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交易的感受
❶ 股票市场悟到以后的感受。
谈股市感悟真谛:
我们不再讳言金钱,因为富裕是我们的目标。金融业是最容易造富的,据说雷军曾说股市的钱太好挣了,会把人荒废掉。但是也有很多人,被股市整的血本无归,甚至家破人亡也是有之。
那么股市到底有多难?我认为世间最正确的真理,就是最简单的道理和最基本的常识。
举个极端的例子,上百万培训费的成功学培训,是否符合基本逻辑?
普通大众可能看不懂很多新概念若干光鲜包装下背后的本质,但每个人都有最基本的常识。立足基本常识,就至少可以避开极端的情况。比如非法集资等种种超出正常范围回报的“投资”。
试想一下,这种荒唐的事情如果可以,告诉你信息的那个人压上全部身家都会投,为何要告诉你呢?因为他需要你来接盘,需要更多更多的你,尽可能长的支撑他的谎言。
回到股市,全世界最好的股票投资人,我们认为是巴菲特。其实巴菲特的投资年化收益不超过20%,或者应该更低。我们很多人进入股市的目标肯定比巴菲特要远大的多。
巴菲特太老,我们都等不及像他一样用一辈子来守望财富。中国人有自己的思维,中国人有自己的心理,所以我们可以用中国最主流的儒释道三家思想来阐述股市投资。
第一,买入前要有儒家风骨。
我们不能听风便是雨,听消息买入股票的普通人大概率是那个击鼓传花最后接棒的人。儒家讲究积极入世,要主动去研究,“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做事想不劳而获是不可能的。
“仁者先难而后获”,这是基本常识,不付出千万不想要天上掉馅饼。
此外,要有坚持选择的标准。自己说服不了自己的不去碰。信心就是黄金。自己都不了解也没有信心长时间去持有的股票,终究是不属于你的。
第二,买卖时要有菩萨心肠。
买入卖出的时机,要有佛心,要有舍得的智慧。大家抢着要的时候就给他,大家都落荒而逃的时候要去入市去救救大家。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我记得有专门研究股民情绪指数的,用的就是这个思路。用投资者常用的话就是:别人恐慌的时候,我勇敢坚定;别人疯狂的时候,我冷静退出。
第三,买入后要学道家无为。
要有足够的耐心学会无为而治,让上市公司慢慢帮你赚钱。公司的事主要留给管理层操心,放手做股东老板就好了。道德经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买入的一刻就没有想着卖出,并且要抱着可以永远不卖的心态。“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都说股市可怕,其实世事无非人心,把握基本原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贫穷是无能且耻辱的。用儒释道三教法力为人生的投资来加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子说,“富者赠人以财,仁者赠人以言”。吾窃仁者之名,姑赠汝以言语,一起为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努力。
❷ VC炒股是一种什么体验
由于一级市场的投资有很多保密义务,我想主要用我个人的股票投资来做例子。首先看一下我的股票投资业绩图。下图中红色线的是“净利润”,蓝色线是我的本金的变化,另外我还加了一个绿色的“标普500指数线” 用做业绩比较基准。
为什么他们会“松了一口气”然后卖掉呢?核心原因就是他们受到了一种“非理性的情绪”的影响—— “被套了”,有点郁闷,期盼着赶紧“解套”。但公司的长期股价走势是取决于业务基本面的,和这种情绪没有逻辑关系。
我在Facebook上市38美元的时候也买了一点,之后价格跌了又继续买,在跌到19美元的时候重仓买入,之后历经许多起伏都没有卖,一直到我担心WhatsApp对它的威胁才卖掉,在它并购了WhatsApp之后我又把它买回来了。我的逻辑见知乎贴"facebook社交网站会受到诸如微信等新的社交工具的影响吗?"。
股价的波动也会影响我的情绪,但是我的投资决策是依据自己的独立观察和对企业长期盈利能力的判断,每当股票价格波动或者我有交易的冲动的时候,我都会去看看有没有新的我没有掌握的信息,重新审视一下它的基本面(例如用户增长、黏性、变现潜力),如果我的判断没有改变,而股价仅仅是因为市场情绪的波动而下跌,我反而会有“暗自庆幸”的喜悦,继续买入。
另外一个情绪影响决策的典型例子是“占便宜思维”。有个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让我推荐股票,我说“好未来”不错,我从23块开始一直在买进。他说对啊我也特别喜欢这家公司。然后他把这家公司深刻而准确地分析了一下。我问他,那你买了吗,他说没有,主要是市场一直不给他机会,这只股票一直在涨,从来没有调整过。这种“占便宜”的心态,让他不理性地去等待一个价格调整,结果反而错失机会。
我有一个“基本世界观”,就是“纯理性的判断”是最高效的,只要“情绪”参与了决策,决策的效率就会降低。然而大量例子证明,人类的本能不擅长在做决策时抵抗情绪的干扰。不但如此,它还常常“偷懒”,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它怎么“偷懒”。
三. 理解真实世界需要“用力思考”,而人类的本能总是倾向于“偷懒”
先分享一个我犯过的错误。朋友推荐过一只股票给我,QIWI。这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俄罗斯公司,是“俄罗斯的支付宝”。我去找了一些投行的研究报告,发现它无论是交易金额,市占率,活跃用户数都遥遥领先竞争对手并且差距还在继续拉大。而且它还有17万个线下终端(相当于ATM和“村淘”的电商代下单终端),壁垒很高。当时的公司股价22美金,市值大约是10亿美金,而且市盈率只有10倍多。我觉得它被严重低估,于是买入了。买入之后3、4个月就涨了近50%,于是我心中暗喜,又抓到一只“十倍股”。
没过多久,QIWI就开始跌了。我很奇怪,于是研究了一下,发现是因为石油和俄罗斯卢布对美元的汇率大幅下跌。我想,两个货币的汇率短期取决于消息导致的供需变化,长期取决于购买力平价,而购买力平价的变化是很缓慢很痛苦的,所以俄罗斯卢布肯定会回升。于是我继续买入。之后俄罗斯卢布果然回升了,我又心下暗喜。可是没过多久,股价又跌了,而且这一次跌个不停。我再去找各种报告,也没找到原因,于是继续持有,又过了很久,我才发现除了俄罗斯卢布的汇率还有两个别的问题1)俄罗斯出了个新政策,导致QIWI的17万个线下终端有一部分会被迫关闭,直接影响交易量;2)俄罗斯的年轻人中用QIWI的比例在降低,更多人开始用银行卡直接支付。
看到这两个新信息之后,我就斩仓了。不但全部利润回吐,而且还亏了1/3。这个公司可能其实还是一个很优秀的公司,但是我真的不足够了解,而且我也没有时间去了解。说实话,这两个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我其实并不知道。回头来看,除了一些人口、电商渗透率等统计数字,我对俄罗斯几乎一无所知。为什么我在买入和持有期间,觉得自己很懂这个公司呢?是什么东西给了我这种虚幻的安全感呢?
