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林股票交易所
❶ 关于德国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德意志联邦共和国(The Federal Republi of Germany)
首都:柏林
面积:35.7万平方千米
人口:8231万(2006年)
民族:德意志民族占人口总数的90%以上,少数民族有丹麦人、荷兰人、吉卜赛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和奥地利人等。
语言:通用德语
货币:欧元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东西欧往来的必经通道,又是南北欧交流的陆上捷径,独具欧洲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素有“欧洲的心脏”之称。它北濒北海和波罗的海,南靠阿尔卑斯山脉,陆疆与9个国家交界。它们是丹麦、波兰、捷克、瑞士、奥地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另外还隔北海与英国相望。北海的北弗里西亚群岛、东弗里西亚群岛、黑尔戈兰岛和迪讷岛,波罗的海的费马恩岛也都是德国领土。地形南高北低,分为5个地形区:北部的北海沿岸多沙丘和沼泽,波罗的海沿岸沙地、岩石各半,沙嘴、潟湖众多;北德平原:中德山地西南部莱茵断裂谷地区;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阿尔卑斯山脉的主峰楚格峰海拔2963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莱茵河、威悉河、易北河、埃姆斯河和多瑙河。较大湖泊有博登湖、基姆湖、阿默湖、维尔姆湖等。德国矿产以煤为主。居世界前列。森林覆盖面积1.61亿亩,占全国面积的30.7%。德国属温带气候,但西北部为海洋性气候。往东、南逐步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年降水量为400~1000毫米。
柏林
柏林是德国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之一。位于德国东部,施普雷河注入哈弗尔河的河口处。面积889平方千米,市内地势平坦。柏林作为艺术和戏剧城在世界上享有盛名,有著名的柏林爱乐交响乐团、柏林歌剧院、森林舞台,还有拥有2.5万个座位的露天剧场。柏林还是欧洲主要的会议和博览会城市之一,有建于1861~1869年的绛色市政厅。还有拥有800年历史的圣母教堂、历史悠久的洪堡大学等名胜古迹。柏林是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河港,交通十分便利。
慕尼黑
慕尼黑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前沿地带的中部,多瑙河的支流从城边流过,历来是南欧通往中欧和北欧的交通要道。慕尼黑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被称为德国非公开的首都。慕尼黑也以美术和艺术城著称。全市有43座陈列馆、博物馆和美术馆。慕尼黑的工业也很发达,主要有电子电器、光学仪器、汽车制造、啤酒酿造、军事工业等。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它获得了巴伐利亚硅谷的称号。慕尼黑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然还是啤酒,慕尼黑啤酒品质优良,口感醇正,蜚声世界。而这里每年一度的啤酒节也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盛大的场面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马尔蒂啤酒馆。
汉堡
汉堡是德国最大的港口城市,欧洲第四大港。位于易北河、阿尔卑斯河与比勒河三河汇合处。12世纪的时候这里就有一个贸易中心。汉堡的交通非常发达,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汉堡的工商业很发达,主要有造船、石油炼制、冶金、机械、化学、食品、橡胶等工业部门。汉堡是德国最重要的外贸中心。专门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达2000家以上。汉堡是北德的文化中心,市内有始建于1678年的州立歌剧院以及德国话剧院、塔莱亚剧场和6座博物馆。
