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票交易 » 一位股票交易员自述

一位股票交易员自述

发布时间: 2024-11-04 17:48:13

1. 股票到中国多少年了

“坚决地试”中国股市发轫之端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
——摘自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综述

1990年12月19日,位于上海浦江饭店的远东最大玻璃天棚舞厅经过4个月的装修,变更为证券交易大厅,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此开张。

从1990年市值几十亿到今年3月突破5万亿,从几十家上市公司发展到今年7月的1367家,中国证券市场迅速成长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证券市场之一。

中国资本市场能迎来今日的姹紫嫣红,其发轫始于小平同志南巡时一场中国股市可“坚决地试”的讲话。那种“不争论,大胆试”的务实态度让处于争议旋涡中心的中国新生证券市场起死回生。

在中国证券发展历程的关键时刻,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建构了中国股市基本的发展框架,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启动,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随之诞生。

在“坚决地试”的鼓舞下,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迎来了雨后春笋般的大发展。

由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年轻,又处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中,在快速发展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包装上市、内幕交易、虚假信息、做庄操纵等有损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屡禁不止。

在这种情势下,2001年,有人提出了将资本市场“推倒重来”、“另起炉灶”等论调。改革的关键时刻,邓小平理论中的改革创新,依法治市指导思想仍在发挥着其重要作用。国务院今年2月发布了各证券媒体、专家学者、机构和普通投资者都给予高度评价的《九条意见》,正本清源,再一次统一了资本市场各方的思想认识,中国的资本市场必将实现再一次跨越。

近日业间传出消息,在现有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某外资投行有望“提前”进入中国证券市场。酝酿近三年而操作一年有余的精巧运筹,终于导出一个引入外资市场化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创举,中国证券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即将来临。

“大胆地闯、坚决地试”,邓小平理论中的精髓部分在中国证券市场今后的发展中仍将熠熠生辉。

见证

浦江饭店上海证交所“摇篮”

浦江饭店位于上海市黄浦路,原名理查饭店,由英国人于1846年创建,目前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12月19日至1997年12月18日,这里曾是上海证券交易所驻地,见证了上海证券市场从出生到发展的过程。

8月4日,记者来到浦江饭店,烈日曝晒下的这座石头建筑显得古老安静,只有不多的人进出。

朱镕基带队选中“浦江”

浦江饭店营业部副经理蔡冬弟曾参与了证交所选址、装修和开张后的种种事务。

蔡冬弟回忆,最初上海的证券交易试点是在西康路101号营业部。

1990年上半年,上海市长朱镕基带队考察选择证交所地址,看了好几个地方,最终选中了浦江饭店,原因一个是这幢古老的建筑有一定象征性,二是饭店有一个可容纳500多人同时用餐的孔雀厅(曾是远东最大的玻璃天棚舞厅),可用作交易大厅。

“当时餐厅的生意不好,政府看中,双方很快成交”。上交所共租用浦江饭店3300平方米面积,租用期7年。由于时间很紧张,经过四个月的装修,上交所正式开业。

蔡冬弟带记者参观了曾经的交易大厅,现在这里上了锁,正在等待改造,黑暗的大厅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块大电子显示屏在提示这里的过去。

查阅资料得知,该交易厅面积为477平方米,这块显示屏长4.7米,宽2.7米。记者看到,饭店走廊里的几张放大照片,向人们显示当时的交易盛况。由于当时扩印技术不过关,记者看到这些照片显得相当模糊。

曾经飞涨的“上海老八股”

蔡冬弟回忆,证交所开张之前,股票经历过跌价,开张之初,股票价格猛涨,由于股票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没有解决,证交所业务保守,只发行“上海老八股”,包括飞乐音响、兴业房产、延中实业、豫园商城等,每天成交量很小,在股价上涨方面控制很严格。

蔡冬弟说,比如豫园商城,证券交易所为控制股票上涨,限定一天只能涨1元,后放宽为一天涨7元,成交量需在5手以上才能涨价。但当时的成交量每天只有一手,没有人愿意卖。证券公司只好采用“对倒”方式,造成虚假的成交量,以使股票获准涨价。

虽然这样,股票仍然涨得很猛,如豫园商城原始股为100元一股,后来涨到一万多元一股。

当时交易方式也很原始,必须由身穿红马甲的交易员进场报单,最初有40多个“红马甲”。

后来股票多了,证券公司也多了,黄浦到青浦一条街上都是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小姐、先生,共有1000多人。

小平南巡后“场地不够了”

小平南巡后,股票全面放开,证交所场地不够了,就把浦江饭店一层全部吃下,作为第二交易大厅,交易席位由100多发展到400多。后又租用了东海舰队的一个办公楼和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的仓库等地,总共搞了11个交易厅。

浦东开发之后,上海证交所迁往陆家嘴,浦江饭店此后有几家证券公司入驻,又相继退出。

浦江饭店的管理者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准备全面装修,恢复饭店的豪华气派,证交所在这里的七年,成了浦江饭店一段值得纪念的历史。

访谈

九二年后证券业“起死回生”

新京报:在小平同志提出“坚决地试”理论前,中国证券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周道炯(曾任第二届证监会主席,并在1992年担任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的是苏联计划经济模式,随即关闭了证券市场及交易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自留地都要作为资本主义尾巴来割,根本谈不上股份制和股票,正所谓“谈股色变”。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创试。

“生死攸关之际”小平发话

新京报:“争议”产生于何时?

周道炯:当时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是通过股份制改革,试点发行内部职工股在“柜台”、“店头”交易,甚至在集市设摊交易。

1990年,上海、深圳两地证券交易所建立,当时也只是将两地的小企业上市,如上海的“老八股”。

证券市场的创试和兴起在党内外、社会各界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所谓是“搞资本主义一套”,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等等,各种声音蜂拥而起。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针对中国证券市场当时的状况,提出“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新京报:这在当时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周道炯:“坚决地试”这几个字掷地有声,在中国新生的证券市场生死攸关之际,可以说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

“摸着石头过河”的现实意义

新京报:“摸着石头过河”使中国的证券市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周道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二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的证券市场仍是一个新生的“婴儿”,也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或者叫新兴的市场。

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可以用“五句话”和“一个特点”来概括,即“时间短、发展快、成绩大、问题多、前景好”,其特点是两个90%,即90%以上的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90%以上的证券公司是国有或者公有。

新京报:中国证券市场在前进的过程中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这个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周道炯:在改革开放的20多年中,中国证券市场有了快速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看首先要归功于小平同志和他的一系列指导思想。

如何认识和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我看还是要遵循小平同志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改革创新,依法治市。

“我在火山口坐了两年多”

新京报:您对现在的证券市场有什么期望?

周道炯: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石是上市公司的质量。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诚信建设,维护投资者的合理收益是当前重中之重。

1997年6月,在我与周正庆同志(第三任证监会主席)的交接会上,我曾戏称在火山口上坐了两年多,现在非常庆幸,安全着陆了。现在该由你来坐和起飞了,相信你一定比我飞得更好更安全。

又过了不到三年,周正庆同志与周小川同志(第四任证监会主席)的交接会上也重复了这句话。

我期望后任者,以后不再重复这句话,中国证券市场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成熟的市场,绝不是“火山”了。

故事1

杨百万:我孙子乳名“涨停板”

“让你在底价时买进,你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2004年8月5日,杨百万坐在上海闸北区广中西路777弄12号楼204房间自己公司里打电话,指导一个“学生”如何买股。

这间公司以他的真名取名为杨怀定软件公司。杨的桌上摆着三台笔记本电脑,电脑屏幕上正在接收股票实时信息和运用杨氏股票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

“没有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我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坐在自己的公司里,这些学生也不可能喊我杨老师。”杨百万说。

杨百万,原名杨怀新,1950年6月生于上海,上海铁合金厂工人。1988年开始买卖国库券,此后改名杨怀定,即怀着坚定的信心改变贫穷。(以下是杨百万的自述)