简单地总结,就是“偷懒”是人的本能,而我的本能把我给骗了。在这里,我总结几个本能“偷懒”的例子。
1. 人的本能总是喜欢偷懒地依赖间接的信息,而不擅长独立观察、独立思考。
形式会给人虚幻的安全感。我找到的投行的报告用了大量的绘制精美的图,数据很丰富,分析很详实,很“平衡”地指出了许多风险点,而且很“厚”。这些形式上的完美,让直接相信了它的结论,也让我更加自信,而忘了我做投资决策的重要原则:我应当有信心比基金经理们更了解一家公司,否则就不要碰它。这个报告的结论本身是一个间接的信息,而它的“形式”也是一个间接的信息。
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灌输各种规则和知识,这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因为“直接学习经验”比“自己总结经验”要高效太多。然而,这种便利也让我们习惯于依赖间接的信息来了解世界。比如,我们会根据一个人的穿着、声音、相貌来判断他是否值得信赖,会根据一个公司(银行)的办公室的地段和装修来决定是否和它合作,也会因为满城人没戴口罩在外面走来走去觉得“雾霾也没什么大不了”。同样原因,我们会常常简单地相信 “那么多人都这么想,那总错不了”或者“这么多年了都是这么做的,那总错不了”。
我在这篇文章之初,提了几个“投资大师”的名字,目的就是让读者觉得“这些人很牛,所以这个作者应该也很牛,所以他说的东西应该也很有道理”。这种提供“间接信息”的策略通常很有效(你就承认了吧),但是其实没有逻辑的必然性,这些大师很牛不代表我牛,更加不能代表我说的有道理。
2. 一切的沟通都是低效的沟通,人的本能会高估语言文字的信息传递效率。
我后来发现,QIWI的2013年的年报的“风险揭示”部分,白纸黑字地写了这两个风险点(参见[i]和[ii]),但是我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完全没有看到。不是我没看它的年报,而是我根本不可能注意到这些信息,即使我看到了这些文字,也不会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因为所有的招股说明书和公司年报里面都有类似的关于监管风险和用户行为变化风险的提示。
事实上,人类语言的信息传递效率是非常低的。一个人在把事实转换成语言的时候,就丢失了很多信息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另一个人在把语言转换成事实时,又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同时也会遗漏很多信息。问题在于,我们对此总是过于乐观。而且,现代社会治理、公司管理中的很多制度和规则,也是基于“语言能完美传递信息”的假设来设计的。
3. 人们决策所依赖的,是大脑中的一个“真实世界的投影”,这个“投影”其实大部分都是凭空想象,但是人的本能无法分辨哪些是事实,哪些是想象。
我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新加坡都生活过,但是从来没有在俄罗斯生活过。我在做研究的时候,看到很多类似人口、互联网、电商相关的数字,脑子里实际上在同步地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往里“补充”,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俄罗斯的模型”,而这些经验大量地来自于我对于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和企业的观察。我其实无法分辨这个“俄罗斯的模型”中哪些来自我的想象。(顺便说一句,人的记忆其实也是这样,你无法分辨哪些是真的记忆,哪些是大脑根据别的记忆拼凑出来的东西。)
4. 人类的本能会偏向过于自信。
在QIWI这个例子上,股价上升的时候我觉得是因为我判断准确,股价下跌的时候,我就去寻找股票被市场误判的证据。我的这种心态,导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选择性地忽略了俄罗斯卢布的汇率波动对这只股票的影响,更没有想到要去关注消费者行为的变化。复盘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买入之后的第一次股价上涨也主要是由于俄罗斯卢布汇率的驱动。
许多研究证明,人常常只能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事实,选择性地忽略和自己愿望不一致的事实。然而,人总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但很难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人类的本能除了这些,还有许多别的“偷懒”的方式,例如它常常被“锚定效应”影响,它不喜欢用统计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在《思考·快与慢》里面有深入的阐述。想克服本能偷懒的毛病,就要养成“用力思考”的习惯,用一双“怀疑一切”的眼睛来观察世界,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错误,并时刻警惕自己在决策时被情绪和无关动机影响。
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觉得胆战心惊,人类本能有这么多缺陷,那我还是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来管理吧,他们好歹是一个机构,一群人做决定,总比一个人做决定要更客观、更理性吧。然而,这可能是个误解。接下来我们聊一聊“集体决策”的话题。
