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財務報表貨幣資金怎麼核實

財務報表貨幣資金怎麼核實

發布時間: 2023-05-31 08:57:38

『壹』 建立貨幣資金會計處理復核與對賬制度包括什麼

建立貨幣資金會計處理復核與對賬制度包括如下:
1、組織機構設置:設立復核專員和對賬專員,確定其職責、經費轎裂支出許可權、復核與對賬程序和要求。
2、管理制度:確定貨幣資金復核與對賬的財務標准、程序、賬戶管理要求及財務報表的准備與審計要求。
3、控制措施:確野帆穗定收支現金的復核及登記要求,設置審批程序及支出標准,開展財務報表審計和內部審計工作。
4、監督管理:定期審核頌卜貨幣資金復核與對賬制度,確保財務報表的准確性,並定期審計貨幣資金復核與對賬的實施情況。

『貳』 貨幣資金審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及審計方法

貨幣資金審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貨幣資金是流動性最強的資產,當企業職責分工不合理,授權、批准手續不健全、內部控制失效的情況下,貨幣資金也是最容易出現違紀問題的資產,審計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超范圍收支現金;②亂開銀行帳戶;③坐支現金;④白條抵庫;⑤公款私存;⑥資金體外循環;⑦套取銀行信用;⑨出租出借銀行帳號;⑩侵佔、挪用公款。

審計的主要方法:

1、取得銀行對帳單和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與其銀行日記帳相核對。對調節表中的企業未記帳而銀行已入帳項目查至期後的會計記錄、銀行對帳單、銀行付款通知、或其他證據,確定貨幣資金的完整性。

2、向被審計單位開戶銀行發詢證函,核實存款是否真實存在,余額是否正確。

3、結合銷售、采購業務抽查貨幣資金收支的原始憑證,對大額收支查驗有關授權、批准手續,判斷其是否真實、合法。

4、結合銷售、應收帳款明細帳,查收入是否全部入帳,要抽查銷售發票、銷售訂單、發運單和收款清單,核對現銷和賒銷之和是否等於當期銷售收入;有無其他收入項目,是否全部入帳;查應收、款項,選擇帳齡長(超過3年)、金額大的項目函證,是否有款項已歸還,但被審計單位沒入帳,被個人或單位侵佔、挪用。

5、通過盤點,包括現金、支票及相關憑證,查找白條抵庫、公款私存及帳外資金等問題的線索。

『叄』 如何核實財務報表的真實性

會計報表真實性的分析方法

現代財務會計是建立在兩權分離及委託代理基礎上的對外報告會計。基於「經濟人」假設,委託人與代理人激勵不能相容,激勵代理人努力工作、消除道德風險、降低代理成本,則為現代公司治理目標。會計信息由公司管理當局對外編報提供,並作為股東對經理人激勵、報酬的主要依據。為了確保會計信息客觀、公允,公司對會計信息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由會計准則、制度加以約束、規范;公司管理當局對外編報的會計報表還必須經過注冊會計師(CPA)審計驗證,也就是說由CPA對會計報表的失真度進行檢測並發表意見。判別會計報表是否可靠,投資者應首先關注CPA對會計報表發表的審計意見。若CPA對所審會計報表出具了標准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則表明會計報表所揭示的信息有較高的可信程度;反之,會計報表(如被CPA出具保留意見)的可信程度下降,甚至會計報表(如被CPA出具否定意見)根本不可信。除了關注CPA的審計意見外,還可以通過分析會計報表項目間勾稽關系、財務比率、會計調整、資產及盈利質量分析以及會計信息與其他信息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等方法,來鑒別公司管理當局對外披露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程度,主動規避投資風險。

(一)會計報表項目間勾稽關系分析

通過分析會計報表項目間勾稽關系是否恰當來辨別會計報表的真偽,是投資者鑒別會計報表真實性的主要方法。

(1)會計報表項目之間基本勾稽關系

會計報表項目之間基本勾稽關系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現金流入-現金流出=現金凈流量;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分別與其附表、附註、補充資料等相互勾稽等。在會計報表基本勾稽關系中,前三項勾稽關系,分別是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及現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關系,一般沒有問題。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三張主表與其附表、附註、補充資料等勾稽關系是否恰當,以及相關信息在會計報表附表、附註及其補充資料中的披露是否充分。

(2)資產負債表與利潤表間勾稽關系

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長期投資,復核、匡算利潤表中「投資收益」的合理性。如關注是否存在資產負債表中沒有投資項目而利潤表中卻列有投資收益,以及投資收益大大超過投資項目的本金等異常情況;根據資產負債表中固定資產、累計折舊金額,復核、匡算利潤表中「管理費用——折舊費」的合理性。投資人可以將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項目期末與期初的差額,與固定資產平均原始價值比較,匡算固定資產綜合折舊率,與企業往年以及行業平均水平比較,復核折舊費用計提的總體合理性;根據資產負債表中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平均余額以及借款利息率,復核、匡算利潤表中「財務費用」(其主要構成為借款利息)的合理性;(合並)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潤」項目與(合並)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數據勾稽關系是否恰當。注意(合並)利潤及利潤分配表中,「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本年累計數」欄的數額應等於「未分配利潤」項目「上年數」欄的數額,應等於(合並)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項目的期初數。

