加 的需要,加之银行业之间的剧烈竞争,迫使银 行不断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这有力 地促进了银行业务的自动化、电脑化。 2.金融国际化和自由化的发展,银行间 的剧烈竞争,为规避利率、汇率风险而推出创 新业务。 3.国际资本移动、融资证券化带来的信 用变革,引发了金融工具的创新。 4.逃避金融管制,也推动着金融业务的 不断创新。 5.为争夺市场,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 求,金融竞争加快,推动着金融业务的创新。 随着西方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资本的日 益集中,金融资本也更趋于集中和垄断,银行 业的竞争也越加剧烈,特别是离岸金融市场的 形成,这些城市和地区金融机构集中,又不受 所在地国家法律的制约。为了加强竞争力的需 要加快速增资的需要,银行业之间积极扩大业 务范围,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增加客户来源, 开拓业务品种,增加资金来源,改善资产质 量,提高增收能力,增强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 的应变能力,从而不断探索金融新业务和融资 的新方式。此外,为了占领市场

⑵ 促使金融创新的因素有哪些

很多中小微企业或者创业的个体非常需要一些金融服务,互联网时代可以很好地融合金融服务发展,为更多需要金融服务的公司或者个体带来便利,这样就可以促使金融创新。

⑶ 金融业务创新的金融业务创新的主要原因

金融业务创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可以分为规避风险、规避管制、提高市场竞争力等。 政府的严格管制是金融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诱因。凯恩(E.J.Kane)认为,政府多种形式的控制和管制,在性质上相当于隐性税收,减少了金融企业的利润,金融企业为逃避管制不得不进行创新。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得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盛行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各国纷纷加强立法,对金融业进行严格管制,如美国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这种做法当然有助于稳定金融业,但也给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了所谓的“脱媒”现象。
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想方设法发掘金融监管的漏洞。开发新业务以维持生存,并获取更大的盈利。可以说,金融创新中许多都是对政府管理的一种逆反应。 金融工具创新是业务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金融市场上,工具创新总是处于先导地位。每一种新的金融工具的产生,总会伴随着金融交易技术的革新,以及相应的金融机构的变化。
任何一种金融工具都是由面值、收益、风险、流动性、期限、可转换性、复合性等特征组合而成。金融工具创新就是通过对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特征予以分解和重新组合安排,使之适合经济发展,满足客户的收益性、流动性和安全性需求。
金融工具创新是最引人注目的,也是内容最丰富的。例如,按创新金融产品满足的需求,金融工具创新分为:
1.规避管制的产品创新。如可转让支付命令(NOW)账户、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 NOW)账户、自动转账服务(ATS)、回购协议、大额可转让存款单(CDs)等。
2.转移风险的产品创新。如浮动利率债券、金融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
3.增加信用的创新。如信用额度、票据发行便利、平行贷款等。
4.增加灵活和流动性的产品创新。如附有认股权债券、垃圾债券、资产证券化等。
5.降低融资成本的产品创新。如租赁、欧洲货币、项目融资、贷款承诺等。 如何更好地为客户着想,向客户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是银行服务创新的一大中心理念,也是银行竞争的一大永恒主题。各大银行都在客户导向的指引下,不断改进服务。
在存款服务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大银行相继推出一系列方便客户的措施,如“一米线”服务、“计时”服务等。2001年之后,一些银行采用了免填单的做法,存款人到银行存取款时,不用再像以前那样繁琐地先填一张凭单,抄下一长串数字的银行卡号,而只需口头报出存取款的数额,便可以迅速办好有关手续。据有关资料统计,免填单业务平均为每位客户节约2分钟时间。
融资服务的创新主要集中体现在开发融资业务的快捷性与增加多项衍生服务方面,如招商银行“易贷通”的推出便在传统房贷、车贷的基础上,衍生出了转按、加按、赎楼、车位贷款,以及“周转易”综合贷款等多种优惠和便利,使客户在一个品牌下可以享受融资一条龙服务。
理财服务的推出更是近来银行服务创新的典范。理财业务集中了银行在信誉、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帮助客户进行财务规划,设计不同的投资方案,以获得最佳收益。开设理财工作室、设立理财中心、为客户度身定制收益率高的理财方案已成为银行参与竞争的又一有力手段。如中国银行的“中银理财”、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农业银行的“金钥匙理财”、招商银行的“金葵花”、交通银行的“交银理财”、建设银行的“乐当家理财”等金融品牌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应,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主要发生在20世纪的60年代以后,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上。
①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是对传统业务的改造、新型存款方式的创设与拓展上,其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四方面:a.存款工具功能的多样化,即存款工具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b.存款证券化,即改变存款过去那种固定的债权债务形式,取而代之的是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形式,如大额可转让存单等;c.存款业务操作电算化,如开户、存取款、计息、转账等业务均由计算机操作;d.存款结构发生变化,即活期存款比重下降,定期及储蓄存款比重上升。
②商业银行的新型存款账户个性化、人性化突出,迎合了市场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主要有:可转让支付指令账户(NOW);超级可转让支付指令账户(Super NOW);电话转账服务和自动转账服务(ATS);股金汇票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协议账户;个人退休金账户;定活两便存款账户(TDA);远距离遥控业务(RSU)等。
③商业银行借入款的范围、用途扩大化。过去,商业银行的借入款项一般是用于临时、短期的资金调剂,而现在却日益成为弥补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提高收益、降低风险的重要工具,筹资范围也从国内市场扩大到全球市场。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的创新主要表现在贷款业务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①贷款结构的变化。长期贷款业务、尤其是消费贷款业务,一直被商业银行认为是不宜开展的业务。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商业银行不断扩展长期贷款业务,在期限上、投向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变。以美国商业银行为例,以不动产贷款为主的长期贷款已经占到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30%以上;在消费贷款领域,各个阶层的消费者在购买住宅、汽车、大型家电、留学、修缮房屋等方面,都可以向商业银行申请一次性偿还或分期偿还的消费贷款。消费信贷方式已经成为不少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项目。
②贷款证券化。贷款证券化作为商业银行贷款业务与国债、证券市场紧密结合的产物,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创新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极大地增强了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③与市场利率联系密切的贷款形式不断出现。在实际业务操作过程中,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紧密联系、并随之变动的贷款形式,有助于商业银行转移其资产因市场利率大幅度波动所引起的价格风险,是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一项重要创新。具体形式有:浮动利率贷款、可变利率抵押贷款、可调整抵押贷款等。这些贷款种类的出现,使贷款形式更加灵活,利率更能适应市场变化。
④商业银行贷款业务“表外化”。为了规避风险,或为了逃避管制,还可能是为了迎合市场客户之需,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有逐渐“表外化”的倾向。具体业务有:回购协议、贷款额度、周转性贷款承诺、循环贷款协议、票据发行便利等。另外,证券投资业务上的创新主要有:股指期权、股票期权等形式。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极大地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找到了巨大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内容主要有:
①结算业务日益向电子转账发展,即资金划转或结算不再使用现金、支票、汇票、报单等票据或凭证,而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及其网络办理转账。如“天地对接、一分钟到账”等。
②信托业务的创新与私人银行的兴起。随着金融监管的放松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信托业务与传统的存、贷、投资业务等逐步融为一体,并大力拓展市场潜力巨大的私人银行业务。如生前信托、共同信托基金等,通过向客户提供特别设计的、全方位的、多品种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改善了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拓展了业务范围,争夺了“黄金客户”,使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大大提高。
③现金管理业务的创新是由于商业银行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客户处理现金管理业务,其内容不仅限于协助客户减少闲置资金余额并进行短期投资;还包括为企业(客户)提供电子转账服务、有关账户信息服务、决策支援服务等多项内容。该业务既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手续费收入,还可以密切银企关系,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
④与中间业务联系密切的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它们当中有很多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表内业务。商业银行发展、创新表外业务的直接动机是规避金融监管当局对资本金的特殊要求,通过保持资产负债表的良好外观来维持自身稳健经营的形象。当然,表外业务也是商业银行顺应外部金融环境的改变、由传统银行业务向现代银行业务转化的必然产物。表外业务虽然没有利息收入,但却有可观的手续费收入。从世界各国银行业的发展情况看,表外业务发展迅猛,花样品种不断翻新,有些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益已经超过传统的表内业务收益,成为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有:贸易融通业务(如商业信用证、银行承兑汇票)、金融保证业务(如担保、备用信用证、贷款承诺、贷款销售与资产证券化)、衍生产品业务(如各种互换交易、期货和远期交易、期权交易)等。