四. 集体决策倾向于依靠人类本能,人类本能倾向于依靠集体决策
我发现,在需要“用力思考”的情况下,一群人来做决定更加难以做到客观、理性,人越多越难。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做个思维小游戏(纯属虚构)。请你想象一个场景,有一个五口之家决定要买一套房子。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在总价差不多的两套房子之间犹豫不决:A——交通方便,但面积较小,单价较贵,而且小区有点旧;B——楼盘比较新,面积比较大,单价便宜,但在远郊交通不方便,周边配套也不太成熟。
爸爸是个理性派,考虑因素是交通便利、性价比和升值潜力,选A。妈妈是个感性派,主要考虑楼盘档次、舒适度,喜欢B。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于是妈妈提议全家讨论一下。外婆一看价格,说A的单价那么贵,还是选B吧。外公不太关心这事情,说随便你们吧,但是妈妈说不行,必须选一个,于是外公说,那我就选A吧,离我打麻将的伙计们比较近。又是平局,气氛紧张了。于是爸爸问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宝贝,说,上次我们全家去看了两套房子,我们搬到第一套(A)去好不好?小宝贝说,不要啊我不要搬家。爸爸说,不行哦,我们现在的房子住不下了必须得搬家,你选A还是选B呢?小宝贝眨了眨眼说,B。
三比二,最后买了B。搬进去以后,外婆就后悔了,每天早高峰的时候要陪着外孙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去上学,然后坐车回来,下午还要去接,每天两个来回要花四五个小时。小宝贝也觉得很痛苦,于是吵着着要搬回去。爸爸就说,这可是当时你选的,你当时为啥要选B呢。小宝贝大哭,说,那天来看房子的时候楼下有一只狗狗很可爱,可是搬过来以后,就再也没见到它了!
一群人做投资的决定,和这个场景其实非常像。我来总结几个特征:
支持或者反对的“人数”、亮点或风险点的“数量”,常常起到决定性因素,但是往往影响结果的一两个关键因素的权重远远超过其他因素,而集体讨论的时候,大部分人无法按照这个思维模式来思考。
“用力思考”需要花时间,一群人讨论的时候“停顿”是很失礼的,只能依靠直觉快速而肤浅地思考。而且很多人只有自己独处的时候才能正常思考,面前有一个人,就开始有点紧张,有两个或更多人,尤其是里面有职位比自己高的,就完全无法正常思考了。还有些人在开“电话会议”的时候思考能力会下降。麻烦的是,表面上不一定看得出来。这种人在人群中比例多大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就算一个(工作十几年了,现在好一点)。在很多集体讨论、电话会议中,我觉得自己没有想明白,就会保持沉默,有时候还会因此遭到误解。
鼓励“contribute”,是一种被普遍认同的文化,但其实有很大的副作用,因为术业有专攻,对任何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有深入观察的总是少数人,大部分人都是一知半解,但是他们要么并不认为自己不懂,或者即使不懂也装懂。但是,他们的意见的权重是一样的。
“什么样才是好公司”,“股价现在是贵还是便宜”,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大家表态的“基准”并不一样,综合的结论其实没有意义。
很多看上去像事实的观察,例如“产品很受欢迎”,“管理团队很优秀”,其实都没有统一标准。一个人发言说的观察和论点,其他人听到耳朵里面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
“和稀泥的中立派”总是听上去更加客观、更加正确。
大多数人其实是跟风的。
直接反对,是伤面子的。
保持自省,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常常“用力思考”而不简单地依赖于经验和直觉,让“对抗本能”成为你的本能
不要轻易相信各种内部和外部的“报告”,利用数据和亲身体验来了解你的客户、员工
设计组织机构的时候,要避免“群体决策”,避免关键岗位的决策受到无关动机的影响
相信年轻人,重用有良好思维习惯的年轻人
总之,集体决策倾向于依靠人类本能,而人类本能喜欢“偷懒”。
有的朋友可能想说,不对啊,市场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并不是“投票”来决定股票买卖的,就是基金经理决定的。
确实是,但是每个人都在一个“力场”中身不由己,每一个“力场”其实都一定程度上是一种集体决策。我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反身性力场”。股市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投票机器”。只要大多数人(资金)相信一件事(比如涨或者跌),这件事情就会发生。所以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一边观察和预测其他参与者的行为,一边影响其他参与者(用“买”和“卖”来投票)。这种思维方式在短期非常合理,但是长期来看是完全不理性的,一个公司的长期价值取决于行业特性和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和人们相不相信它的股票会涨是基本没有关系的。人很难完全逃脱这个“力场”的束缚,我也做不到。
“投资人手铐力场”。有一次我和一个管理了30亿美金的基金经理聊天。他说,我真羡慕你们做风险投资的,可以有这么长期的资金。你别看我管了30多亿美金,但是只要一个季度业绩不好,就有投资人开始撤退,有些老客户合作了十几年了,我帮他们赚了好几倍,但他们撤退起来毫不含糊。有些同行好的时候一片风光,不行的时候瞬间就完蛋。所以我50多岁了还要如履薄冰,天天盯着这些公司下一个季度的财报,一有风吹草动就得赶紧跑路,即使我知道一个公司长期的前景很好,也不敢长期持有。