“金融城”: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是黑森州最大的城市。位于中部莱茵河的支流美因河畔,海拔103米,是德国的历史名城,德国金融资本的大本营。也是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和欧洲大陆最大的航空港。德国的国家银行、德意志联邦银行、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总部。以及近150家德国银行和110家外国银行的总部;都设在法兰克福,有银行城之称。其中德意志银行、德累斯顿银行和商业银行是德国的三大银行,它们以法兰克福为基地,操纵着德国的经济命脉。这里还有1879年初建、1950年重建的股票交易所和唯一的黄金市场,控制着欧洲市场黄金价格的涨落。因此金融中心是该城最重要的职能。另外,法兰克福早在760年前就已发展展览业。现在是国际展览业中心之一,展览会大厦高257米,是欧洲最高的办公室。
魏玛
魏玛代表着古典文化的传统,被人们赞誉为德国的雅典。许多世纪以来。这个城市是艺术、文化和政治领域创新思潮的发祥地。安徒生曾说过。魏玛不是一座有公园的城市,而一座有城市的公园。在魏玛,歌德、席勒、弗朗茨·里斯特和尼采等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1919年德国国民议会在魏玛制定了第一部共和宪法,民族剧院就是通过该宪法的会场。人们把这个宪法称为魏玛宪法。依宪成立的共和国为魏玛共和国。14年后,希特勒上台,扼杀了魏玛共和国。希特勒时期是魏玛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在这个文化古城西北8千米的布痕瓦尔德设立了臭名昭著的集中营,五六万人在那里丧生。现在这个集中营遗址已辟为控诉法西斯罪行的纪念馆。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又名圣彼得大教堂。位于德国北莱茵一威斯特法伦州,是德国最大的教堂。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后几经重修和扩建。教堂采用哥特式建筑手法,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整个教堂由磨光的石块砌成,占地8000平方米,包括正厅、多个礼拜堂和众多塔楼。大教堂还是一座艺术的宝库,内收藏着雕塑、壁画、手工艺品等大量的艺术珍品,其中以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的壁画最为著名。
柏林墙
柏林墙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围绕西柏林建造的界墙。于1961年8月13日动工兴建,后经过多次改建,是二战后柏林历史的见证。柏林墙是一条窄长的带状禁区,由12千米长的水泥墙和137千米长的铁丝网组成,包括253个岸望台、270个警犬桩、136个碉堡。另外,还建了很长的铁栅栏、自动射击系统和巡逻道,具有一触即发出信号的报警作用。柏林墙还设有7个过境通道,其中有一个专为盟军、外交官和外国记者使用。波茨坦广场和勃兰登堡门一带是柏林墙最壮观的两个地段。柏林墙于1989年被推倒。两德统一后,又在原来的位置重建一堵象征性的柏林墙。如今的柏林墙只有70米,但保留了原来柏林墙的旧貌,人们通过参观可以重新忆起那段历史。
多瑙河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被人赞美为“蓝色的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乌克兰,在罗马尼亚的苏利纳附近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上游流经崎岖的山区。河道狭窄,中游河谷较宽。河道曲折。
❷ 为什么金融中心设在上海 不设在北京 为什么股市有上海却没有北京
因为城市定位不同,功能不同,如果都放在一起,不仅仅会造成城市过分庞大拥挤,也不能很好发挥效益,我国北京市政治中心、文化之都,上海市经济中心,这种例子国外也有很多,德国是柏林和法兰克福,美国是华盛顿和纽约,这很常见。我们还证券交易所放在上海和深圳,也是这个道理。
❸ 美国泛美航空的历史
泛美世界航空(英语: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Pan Am)自1930年代至1991年倒闭前,一直是美国的主要航空公司。最初于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慢慢发展成一家世界知名的航空公司。泛美为航空业带来很多革新,包括大量使用喷射客机,珍宝客机和电脑化订位系统,更成为20世纪的文化象征。
组成