我们这些人是邓小平养大的。我出生在1950年,进入债券市场之前,我活了多少年,就穷了多少年。在小平主政后,我们才摆脱贫穷,摆脱了思想观念的束缚。

我的思路:不争论大胆地赚

以前搞两个凡是,什么事要问个姓社姓资。小平给了我们一种思路:不争论,大胆地试。我进入债券和股票市场,就是受到这种思路的影响:不争论,大胆地赚。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如果没有这种品质,社会上的是非议论早就把我打垮了。

用一句革命歌曲的词说:新社会给了我的身,邓小平给了我思想。1988年我开始买国库券,后来买股票,一直到小平南巡,日子不好过。因为我已经出名,是有争议的人物,经常受到责难。

小平南巡后我们身份才确定

有人就说我在经济上成功后,在政治上猖狂进攻。确实,当时上海证券交易所还没开张,股票姓资姓社的问题还没解决。小平南巡了,股票不姓资了,股市放开了,我们的身份才确定了,官方邀请我参加各种会议、论坛,上海证交所跟我很熟。

比如你采访,他们不接受。因为你不是名记,名记能采访到。我打个招呼,带你去,就能进去。社会,周围的人,看我这种人的眼光变了。

以前人家怎么看我?怕我,又怀疑我,不跟我交往。以后就开始喜欢我,找我请教。最开始是狗屎臭,但就像上海臭豆腐,臭是臭,吃着有味。现在变成了千里香馄饨、辣子鸡。你们记者也一样。以前有个记者不敢采访报道我,说我是个敏感人物。现在他自己也到证券公司当副总了,跟我是好朋友。

我的太太是“原始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第一天,成交1000股,我抢了500股。第一笔交易也是我抢的。我在好几个营业部同时并列第一,我弄了好多身份证第一个办委托,提前半个月办。我买的500股真空电子,每股价值由300多元涨到2万多元。股市暴涨持续了两年。买国库券的时候,我就被人叫杨百万,其实真正的百万是在炒股之后。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就是证券公司为我建的。

我一直没离开证券市场,这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不做股票,宁可去死。我现在的吃、用、花都是股票提供的。

我的家人是我公司的员工,我给孙子起的乳名叫“涨停板”,我的太太是“原始股”,儿子是“成长股”,股市是“情人”。我死了以后,骨灰不能像伟人那样撒在大海里,就撒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大门口吧。

他们是上层建筑我是社会基础

我只有初中文化。如果我不是只有这个文化水平,那我现在就更不得了。如果我是博士,今天就不会坐在这里了。如果我是大学毕业,我的公司就会开得大一点。现在这公司不需要很多资本,注册资本也就50万。

家庭生活没什么变化,比以前过得好一点。我住在闸北区顶级楼盘,小富人区。我只能算小有成功,比较成功。最大的变化是在心理状态上。

我到底在股市上赚了多少?这不能告诉你,个人隐私。我叫杨百万,也就是赚了100万吧。我一直是100万,现在我在股市上的投资也是保持在100万。前一段投了200万进去,一波行情过后,还是投100万。

我曾经在证券发展论坛上讲:由于高瞻远瞩的小平,开拓了这个证券市场。他们是上层建筑,我是改革开放的社会基础,我这个社会基础是不自觉地顺应了上层建筑的需要。

我个人应该算是中国股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实践者。我特别要感谢邓小平他老人家,他逝世时候我特别悲痛。纪念他100周年诞辰也特别有意义,所以不管谁来采访,我特别欢迎,所以也给你一小时。

我现在很忙。我请你吃根冰糕。好了,一小时到了,差不多了。

故事2

飞乐股东“飞越重洋”

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所发行的股票。

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份有位洋“原始股东”范尔林先生,属于他的那张飞乐股票也已永久陈列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橱窗内。

1986年11月14日,时任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董事长约翰·范尔林访华,向邓小平赠送了一枚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

邓小平对他特意提到新中国也发行了股票,决定赠送给他一张新中国股票。为了股票真实、可靠,这张飞乐股票当时填上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周芝石的名字。这也说明当时大多数人不懂股票所有权这一基本属性。这位股票专家立即看出破绽,我是范尔林啊!“我的股票就要用我的名字,我亲自去上海更名过户。”

11月24日下午1点,范尔林走进了新中国首家证券交易部———上海静安证券营业部。营业部免收了1元过户费。范先生连声道谢,同时又幽默地说:“中国好,不像我们美国人光认钱。”在场者轰然大笑。

■中国股市大事记

●开业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三大政策“救市”

1994年7月3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三项“救市”措施:1、年内暂停新股发行与上市;2、严格控制上市公司配股规模;3、采取措施扩大入市资金范围。这就是著名的“三大政策”。

●国债期货事件

1995年2月23日,“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5月17日国债期货市场关闭,5月18日股市井喷,5月19日“3·27”事件始作俑者管金生被捕。

●东南亚金融危机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7月2日泰国发生金融危机,随后长达两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全面爆发。

●5·19行情启动

1999年5月9日发生美军“误炸”事件,上证股指跳空下行逼近千点,十天后5·19行情启动;6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坚定信心规范发展》,5·19行情进入高潮;7月1日《证券法》实施,指数冲高回落。

●退市制度推出

2001年12月4日,退市制度正式推出,短线反弹结束。

●6·24井喷

2002年6月23日,停止国有股减持,引发6·24井喷,股指随后见顶回落。

●非典袭股

2003年4月,“非典”流行,行情回落。

●“国九条”出台

2004年2月2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九条)出台,股指越过2003年高点1650点继续上行。

●中小企业板登场

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正式登场、首批八只股票上市,这是落实“国九条”的首项具体措施。

2. 本人想拜师学炒股票,有谁可以帮我。请进~

炒股(基金)程序:
1、到同证券营业部有银证转账业务的银行办一张银行卡(可以是空户),本人带身份证,到证券营业厅开股东帐户(带上百来块钱交开户费,也有的营业部免费),营业部给您一个客户号.
2、办理网上交易手续(如不网上交易可以不办);
3、开通银证转账业务(含第三方托管).
以上3条都必须是本人(带身份证)亲自办理,代办不行
4、如果是网上交易,下载所属证券公司的交易软件(带行情分析软件)在电脑安装.

交易佣金一般0.1%-0.3%(网上交易少,营业部交易高)、印花税0.3%(基金免税),上海每千股要1元过户手续费,不足千股按千股算,每笔最低佣金5元。
由于每笔最低佣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为(1666-5000)元比较合算.
.
其他炒股方法,理念,网上搜索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求人不如求自己,祝您发财!

3. 金融危机会导致什么后果

眼下的华尔街金融海啸来势迅猛,有人甚至称其为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在华尔街陷入恐慌之际,那些一直被财富光环笼罩的华尔街精英们的华尔街梦,也似乎一夜间被无情地打破。

一、裁员高峰即将来临

一位在华尔街已有近20年交易生涯的华人告诉记者说,目前的情况相当严峻,从我知道的华尔街百年历史来看,这种气氛类似于1929年华尔街盛行的金融公司大量破产的恐怖气氛。

这位华尔街人士介绍说,有这样一个经典场面曾被各大媒体广为报道:9月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前夜,全公司灯火通明,员工通宵翻箱倒柜清理物品,甚至复制客户联络资料,为下一波求职做准备,大家彼此心照不宣。有些经理和交易员还在忙碌加班,清算破产,准备繁杂的账目清单。据悉,雷曼兄弟全球雇员25000人,纽约雇员13000人,现在随着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部分业务后,有10000名员工将重新被聘用,野村证券一举拿下雷曼兄弟全亚洲的特许经营权以及欧洲业务后,又“挽救”了5000多名雇员。但是一批华尔街人员失业在所难免。华尔街一家猎头公司称,基于英国巴克莱银行为可能的解雇和续聘费用拨款25亿美元,因此预测其可能在所购业务部门中最多裁员5000人。