“职业经理人力场”。很多基金经理看上去是手握重权,但是其实他们也有老板,可能还不止一个,比如类似“首席投资官”、“首席风控官”之类的。基金越大,各种“官”就会越多,谁都得罪不起。基金经理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潜意识中需要考虑很多和投资回报本身不相关的东西。
“胜利者的坟墓力场”。一个基金做得不好则已,如果做得好,必然会越来越大,资金规模大了,就需要投资更多的公司,需要招聘更多的“小基金经理”和分析师来研究这些公司,大基金经理就只能靠“投资研究报告”来了解这个世界,但是他又不敢相信这些“投资研究报告”,就变得很焦虑(自己未必能发现)。怎么解决焦虑呢?多问几个人的意见吧,最好大家集体讨论一下。
“文化和人性力场”。其实我们从出生开始已经处于这种力场之中了。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表达自我的欲望是人的本性。你今天看了我这篇文章觉得我讲得有点道理,也同意“集体决策”不能完全理性,但是过两天你们小区的“业主委员会”里如果有人说“以后你们大家所有人都要听我的”,你还是会投票把他赶下台。如果在一个落后的部落,说不定这个人会被打死。在一个基金里面也是一样,一旦一个基金形成了“集体决策”文化(甚至制度),就再也改不回来了。
读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心都凉了:似乎人类没救了啊,一个人决策效率不高,因为很难抵抗情绪干扰而且本能会倾向于“偷懒”,然后一群人决策效率也不高,因为群体决策倾向于依靠本能,而本能又倾向于依靠集体决策。这怎么办啊,你们蓝湖资本是怎么弄的呢?谁实话,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实践和摸索中。一方面我们限制了投资团队的人数(目前只有6个,以后也会在个位数),以降低沟通成本,另一方面我们也会进行大量的线下一对一的沟通。我统计过,我们投的十六七个项目里面只有一个是在集体开周会的时候做的决策,其他都是“offline”决策的。
按照惯例,最后还是给创业者们一些建议:
❸ 炒股票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大家好!我是涨停姐
炒股给我的感受是:手忙脚乱,心慌意乱。
每天早上看股评家的公众号,9:15开始看集合竞价,9:30就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眼花缭乱的看盘。看到自己的股票不涨,别的股票涨时心慌意乱的想换股。
然后一换,割肉的股票涨了,买的股票又套了!就会在那唉声叹气。总之二个字“很忙”。
中午收盘了!抓紧时间吃饭,吃个饭吧!还是要看股评家的公众号,新闻时事什么国内外新闻。。。。等等
一点开盘还是紧张的不得了!眼睛盯个不停。心好累呀!要是来个牛市回本的话,再也不玩了!简直太累了!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的心情。要是价值投资的话,可能就不会这样了!
如果想在股市长久,还是要改变思维,价值投资是最好的炒股方式,也不会那么累!
好了!最后祝大家好运连连账户长红。。。。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❹ 买股票并长期持有是什么感受
买股票并长期持有不外乎有两种不同的感受,即赚钱的感受和赔钱的感受。
1、赚钱的人感受:快乐感、成球感。像林园、但斌买入茅台股票长期持有十几年,赚得钵满盆满,实现了财务自由,被誉为“股神”,都自己创办了私募基金,事情越做越大,他俩的心里肯定是美滋滋的,快乐感、成球感一定充满了人生之路,溢于言表。
2、赔钱人的感觉:痛苦感、挫败感。比如提问中提及的长期持有中国石油的感觉,我的一位股友真的持有中国石油13年了,从30元开始买起,20元开始补仓,直补到10元后无钱补为止,对中国石油一直抱有一丝翻本的希望,一直不舍得割肉,现在持有成本还在16元,股价只有区区的4.45元,账户浮亏33万元,亏损率竟然高达72.19%。这位股友长时间吃不香、睡不着,甚至噩梦缠身、痛不欲生,小韭菜变成了老韭菜,彻头彻尾地沦落为股市里的失败者。
3、买股票并长期持有一定不能无脑地买入、无脑地一路持有。买股票并长期持有,首先,要确定买入的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有没有投资价值,不能选择性失明;其次,要学会变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能硬扛;再次,要波段做T,千万不要忘记打新,以期取得收益最大化。
本人以善意之心多次提醒小散们,逢低买入持有,逢高落袋为安;存款不如买银行股,炒股不如买基金是我的座右铭和行为轨迹,想必有的人一直在跟随我的脚步行走,收获满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我爸爸是一个股市老韭菜,有着两只压箱底的个股,已经持有14年了。
可以说这两只股票,是他为数不多的赚到钱的股票。
原本这两只股票可能只占到他股市资产的10%,现在可能占据了半壁江山。
一只是五粮液,一只是山东黄金。
两只股票都是在2007年的顶峰追高买的,其中五粮液足足等了10年才解套,山东黄金则是09年借着黄金的行情就提前起飞。
我没有仔细看过他的持仓盈亏,但我知道五粮液浮盈应该能有8倍了,山东黄金浮盈有1倍多。
他常笑着对我说,你爸没什么遗产,就给你留了点黄金、留了点酒。
或许也就是这个想法,让他把这两只股票一直拿到了现在,我估计未来也不太会抛售了。
作为老韭菜,我爸爸做的短线操作,基本上都是悲剧收场。
涨停买,收盘跌停,一天跌掉20%都是家常便饭。