(3)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間勾稽關系

關注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項目期末與期初差額,與現金流量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勾稽關系是否合理。一般企業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所包括的內容大多與「貨幣資金」口徑一致;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或「應付賬款」的增加(減少),一般對應現金流量表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或流出量的減少(增加)。投資者應注意關注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或「應付賬款」項目的變動(期末與期初差額),與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變動的連動關系是否合理;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增加或減少,一般對應現金流量表經營活動現金流出量的增加或減少;根據資產負債表中長期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等長期資產項目的增減變動金額,復核現金流量表投資活動現金流量的合理性等。

(4)現金流量表與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相關項目的勾稽關系

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現金≈(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1+17%)+預收賬款增加額-應收賬款增加額-應收票據增加額;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現金≈(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存貨增加額)×(1+17%)+預付賬款增加額-應付賬款增加額-應付票據增加額;支付的各項稅費≈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發生額+管理費用中稅金發生額-應交稅金增加值-其他應交款增加值;本期實際解繳的增值稅≈(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存貨的增加)×17%。

(5)分析稅金與利潤、收入之間關系

流轉稅和所得稅是企業的基本稅種,一般,流轉稅占收入比例應相對穩定,且同業之間不會存在太大差異。如公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突然下降,或者顯著低於同業水平,則公司虛增收入或者偷漏稅款的風險加大。由於會計和稅法在目標、功能等方面存在差異,兩者對收入、費用、資產、負債等的確認時間和范圍也不盡相同,因而稅前會計利潤和應納稅所得之間存在差異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賬面稅率(利潤表中「所得稅」與「利潤總額」之比)顯著小於法定稅率,則說明大部分稅前會計利潤在稅法中不能確認為應稅所得,這種顯著差異無疑折射出公司存有虛假利潤或偷逃稅款之風險。財會論文網

上述述及的會計報表相互之間數據勾稽關系,是根據經濟業務的內在聯系及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規律,從總體上匡算其是否合理來鑒別會計報表的真實性。需要強調的是,若企業年度內發生了購並、債務重組、對外投資投出或收回存貨(應收賬款)以及非貨幣性交易等特殊業務時,應集合會計報表附註相關內容將此類業務的影響扣除,否則上述勾稽關系會出現較大的誤差。

(二)會計報表財務比率分析投資者在分析

財務報表時,可以將企業相關財務比率作縱向以及橫向的比較,以期發現重大的或異常的波動來判斷會計信息是否可靠。如將本期的財務比率與前期、計劃或預算的數據比較,以及將其與同行業的其他企業、行業平均水平比較等。財務比率的評判標准通常有經驗標准、歷史標准、行業標准等。經驗標準是在財務比率分析中經常採用的一種標准,它的形成依據大量實踐經驗的檢驗。如流動比率為2∶1,速動比率為1∶1等(筆者註:由於環境的變化,近年來在實際工作中對企業償債能力經驗值的修正:流動比率,150%以上為優良型、100%-150%為普通型、100%以下為不良型;速動比率,75%以上為優良型、50%-75%為普通型、50%以下為不良型)。再如,當流動負債對有形凈資產的比率超過80%時,企業就會出現經營困難;存貨對凈營運資本的比率不應超過80%等,都是經驗標准。還有,資產負債率<70%(證監會規定,上市公司不得直接或間接為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被擔保對象提供債務擔保)、凈資產收益率≥6%(上市公司配股及增發條件規定,公司最近三年的平均凈資產收益率≥6%)、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資金綜合使用成本等。歷史標準是以企業過去某一時間的實際業績為標准。將企業本期財務比率與歷史標准比較,可以發現相關會計報表項目重大的或異常的波動。行業標準是按行業制定的,它反映行業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的基本水平。1923年,James H.Bliss提出:在每一個行業,都有以行業活動為基礎並反映行業特點的財務與經營比率,這些比率可以通過行業平均比率來確定。投資者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行業研究期刊、報告,來了解行業標准財務比率。

(三)會計調整分析

會計調整是指對企業原採用的會計政策、會計估計,以及發現的會計差錯等所作的調整。對於會計政策變更及以前期間的重大會計差錯更正,按照企業會計制度要求應當採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而對於會計估計變更則採用「未來適用法」進行相關會計處理。對會計處理不同技術方法的選擇及其變更,往往成為公司粉飾會計報表的手段。