泛美航空公司于1927年3月14日由亨利·阿诺德少校和他的伙伴创立,他们的公司有能力取得到古巴的把邮件运送的合约,但却没有能力去执行运送工作。1927年6月2日,胡安·特里普(Juan Trippe)成立了美州航空公司(Aviation Corporation of America),由威廉·洛克菲勒(William A. Rockefeller)和柯尼勒斯·范德比尔特·惠特尼(Cornelius Vanderbilt Whitney)等等几位有权势和政治关系的投资者于背后支撑,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一职。在购入一家于1926年成立在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提供水上飞机服务的公司后,取得哈瓦那的着陆权。1927年10月11日,纽约银行家理查·霍伊特(Richard Hoyt)成立了大西洋-海湾及加勒比航空公司(The Atlantic, Gulf, and Caribbean Airways)。这三家公司于1928年6月23日合并为一家控股公司,名为美州航空公司。理查·霍伊特担任公司主席,特里普和其伙伴取得公司四成权益,并由惠特尼担任总裁。而泛美则成为美州航空公司旗下的附属公司,由特里普主理。
合并前,美国政府为免当时由德国资本持有的哥伦比亚航空公司—SCADTA在无竞争者的情况下取得美国来往拉丁美洲的航权,于是批准泛美的邮件运送合约,并把泛美视为美国国外航线的选定公司。泛美航空在政府扶植及垄断国外邮件运送合约的情况下不断扩展。
特里普与其伙伴计划将泛美航空的航线网扩展至中南美洲。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初时,泛美在中南美洲购入了许多经营不善的航空公司,并向美国邮政商议前往该地区的大部份邮件运送合约。1929年9月,特里普与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到拉丁美洲几个国家商讨着陆权,其中包括SCADTA的基地—哥伦比亚。年终推出沿南美洲西岸前往秘鲁的航线。翌年,因收购了NYRBA(New York, Rio, and Buenos Aires Line)而取得一条沿南美洲东岸前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再转向西往智利圣地牙哥的航线,并把航空公司易名为“Panair do Brasil”。泛美亦与基斯海运公司(Grace Shipping Company)于30年代组成泛美-基斯航空(Pan American-Grace Airways),以利于在安地斯山脉地区立足。
泛美航空的母公司—美州航空公司于1929年时是纽约场外证券交易所(New York Curb Exchange)里最炙手可热的股票,每次公布新航线时都会引起一阵买卖热潮。在3月的一天内,美州航空公司的股价就攀升了50%之多。特里普与其伙伴曾阻止联合飞机运输公司(United Aircraft and Transport Corporation,UATC)对泛美提出的收购,并继续掌管泛美航空的业务。(UATC是今天波音、普惠和联合航空的母公司)
飞剪时代
泛美于南美洲扩展的同时,也于1937年与挪威DNL航空的伯恩特·巴尔肯(Bernt Balchen)商讨合作飞行越大西洋前往欧洲航线的合作协议。协议由泛美把乘客送到冰岛雷克亚维克,再转乘DNL航空的西科斯基 S-43前往挪威的卑尔根。但计划其后搁置,泛美转而筹办由美国前往英国及法国的航线。英国国有的帝国航空(Imperial Airways)非常渴望于泛美航空合作开办越大西洋航线,但法国则因为其国家航空公司“Aéropostale”是拉丁美洲的主要航空公司,并与泛美于一些航线上直接竞争而未对合作协议提起太大兴趣。但最后两国仍然与泛美达成协议合作开办由维吉尼亚州诺福克(Norfolk)经百慕达及亚速尔群岛前往欧洲的航线,但这条航线并未有完全投入服务。1937年6月16日,泛美航空与帝国航空合作提供纽约往百慕达的航线。泛美使用一架名为百慕达飞剪号(Bermuda Clipper)的西科斯基 S-42飞行,而帝国航空则使用塞特(Shorts)C级水上飞机服务该航线。泛美亦于同年取得由波士顿往哈利法克斯的邮件运送合约。
首次越北大西洋的商业勘查飞行于1937年7月5日进行。一架名为泛美飞剪三号(Pan Am Clipper III)的西科斯基S-42由纽约起飞,停经加拿大纽宾士域谢迪艾克(Shediac)后抵达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的博特伍德(Botwood)。翌日,由夏诺·戈雷(Harold Gray)驾驶的泛美飞剪三号离开博特伍德飞往爱尔兰的佛尼斯(Foynes)。同日,帝国航空一架C级飞行艇亦自佛尼斯起飞前往博特伍德,于7月8日抵达蒙特娄,9日抵达纽约。这次试飞标志著越大西洋商业航班正式展开。
一批六架的波音314水上飞机于1939年初交付与泛美航空。1939年6月28日,泛美利用这种新型飞机每周飞行一班航班来往美国与英国。由纽约起飞,停经谢迪艾克、博特伍德和佛尼斯最后抵达南安普敦(Southampton)。单程机票收费375美元,相等于今天的5,000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终站改为佛尼斯直至10月5日因入冬而停飞。二战期间,泛美航空的波音314时常横越大西洋中部和世界各地支援一些军事行动。