作为散户,爱追高是正常的,因为喜欢追求刺激。
只不过一个年近70的人了,还学别人打板追涨停,真是让我有点小无奈。
他经常在感性和理性中来回切换,时而考虑短线操作,时而考虑长线投资。
跌的时候想做长线,涨的时候做短线,是他最常见的心态。
很多人会觉得好像长期持有会有回报,但他也有长期持有,最终股票退市的。
一只是海润光伏,一只是华锐风电。
海润光伏是1块多卖掉的,华锐风电是退市都没卖的。
因为华锐风电退市的时候还有盈利,所以他还觉坚信会再次重回A股市场。
在新能源领域赛道上,他挑选的两只所谓的牛股,最终都是损失惨重,悲催的收场。
只有买过几只锂电池的个股,赚了点钱。
由此可见,新兴产业风险之大,一定要审时度势,不能盲目坚持。
我曾问过他,长期持有感觉到底好不好。
他说看着浮盈很安心,看着浮亏很不爽。
确实,也不是什么股票,都适合长期持有的。
好的公司,越拿越值钱,烂的公司,越拿越悲剧。
当你长期持有一只个股的时候,心态会随着股价焦灼起来,直到股价出现大幅度的上涨或者大幅度的下跌。
大幅度下跌后,基本上就是躺尸状态了,因为心态崩了,觉得无所谓了。
大幅度上涨后,心理上的安全区就建立了,对于股票的短期波动就不会太在意了。
把时间拉长来看,两极分化是自然规律。
很多人说长线是金,长线才能赚到钱。
其实拿我爸爸来举例,就是一个幸存者定律,并不是长线为王。
所谓的幸存者定律,就是你看到他持有的某一只长线个股出现了较大的涨幅,但是没有看到更多长线持有的个股,还在地板上摩擦。
持有了8倍的五粮液,完全不足以抹平我爸这20多年在股市亏损的钱。
他买过几百只个股,最终赚钱脱手的,可能只有1/3都不到。
持有一只退市的股票,代表亏损就是100%。
如果是满仓操作,那么即便一只股票涨10倍,都是无法弥补100%损失的。
还有一些股票,07年巅峰过后,都夭折了50-80%,现如今也都在3-5块。
所以很多人只看到了那些屡创新高的个股,忽略了那些一地鸡毛的个股。
事实是,一地鸡毛的个股,比起屡创新高的要多的多得多。
但是从市值上来看,那些创新高的个股,正占据整个市场更多的份额。
大市值个股越来越安全,小市值个股越跌越危险。
股民长线赚的钱,就是从小市值成长到大市值的极个别股票。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但并不是长线投资者。
股票的投资,低估值的时候有价值,高估值的时候有泡沫。
而资金就是吹泡泡的始作俑者。
上市公司本身的业绩,就是内涵和实质。
所谓的低估就是低于这个实质,所谓的高估就是高于这个实质。
市盈率就是衡量这个实质和估值的标准,资金是决定标准衡量的尺度。
长线投资的是趋势,趋势中一样会有价格波动,只能说企业的成长好,趋势就是向上的。
趋势向上和股价向上还不一定有必然联系,因为还有资金在作祟。
举个例子。
一家上市公司,10年间,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了5倍。
然后股价在前3年涨了10倍,然后7年跌了50%,最终10年涨了5倍。
这种情况合理吗,肯定是合理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如果10年前持有,就赚钱了,如果第3年买入,那就亏损了。
我们只能说股票长线投资价值和企业价值相对匹配,仅此而已。
至于做长线投资,短线投资,波段投资,其实都没有错,每个人的投资方式和理念不同而已。
❺ 炒股票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我炒股十几年已经成为老股民了,通过炒股票给我的最大感受是股市是为融资的,根本不适合投资,再有就是股市就是超大资金圈钱的机器,最关键的感受就是炒股不是普通人能胜任的,绝大部分普通股民都是血本无归。
感受一:股市是为融资的
股市的使命就是为融资而成交的,也就是为上市公司解决融资难的地方,造成很多企业挤破头皮的往股市城市,造成a股IPO常态化。
在a股市场投资高达90%的股民都是亏钱的,这个结论并不夸张,相信只要进来股市投资的人都会感同身受的,在股市想不亏钱都难,连生存都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a股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我自身在股市的实战经验,通过炒股股的感受主要是重融资,轻回报,圈钱和不是普通投资者能胜任的等,这些都是真实的股票市场。
❻ 我的心好疼啊,今天一天股票赔了一万多!我5个月的工资啊
这样的市场,你还在里面,你不亏钱亏谁的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休息,每天不买股票手就控制不住,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给你些建议,会让你少教不少学费。
1.首先给你个忠告,最好不要炒股,因为用五年时间非常的努力学习,在炒股上你也难以成功,但在其他行业会容易得多。
2.如果你真的非常热爱炒股,那建议你在开始前,准备好一笔钱,比如十万,这笔钱至少分三份,第一份不要多,2万,第二份3万,第三份五万。第一份至少要用一年,满一年亏完或者翻倍,才能用第二份,第二份也如此,以此类推。当你把十万变成二十万时,把本金退出市场,以后每次盈利都提取部分利润离开市场,你能真正从股市赚到的钱,是你提取出来的钱。
3.炒股前三年最好能有时间看盘,每天必须要复盘,写交易日志,要把交易时的想法和心态全部记录下来,没有交易就写对市场的看法。每年都要把当年的牛股罗列出来具体分析,从基本面到技术面。要熟悉每一只牛股的K线走势图。每年至少要翻看一次的交易日志及交易记录,总结是你炒股成功的唯一出路。
4.不断的犯错赔钱,不断的总结交易经验,改进交易方式。最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