(1)「追溯調整法」與「利潤操縱」

為了便於分析會計「追溯調整法」是否涉嫌公司「利潤操縱」,筆者將「追溯調整法」的賬務處理分為調減和調增期初留存收益兩種類型。

第一,調減期初留存收益。此種會計處理一般為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遞延稅款」等,貸記「累計折舊」、「在建工程」等。類似的還有如對在建工程、無形資產開始計提減值准備,將無形資產研發(R&D)支出改為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追溯調整等。

第二,調增期初留存收益。如將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由成本法改為權益法的追溯調整,其會計處理為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等,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盈餘公積」、「遞延稅款」等。對於調減期初留存收益的做法,如果數額非常「巨大」或性質非常「重要」(如由盈利轉為虧損或者影響重要契約條款的履行等)而導致原會計報表嚴重失真的情形,應引起關注。

在資本市場法制化不完善的我國,公司管理當局之所以用此手段,一方面是因為此舉既不影響公司既得利益(如公司已按當初的收益水平獲得配股、增發,或者已取得銀行的貸款融資等),另一方面同時又可為其後期盈利拓展空間。而追溯調增期初留存收益的情形(把光彩留給歷史),因盡失前者的「優點」而至今仍只是停留在教科書上的案例,上市公司實務中卻很難覓得。

(2)濫用會計估計進行「巨額沖銷」

一些公司往往利用會計制度(准則)變化、高管及控股股東更換、公司重組、經營困境等作為契機,濫用會計估計以及謹慎原則進行巨額沖銷。巨額沖銷蘊涵的可能信號包括:上市公司以前年度報告的利潤嚴重不實,由此形成的「資產泡沫」或「隱性負債」使高管人員不堪重負。為了釋放風險,減輕負擔,高管人員不惜訴諸於巨額沖銷,通過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和確認或有損失等形式,對資產負債表進行「清洗」(Big-bath)和「消毒」。按照證券監管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虧損,其股票交易要被「披星戴帽」甚至有被證券交易所摘牌的風險。為了擺脫這樣的窘境,上市公司往往選擇「會計調整」,玩弄會計「數字游戲」(Numbers Game):通過會計差錯更正「巨額調減期初留存收益」,或者乾脆選擇「一次虧夠」,「巨額沖銷本期會計報表」。這樣的公司年度經營業績往往會大起大落,研究認為「業績波動厲害的上市公司」其「業績基本不可信」(飛草)。企業無論是巨額「追溯調減期初留存收益」,還是對本期會計報表的「巨額沖銷」,均涉嫌對其前期「做假賬的後續掩蓋(黃世忠,2002)」或是「為未來期間盈利拓展空間」。值得注意的是,前者操縱利潤的方式與後者相比,其對投資者的心理以及對證券市場的沖擊似乎要小些,同時其操縱利潤的手段也更加「隱秘」,此舉近年在上市公司間呈日漸蔓延流行之趨勢。

(四)資產及盈利質量分析

投資人對企業會計報表中的資產質量分析應著重關注幾點:存貨占流動資產、總資產的比例與往年相比是否大幅增長或高於同業平均水平;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合計占流動資產、總資產的比例是否過高;是否存在委託理財、抵押擔保等潛在損失;是否存在關聯方長期佔用巨額資金情況等。對利潤表盈利質量分析應重點關註:經常項目或核心收益(主營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分析公司持續盈利能力;主營業務收入與經營活動現金流入以及「凈利潤」與「現金凈流量」的同步程度,分析企業的收入以及盈利的現金保障程度;關聯交易作價是否公允及其對利潤總額的貢獻程度,分析企業市場環境下生存以及發展能力等。

『肆』 讀《手把手教你讀財報-資產負債表:貨幣資金》

小白看財報,喜歡直接看利潤表,投資高手們喜歡先看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反映了公司特定時間點,有多少資產,有多少負債。

作為投資者,我們應當以債權人的思維來分析企業,評估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

然而,資產負債表科目繁多,而且不夠直觀,所以必須先要了解各個科目代表什麼意思,才能夠清晰明了地看懂資產負債表。因此,本節開始,我將會跟隨作者的思路帶領大家一一搞懂這些科目,最後再用一節談談如何在幾分鍾之內看懂一篇資產負債表。

本書按照貨幣資金、經營性相關資產、生產性相關資產、投資性相關資產四大類來公司資產。

這一節,我們先來看貨幣資金。

本書以謹蘆貴州茅台2013年的年報為例,在第42頁的「合並資產負債表」中,「流動資產」科目下的第一個項目就是「貨幣資金」:

我們前面說過,資產負債表的資產部分按照資產的變現難易程度從上到下排列,而貨幣資金毫無疑問排在第一位。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2013年期末余額251.85億,期初余額220.62億,251.85-220.62 = 21.23億元,所以2013年,茅台新增貨幣資金21.23億元。

