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额对gdp的影响
1. 股市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股市的涨跌会对国家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当股市大涨时,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这样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融得更多资金,其融资成本也会下降,从而推动上市公司的发展,间接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当股市大跌时,会导致股市上的投资者离场,这样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融资更难,融资成本提高,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同时,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即股价变动不仅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能预示经济周期的变化。一般来说,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波动,当在经济还没有走出谷底时,股价已经开始回升;当经济还处于繁荣期的末端,没有进入萧条期时,股价已经开始出现见顶的现象,开启下跌趋势。
2. GDP的增长对股市会有何影响
GDP变动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GDP的持续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或达到协调,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好的预期;
相反,如果GDP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暂时的高产出水平并不表明一个好的经济形势,不均衡的发展可能激发各种矛盾,
我们必须将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能简单地以为GDP增长,证券市场就将伴之以上升的走势,实际上有时恰恰相反。
(2)股票交易额对gdp的影响扩展阅读:
1、由于GDP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物品与劳务,它就没有把几乎所有在市场之外进行的活动的价值包括进来。特别是,GDP漏掉了在家庭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价值。
2、GDP没有包括环境质量。设想政府废除了所有环境管制,那么企业就可以不考虑他们所引起的污染而生产物品与劳务。在这种情况下,GDP会增加,但福利很可能会下降。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要大于更多生产所带来的福利利益。
3、GDP也没有涉及收入与分配。人均GDP告诉我们平均每个人的情况,但平均量的背后是个人收入的巨大差异。由此可见,就大多数情况,但不是对所有情况而言,GDP是衡量经济福利的一个好指标。
4、GDP概念是源自于交换产生财富的原理。这个原理的基本条件是:一是交换必须自愿,二是交换必须不妨碍第三人,三是交换必须在两个清晰的产权主体之间真正发生。假定不符合这三个条件,那么所得出的GDP数值的准确性恐怕就得大打折扣,或者说GDP的数据就会有瑕疵。
3. gdp数据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GDP数据,如果同比增长率低于市场预期,则利空股市;如果同比增长高于市场预期,则利好股市。同时,同比增长率越高,说明经济增长快,长期利好。
4. 股票交易额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的经济意义是什么麻烦解释详细点,谢谢!
金融业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计量检验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证券期货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和各省统计局网站,时间跨度为2000-2006年,截取的样本区域包括东部10省区市和中部6省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区域最新划分方法,东部地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原来被划人东部省区的辽宁省现在和黑龙江、吉林一起被归类为东北三省,中部省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
本文收集了16省区从2000年-2005年共6年的纵列数据样本共96个,选取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指标作为因变量,根据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第一产业的比重将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将日趋增加,而产业结构的提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产业的演进有助于加速实体部门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这里选取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upgrade)作为反映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度量指标,银行信贷规模占GDP的比值(bank)和股票交易额占GDP的比重(capital)为自变量指标,分别反映银行发展指标和资本市场发展指标。考虑到时间跨度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在回归中引入了年份虚拟变量,以2000年为基准年份(year)。为反映地域差别的影响,引入地理虚拟变量(district),以中部地区为基准区域。
银行业的发展对某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影响,银行信贷规模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6个百分点,且在0.2%的水平上显著;股票交易额占GDP的比重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会导致产业结构升级0.3个百分点,但是其显著性大大降低,较大的p值是对H0怀疑的弱证据,这一方面和变量的设置有关,即我们采用股票交易额而非股票市值使分析产生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股票交易额的异常波动所导致,如2005年,由于市场处于调整之中,全国大多数省份证券交易额下降,全年有20个省(市)股票基金交易额出现20%以上的负增长。我们发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效应的大小也与地理区域的分布有关,其在2.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由于中部地区金融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影响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的发挥,并且已经对该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带来负面效应,而东部地区的良好区位,已经形成一种循环累积效应,相对于中部地区,其金融业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要高出4个百分点。从年虚拟变量的系数变化模式本身可以看出,金融业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效应日趋明显,如2002年与基年2000年相比,金融业的产业优化效应提高了0.4个百分点,而2003、2004和2005年与基年相比,其产业优化效应分别提高了约4.5个百分点、1.1个百分点和5.1个百分点,鉴于三次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不同(产业拉动指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1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的拉动贡献占到5.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为4个百分点。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10.2个百分点中,第二、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分别占5.6和4个百分点,因而需要加大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的比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而金融业在提升地区或国家的产业结构过程中其地位至关重要,本文的计量结果也有力地验证了该结论。