5.从犯错中学习,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要和别人讨论股票交易。不要相信任何所谓的大师和专家的话,不要听任何所谓的消息炒股。
6.不要做模拟盘,痛彻心扉的亏损才能让你少犯错,不是真金白银练不了心态。
7.研究个股时要结合大盘,对于短线,中线还是长线哪个好,你的经验会告诉你答案。别人说什么不重要,要从自己的交易中学经验教训。
8.对于炒股的书籍,好书不多,炒股第一年看些基本的炒股知识就好。市面上很多书,容易误导,多是抄袭,就是遇到好书,你没有相应的经验,也理解不了。随着经验的增长,你读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如果非要介绍一本书,初做股票,可以学学陈江挺的《炒股的智慧》
9.炒股想成功,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没事干的时候,就从60001和000001开始看个股的历史K线走势图,看它历史上什么时候涨的最好,相应时期大盘的走势如何。把典型的走势记录下来。最终把所有上市个股的历史大涨走势都研究几次。
10.有一天你能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行情不好的时候能够坐在股票行情前看三个月盘,账户里有资金却一股不买;行情好的时候你能拿住盈利的投资数月稳坐不动,也就可以以此为生了。
11按我说的做,会让你少走弯路也能让你节省不少的资金。最后送你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❼ 炒股赔了10多万,每天一想到就很烦也很慌,又快过年了,怎么办
入市亏损10万元而已,不要气馁,不要被轻易被打败,因为只有经历过失败,又重新站起来的人,才能最终在市场中存活,分享给你我的真实故事。
2015年,上证指数4000点左右时期,没有抵挡住诱惑,在朋友的游说下进入股票市场。记得刚入市那会,被牛市的疯狂情绪蛊惑,懵懵懂懂的红着眼睛,在市场里追涨杀跌,先后将家里所有积蓄投入到股市里。
当时的我就一超级韭菜,万劫不复本该只是时间问题。
可能是因为上辈子积过德,重仓个股华西能源在停牌2个月后连续5个涨停板,资产直接翻倍。我当时工资低,看着股市几天赚到钱等于3年的工资收入,屁股拽上了天,走路带起的风能把人都刮倒。
后来的剧本大家应该猜到了,牛市结束,股灾来临。我因为有盈利的安全垫,侥幸存活了下来,本金损失不大,但是之前赚的所有钱,统统还给了市场。
身边带我入市的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并不知道他究竟损失了多少,只是再也不愿谈论股票,口头只挂着:都是骗子,骗老百姓的钱。
意识到市场的残酷后,开始重新学习和认知股票市场
灾后余生后,很长的日子里过得浑浑噩噩,一度迷茫,看着股票市场里的陌生,曾经的盲目自信显得多么可笑。
或许内心深处不愿意接受失败,或许还没有被市场彻底的打倒,我决定磨砺前行,重头认知这个市场里的一切。
于是我放弃了 游戏 时间,减少了社交时间,闲下来就一门心思学习股票知识,从最简单的理论知识开始学习,再到理解各种技术指标、网上找教程,论坛里去跟帖等等,都想到的都尝试过。
最迷茫的时候,曾经还看着大盘K线发呆,就一直呆呆的看着,一看就是4、5个小时,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
逐步建立自己的理解和交易模式,盈利能力逐步提升
2016年,心态怂了,主要学习中度过,没怎么操作。
2017年,开始尝试用独立思维选股,学会仓位控制,跟市场打个平手。
2018年,变得更有耐心,建立自己的一套股票交易形态体系,开始小幅度盈利。
今年,在市场里的盈利,已经相当于目前工作工资收入好几年。
我是焰火,分享实用金融知识,定期发布“启动前夜形态股票”。
你得先把心态调整回来,烦和慌并不能解决亏损的问题啊,钱没有了可以挣回来,信心失去了人的心也就散了。
亏损的经历我也曾经有过,在我刚入股市的时候刚好是牛市,陆陆续续投入了40万,刚开始靠运气乱买还赚了10多万,到后面碰到股灾,千股跌停的映像是我这辈子都不可能忘的,也是千载难逢的经历了。不仅赚的没有了,账户上从50多万剩下20万出头。当时的心态也和你一样,每天盯着股市非常的迷惘,整个人是崩溃的。之后有半年的时间找各种各样的书学习,唯独没有学价值投资,一顿操作下来都没有回到血呀。直到2016年才开始走上价值投资的道,至今账户已经超过当初的50多万了。这几年为了做好价值投资,做了大量的数据记录,去到市场上做调研,要想在某个领域超越别人,背后付出的心血只有自己才知道的。
所以,千万不要气馁,一时的成败不代表什么,人的一生本来就是马拉松,谁能坚持到最后笑到最后还没定论了。
我也是炒股炒了多年,以前一发工资就往股票帐户里面转,到头来,钱是越来越少了,一看见行情好点买到了,就认为自己真的掌握了技术,数不知道第二天跑慢一点又打回原型。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今年终于清了股票,亏了也认了。现在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不在像以前到了9点20左右赶紧打开手机了。哪怕多忙都要抽时间出来看看股票。晚上也不用去看看什么股票小道消息了。小散永远是被割韭菜的命。
别慌,我15年亏了20万,才三十多岁,就半头白发,后来我想通了,钱亏了还能赚,头发白了不好变黑,该放下就放下吧,16年到19年又陆陆续续投入了十几万,没亏,也没赚到钱,但心态很好了,浮亏四五万也没啥烦的,现在又回来了
既然已经赔了只能这样了,想开点,投资都有风险,在你入股市以前就应该有心里准备的,陪了钱学到了经验,你的心里承受能力也应该比以前强了,这也是收获。
我以前和你有过一样的心情,真后悔当初买了股票,2007股市疯狂的时候进去的,你想想是不是比你还惨呢!五六万元剩的只有几千了,什么感受,我一直握了五年后来还是割肉了,就当是教训也好经验也罢,以后就是有心里准备了。能承受多少风险就投资多少钱吧!