由于目前华尔街金融格局重新组合的进程尚未完成,真正的裁员高峰也还没有真正到来,随着购买、合并等环节进行到一个阶段,估计年底以后,裁员高峰将随之到来。

二、裁员风险无处不在

一般人以为,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华尔街人士是那些宣布破产、受到吞并的金融机构,其实不尽然如此。 “美洲银行”是收购“美林”的胜利者,可是,当记者在10月1日采访“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利率部负责销售业务的副总裁Jacklin女士时,她告诉记者说,自己在昨天晚上刚刚被公司裁掉。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公司负责人与她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随后递交一份书面通知,就这样轻松地被自己服务了6年之久的公司所抛弃。

这位来自于新加坡、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金融MBA的高材生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目前的这场金融风暴十分可怕,整个华尔街的感觉都不太好,以往业内人士除了拿份自己的工资外,均希望年底拿到丰盛的“花红”或“分红”,可是现在看来,这种奢望已经一去不复返,华尔街暴利的风光时代不再。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不仅像贝尔斯登、雷曼公司、美林公司的人感到压力,就连收购美林的“美洲银行”(Bank of America)内部也几乎是一片恐慌,在“美洲银行”的同事们也无不担惊受怕,大家都心神不定,大家心里非常清楚,美林并入之后,在两家公司之间将主新进行资源整合与人员配置,很多业务美林原来的公司已有,而且美林在有些方面做得不错,因此,在新的组织架构内原来两个公司的人员之间就必然出现竞争,即使“美洲银行”的员工也是人心惶惶,尽管大规模的裁员尚未开始,但是人们都在担心自己的工作不保,可以说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

Jacklin女士告诉记者说,从大的角度来看,裁员的进程取决于金融机构内部整合的进展,从具体环节来说,裁员进程则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情况。将来即使能侥幸被公司留下,年底的“分红”也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了。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由于金融动荡,客户们也不想做的业务太多,因为做得多就赔得多,客户们都不轻易做交易,银行也小心翼翼,不敢轻易相信客户,没有交易,客户与银行双方都赚不到钱。华尔街有人在考虑离开纽约,到其他地方谋求发展,大多数人是走一步看一步,难有较长远的打算,只是希望明年的情况不要继续恶化下去。她说,对我个人来说,由于我对目前的情况早有思想准备,所以并不感到特别痛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现在华尔街的人几乎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大家明白自己都有可能随时被裁掉,所以也都做好了随时离开的思想准备。毫无疑问,裁员之后,对自己的生活将有不小的影响,一些开支项目不得不缩减,买车、度假等支出暂时不能过多考虑,所有的日常消费都要小心,能节省的就要节省。当然,还不至于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因为华尔街人士工作一些年后,总有一定的积蓄,而且,在被裁员时总会得到公司的一定财务补贴。当然,“美洲银行”对员工的补贴很有限,没有其他一些金融机构慷慨。

三、中高层管理同样被裁

原来在雷曼兄弟公司工作多年的Jacky 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说,幸亏自己2007年8月提前离开了雷曼公司,否则的话现在可就惨透了。他对记者说,现在华尔街所面临的金融形势相当严峻,经历了一系列惊涛骇浪之后,金融市场上只要有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恐慌与动荡。

Jacky说,自己原来在雷曼公司的一些老同事,本来都是资深的中高层管理精英,可是现在他们损失惨重。Jacky分析说,对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他们的损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以前华尔街中高层的收入很高,但是,别看他们很风光,他们收入的其中一大部分70-80%是股票奖励,而不是现金,现在由于这些公司深陷金融危机,其股票大跌,使他们损失殆尽,对很多人来说是一场灾难。另一方面,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高层往往有可能成为裁员受害的的重点,这是因为,合并后的金融机构在一些管理层面的设置上,存在有严重重复现象,为了减少公司营运成本,必然大幅度裁员,而机构重跌的部分就难以幸免,另外,新来的年轻人在被裁后,还能迅速调转行业领域,而这些多年在华尔街的中年人以后的日子就惨了。

Jacky分析说,而对于初入雷曼的年轻人士来说,他们的损失就是失去工作,所以他们最为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工作能否保住的问题。雷曼公司一共有1万2千到1万5千人,现在一下子要裁5千,形势非常严峻。而且,估计华尔街大规模的裁员潮将在12月份后会出现。这是因为,从法律上来讲,根据美国破产法,所有雷曼公司的员工都要被裁掉,但在实际运作上,收购雷曼的巴克莱公司与雷曼签署了一份为期3个月的临时合同,用这段时间来进行必要的整合,暂时为雷曼的员工提供临时岗位,为他们发薪水的时间为今年12月31日。收购美林的美洲银行也声明要设法减缩开支,这也意味着要大量裁员,有消息说美林要裁员1万多人。因为对投资银行来说,其唯一的成本就是人力,是人脑,它不像其他产业部门一样需要原料等成本,投资银行的所有交易要靠关系,通过人的活动来赚钱。

Jacky分析说,华尔街的华人职员可能冲击比较大,因为在华尔街华人圈子中,在投行部门从事核心业务的人很少,大多是一些基础的岗位,如分析师,数据处理等,这部分工作又是在这次风暴中被裁员最多的地方。据知情人士透露,光是雷曼兄弟就有2000多华裔雇员,其中部分人手中还握有大把公司股票,资产一夜间化为乌有。此次金融危机甚至使一些华裔员工面临失去合法移民身份的危机。据美国的律师介绍,20多个在华尔街工作的华人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询问有关身份的问题。但是,Jacky分析说,不能简单地说华尔街在裁员时存在种族歧视,这与以前出现过的情况不同。过去裁员是一个个单独进行,而现在将是整个部门整个部门地裁员,合并后重复的部门肯定要被裁减掉,因此裁员规模会很大,并对纽约社会带来恶性负面影响。

四、金融风暴殃及大学毕业生

记者在采访美林公司负责全球相关债券类产品的执行董事主任斯蒂文·陈时,他告诉记者,美林被收购后虽说保住了自己的名称与机构,自己原有的业务仍在开展,但上上下下,毕竟人心惶惶,因为未来一段时间,不知谁会陆续被裁,而且,目前的这场金融风暴打破了大学毕业生们的华尔街梦。他说,以前,在美林实习的高材生一般都会实现自己的华尔街梦,可是今年在美林实习的学生,至今听不到美林要他们签约的召唤,恐怕未来也没有什么希望。

据介绍,几年前,当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毕业时,他们无论原来所学的专业如何,纷纷决定从“融”冲入华尔街。当时,这绝对是个明智之选。美国股市那时候牛气冲天,华尔街一派繁荣,各大银行在美国的校园招聘会上是无可置疑的香饽饽,华尔街那些大牌公司提供的优厚待遇和实习机会让人难以抗拒,美国最聪明的人也就此进入了“钱”途远大的金融业。一些幸运儿在暑假时进入雷曼兄弟公司实习,并在实习结束后顺利签约,成为一名金融分析员。记者在一些名牌大学印刷的相关专业介绍中,直到今天仍以自己学生能在雷曼、贝尔斯登、美林等大金融公司实习、并在毕业后进入华尔街这些机构就职为荣。

然而,华尔街2008年的金融风暴却改变了这些,现在的情况是,名校生难进华尔街。金融危机对本就疲软的美国就业市场真是重创,今年金融界已削减了10万个职位,而据猎头公司估计,雷曼兄弟和美林将会把这个数字再增加5万。金融危机同样波及到全美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尤其是那些著名的高校。过去,名校们如漏斗般将毕业生输送到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这些名声显赫的金融公司去,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进入华尔街工作。但现在,这个比例足足缩水一半,而像高盛、花旗这样的金融巨头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的计划。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金融教授施荣恩(Ronald M. Schramm)告诉记者说,经过这场金融风暴,美国学生将重新慎重地审视对金融专业的选择,而对中国留学生来讲,由于将来要回中国发展,问题不是太大,因为中国的金融业将来仍需要大的发展。