值得投資人關注的貨幣資金是合並報表的數據,非母公司報表的數據。合並報表 展示的,是公司本部及其下屬子公司合計控制著多少貨幣資金,至於多少祥山帶放在母公司,多少放在子公司賬戶,只是一個內部劃撥行為而已。

貨幣資金上展示的數目,企業並不一定可以全部支配,所以還需要進一步看一下貨幣資金的構成,在報表的67頁列出了貨幣資金的構成: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251.85億的貨幣資金中,使用受限制的有:「存放於中央銀行法定存款准備金」和「不能隨時支取的定期銀行存款」,共計31.93億。

存放於央行的准備金 ,指的是金融機構 (銀行、財務公司)等存放於央行的錢,一般工商企業是沒有的,由於茅台2013年新增了一個財務子公司,因此茅台的合並資產負債表也存在這一項數據。准備金又可以分為法定準備金和超額准備金。

法定準備金 ,是吸引存款後,必須按照央行規定比例豐於央行的,不可以隨時支取,不屬於現金等價物。

超額准備金 ,是金融機構自願存於央行收利息的錢,可以隨時支取,屬於現金等價物。

作者認為,貨幣資金需要與短期債務及經營需要相匹配,貨幣資金過小,則可能代表短期償債能力不足,或經營中捉襟見肘;貨幣資金過多,則代表資金運用能力較弱,或者資金性質有問題。

根據這個原則,投資者需要注意以下四種情況:
1)貨幣資金余額比短期負債小很多;
2)貨幣資金充裕,卻借了很多有息甚至高息負債;
3)定期存款很多,其他貨幣資金很多,流動資金卻嚴重缺乏;
4)其他貨幣資金數額巨大,但沒有合理解釋。

情形1)中代表公司有短期償債的危機;2)3)4)可能存在虛構、凍結、或者被大股東佔用,只是在報表日前幾天回天公司賬上,過後又會消失,因此存在這幾條問題的企業,基本上可以排除掉。

貨幣資金的相關內容就這唯鍵么多,明天開始講經營相關資產。

『伍』 如何看財務報表是否正確性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虧則財務報表是否正確:

1.首先要各個表內公式運算正確。資產負債表左邊和右邊相等,資產總計等於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相加,負債等於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相加。
2.表之間勾稽關系正確。利潤表中的本年累計期末未分配利潤加上資產負債表中起初未分配利潤等於資產負債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潤,現金流量表期初期末貨幣資金與資產負債表期初期末貨幣資金相等。
3.各個明細表要與資產負債表或利潤表相互驗證相等。

『陸』 怎麼核實財務報表

簡單的方法是直接查對對方的帳簿、憑證;其次是獲得明細科目余額表;如果做不到,核實報表只能用分析的方法,看報表反映的情況與此單位的經營規模和所掌握的情況是否大致類似,分析相關衫正財務比率,也可與同行比較,還有就是大類分析法,如實物資產包括存貨、固定此塌毀資產-房屋、設備、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等是否森備屬實,是否有盤點表或清單。應收帳款應提供單位名稱、帳齡、金額等信息

『柒』 財務報表的分析方法

標、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成長能力指標與現金流量指標。
(1)償債能力指標
①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短期償債能力是企業償付下一年到的流動負債的能力,是衡量企業財務狀況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志。企業債權人、投資者、原材料供應單位等使用者通常都非常關注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值越大,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越強。該指標值,一般以2為宜。

☆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一年內應收賬款)/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越高,表明企業未來的償債能力越有保證。該指標值,一般以1為宜。

☆現金比率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流動負債
這是最保守的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營運資本
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指標值小於0,說明公司有無法償還到期的短期負債的危險。該指標為適度指標。

☆流動負債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比
流動負債經營活動凈現金流比=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該指標越大越好。

②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長期償債能力是公司按期支付債務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能力。在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企業不能依靠變賣資產從而償還長期債務,而需要將長期借款投入到回報率高的項目中得到利潤來償還到期債務。長期償債能力主要從保持合理的負債權益結構角度出發,來分析企業償付長期負債到期本息的能力。

☆資產負債比率
資產負債比率=負債平均總額/資產平均總額
這一比率越小,表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指標值以不高於70%為宜。
預警:如果資產負債率〉1,說明企業已經資不抵債,有瀕臨倒閉的危險。

☆負債權益比率
負債權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又稱產權比率,反映所有者權益對債權人權益扒笑的保障程度。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

☆股東權益比率
股東權益比率=股東權益/總資產
該指標越高,一方面反映了企業經營資產,償債風險越小,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企業沒有充分利用負債資金,存在利用財務杠桿的空間。