要不要割肉过年看你自己的想法。谁的都不要听,听自己的心声就好。希望你们喜欢我的回答。谢谢!
这就是典型的庸人自扰之,好像说的每天想就能让亏了的10多万回来一样,为什么不向前看呢,已经亏掉的你还能想一想就回来了?
多绝大多数普通股民来说,10多万并不是小数目,因为他们股市投资的钱大部分都在50万以下,说什么亏了10多万很少这种话的,就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
为什么会亏这么多?我们从提问就能看出问题,在股市定位为炒股的,绝大多数都亏了,认为在股市是投资的,大部分都赚了,为何?这是本质的问题,认为股市就是炒股的,那就是在赌博,赌的是股价要上涨,这部分人看不懂基本面,看不懂财务报表,不知道这家公司干嘛的。
认为股市是投资的人,就像易论,在出手之前一定是详细研究过这家公司的基本面,行业未来规模,行业赛道,财务报表,盈利能力是否持续增长,只有研究透彻了,你才能耐得住寂寞,也就有了守得住繁华的资本。
2019年很快就要过去,前段时间易论还统计过一个数据,年内股价翻倍的上市公司多大几百家,A股市场占比超过20%,但是今年在A股市场跟往年并没有区别,该亏损的依旧在亏损,在赚钱的依旧在赚钱。
看完上面的内容,易论已经回答了要怎么办,快过年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么从此远离股市,要么认真学习积累经验,多看点书,怎么去分析上市公司的质量,怎么尽可能的规避黑天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少犯错误。
过年该干嘛干嘛,不要整天拉耸着一张脸,你的悲观情绪会影响到身边的人,并且不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会对亲人造成一定伤害,学习好了再出发才是对自己负责,你学车不还得考过了驾照才能有资格上路,但这都无法代表你的驾驶技术很好,换言之,还需要更多的练习,但是绝大多数股市投资的人是没有学习过的,一个账户一转账就开始上岗,你能赚到钱才怪了……
炒股赔了10多万,并不是很多,所以不至于太烦恼,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这个在投资之前就应该想想清楚。
当然不清楚你这亏的10万不知道是相对于多少的投入。如果你投入100万,亏了10万,那么也只是亏去了10%。这个要赚回来也是很容易的事,只要有好的行情很快就会赚回来的。比如接下来的行情应该就不错,说不好,这个月就能赚回来了。
而如果原来投入也只有20万元,现在亏去了10万元,亏了50%,这样的亏损就很大了。这样的亏损要想回本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真的需要好好反思下了,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么大的亏损?如果找不到原因,那就是自己不适合炒股,还是尽早退出股票市场吧。
相对于炒股,我更建议不懂股票的投资者,购买公募基金。因为基金都有一个团队在做调研和选股,能力肯定比我们单个人强。而且基金是大资金,可以同时投资多只股票,尤其是像茅台这样的高价绩优股。投资公募基金年化收益率10%左右并不难,我目前投资两年下来,年化收益率15%左右。
所以我建议,如果你的亏损相对于投入高达30%以上,就不要炒股了,退出股票市场,把钱拿去购买公募基金,还靠谱些。
前几天扛不住卖的只有这一个了,买的15块多,现在5块多,我的钱不是大风吹来的,但我现在只当是大风吹走吧,还能怎样
对于资金量超过500万的大户来说,亏10万真不算什么,2%的亏损就是10万,这很正常,一个止损也经常超过这个数字。
但是,对于散户来说,90%以上的散户资金在50万以下,如果炒股赔了10万,也不算少了,更何况,很多散户资金在20万以内,如亏10万,这亏损的幅度可是不小了。这位朋友亏了10万一想到就很烦很慌,又马上过年了,还很困惑,应该是属于散户中的一员了。
散户在股市中亏损,真的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二八规则在A股市场中一样有效,而且在熊市中这个规则就会变成一九规则。除了大牛市大多数散户是赚钱的外,其他行情下总体算下来大多数散户是赔钱的。
而2000年以来的19年间,大牛市只有不到3年的时间!而且,散户的人性弱点,又总是让散户好不容易赚到的钱,在熊市里回吐,然后本金再亏损!