4. 本人想进入股市,不过不知道现在看什么书帮助比较大,麻烦各位推荐一些简单易懂股市方面的书籍

投资读书进阶
(一)
作为一个没有做过股票的朋友,如果现在开始准备做股票了
我觉得第一步要知道做股票的游戏规则,就是怎么玩
记得《专业投机原理》的开篇讲了一个很生动的故事“赌博例”
乔是扑克好手,但他却在一次和农民玩的扑克赌局中输的身无分文
不是农民的技巧有多高,一切只因为乔不了解当地扑克的游戏规则
那么,做股票也是同样的道理
你首先要充分了解整个股票的操作流程和交易规则
越详细越具体越好
例如,怎么买入怎么卖出怎么参与配股,st和非st有什么区别,代星号的st又代表什么意思,具体的成交顺序,交易时间,买入最小单位是1手,卖出可以零碎,1手表示多少股,怎么参与新股配售,各项交易费用,交易者的权利,证券公司对你应尽的义务。。。。。。。
还有很多很多的必备知识,我不再一一举例
反正个人认为
最好能做到象营业部大厅里的咨询小姐那样的了解程度就可以了

对于这些股票交易知识的资料可以问问自己开户的营业部有没有
也可以到网上搜索查找一下
新华书店应该也有这样子的书
不过可能不容易找到
印象里,《炒股就这么几招》的前面几册曾有比较详细的介绍,适合新股民看看

呵呵,其实有些老股民也应该补补课.

(二)
在掌握了基本的交易知识以后,下面就可以开始交易技能的学习
第一本书很重要
因为到此为止,你或许还是一张白纸
白纸上落的第一笔,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以后发展的方向

我考虑了许久
决定推荐《股市操练大全》

这一推荐可能会引起争议
因为多数读过书的交易老手都不建议看国内的书
甚至把国内书定为糟粕
但我不这么认为
国内书总体格局小,却也不乏好书

在入门书上一下子就去读国外书容易发生断层

《股市操练大全》共有4册,外加一本习题集
这套书非常本土化,使人产生很强的亲切感
尤其是新颖的写作模式让人有不忍释卷的冲动

我不打算用自己的语言来多介绍这套书
想偷个懒,贴这套书的目录和简介

《股市操练大全》作者自述:
参与股市的人都知道,股市如战场,输赢全在一瞬间。为了把握股市胜机,很多人忙着听股评,参加股市沙龙,钻研股票操作书,可谓乐此不疲。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最终效果并不理想。一场股市风暴来临,大多数人仍然免不了被套的结局。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状况呢?我们以为,其真正的原因是股民在学习股票操作技巧时缺少了“强化训练”这一环节。

从现代教学理论来说,人们要掌握一门知识和技巧,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譬如,要掌握开车技术,就先 要在练车场接受一套严格的驾驶技术的训练,只有在练车场过关后,才能正式到马路上开车;又如,学生参加高考,事先都要有针对性复习,做大量练习题,并进行 反复多次的模拟考试训练,高考才能取得好成绩。但是,奇怪的是,这种在现代教育中屡试不爽的强化训练,一到股市就被人遗忘了,丢弃在一边。谓子不信,请看:有的人买卖股票只凭自己的感觉,有的人买卖股票完全依赖于股评,有的人买卖股票跟着市场消息转,等等。这里面不要说什么强化训练,恐怕连基本的操作原则都没有。虽然也有人买卖股票时,阅读了不少股票操作技巧方面的书,但那也只是理论上的学习,自己并没有做过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因此,也就谈不上接受了 股市操作的强化训练。于是乎,作为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强化训练,在股市中完全没有了踪影。正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买卖股票时失去了方向,陷入了屡买屡套, 屡战屡败的怪圈。可见,缺少股市操作强化训练,对投资者,尤其是对广大中小散户会造成多么严重的伤害。

股市操作强化训练的重要性这里不再 多说了。但是如何开展股市操作强化训练呢?首先要有这方面的参考书籍,否则一切就无从谈起。而迄今为止,图书市场上还没有这样的书出现。别看现在的股票书 如汗牛充栋,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如你要想找一本用于股市操练的书,踏破铁鞋无觅处。有鉴于此,我们在上海三联书店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有关专家和股市操盘手 按照现代教育强化训练的理论,并根据沪深股市实际情况,设计编写了中国股市第一本强化训练习题集。该习题集采用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反复比较,集中做 题”的方式,对股民进行强化训练,以此来帮助投资者真正掌握股市操作技巧,达到熟能生巧、运用自如的目的。我们在设计这本股市操作强化训练习题集时,注意 到很多投资者是新入市不久的股民,他们对股市操作技巧知之甚少。因此本书编写的格调又有别于类似学生复习迎考习题集那种编写方式,在指导读者做习题的同 时,兼顾了股市操作知识的介绍,并把它系统化、条理化。读者如果把书中习题与参考答案连起来阅读,它就成了一本浅近易懂,专事介绍股市操作技巧的科普读 物。所以,本书实际上是一本兼有股市知识、技巧学习和股市操作强化训练两方面用途的实用性操盘工具书。

作为用于强化训练类的书,最大特点 是:案例多、习题多。本书也不例外。本书的图形就有600多幅,它几乎把沪深股市10年来有代表性的K线走势和技术图形都选了进去;习题100多个,概念 题、选择题、是非题、.简答题、问答题,应有尽有。另外,每幅图例都有专家、名人的精辟分析,每道题都有值得投资者一读的参考答案,内容十分丰富。为了发挥本书的效用、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能只看不练,而要多做练习。因为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发现问题,纠正操作中的错误;只有通过练习,才会驾轻就熟,把股市操作技巧用好用活。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反复比较,反复运用,唯此才能达到股市操作强化训练的预期目的。这点必须引起投资者的高度重视。

本 书在选用沪深K线图走势时,将个股的名称、价位作了删除(只有极少数图案中的个股名称、价位,因书中内容需要作了保留),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因投资者对某些股票的偏爱和价位上的错觉,造成对K线技术图形上的买卖信号作出错误判断,而所作的一种特殊处理。读者对此不要有什么误解。从K线、技术图形操作理论上来说,任何股票都有强弱转化的时候,这里面股质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在技术上找到买卖它们的理由和依据。当K线和技术图形走势告诉我们可以买的时候,无论是绩优股、绩差股,无论高价股、低价股,都要敢于买。反之,则要敢于卖。沪深股市上就有不少投资者因为对绩优股的偏爱,当它们股价高高在上时, 仍然不断追涨,对K线、技术图形发出的见顶信号置之不理,结果被深套,损失惨重。这个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们认为删除图形上的个股名称、价位,对促使投资者养成按图形信号操作的习惯有很大的好处。

本书每一章结束都安排了两套测验题,这些测验题既是对读者掌握K线或技术图形操作技巧熟 练程度的检测,也是对本书内容的一个总结。因此,读者必须认真待之。测验题每一小栏都有得分多少说明,并附有参考答案。读者做完测验题后可自行打分。其评 分标准和一般考试评分标准相同。60分为及格,80分以上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如第一次测验成绩较差者,说明你对股市操盘技巧还没掌握,参于股市操 作的风险就较大。此时,最佳的办法是暂停股市买卖活动,重新学习,反复练习,待第二次测验成绩提高后再积极参于股市运作,这样投资收益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

书读到这里,应该开始看国外的经典了
呵呵,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如果老是在国内的书里打转,恐怕会限制自己的视野,无法往高层进阶
有时候,决定你是否能在市场里成为赢家的关键,不是在于你有多高的技巧,而更重要的是你的理念

《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这是一本很适合初学者看的技术分析的经典书籍
讲得不深,但很透彻,把每项技术分析的重点都拎了出来
加上丁圣元先生流畅贴切的翻译
使之成为中文版技术分析书籍中难得的好书

当然,这本书的价格可能稍贵
如果想追求性价比的朋友,可以选择该书的更新版《金融市场技术分析》
《金融市场技术分析》是《期货市场技术分析》的新版,增加了一些内容
翻译者是陈鑫。陈鑫先生也是国内翻译交易书籍的一把好手

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
捧着《期货市场技术分析》这本大书
好像感觉更舒心和温暖些
毕竟看了这么多年这么多遍
在交易上,说她是伴随我成长的也不为过.