泛美航空于1930年曾计划经阿拉斯加前往日本及中国,并委派林白勘查航线。但因为美国对苏联及日本的关系日益恶化而未能开办。特里普因而决定开办由加州三藩市经檀香山后分别前往香港及奥克兰的航线。1934年,取得珍珠港、中途岛、威克岛、关岛和马尼拉苏碧湾(Subic Bay)的着陆权后,泛美于1935年3月把价值500,000美元的航空器材运往各中途站。首次勘查飞行于4月由一架西科斯基S-42进行,又于年终取得由三藩市往中国广东的邮件运送合约。首班航班使用一架马丁M-130飞行于11月22日启航。其后,泛美改用波音314飞行该太平洋航线,前往中国的乘客能在香港转接由泛美营运的中国航空公司(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rporation,CNAC)航线网前往中国其他城市。
泛美航空把旗下大部份飞机都以“飞剪”(Clippers)命名,而飞剪一词则取自19世纪的高速帆船—飞剪船(clipper ship),这些飞机是当时唯一能进行洲际飞行的客机。为了与邮轮竞争,泛美为乘客提供头等客位,飞航组员都会穿着正式的海军服装,而不会像运送邮件的飞行员一样穿着皮外套和颈戴丝巾。在登机时亦采用了一般登船的程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部份飞剪飞机都被军队征用,飞航组员以合约方式协助军方飞行。在这个时代中,泛美率先横越西非和中非前往伊朗,又于1942年初首先开办环球航线。1943年1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搭乘泛美旗下名为“迪西飞剪号”(Dixie Clipper)的波音314由迈阿密飞往英属甘比亚的班珠尔,成为第一位搭乘飞机出国的在任美国总统。而《星舰奇航记》的作者吉恩·罗登贝瑞亦曾经在这段时期担任泛美的飞行员。1947年6月19日,日蚀飞剪号(Clipper Eclipse)于叙利亚坠毁时他也在机上。
战后发展
战后,泛美航空的机队由波音377、道格拉斯DC-6和洛克希德星座式这些速度更高的飞机取代。泛美以环球航线垄断了所有西行的航空旅客40年之久,001号航班由三藩市出发停经世界各地,包括檀香山、东京、香港、曼谷、加尔各答、德里、贝鲁特、伊斯坦堡、法兰克福、伦敦,最后抵达纽约,全程46小时。而002号航班则向东作环球飞行。
虽然,泛美航空致力提高其国际航空公司的地位,但其优势正逐年减少。美国海外航空(American Overseas Airlines)率先打破了泛美航空的垄断局面,随后越来越多航空公司加入竞争。如环球航空(Trans World Airlines)、布兰尼夫国际航空(Braniff International Airways)和西北航空(Northwest Orient)分别加入竞逐欧洲、南美洲和东亚的市场。1950年开办环球航线不久后,泛美开始研究经济客位的概念,并易名为泛美世界航空公司(Pan American World Airways)。
面对着各航线的重大竞争,泛美航空开始进行一些革新,包括购入DC-8和波音707这两种喷射客机。1958年10月26日,开始使用波音707飞行纽约至巴黎的航线。
泛美航空是波音747的首批客户,于1966年4月订购25架波音747。1970年1月15日,首架泛美波音747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由第一夫人派翠西亚·尼克森(Pat Nixon)施洗,泛美总裁纳吉布·哈拉比亦有出席典礼。首班以波音747飞行的商业航班于1970年1月21日黄昏由纽约出发前往伦敦。遗憾的是,该编号N736PA的飞机于1977年在西班牙的加纳利群岛与另一架747相撞后完全损毁并造成583人遇难。
泛美航空于1963年6月4日签订6架协和式客机的选择权,是首三间签定选择权的航空公司之一,但最后并未有购买协和式客机,泛美亦是波音超音速客机波音2707的潜在客户,但波音2707从未有投入服务。
50年代,泛美航空的业务越来越多元化,包括创立了洲际酒店和购入一架商务飞机。也参与了建构南大西洋导弹追踪系统和在内华达州运作一个核能发动机实验室。
随着客量逐年递增,泛美航空于1962年向IBM订制“PANAMAC”,PANAMAC是一部用作预定机位及酒店房间的大型电脑,还载有大量城市、国家、机场、飞机、酒店和餐厅的资讯。PANAMAC占据了位于曼哈顿的泛美大厦四楼全层,而泛美大厦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大厦。泛美也在纽约甘乃迪国际机场建造名为世界港(Worldport)的客运大楼,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客运大楼,椭圆形的屋顶面积达16,000平方米。
在高峰时期,泛美航空的定期航班服务遍及六大洲。大部份航线都由纽约来往欧洲和南美洲及迈阿密来往加勒比海地区。1964年起,泛美提供直升机服务来往曼哈顿与纽约主要机场。泛美机队除了DC-8、波音707、747外,还包括波音720、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SP、L-1011三星客机、DC-10、A300和A310。