☆有形資產債務率
有形資產債務率=負債總額/(總資產-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固定資產清理)
這是一個世此枝保守的衡量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債務與有形凈值比率
債務與有形凈值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無形資產)
這是一個保守的衡量長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利息保障倍數
利息保障倍數=稅息前利潤/當期利息費用
利息保障倍數是衡量企業償付到期利息能力的指標。該指標通常越高越好。
預警:如果利息保障倍數<1,說明企業存在嚴重的債務危機,不但沒有還本的能力,連償還分期利息都有困難。

(2)資產負債管理能力指標
資產負債管理能力反映企業經營管理、利用資金的能力。通常來說,企業生產經營資產的周轉速度越快,資產的利用效率就越高。

☆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賒銷收入凈額=銷售收入-現銷收入-銷售退回-銷售折讓-銷售折扣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反映應收帳款轉換為現金所需的天數。這個指標越短,則意味著企業的應收帳款質量越高,可以提高現金流量。

☆應付賬款周轉率
應付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平均應付賬款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
應付賬款周轉天數=360/應付賬款周轉率
這個指標通常不應該超過信用期,如果過長,則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狀況不佳從而無力清償貨款。如果過短,表明管理者沒有充分運用這樣一筆流動資金。

☆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存貨平均余額
一般情況下,存貨周轉率越高越好。存貨周轉率高,說明存貨的流動性較好,存貨的管理也具有較高的效率,銷售形勢也好。

☆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
該指標與存貨周轉率相對應,是從另一角度反映存貨周轉狀況。

☆不良資產比率
不良資產比率=(三年以上應收搜敏賬款+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遞延資產)/年末資產總額
該指標通常越小越好。

☆營業周期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該指標反映了企業正常經營周期所經歷的天數。從購進原材料開始,經歷了生產過程中從原材料到半成品到產成品中間的過程,之後產品售出,直到應收賬款收回為止的周期。通常來說,營業周期越短,企業的運作效率越高

☆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
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企業流動資產的運營效率。通常來說,這個指標越大,企業的經營越高效。

☆總資產周轉率
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資產總額
這一比率用來分析企業全部資產的運用效率。通常來說,這一指標也是越好越好。

☆固定資產周轉率
固定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這一指標表明一定的銷售收入,平均需要佔用的固定資產。通常,這一比率越高,公司固定資產利用效率越高。這一指標通常是越大越好。

☆長期資產適合率
長期資產適合率=(股東權益+長期負債)/(固定資產凈值+長期投資凈值)
該指標反映公司長期的資金佔用與長期的資金來源之間的配比關系。指標值大於1,說明公司的長期資金來源充足,短期債務風險小。指標值小於1,說明其中一部分長期資產的資金由短期負債提供,存在難以償還短期負債的風險。

☆負債結構比率
負債結構比率=流動負債/長期負債
一般來說,企業應該用長期負債進行長期投資項目,而短期負債通常用來維持日常資金營運的需要。該指標過低則表明企業採用保守的財務政策,用長期債務應對日常需要。此指標為適度指標。

☆長期負債權益比率
長期負債權益比率=長期負債/所有者權益
長期負債權益比率指標表明了所有者權益對長期債務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指標值以適度為宜。

(3)盈利能力指標
盈利能力是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利潤是投資者取得投資收益,債權人收取本息的資金來源,是衡量企業長足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

☆主營業務毛利率
主營業務毛利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主營業務毛利率指標反映了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通常,這個指標越高越好。

☆主營業務利潤率
主營業務利潤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
反映主營業務的收入帶來凈利潤的能力。這個指標通常越高越好。

☆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這個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的投入所創造的利潤越多。這個指標也是越高越好。

☆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利潤總額/平均股東權益
凈資產收益率表明所有者每一元錢的投資能夠獲得多少凈收益。該指標通常也是越高越好。

☆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利潤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表明普通股每股所享有的利潤。通常這個指標越大越好。

☆股票獲利率
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普通股股價
該指標反映現行的股票市價與所獲得的現金股利的比值。該指標通常要視公司發展狀況而定。

☆總資產利潤率
總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總資產利潤率指標反映企業總資產能夠獲得利潤的能力,該指標越高,表明資產利用效果越好。該指標越高越好。

☆主營業務比率
主營業務比率=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
該指標揭示在企業的利潤構成中,經常性主營業務利潤所佔的比率。該項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的盈利越穩定。該項指標越高越好。

☆非經常性損益比率
非經常性損益比率=本年度非經常性損益/利潤總額
該項指標揭露了企業運用股權轉讓、固定資產處置、投資收益等非經常性交易獲得利潤的情況。該指標通常不宜過高。

☆關聯交易比率
關聯交易比率=關聯交易業務額/凈利潤總額
關聯交易比率指標反映關聯企業之間交易產生的利潤占整個利潤額的比重。該項指標越高,表明公司競爭能力可能存在大的缺陷。