(四)
接下去要看的书是《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记得我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要出远门,而只能让我带一本交易书籍在身上,我会选择《期货交易策略》
现在我要说的是,如果要拿走我书架上的交易书籍,而只能留一本下来,我会选择把《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留下

这本书可以称之为伟大,她的伟大主要体现在

1)用具体图表走势对道氏理论进行了细致和精彩的描述
道氏理论之重要,交易者皆知,可惜很多人看道氏理论觉得空洞和枯燥,不过《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却能给你一种豁然开朗的欣喜;她不仅能让你领略到道氏理论的精髓,更可以给你一种对道氏理论震撼性的再认识。我无意吹捧该书,因为这些都是我当年读书时的感觉。

2)图表分析的巅峰之作
在我印象里,应该没有哪本书论述图表分析能达到《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高度
该书在图表分析这一项,不仅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图表中各种力量的消长,平衡,突变,尺度,及我们就此所该做的应对策略和手段,她更引导我们去思考探寻隐藏在图表背后的东西,即引起这些变化的实质。我觉得,如果我们能领会该书的要义,那当面对任何一张图表的时候,我们都不仅能够看出“然”,且会明了“所以然”。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的中文版有个缺憾,就是翻译好像并不理想(李先生翻译)
这对初学者的阅读会带来些障碍
但在读完上面几本书后,我还是愿意向初学者推荐该书
因为读这本书能够大幅度提升你的格局,包括交易思想,交易策略以及技术分析的大局观.

(五)

在读完上面这些书后
你可能在脑子里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交易思想
并且对各种技术分析方法有了总体上的认识
但如果你打算现在就去进行交易的话
那还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宏大的市场
你会不知从何下手

所以,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构建属于自己的交易体系
这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必须要去做的一件事

当然,在开始做此事以前
因为很可能你并不知道如何取舍,还不知道哪些东西是适合你的
所以你需要看一些书
希望这些书能够给你一些启发,便于让你作出你的抉择

这些书包括
1)《股票作手回忆录》
2)《交易冠军》
3)《华尔街操盘高手》(金融怪杰)
4)《华尔街点金人》(新金融怪杰)
5)《操盘建议--全球顶尖交易员的成功实践和心路历程》
6)《美国期货专家经验谈》
7)《攻守四大战技》
8)《投机智慧》
9)《期货交易策略》
10)《刀疤老二的文章》

上面10本书我不再一一详细的介绍

第1和第2本是人物传记性的交易经验谈
尤其《股票作手回忆录》被众多著名交易员推荐为必读书或读后受益最大的书

第3~8本都是交易名家的访谈录

《期货交易策略》是克罗的交易经验谈——本人在此力荐~~

《刀疤老二的文章》就不要说了吧,凡在网上混过一段时间的,都应该知道此人

这些书,就我个人认为,价值应在绝大多数技术分析类书籍之上,从某种程度来讲,能让我们在市场中稳定赢利的不是我们的技术,而是我们的经验。华尔街有句名言: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应该可以不断赚钱了;你如果熬二十年,你的经验将极有借鉴的价值;如果熬过三十年,那么你定然是个极其富有的人。上面这些书,其实不单在现阶段要看,在任何阶段都应该常常看,在不同的阶段,你会读出不同的感悟,也会有不同的收获。我的建议是:如果可能,就读N遍吧;事实上,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六)
经过了前面5个读书的阶段后,该打下的基础也有了。但那只是经过耕犁的良田。想要收获,必须撒下你想收获的果实的种子

来吧,尝试建立我们的系统,我们需要用它到市场去挣钱~~

在交易系统建立的步骤上,我仍然秉持理念和思想才是重中之重的观点

所以,我推荐学习道氏理论

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基石。我们现在看到学到听到的非常非常多的技术分析流派,其实很多都是从道氏理论的某一论题中分离出来的,或者是受着道氏的影响

学习道氏理论,目前有这么几本书

(1)《股市晴雨表》
道氏理论的开山之作。对于想获取独家密技的朋友来说,此书可能有些平淡甚至是枯燥。但是,仔细的读读,平淡中见价值呢。

(2)《道氏理论——-市场分析的基石 》
国内作者的编著本,其实就是一个道氏理论的大拼盘,把作者能看到的有关于道氏理论的知识和介绍全部塞了进去。纯粹的道氏理论的介绍,国内极少,出了这本书,聊胜于无。有一定价值。

(3)《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和《专业投机原理》
这2本书的部分章节有对道氏理论最好的注解。

(七)
我有时候会突发奇想:对于交易者来说,无论他是做外汇的,股票的,期货的。。。无论他是基本面分析者,还是技术面分析者几乎都要用到的技术是什么?对,就是K线,又称阴阳线,蜡烛图

呵呵。可能有朋友会和我抬杠,还是有人不用K线的啊,他可能用美国线或者OX图,更甚至就看看行情报价表

当然,肯定是有那样的人,但我也肯定,那不会是你:))

我们都知道,K线技术来源于日本。可有趣的是,我手头有关K线技术的资料,却只有一本林康史著的《技术分析精解》中的部分章节和薄薄一册《酒田战法》是原汁原味的日本货,而其他都是各地的混血儿

其实,在前面介绍的书《股市操练大全》和《期货市场技术分析》里也有介绍到K线技术,但都不是专写K线的书

下面我来介绍几本专写K线的书

(1)《日本蜡烛图技术》
作者Nison是最著名的蜡烛图专家,即便尊为西方蜡烛图之父也不为过,因为是他第一个把日本K线技术介绍到了西方,从而使在西方掀起了学习k线的热潮.多年来,Nison浸淫于日本蜡烛图,完成了东西方技术分析的圆满结合.看看这本书吧,有关于K线技术的经典之作,我不想对该书过多介绍.只想说,K线里隐 藏着黄金呢
就我个人而言,这些年,我在K线上是下过些功夫的,自觉受益匪浅,还望各位朋友不要轻视了最基础的东西

(2)应该说好像没有哪本K线的专著能写到《日本蜡烛图技术》的水平,因此这个第二本书,我就打包推荐吧

《股票K线战法》:Nison继《日本蜡烛图技术》之后写得K线技术进阶之作,讲述了一些组合,原则和具体运用,感觉稍嫌粗糙。

《蜡烛图方法:从入门到精通》:不仅介绍了k线,还阐述了如何把K线技术灵活的和交易技术结合一起,形成完整的交易体系。

《主控战略K线》:台湾人写得K线技术,已经有了自己新的思想,给人以新意,但其实根子还是扎在了日本蜡烛图里。

《善战者》《胜战者》《智战者》:这套书是钟麟写的。就总体来说,并不是非常出色,但对K线的分析个人认为是开创了国内先河,能在k线里得出人性,我从中受益不少。

《价量经典》:这本书可能没有多少人看过吧?就算是看过的,恐怕也是翻翻而已。其实,怎么学K线技术的方法就在里面的。怎么学?学K线不是翻几本书就行的,到最后,还是要记要背。上指的月K线周K线日K线,谁背过?每周每月每轮行情的涨跌明星股的K线,谁背过?