泛美也有参与一些著名的人道飞行任务。当年泛美使用DC-6B每周飞航650班航班来往西德和西柏林之间,到1966年转用波音727飞航。越战期间,泛美亦为美军飞航R&R航班(Rest and Recreation,意为休息和消遣),接载美军人员到香港、东京和其他亚洲城市休假。
70年代初,泛美航线网遍及全球160个国家、它的先进机队、富经验和专业的飞航组员和能操多种语言的机舱服务员已经令它受尽青睐。而当时在广告中推广的品牌口号“世界上经验最丰富的航空公司”(World's Most Experienced Airline),令泛美变得更知名。贾桂琳·甘乃迪也首选泛美航空的头等客舱来往纽约和雅典之间,而不选择由他丈夫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拥有的奥林匹克航空(Olympic Airlines)。
衰落
好景不常,1973年,石油危机令泛美航空的营运成本大幅上升。高油价、航空旅游的需求降低加上国际航班供过于求(1969年美国开放越太平洋航线的航权,引入多公司竞争)导致泛美客量大减,也严重影响其盈利。如其他主要航空公司一样,泛美大量引入波音747,原本希望以迎合客量增长,但情况明显与预期相违。
1974年9月23日,一些泛美航空的雇员于纽约时报刊登广告,认为政府的政策会危害泛美航空的财政能力。广告中举出了例子,指泛美降落悉尼机场时须缴付4,200美元,而澳洲航空降落洛杉矶时只须缴付178美元。又认为美国邮政(U.S. Postal Service)付给外国航空的空邮运送费用是泛美的5倍。最后,广告质问为什么美国进出口银行(Export-Import Bank of the United States)以6厘利息借贷给日本、法国、沙特阿拉伯,但是泛美借贷却须要收取12厘利息。
为了与其他航空公平竞争,泛美开始尝试进入美国国内线的市场。经多次申请国内线许可失败后,泛美终于在1979年在解除空运管制法案(Airline Deregulation Act)制定后获得许可在其国内枢纽之间营运国内航班。但解除空运管制法案同样影响了其海外市场,一些拥有国内航线网的航空公司开始也开始与泛美在国际航线竞争。
泛美大厦于1981年售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
在总裁威廉·斯威尔(William Seawell)的管理下,泛美于1980年收购美国国家航空公司(National Airlines)藉以壮大国内航线网。但是,由于争相提价收购令泛美购入国家航空所付的金钱远远超越其市值。国家航空不但未为泛美带来盈利,反而令机队变得更为复杂,航线网亦未能配合泛美航空(国家航空航线网集中在佛罗里达州),而两家公司的文化更是不尽相同。这次收购后来被称为“斯威尔的蠢事 ”(Seawell's Folly)。斯威尔为了挽救泛美航空而出售公司部份资产,包括于1981年出售泛美大厦予大都会国际人寿(Metlife)及1985年将整个太平洋航线网售予联合航空。出售资产所得到的资金则用作购买新飞机,包括空中客车A310和A320(但A320从未交付予泛美)。泛美亦开始提供穿梭服务来往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然而,持续亏损、每况愈下的服务仍然困扰著泛美。
泛美的象征形象亦令它成为恐怖份子的袭击目标。为了找出保安漏洞和使公众相信搭乘泛美航班是安全,泛美于1986年设立了一个名为警报管理系统(Alert Management Systems)的保安系统。但新系统未有改善保安工作,泛美为了节省资金和减低对乘客的不便而将保安程序维持在最低水平。1988年12月,联邦航空局在29间航空公司中共发现236项保安漏洞,泛美亦因19项保安漏洞而被罚款。
1986年,泛美终于失守,泛美73号班机在巴基斯坦被劫机,超过140名乘客和机员受伤或死亡。1988年,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洛克比(Lockerbie)上空爆炸,更造成270人死亡,令乘客开始避免搭乘泛美航空。泛美还须要面对103号班机100多个死难者家属的诉讼,共索偿3亿美元。泛美则反驳指6家政府部门,包括中央情报局、国务院等等早已收到炸弹袭击的警告,但未有知会泛美。死难者家属认为泛美只是在推卸责任。“洛克比空难”正正给予了泛美航空致命一击。
1990年8月,波斯湾战争爆发,导致越大西洋的航空交通量大减。1990年10月23日,泛美出售来往伦敦希斯路机场这条有利可图的航线予联合航空(航线于1991年4月,在英美有关当局批准后转移)。出售航线后,泛美只剩下每天2班航班前往伦敦格域机场。虽然如此,但泛美仍然于1991年1月宣布破产。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购入泛美余下有利可图的资产,包括所有欧洲航线和甘乃迪国际机场的世界港,并注入资金维持泛美在加勒比开及拉丁美洲的服务。这段期间,泛美仍然录得巨额亏损。在达美航空停止注资后,泛美终于1991年12月4日结业。泛美最后一班航班由一架名为亲善飞剪号(Clipper Goodwill)的波音727飞航,以航班编号436从巴贝多的桥镇飞往迈阿密。泛美的最后枢纽迈阿密由联合航空和美国航空瓜分。泛美的商标则售予投资者,这令到后来出现过几家泛美航空。