⑷ 金融创新的动因有哪些

主要动因包括金融管制的放松、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扫清了体制上的障碍。在今天的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只有选择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加快本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本国经济的运转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封闭经济由于缺少外部资源、信息与竞争,而呈现出经济发展的静止状态。计划经济体制则由于存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对称和激励不足等问题,而导致资源配置与使用的低效率。
所以,不管是传统的封闭经济,还是起源于前苏联的计划经济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道路。由此而造成的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流动的体制障碍,促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而企业的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负盈相关的,即:远距离控制成本低,企业的活动半径就大,从而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就高;反之,则相反。远距离控制的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在信息经济时代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经济的诞生,使得这种成本大幅度下降,对于一家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来说,只要投入少量的信息处理成本,它的活动范围就可以达到世界的任何地方。

⑸ 金融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金融创新是为了规避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更是为追求更大的利润。

热点内容
股票软件查历史持仓 发布:2025-02-02 09:47:03 浏览:116
参加期货考试需要准备什么 发布:2025-02-02 09:44:40 浏览:814
会通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发布:2025-02-02 09:44:38 浏览:885
国家央行降息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2-02 09:39:02 浏览:427
汽车芯片基金哪个值得买 发布:2025-02-02 09:38:27 浏览:981
为什么炒股不如投资指数基金 发布:2025-02-02 09:34:10 浏览:657
股权回购和交割各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02 09:29:15 浏览:486
股权众筹有什么坑 发布:2025-02-02 09:29:08 浏览:593
5月3日涨停股票 发布:2025-02-02 09:24:01 浏览:412
炒股软件如何提升盈利 发布:2025-02-02 08:20:24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