5. GDP增长对股价有什么影响
GDP即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了的时候,代表为GDP作出贡献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就增长的多啊。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其所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增长就代表了相当于国家的那个GDP了,对GDP 产生拉动作用的是:投资、消费和外贸。从因果关系上来说,应该是微观层面的上市公司的生产总值增长了才对GDP产生了拉动作用,因此,宏观面的GPD增长率越高,说明上市公司的业绩状况越好,也就是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越高,从而上市公司也越具备投资价值,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业绩能够支撑股价,而如果GDP增长低,公司收益就低,股票就会掉价,形成熊市。实际上,目前由于欧债危机,欧美股市基本上已经走出熊市了,从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层面来观察,A股也多多少少每蒙上了阴影,并不是中国的经济不能支撑股价,而是受到外围股市低迷的影响,因此目前A股有很多股票是具有投资价值的,但是市场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如果年底统计的GDP 在人们的预期,可以设想,A股股市也会走出一波轰轰轰烈烈的牛市行情来。简单地说,GDP增长,股市就向上走牛,反之GDP回落,股市就下跌走熊。当然,从三驾马车的具体数据情况来分析,目前由于外贸出口不振,那些依赖外贸出口较强的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下跌,由于经济低迷,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消费的政策,比如家电下乡、汽车消费扶持政策等,最近一年以来,这些消费行业的股价也紧跟着上涨。至于投资增长,在上市公司如果披露有项目上马或即将投产产生新的效益,上市公司的股价也将会被爆炒。这就是GDP与股市的密切联系。
6. GDP走势对股市的影响
1,持续稳定增长的GDP,股市一般会上涨,不多解释。
2,高通胀下增长的GDP,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居民实际收入减少,股市将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GDP减速增长,若是调控有效的话,股市将企稳渐升。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他关心最多的是未来的经济而不是现在的经济。另外你需要了解中国股市是会与宏观经济发生背离的现象,这点很重要。
如果想了解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还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非常关键的。
7. 分析股市对经济的影响
股市对经济的影响:1.股市重挫江打击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2.财富缩水将显著抑制国内消费需求增长。3.股市下跌对房市将产生深远影响。4.负财富效应对我国经济增产生不利影响。5.股市重挫将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 望虫子采纳~辛苦找的~
8. 近三年国内生产总值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GDP)上升,体现经济发展,对股票市场是利好。但这两者并非强关联,股票市场的波动还由企业利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市场情绪等决定。
9. GDP对股市的影响如何
国内生产总值(GDP)变动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GDP变动是一国经济成就的根本反映,GDP的持续上升表明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制约经济的各种矛盾趋于或达到协调,人们有理由对未来经济产生好的预期;相反,如果GDP处于不稳定的非均衡增长状态,暂时的高产出水平并不表明一个好的经济形势,不均衡的发展可能激发各种矛盾,我们必须将GDP与经济形势结合起来进行考察,不能简单地以为GDP增长,证券市场就将伴之以上升的走势,实际上有时恰恰相反。关键是看GDP的变动是否将导致各种经济因素(或经济条件)的恶化,下面对几种基本情况进行阐述。
(1)持续、稳定、高速的 GDP增长。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协调增长,经济结构逐步合理趋于平衡,经济增长来源于需求刺激并使得闲置的或利用率不高的资源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从而表明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这时证券市场将基于下述原因而呈现上升走势。
伴随总体经济成长,上市公司利润持续上升,股息和红利不断增长,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产销两旺,投资风险也越来越小,从而公司的股票和债券得到全面升值,促使价格上扬。
人们对经济形势形成了良好的预期,投资积极性得以提高,从而增加了对证券的需求,促使证券价格上涨。
随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持续增长,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都不断得到提高,收入增加也格增加证券投资的需求,从而证券价格上涨。
(2)高通胀下GDP增长。当经济处于严重失衡下的高速增长时,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这将表现为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经济形势恶化的征兆,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必将导致未来的"滞胀"(通货膨胀与增长停滞并存)。这时经济中的矛盾会突出地表现出来,企业经营将面临困境,居民实际收入也将降低,因而失衡的经济增长必将导致证券市场下跌。
(3)宏观调控下的 GDP减速增长。当GDP呈失衡的高速增长时,政府可能采用宏观调控措施以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这样必然减缓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调控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而GDP仍以适当的速度增长,而未导致 GDP的负增长或低增长,说明宏观调控措施十分有效,经济矛盾逐步得以缓解,为进一步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时证券市场亦将反映这种好的形势而呈平稳渐升的态势。
(4)转折性的GDP变动。如果GDP一定时期以来呈负增长,当负增长速度逐渐减缓并呈现向正增长转变的趋势时,表明恶化的经济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证券市场走势也将由下跌转为上升。 当GDP由低速增长转向高速增长时,表明低速增长中,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的瓶颈制约得以改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来临,证券市场亦将伴之以快速上涨之势。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只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每一点都可沿着相反的方向导出相反的后果。最后我们还必须强调指出,证券市场一般提前对GDP的变动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它是反应预期的GDP变动,而GDP时实际变动被公布时,证券市场只反映实际变动与预期变动的差别,因而在证券投资中进行GDP变动分析时必须着眼于未来,这是最基本的原则。
10. 股市对GDP的影响大吗
GDP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这几个方面计算出来的。股市的涨跌当然会影响这几个方面,所以也会影响GDP。但是,在中国,你觉得A股市场是一个健全的、健康的股市吗?GDP的数据的确是真真实实的吗?这些都有待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