在著作《泛美:一个航空传奇》(Pan Am: An Aviation Legend)中,作者巴那比·康拉德(Barnaby Conrad)认为泛美的衰落是一连串的管理失误、美国政府不重视保护其主要航空公司和规管政策有瑕疵引致。
后续
1991年,泛美航空倒闭后,曾有两家公司以泛美航空的名义运作。第二家泛美航空于1996年至1998年间营运,集中经营来往美国与加勒比海的廉价长程航线。第三家泛美航空以新罕布夏州朴次茅斯为基地,但于2004年结业。(其姊妹公司波士顿-缅因航空(Boston-Maine Airways)仍然以Pan Am Clipper Connection的名义运作。)除了第二家泛美航空以PN作为其IATA代码外,其他泛美航空均使用PA作为IATA代码和PAA作为ICAO代码。但三家泛美航空均无任何关联。
❹ AB的历史
1978年前泛美航空机师Kim Lundgren及John D. MacDonald在美国俄勒冈州成立了提供包机服务的柏林航空,并在美国联邦航空局注册。至1990年10月底冷战结束前,柏林航空一直使用Air Berlin USA的名称。 1985年,柏林航空将总部设于柏林—泰格尔机场。
西柏林在冷战时期(1945年4月8日-1990年10月2日)有着特殊的法律地位并实施空中戒严,所有来往于这个德国分裂前的首都和现任首都西半部的航权仅对二战中的三个西方战胜国的航空公司开放,即仅限于总部位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公司。此外,所有飞行进出西柏林空中走廊的盟军飞机的机组人员,即飞行员、飞行工程师、领航员等,必须持有美国、英国或法国护照。
柏林航空的首架飞机是波音707-320,一架从环球航空临时获得的二手飞机。 这架飞机常驻在柏林—泰格尔机场,它被分配执行一个利润丰厚的包机航班中,柏林航空承包了当时柏林旅行社翘楚Berliner Flug Ring到地中海的加那利群岛的团队旅游包机航线。柏林航空是在另一个包机公司Aeroamerica与旅行社的合作期满后获得这一合同的。 除了经营这项团队旅游的包机服务,柏林航空还在1980年代初期开通了从柏林—泰格尔经停布鲁塞尔至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每周定期航线。
柏林航空早期还通过收购更多的二手波音707飞机进行扩张,并在1981年春天更换了更现代的二手波音737-200高级型执行更多的由柏林出发的团队旅游航班。 最后,柏林航空在1980年代末过渡到完全由全新波音737-300/400所组成的机队,这也与它们的新涂装一致。
随着1990年10月3日两德的统一,德国投资者收购了该公司,并委任前LTU国际经理约阿西姆·胡诺德为新公司CEO。该航空公司根据德国法律重新注册并改为现名。 公司还加入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并于1997年开始开设定期航班飞往欧洲的商业枢纽,如伦敦、苏黎世、维也纳和巴塞罗那等。2004年1月,柏林航空宣布与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尼基·劳达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尼基航空合作,并持有后者24%的股份。
2006年,柏林航空成功完成了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共向市面发行了4250万股票,公司声称筹集超过4亿欧元的现金,用以扩大运营及购买飞机。随后柏林航空又宣布已经得到DBA航空100%的股份,并在2006年8月正式完成收购。2007年3月,柏林航空又接管了德国包机航空公司LTU国际,从而成为欧洲第四大航空集团(在客运方面),2006年实现运送旅客2210万人次。同时,柏林航空还从瑞士旅行集团Hotelplan购入瑞士航空公司Belair的49%的股权。
2009年3月底,TUI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与柏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交叉持有对方子公司19%的股份。在德国反垄断委员会的批准下,所有TUIfly的城市航线今后将交由柏林航空通过长期湿租运营。
❺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简介