(4)成長能力指標
成長能力指標是對企業的各項財務指標與往年相比的縱向分析。通過成長能力指標的分析,我們能夠大致判斷企業的變化趨勢。從而對企業未來的發展情況做出准確預測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主營業務增長率=(本年主營業務收入-上一年主營業務收入)/上一年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增長率指標反映公司主營業收入規模的擴張情況。一個成長性的企業,這個指標的數值通常較大。處於成熟期的企業,這個指標可能較低。處於衰退階段的企業,這個指標甚至可能為負數。

☆應收款項增長率
應收款項增長率=(期末應收賬款+期末應收票據-期初應收賬款-期初應收票據)/(期初應收賬款+期初應收票據)
該指標反映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質量。該指標值越小越好。

☆凈利潤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本年凈利潤-上一年凈利潤)/上一年凈利潤
凈利潤增長率指標反映企業獲利能力的增長情況。該指標通常越大越好。

☆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率
固定資產投資擴張率=(本年固定資產總額-上一年固定資產總額)/上一年固定資產總額
該指標反映了固定資產投資的擴張程度。通常來說,處於成長階段的企業有更強的投資慾望。該指標需要具體分析。

☆資本項目規模維持率
資本項目規模維持率=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增加額/(折舊費用+無形資產攤銷額)
資本項目規模維持率指標反映公司生產能力的維持程度。該指標值小於1,說明公司的生產規模萎縮。

☆總資產擴張率
總資產擴張率=(本年資產總額-上一年資產總額)/上一年資產總額
總資產擴張率反映了企業總資產的擴張程度。該指標需要綜合分析。

☆每股收益增長率
每股收益增長率=(本年每股收益-上一年每股收益)/上一年每股收益
該指標反映了普通股可以分得的利潤的增長程度。該指標通常越高越好。

(5)現金流量指標
現金流量指標反映現金流量信息。按照現行會計制度的權責發生制原則計算的財務指標難以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真實財務與盈利狀況,用現金流量表示的指標能夠與之相互補充。
☆每股營業現金流量
每股營業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年末普通股股數
該指標是「每股收益」指標的修正,反映了利用權益資本獲得經營活動凈流量的能力。該指標通常越高越好。

☆現金股利支付率
現金股利支付率=本年度發放的現金股利和/凈利潤
現金股利支付率指標反映公司的股利政策,每一元錢的凈利潤中有多少以現金股利方式發放給股東。該指標應具體確定。

☆主營業務現金比率
主營業務現金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現金比率指標是「主營業務利潤率」的修正,反映了完成的銷售中獲得現金的能力。該指標通常越高越好。

☆現金自給率
現金自給率=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之和/近三年固定資產、無形資產、購買存貨所支付的現金、現金股利之和
現金自給率指標反映了企業通過自己的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指標越高,說明企業現金自給能力越強,企業的資金實力就越強。該指標通常越高越好。

☆經營現金資本性支出比率
經營現金資本性支出比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增加額
經營現金資本性支出比率指標反映公司長期資產的增加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比率。指標值大於1,說明增加的長期資產可以由企業自身的資金解決。該指標通常越大越好。

☆經營現金折舊費用比率
經營現金折舊費用比率=折舊費用/經營現金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經營現金折舊費用比率指標反映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穩定性。指標值越大,經營現金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越穩定。該指標通常越大越好。

☆結構分析
結構分析=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總凈現金流量
該結構比率是「主營業務比率」的現金流量修正,說明了經營活動產生的凈現金流量在總凈現金流量中占的比率。該指標也是越高越好。
☆營業活動收益質量
營業活動收益質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營業利潤
營業活動收益質量表明了營業利潤中以現金形式流入的部分,通常該指標越高說明營業利潤的質量越高。該指標越高越好。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長率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長率=(本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增長率指標反映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的增長能力。該指標越高越好。

『捌』 資產負債表的貨幣資金是怎麼算出來的

"主營業務收入3400
成本2500
銷售費用2431
管理2000
財務費用856。49
損益表的凈利潤是-4387。49
交了6000的房租待攤4000
"以上是損益表的因素而不影響貨幣資金的計算
貨幣資金=現金+銀行存款

『玖』 資產負債表裡的貨幣資金是怎麼算的

資產負債表中的貨幣資金期末數=其期末數是總帳的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的期末數總和