5. 具体什么叫操盘手

摘录一篇文章给你,共同学习。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一)

◆吴晓波

2007年,中国的证券市场迎来了有史以来最火爆的牛市,此时,回顾中国证券史上的某些特殊时刻,

十分必要。在刚刚出版的财经作家吴晓波所著的《大败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中记录了

关于“中科创业”的案例,以新的角度回顾了那个庄家乱舞的年代。

朱大户与K先生的亲密接触

1998年入秋的一天,朱大户从深圳坐飞机上北京,去见他一生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朱大户名叫朱焕良,是南方出名的股市大户。他没有多少文化,早年是在建筑工地上开大装卸车的,

20世纪90年代前后,靠认购股权证发了点财,之后就一直在股市里混。他选股票的眼光很毒,渐渐地竟赚

了很多钱,成了上海和深圳股市上最早的亿万富翁之一。1996年前后,股票操纵之风渐起,有人靠吃股建

仓、操纵股价发了大财,朱大户便也动了这样的念头。他看中了深圳一只叫康达尔(股票代号0048)的股

票。它原本是深圳宝安区的养鸡公司,香港的活鸡市场大半是靠它供应的,业务稳定而效益尚可,1994年

上市后不温不火。朱大户跟宝安区相熟,自以为有坐庄的可能,便在二级市场上悄悄购进康达尔的股票,

小半年下来居然囤积了数千万股,占到康达尔流通股的90%。朱大户为此花了2个亿,其中一大半是他全部

的家当,还有一小半是高息拆借来的。正当朱大户想卷起袖子大炒康达尔的时候,1997年,香港突遭“禽

流感”袭击,全岛杀鸡禁鸡,康达尔业务全线瘫痪,它的股价自然也坐上了滑滑梯,从最高时的15.40元

一股猛地跌到7元多,跌幅超过50%。朱大户的2亿元全部深陷在里面动弹不得,他沮丧地跟人说:“在

1997年,除了那些被杀的鸡,我大概是全深圳最不幸的了。”

朱大户上北京是作最后的一次挣扎,他要去见的那个人是K先生。K先生的名字叫吕梁,他常用这个古

怪的名字在证券类媒体上写些股评文章。其实,他的真名叫吕建新,早年写小说、玩绘画,还有作品发表

在《收获》上。1992年,吕梁跑到深圳去闯世界,一到那里就碰上8月份的认购证风波,上百万股民挤爆

深圳,却因为舞弊事件而发生集体骚乱。在这起风波中,朱大户与人内外勾结,抢到上万张认购抽签表,

硬是挖到了第一桶金。吕梁还是一个好奇的旁观者,那些天他兴奋地从一个认购点跑到另外一个认购点,

采访了一大堆股民,写出长篇纪实报道《百万股民“炒”深圳》。这是当时国内对深圳事件最生动的描述

,国内数十家报纸采用了这篇稿子。吕梁成了深圳证券交易所里的常客,但是他却没有赚到多少钱。不久

后他又回到了北京。他的赚钱运气似乎不太好,一开始攒了上百万元,转去做期货,结果全都砸进去了,

两年玩下来,竟欠下了上千万元的债务。从1996年起,他索性搞起了一个K先生工作室,一边高频率地以K

先生为笔名写股评,一边还指导他人炒作股票。至于为什么要起这么一个怪名字,他的解释有两个:其一

,股票的行情图又称K线图;其二,K是KING的第一个字母,暗示他是“股评之王”。

当朱大户北上找到K先生的时候,他正在专门研究全球第二富豪沃伦·巴菲特的股票“圣经”。巴菲

特是当世“股神”。他创办了一家名叫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私募基金公司,从数万美元起家,发展成拥有

230亿美元的金融帝国。他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K先生对朱大户说:“我要学巴菲特,要在中国

做第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朱大户说:“我和你一起干,就从康达尔开始吧。”

在K先生看来,康达尔虽然是一只“瘟鸡股票”,但是它有自己的好处:一是流通盘小,收购成本低

,翻炒起来很容易;二是倒了霉的朱大户基本上把盘子都控起来了。

K先生跟朱大户签了一个协议,他将组织资金接下朱大户手中50%的康达尔流通股,而朱大户配合长期

锁仓,还必须帮忙安排购入康达尔部分国有股,最终实现对公司的控制和重组。朱大户承诺日后无论股价

怎么上涨,他都将以13元的协议价向吕梁转让手中的股票。这一战略投资的合作目标是5年。

身陷死地的朱大户是死鸡当活鸡治,没有改动协议一个字。就这样,在一个干冷的冬天,套牢了2亿

元的朱大户和欠债1000万元的K先生走到了一起。谁也不会料到,就是这两个看上去都很晦气和潦倒的人

居然将在中国股市上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腥风血雨。

神奇的小丁

K先生和朱大户要在股市上成大事,还缺一个办实务、懂专业的超级操盘手,这个人就是小丁。

丁福根是K研究室里仅有的两名员工之一。1965年出生。他的智商超高,记忆力极好,精于计算,对

数字几乎过目不忘,更重要的是他对证券有异于常人的狂热,好像是专门为股市生下来的。他原本是北京

一家证券部的交易员,而K先生则是他的客户,几年交道打下来,他深深地为K先生的理念和股票天赋所折

服。因此,他毅然辞去收入很丰厚的交易员职务,跟随K先生办小小的工作室。

1998年11月26日,小丁突然接到一份传真,中煤信托深圳证券营业部将227.9万股康达尔股票以转托

管的方式打到了中兴信托北京亚运村证券营业部。直觉告诉他,一场大戏就要开演了。很快,K先生将一

份洋洋洒洒的项目建议书交给了他。在建议书的首页上,开头的8个字是“长期投资、长线持仓”。吕梁

用他刚刚学来的巴菲特股票价值理论,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高效投资逻辑,提出“甘做善庄,与中小股民

共赢,引入美国做市商理念”。最具诱惑力的是,他给出了15%的融资中介费。K先生告诉小丁,有了这份

项目建议书和朱大户送来的227.9万股股票,工作室必须在3个月内融资4个亿。

小丁找到的第一个人叫董沛霖。此人是上海一家实业发展公司的总经理,下海前曾在国家计委任职,

在金融和实业圈内有很深的人脉,K先生的千万元债务绝大部分都是向他欠下的。有趣的是,老董对K先生

的股市理论竟也十分痴迷。当小丁把康达尔项目一描述,他立刻大为动心,慨然说:“今年我不干别的了

,专为老吕找钱。”一周后,他就拿来了1000万元的融资。有了董沛霖这些人的协助,小丁马不停蹄地飞

上海、下深圳,与各地相熟或不相熟的证券营业部洽谈委托理财业务。他的融资协议基本上是三方约定,

即K先生工作室、出资方和证券营业部,K先生以手中的股票做质押,营业部为其提供担保,资金方由营业

部介绍,条件之一就是只能在该营业部进行运作,从而为其创造交易量。

在高额中介费的诱惑下,事情出奇地顺利。小丁融到一笔钱后,K先生就用它去收购朱大户手中的股

票,然后再把买进的股票拿给小丁用于抵押融资。如此循环往复,到下一年的3月前后,小丁通过投资理

财、合作协议、抵押贷款等各种形式,与各色人等共签下100多份协议,融进3.98亿元的资金。K先生用这

些钱,先后从朱大户手中买下1300万股,并转托管了1700万股,完成了控盘3000万股即50%的既定建仓目

标。根据法律规定,任何人持股超过5%就必须举牌公告。为了规避这一条款,小丁先后动用了1500个个人

账户,即把股票分藏在各个户头中,这些账户八成以上是由各地证券营业部以每张股东卡190元的价格卖

给他的。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二)(附照片)

作者:吴晓波 日期:2007.06.26 版次:B-8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二)
◆吴晓波