而其他德国证券交易所是设在柏林(合并与不来梅在2003年),杜塞尔多夫,汉堡,汉诺威,慕尼黑,斯图加特。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由德国证券交易所拥有及营运。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业务全部由德国政府商会管理。政府商会由商会管理委员会、仲裁董事会、监事董事会和官方经纪人四方面20 人左右组成。
❻ 柏林航空公司的发展历史
1978年前泛美航空机师Kim Lundgren及John D. MacDonald在美国俄勒冈州成立了提供包机服务的柏林航空,并在美国联邦航空局注册。至1990年10月底冷战结束前,柏林航空一直使用Air Berlin USA的名称。1985年,柏林航空将总部设于柏林—泰格尔机场。
西柏林在冷战时期(1945年4月8日-1990年10月2日)有着特殊的法律地位并实施空中戒严,所有来往于这个德国分裂前的首都和现任首都西半部的航权仅对二战中的三个西方战胜国的航空公司开放,即仅限于总部位于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公司。此外,所有飞行进出西柏林空中走廊的盟军飞机的机组人员,即飞行员、飞行工程师、领航员等,必须持有美国、英国或法国护照。
柏林航空的首架飞机是波音707-320,一架从环球航空临时获得的二手飞机。这架飞机常驻在柏林—泰格尔机场,它被分配执行一个利润丰厚的包机航班中,柏林航空承包了当时柏林旅行社翘楚Berliner Flug Ring到地中海的加那利群岛的团队旅游包机航线。柏林航空是在另一个包机公司Aeroamerica与旅行社的合作期满后获得这一合同的。除了经营这项团队旅游的包机服务,柏林航空还在1980年代初期开通了从柏林—泰格尔经停布鲁塞尔至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每周定期航线。
柏林航空早期还通过收购更多的二手波音707飞机进行扩张,并在1981年春天更换了更现代的二手波音737-200高级型执行更多的由柏林出发的团队旅游航班。最后,柏林航空在1980年代末过渡到完全由全新波音737-300/400所组成的机队,这也与它们的新涂装一致。
柏林航空波音737-700的新涂装
随着1990年10月3日两德的统一,德国投资者收购了该公司,并委任前LTU国际经理约阿西姆·胡诺德为新公司CEO。该航空公司根据德国法律重新注册并改为现名。公司还加入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并于1997年开始开设定期航班飞往欧洲的商业枢纽,如伦敦、苏黎世、维也纳和巴塞罗那等。2004年1月,柏林航空宣布与前一级方程式赛车手尼基·劳达新成立的航空公司尼基航空合作,并持有后者24%的股份。
2006年,柏林航空成功完成了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首次公开募股。共向市面发行了4250万股票,公司声称筹集超过4亿欧元的现金,用以扩大运营及购买飞机。随后柏林航空又宣布已经得到DBA航空100%的股份,并在2006年8月正式完成收购。2007年3月,柏林航空又接管了德国包机航空公司LTU国际,从而成为欧洲第四大航空集团(在客运方面),2006年实现运送旅客2210万人次。同时,柏林航空还从瑞士旅行集团Hotelplan购入瑞士航空公司Belair的49%的股权。
2009年3月底,TUI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与柏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交叉持有对方子公司19%的股份。在德国反垄断委员会的批准下,所有TUIfly的城市航线今后将交由柏林航空通过长期湿租运营。
❼ 德国证券交易所的简介
德国证券交易所(Deutsche Boerse Group)是德国的蓝筹企业,是全球领先的证券业服务提供商,为发行者、投资者、中介机构以及数据所有者提供综合而全面性的产品与服务。覆盖整体证券流程链,包括交易、结算、清账以及监管等。德国证券交易所是欧洲最活跃的证券交易市场。在德国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就销售收入、税前利润和市值而言,德国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主要包括: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世界领先的衍生交易市场Eurex。德国证券交易所本身也是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拥有全球性的股东基础。在收入与成果方面,它也是同类企业中的佼佼者,拥有3000多名员工,遍布欧洲、亚洲以及美国。
德国证券交易所位于欧洲中央银行所在地德国的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交易所在欧洲9个城市设有代表处,其中有柏林、法兰克福、里斯本、伦敦、卢森堡、马德里、巴黎、维克汉姆、苏黎士,在亚洲和美国有4个代表处,其中有芝加哥、迪拜、香港和纽约。