資產負債表「期末數」各項目的內容和填列方法如下:
(1)「貨幣資金」項目,反映企業庫存現金、銀行結算戶存款、外埠存款、銀行匯票存款、銀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證保證金存款等的合計數。本項目應根據「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填列。
(2)「短期投資」項目,反映企業購入的各種能隨時變現、並准備隨時變現的,持有時間不超過一年(含一年)的股票、債券和基金,以及不超過一年(含一年)的其他投資,減去已提跌價准備後的凈額。本項目應根據「短期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短期投資跌價准備」科目的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企業一年內到期的委託貸款,其本金和利息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凈額,也在本項目反映。
(3)「應收票據」項目,反映企業收到的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銀行貼現的應收票據,包括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本項目應根據「應收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已向銀行貼現和已背書轉讓的應收票據不包括在本項目內,其中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單獨披露。
(4)「應收股利」項目,反映企業因股權投資而應收取的現金股利,企坦指業應收其他單位的利潤,也包括在本項目內。本項目應根據「應收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5)「應收利息」項目,反映企業因債權投資而應收取的利息。企業購入到期還本付息債券應收的利息,不包括在本項目內。本項目應根據「應收利息」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6)「應收賬款」項目,反映企業因銷售商品、產品和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買單位收取的各種款項,減去已計提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本項目應根據「應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減去「壞賬准備」科目中有關應收賬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期臘滾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如「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期末有貸方余額,應在本表「預收賬款」項目內填列。
(7)「其他應收款」項目,反映企業對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應收和暫付的款項,減去已計提的壞賬准備後的凈額。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壞賬准備」科目中有關其他應收款計提的壞賬准備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8)「預付賬款」項目,反映企業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輪信余「預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合計填列。如「預付賬款」科目所屬有關明細科目期末有貸方余額的,應在本表「應付賬款」項目內填列。如「應付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有借方余額的,也應包括在本項目內。
(9)「應收補貼款」項目,反映企業按規定應收的各種補貼款。本項目應根據「應收補貼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0)「存貨」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在庫、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項存貨的可變現凈值,包括各種材料、商品、在產品、半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委託代銷商品、受託代銷商品等。本項目應根據「物資采購」、「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庫存商品」、「包裝物」、「分期收款發出商品」、「委託加工物資」、「委託代銷商品」、「受託代銷商品」、「生產成本」等科目的期末余額合計,減去「代銷商品款」、「存貨跌價准備」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材料採用計劃成本核算,以及庫存商品採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企業,還應按加或減材料成本差異、商品進銷差價後的金額填列。
(11)「待攤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已經支出但應由以後各期分期攤銷的費用。企業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大修理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其他待攤費用,應在本表「長期待攤費用」項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項目內。本項目應根據「待攤費用」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預提費用」科目期末如有借方余額,以及「長期待攤費用」科目中將於一年內到期的部分,也在本項目內反映。
(12)「其他流動資產」項目,反映企業除以上流動資產項目外的其他流動資產,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其他流動資產價值較大的,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其內容和金額。
(13)「長期股權投資」項目,反映企業不準備在一年內(含一年)變現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的可收回金額。本項目應根據「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中有關股權投資減值准備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14)「長期債權投資」項目,反映企業不準備在一年內(含一年)變現的各種債權性質的投資的可收回金額。長期債權投資中,將於三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應在流動資產類下「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項目單獨反映。本項目應根據「長期債權投資」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科目中有關債權投資減值准備期末余額和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權投資後的金額填列。企業超過一年到期的委託貸款,其本金和利息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凈額,也在本項目反映。
(15)「固定資產原價」和「累計折舊」項目,反映企業的各種固定資產原價及累計折舊。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其原價及已提折舊也包括在內。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原價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另行反映。這兩個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科目和「累計折舊」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6)「固定資產減值准備」項目,反映企業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准備。本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7)「工程物資」項目,反映企業各項工程尚未使用的工程物資的實際成本。本項目應根據「工程物資」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18)「在建工程」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各項未完工程的實際支出,包括交付安裝的設備價值,未完建築安裝工程已經耗用的材料、工資和費用支出、預付出包工程的價款、已經建築安裝完畢但尚未交付使用的工程等的可收回金額。本項目應根據「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在建工程減值准備」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19)「固定資產清理」項目,反映企業因出售、毀損、報廢等原因轉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畢的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以及固定資產清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清理費用和變價收入等各項金額的差額。本項目應根據「固定資產清理」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填列;如「固定資產清理」科目期末為貸方余額,以「-」號填列。