K先生的跨世纪对话与“5·19行情”
就在K先生从朱大户手中逐渐转买股票的时候,他已经指令小丁坐庄操作康达尔股票。当时,K先生和

朱大户手中已经控制了康达尔的5843万流通股,外面散户的流通股仅有1000多万股,他们要拉抬股价就好

比屠夫想吃猪蹄那样轻而易举。从1998年的12月起,康达尔股价震荡上升,小丁是江湖上一等一的操盘高

手,他每天遥控各地营业部的操盘手,有人抛盘,有人接盘,把一张K线图做得形态良好,每日震荡小涨

而不会引起监管当局的注意。
一位名叫庞博的操盘手日后在法庭上承认:“吕梁和丁福根的指令下达得很细:从早晨的开盘价到多

少钱中盘倒仓,在哪几家营业部倒仓多少。为了操作隐蔽,倒仓不能太快,也不能慢,拉升时要注意日涨

幅不超过7%—8%。”他还细致地描述了当年对倒建仓的情景:“比如,确定好价位是30元,操盘手就给两

个持有中科创业股票和资金的营业部打电话,数量一样,价格一样,一个营业部买,一个营业部卖。我和

丁福根一手拿一个电话,同时对两边说,如果5万股,一方抛,一方买,我就说30元钱5万股,双方营业部

立即就知道了,因为接电话的一方有股票,另一方有资金。开始是我和丁福根一人手里一部电话,我按丁

福根说的再与我手里的电话说一遍,后来就是一个人对着两部电话下指令。”
到第二年的春节后,康达尔的股价已经稳稳地站在了17元左右的价位上。
从3月起,K先生开始展现他超级股评家的风采。在发行量颇大的《证券市场周刊》上,他连续发表了

4篇《关于世纪末中国资本市场的对话》文章。这是一组高屋建瓴、很有理论深度的股市分析文章,在绝

大多数经济人士普遍不看好中国资本市场的氛围中,K先生用他充满了思辨气质的语言为股市唱涨。
在这组隔双周发表一篇的对话中,K先生为他的个股炒作建立了理论上的依据,并明确地描绘了庄家

炒作的题材手法。在充满了迷茫气息的股市上,他用直接而煽情的方式,指出了一个充满风险却非常刺激

的股市行情发展方向。这组文章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5月19日,也就是在K先生的第四篇对话文章发表后的11天,沪深两市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发生井喷。
“5·19行情”,让K先生“中国第一股评家”的声誉达到了顶峰。在一切都那么羸弱和灰色的资本市

场上,人们太需要一个让多方取胜的预言家,并乐于相信这样的预言家。有了飙升行情的大势作为掩护,

K先生拉抬康达尔股价的行动变得肆无忌惮,股价一路上扬,从20元涨到36元,到7月份的时候,已经跃至

40元。8月,他在《中国证券报》上组织了一个整版的文章,全面介绍“重获新生的康达尔”。文章宣称

,康达尔已完成了重大重组,将涉足优质农业、生物医药、网络信息设备、网络电信服务、高技术产业投

资等多个新兴产业领域,通过项目投资、股权投资等多种投资方式以及其他资本运营手段,逐渐发展成为

一家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投资控股公司。康达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伯克希尔-

哈撒韦。
“5·19行情”的意外到来,将他的炒作效应放大了无数倍。到1999年底,康达尔在深市涨幅最大的

前20名股票中名列第17位,全年累积涨幅111%,全然是一个高科技大牛股的形象。12月,经深圳市工商局

批准,康达尔更名为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创业。

构筑“中科系”
中科创业是K先生于1999年7月在北京创办的,注册资金3000万元,这都是他在康达尔的炒作中赚来的

。长期在北京厮混的K先生很迷信“中”字头的企业名号,它听上去很有点国家级企业的味道。之所以叫

“中科”,是因为他聘用的董事长,是一位时任科技部直属事业单位的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的副主任。有

了这层关系,他便常常吹嘘说中科创业“有科技部的背景”。在康达尔一战中大获全胜的K先生此刻雄心

万丈,他决意打造出一个由多家上市公司组成的“中科系”。民国时期的军阀好用“系”来称呼,如奉系

、皖系、滇系,代表一个互有利害关联、生死与共的利益集团。通晓历史的K先生将之创造性地用于股市

,自带着一股雄霸一方的气势。
2000年3月和7月,他分两次受让了浦东星火开发区联合公司所持有的中西药业的法人股,成为了该公

司的第一大股东。6月,他购买了君安证券公司所持有的胜利股份900万股转配股,成为该公司的第四大股

东;同月,他又收购了岁宝热电的一部分流通股,成为其第四大股东。
仅仅在4个月左右的时间里,K先生频频出手,赫然完成了构筑“中科系”的工程。这些公司都有跟康

达尔类似的特点:流通盘小,是股市上的小盘股,经营业绩多年不佳,国有资产管理当局对之丧失兴趣,

产业特征明晰,有题材炒作的想象空间。
K先生收购这些公司及从事股价操纵自然需要大笔的资金,这时候的他和中科创业在证券圈内已是威

名赫赫,颇似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的传奇大师。此时,小丁为他找资金已经一点也不费力,中科创业可谓门

庭若市。小丁日后在法庭上也承认:“送钱的人排成长队,以致1000万元以下的投资者被拒之门外。”他

先后与国内20多个省市的120家证券营业部建立了融资关系,后者为了抢夺让人眼馋的交易量和中介代理

费用,为中科创业四处找钱,融资额超过了惊人的54亿元。就这样,围绕着“中科系”形成了一条充满罪

恶气质的、非常罕见的庞大利益链。K先生的这种融资方式,非常类似于国际上的私募基金,可是这种行

为在中国是触犯有关法律的,连K先生自己都承认,“那些融资协议如果拿出来,连见证并签了字的律师

都是要蹲监狱的”。可是,几乎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决意铤而走险,视法律为无物。这些人都学识渊博,

精通法律条文,个个都是这个商业社会中的顶级精英人士,可是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所有人都突破了自

己的职业道德底线。在这个意义上,“中科系”的成形与K先生之得逞,可以说是中国证券业的一大耻辱


当股权到手、资金到位、共犯结构形成之后,K先生和小丁开始了他们的庄家运作。其手法与康达尔

时期几乎如出一辙:不断发布资产重组的利好消息,大规模地对倒推高股价。而其重组方式之一,便是他

控制的系内公司之间的排列组合。
2000年7月,在他刚刚得手中西药业之后,便急匆匆地宣布:中科创业与中西药业等公司成立全资公

司,着手先进癌症治疗仪器——中子后装治疗机(简称中子刀)的生产与销售,其后又宣布两家公司将共

建“中国电子商务联合网”,组成18家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大联合,创建一个跨区域、跨国界的大型网络平

台,修建一座“极具创新意识的超级电子商务大厦”。此外,他还宣称中科创业将与一家名叫海南中网的

公司——它自然也是K先生自己注册成立的系内公司,组建“中国饲料业电子商务投资有限公司”;将在

西北地区投入巨额资金用于具有防止流沙和药物开发双重效益的苜蓿项目的开发。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上

述言之凿凿的闪着金光的重大工程,除了苜蓿项目曾投入100万元之外,其余均是空中楼阁,无一曾经被

实施过。

证券史上的“中科创业”案(三)

◆吴晓波

因内讧而造成的崩盘

让人感慨的是,这个惊天大骗局的崩塌,不是因为事情真相败露或操作失误,而是由于系内人马的内

讧。

发动内讧的第一人,就是本次炒作中获益最多的朱大户。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朱大户其实并没有参