德国证券交易所和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其中主要包括具有中国和欧洲当地经验的国际性机构。德国证券交易所是世界唯一具备综合性一体化交易所职能的机构,集中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提供所有相关业务和系统服务,包括股票市场、衍生产品市场、清算和结算、指数、软件技术。
❽ 德国证券交易所 请问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我知道德国有名的有法兰克福交易所。这是一个所吗
没听过“德国证券交易所”这种说法。听说过的证券交易所都是以所在城市命名的
如“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德语:Frankfurter
Wertpapierbörse,缩写:FWB;英语:Frankfurt
Stock
Exchange)是世界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也是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而其他德国证券交易所是设在柏林(合并与不来梅在2003年),杜塞尔多夫,汉堡,汉诺威,慕尼黑,斯图加特。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由德国证券交易所拥有及营运。
❾ 股票市场是哪一年成立的
你问哪一个啊
160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东印度公司股票。
1680年全球第一家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在荷兰成立。
1685年德国柏林证券交易所成立。目前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是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也是欧洲证券交易中心之一。
1724年法国巴黎证券交易所成立。
1773年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在“乔纳森咖啡馆”成立。
1790年成立了美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费城证券交易所。
1792年,“由每日聚集在一棵梧桐树下的商人”建立了现今全球最著名的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1877年瑞士苏黎世证券交易所成立。
1878年日本东京、名古屋成立了股票交易所。战后,1948年东京证券交易所重建和恢复。
1914年香港证券交易所成立。其后60年代末、70年代初,又成立了远东、金银、九龙等证券交易所。1980年,上述四家交易所合并成立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
1956年韩国达议股票交易所成立。
1962年台湾证券交易所成。
1971年美国“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即纳斯达克市场成立。
1973年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年、1991年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
❿ 德国有几个证券交易市场
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德语:Frankfurter Wertpapierbörse,缩写:FWB;英语:Frankfurt Stock Exchange)是世界四大证券交易所之一。也是德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除了法兰克福,德国还有以下几个证券交易市场
Börse Berlin 柏林
Börse Düsseldorf 杜塞尔多夫
Hamburger Börse (u. a. Hanseatische Wertpapierbörse im Rahmen der BÖAG Börsen AG) 汉堡
Börse Hannover (Gemeinsame Börsen AG Hamburg-Hannover) 汉诺威
Börse München 慕尼黑
Börse Stuttgart 斯图加特
Tradegate Exchange, Berlin 柏林
European Energy Exchange, Leipzig 莱比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