既然是这样,你亏损也是正常的,你入市的时候,总想着赚钱,忽视了股市的风险,即便想到可能会赔钱,但是也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散户为什么会被割韭菜,为什么亏钱的人多赚钱的人少,原因其实很简单,甚至你自己也清楚:
都觉得炒股简单,的确,开个户入了资金,就可以交易了,简单。但是想炒好股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每个行业想取得成功都需要有真功夫,需要付出。炒股也一样。不懂得炒股的技术理论,没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不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和总结,你无法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更谈不上稳定盈利了。
尤其是熊市中,频繁操作是大忌,亏损割肉,再买入,再套住割肉,当然,可能有赚钱的交易,但是总体算下来一定是亏得多赚得少!
要懂得空仓等耐,在下跌初期和下跌的过程中,不要盲目去抢反弹,要等到止跌的信号和成交量的放出。在行情处于摇摆不定,方向不明的时候,不要抱有赌的心理和侥幸心理,一定要等方向明确后再做定夺。要有空仓的勇气和耐心,空仓也是一门操作的技术!
止盈止损的纪律很多人都知道,但是人性的弱点无法克服导致纪律不能坚决执行, 这是导致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成为高手,毫不犹豫地执行好止盈止损,是必经之路!
你现在这种情况,我给你几个建议,供你参考
一、如果你还想炒股
那么,你必须去学习炒股的技术,去实战,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盘感和技术,这个过程可能时间比较长,可能要5-10年左右,你可能才能真正成为一个高手。而且这个过程一定是辛苦的,痛苦的。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前,我建议你就拿出几万资金来操作。
二、离开股市
如果你做不到第一点,那么我奉劝你还是离开股市吧。早点离开,少点亏损。不懂股票就炒股,不可能长期稳定盈利的。这也是大部分散户为什么亏损的原因。
或者,你以玩玩的心态在股市炒股,拿出两三万随便炒炒,当个乐子,或许,会轻松很多。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帮助和启发。
在股票市场赔10万就烦,我劝你趁早离开股市!本人从单位里出来做生意,但时运不济,后来家里仅有的30多万投入股市,开始还顺市值达到50万,可是不久就全线套住,剩下差不多一半,那时坐个公交车都舍不得,咬牙坚持下去,转眼已经18年过去,到现在一天跌几十万也没啥感觉了,股票市场没有好心态是没法呆下去的!
❽ 模拟炒股收获心得1500字
炒股的路并非一条平坦的大道,会有许多曲折与坎坷;投资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艰辛与磨难。结合自身情况,谈谈个人的心得体会,本文是2017的炒股心得,仅供参考。
2017炒股心得一
这学期,通过证券模拟交易,我学到了以格雷厄姆,巴菲特为代表的价值投资理论以及例如股票交易的一些方法波浪理论等一些技术类分析方法,通过这段时间学习我有以下感想。
首先,知识不够,经验不够,炒股在很大程度上都应该自己去摸索怎么炒。第一次尝试炒股,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听的明白了,可是一面对那些指标,图形等,就感觉到力不从心了,原来课上老师所讲的我并不是真正懂了,一操作起来感觉很难。学过的东西没有真正的理解无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己要多加注意。
其次,过于谨慎,可以确定自己不属于为风险偏好者。第一次炒股,本以为会抱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但面对那起起伏伏的k线,我第一次买入金科股份,从后来自己每次交易的数量也可以看出,每次买的数量并不多,怕自己一不小心就赔了。没有采用证券组合来分散投资风险。不同的股票的投资组合虽然不能消除风险,但是可以降低风险.自己在模拟炒股中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把所炒的股票都孤立起来,没有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
还有,炒股过程中只注重k线的情况,而忽视了其他的评价方法。没有注意一些理论的应用。 炒股不能太贪,班上也有很多同学在进行模拟,有时会在一起分享一下彼此的心得。在贪上,我们谈论的也比较多,每次当自己买的股票在升时,往往对它上升的期望比较大,所以总是舍不得卖出,最后的结果也总是不尽人意。记得老师在课堂上曾说过贪是炒股的禁忌,该卖时就要卖,对网上的股评以及公司的业绩不能太过于信任,这种只能参考一下,在同花顺的模拟软件中,有看涨看跌的投票,在刚开始买卖的时候,我总是先去看看投票结果,然而这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启发,还是要自己去分析。
结合网上一些资料,我总结了一下股票交易的一些方法。1.短期获利法:短期获利法是短期证券投资的方法之一。它指的是当某种股票一旦出现上扬行情时,予以大量买进,待在短期内股价上涨到一个可观的高度又予以全部卖出的投资技巧。 2.交叉买卖法:交叉买卖法,又称股票巨额交易法。是证券公司在交易所市场同时办理同一种股票的买入和卖出业务的交易方法 3.趋势投资计划调整法 5.分批买卖法 分批买卖法指的是当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后,投资者开始进入股市分批购进;而当股价上扬一定高度后,则开始将持有股票予以分批售出。
6.分段买高法 分段买高法,又称买平均高法。是投资者为了减少风险而分段逐步买进某种上涨股票的投资技巧。 分段买高法的优点能有效地降低风险和减少投资损失,但同时也存在着减少投资收益的缺陷,如果市场行情景一直看涨,采取一次投入的方法就会比分段买高法获取更多的利益。分段买高法比较适合进行中、长线的股票投资者。
我深切的感受到模拟操作证券的难度了,我想在真实的交易中会是难上加难,它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资本,专业的知识,炒作经验,还有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经过这次课程的学习,我学到了一些证券的基本知识,也进行了模拟的操作,觉得自己还是不适合踏入这个市场去买卖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