与很多具体的操纵业务,他的本职工作是死死抱住自己名下的股票,无论涨跌,咬牙不抛。根据他与K先

生的约定,他必须一抱5年。两年以来,他的股票市值从亏损2亿元翻身陡增到了获利10多亿元,简直如做

了一场甜蜜的大梦一般。可是,要他每天抱着这么一大笔账面财富不得动弹,简直是一种煎熬。他几乎天

天被一些很现实的疑窦和诱惑所困扰,万一证监会发现了中科创业是一场骗局怎么办?万一K先生暗地里

抛股把他甩了怎么办?一个更让他胆战心惊的消息是,北京的证监会已放出风声要加大监管力度,难道他

们真的看不懂“中科系”这些几近小儿科的重组游戏吗?在这种巨大而莫名的忐忑不安之中,朱大户决定

不玩了。

2000年5月,正当新婚不久的K先生鏖战股市、雄心勃勃地构筑“中科系”的时候,日日盯盘的小丁突

然告诉他,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不明的巨手抛家,在不断地抛出股票套现,有好几次,每天都在1500万元左

右。根据他的判断,除了朱大户,没有人手上有这么多的股票。

K先生找到朱大户,后者倒也坦然,毫不惭愧地坦言:“我不玩了。”朱大户赖皮毁约,把K先生逼到

了无比危险的境地。8月的一天凌晨,正在睡梦中的K先生被人叫醒。一家跟他有深度合作、在港澳地区黑

白两道通吃的“北京公司”,告诉他,朱大户租用了几条小快艇把数十箱现金偷运出了国境,其数目应该

在11亿元人民币左右。K先生当即找到朱大户。K先生威胁道,那些跟中科创业合作的机构大佬们都已经非

常愤怒了,他们传话说,如有背信弃义的行为发生,绝不容忍。可是,朱大户已经死不回头了,他对K先

生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股票总要卖出才能赚钱吧”。谈判结束后,K先生给他的律师打电话,问他如果

朱焕良完全失控,该怎么办?律师大吃一惊,半天才想出一句话:“你有没有把事情的严重性跟他讲清楚

?”K先生苦笑着说:“跟农民讲严重性,有用吗?”

如果说朱大户的中途脱逃让K先生如腰间中刀,那么,发生在“中科系”内部的“老鼠仓”则好像是

一群小鬼在撕咬他的四肢。

中科创业的股票20多个月天天上涨,自然让公司内部的人手痒不已,于是私下里建仓炒买股票,已是

一个公开的秘密。很多高层甚至利用自己与营业部的相熟关系,拿着公司的股票去做质押。K先生对这种

情况并非毫不知情,以前只是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到朱大户开始大量抛盘的时候,他生怕稍知内情

的公司内部人也随之出逃,于是,在与朱大户谈判破裂后的9月份,他下令清查“老鼠仓”,要求所有公

司资金于年底以前结清。他当初打的算盘是,通过清理“老鼠仓”,把公司所有的资金全部聚拢,然后在

元旦之后逐渐抛盘,全面退出中科创业。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老鼠仓”的规模竟会有那么大。公司内部最大的“老鼠仓”居然是最受他信任

、与小丁并称“左臂右膀”的申姓总裁。她私自将公司的股票拿出去质押,建仓规模达数千万元。在K先

生的严令之下,以申总裁为首的“老鼠仓”们纷纷平仓出货,普通股民本来就对高位的股价颇为敏感,稍

有风吹草动立即就会诱发大规模的出逃,于是,建在一片谎言之上的中科神话轰然倒塌。

中科创业的股价崩盘是从12月25日开始的,在度过了一个吉祥无比的平安夜之后,高傲了将近两年的

股价在圣诞节这天突然高空栽葱,一头摔在了跌停板上,更可怕的是,这一跌停就一连9个,股价从33.59

元一路下跌到11.71元,50亿元市值烟消云散。中科创业的崩塌迅速波及“中科系”的其他成员,中西药

业、岁宝热电等均上演跳水惨剧,股价数日之内腰斩一半。

这个时候的K先生如决战完败后的主将,面对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早已无能为力。在中科创业股价跌

停到第5天的时候,他托人传话给《财经时报》总编辑杨浪,表示愿意透露有关坐庄中科创业的内幕情况

。杨浪是他的老相识,原来是《中国青年报》的知名编辑,8年前那篇改变了吕梁一生命运的《百万股民

“炒”深圳》一文便是发表在杨浪负责的版面上。如今,斗转星移,人事俱非,K先生大概想让他的故事

有一个完整的见证人。

两天后的2001年1月1日,中科创业股价还在跌停风暴中,K先生在北京北辰花园别墅的家中与杨浪相

对而坐,煮茶一壶,侃谈中科往事。他认为,自己的今日下场是“上当受骗”的结果,是“性格中刚愎自

用的一面和文人性情的弱点令我贻误了战机,没能把握好转折机遇”。他透露说,在坐庄的过程中,与他

有染的机构多达400多家,其中不少都非常知名。他声称自己正在写作庄家自述,并已写了6万字,日后将

把真相全部大白于天下。

正当K先生在别墅中侃侃而谈的时候,“中科系”内部已是乱成一团,当日哭喊着把钱捧来的债主们

包围了位于国贸大厦33层的中科创业总部,有的人还往北辰别墅冲来。中科高层纷纷辞职,董事长和总裁

相继面见媒体,声称“我们就像是光绪皇帝,被吕梁架空”;“我们并不知道内情,是最大的受害者”。

1月5日,深圳中科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彻底与吕梁决裂”。

“中科创业”大惨剧

被抛弃的K先生在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在家中坐困愁城。他一边整理有关文件、协议,一边宣称在等

司法部门或证监会来传讯他。很多人对他主动现身暴露内幕非常不解。《中华工商时报》评论员水皮在《

吕梁为什么跳出来》一文中说:“他此时觉得待在大牢里比待在外面被人追杀更安全。”

K先生最终还是没有“如愿以偿”地被关进大牢。2001年2月3日上午,北京警方到北辰花园别墅将他

抓获。9日,被公安机关监视居住的K先生突然神秘失踪。据称,“那天他披着军大衣潜离,消失在初春亚

运村川流不息的人流中”。据分析,最终,他的结局可能有三种:至今潜藏在国内的某个地方;出逃到国

外的某个地方;被人谋杀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无论死活,那个文学青年吕新建、股评家吕梁和庄家K先生

都不会——或者没有机会说出所有的秘密了。

神奇小丁的结局是这样的:他和妻子躲在一个亲戚的家里,幻想K先生会死里逃生给他打电话,然后

再重整旗鼓。他在北京的岳母家接到了恐吓电话,来电威胁说,若他踏进北京城半步,就会剁了他的脚。

公安机关于2001年4月将他抓捕归案,在拘留所里,他一夜愁白了半边头。第二年的4月,他以“操纵证券

交易价格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50万元。他在法庭上说:“面对那些受损失的投资者,我感到

非常惭愧。”

那个股价曾经上天入地的康达尔的结局是这样的:2001年5月,中科创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

股东议案,宣布公司名称变更为深圳康达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月29日起,公司股票简称由“中科

创业”变更为“ST康达尔”。日后不了解这段历史的股民,比较1999年底的康达尔与2001年底的康达尔,

会发现公司头上无非多了一顶“ST”的亏损帽子,而不会想到其间竟还隐藏着一段如此血腥而壮观的“中

科创业”大惨剧。

(选自《大败局Ⅱ》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热点内容
什么是模拟炒股金 发布:2024-11-23 13:47:33 浏览:873
历年st股票退市整理 发布:2024-11-23 13:34:26 浏览:254
机构介入的一字涨停股票怎么样 发布:2024-11-23 13:34:23 浏览:861
出口货币开票金额怎么计算 发布:2024-11-23 13:34:14 浏览:21
理财是买多少亏多少吗 发布:2024-11-23 13:29:24 浏览:143
炒股如何进行网上开户 发布:2024-11-23 13:29:10 浏览:843
现在一般股票交易手续费是多少 发布:2024-11-23 13:28:37 浏览:460
买的股票涨停了怎么卖 发布:2024-11-23 13:18:04 浏览:884
基金定投扣款日在哪里 发布:2024-11-23 13:07:54 浏览:202
股票型基金需要多少份额投资 发布:2024-11-23 13:04:23 浏览: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