(20)「無形資產」項目,反映企業各項無形資產的期末可收回金額。本項目應根據「無形資產」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無形資產減值准備」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21)「長期待攤費用」項目,反映企業尚未攤銷的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種費用,如租入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大修理支出以及攤銷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其他待攤費用。長期待攤費用中在一年內(含一年)攤銷的部分,應在本表「待攤費用」項目填列。本項目應根據「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一年內(含一年)攤銷的數額後的金額填列。
(22)「其他長期資產」項目,反映企業除以上資產以外的其他長期資產。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其他長期資產價值較大的,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其內容和金額。
(23)「遞延稅款借項」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尚未轉銷的遞延稅款的借方余額。本項目應根據「遞延稅款」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填列。
(24)「短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借入尚未歸還的一年期以內(含一年)的借款。本項目應根據「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5)「應付票據」項目,反映企業為了抵付貨款等而開出、承兌的尚未到期付款的應付票據,包括銀行承兌匯票和商業承兌匯票。本項目應根據「應付票據」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26)「應付賬款」項目,反映企業購買原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應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有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填列。如「應付賬款」科目所屬各明細科目期末有借方余額,應在本表「預付賬款」項目內填列。
(27)「預收賬款」項目,反映企業預收購買單位的賬款。本項目應根據「預收賬款」科目所屬各有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合計填列。如「預收賬款」科目所屬有關明細科目有借方余額的,應在本表「應收賬款」項目內填列。如「應收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有貸方余額的,也應包括在本項目內。
(28)「應付工資」項目,反映企業應付未付的職工工資。本項目應根據「應付工資」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應付工資」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29)「應付福利費」項目,反映企業提取的福利費的期末余額,以及外商投資企業按凈利潤提取的職工獎勵及福利基金的期末余額。本項目應根據「應付福利費」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0)「應付股利」項目,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現金股利。本項目應根據「應付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1)「應交稅金」項目,反映企業期末未交、多交或未抵扣的各種稅金。本項目應根據「應交稅金」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應交稅金」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32)「其他應交款」項目,反映企業應交未交的除稅金、應付股利等以外的各種款項。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交款」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其他應交款」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以「-」號填列。
(33)「其他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所有應付和暫收其他單位和個人的款項。本項目應根據「其他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4)「預提費用」項目,反映企業所有已經預提計入成本費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項費用。本項目應根據「預提費用」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如「預提費用」科目期末為借方余額,應合並在「待攤費用」項目內反映,不包括在本項目內。
(35)「預計負債」項目,反映企業預計負債的期末余額。本項目應根據「預計負債」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6)「其他流動負債」項目,反映企業除以上流動負債以外的其他流動負債。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待轉資產價值」科目的期末余額可在本項目內反映。如其他流動負債價值較大的,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其內容及金額。
(37)「長期借款」項目,反映企業借入尚未歸還的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的借款本息。本項目應根據「長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8)「應付債券」項目,反映企業發行的尚未償還的各種長期債券的本息。本項目應根據「應付債券」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39)「長期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本項目應根據「長期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減去「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期末余額後的金額填列。
(40)「專項應付款」項目,反映企業各種專項應付款的期末余額。本項目應根據「專項應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1)「其他長期負債」項目,反映企業除以上長期負債項目以外的其他長期負債。本項目應根據有關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其他長期負債價值較大的,應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其內容和金額。
上述長期負債各項目中將於一年內(含一年)到期的長期負債,應在「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項目內單獨反映。上述長期負債各項目均應根據有關科目期末余額減去將於一年內(含一年)到期的長期負債後的金額填列。
(42)「遞延稅款貸項」項目,反映企業期末尚未轉銷的遞延稅款的貸方余額。本項目應根據「遞延稅款」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填列。
(43)「實收資本(或股本)」項目,反映企業各投資者實際投入的資本(或股本)總額。本項目應根據「實收資本」(或股本)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4)「已歸還投資」項目,反映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按合同規定在合作期間歸還投資者的投資。本項目應根據「已歸還投資」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額填列。
(45)「資本公積」項目,反映企業資本公積的期末余額。本項目應根據「資本公積」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6)「盈餘公積」項目,反映企業盈餘公積的期末余額。本項目應根據「盈餘公積」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其中,法定公益金期末余額,應根據「盈餘公積」科目所屬的「法定公益金」明細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
(47)「未分配利潤」項目,反映企業尚未分配的利潤。本項目應根據「本年利潤」
科目和「利潤分配」科目的余額計算填列。未彌補的虧損,在本項目內以「-」號填列。

熱點內容
漲停股票異動 發布:2025-02-12 02:37:46 瀏覽:753
一次性理財二萬十年利息多少 發布:2025-02-12 02:31:09 瀏覽:684
諾德股份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2-12 02:31:08 瀏覽:872
理財評估多少分通過 發布:2025-02-12 02:30:38 瀏覽:408
2021年哪個行業基金低位 發布:2025-02-12 02:25:30 瀏覽:29
家園科技股票代碼 發布:2025-02-12 02:24:42 瀏覽:927
通達信某日漲停的股票公式 發布:2025-02-12 02:24:30 瀏覽:528
崩壞3往事樂土裡的貨幣怎麼用 發布:2025-02-12 02:20:24 瀏覽:44
支付寶上買基金最多可以買多少 發布:2025-02-12 02:11:05 瀏覽:247
石家莊有多少人買卓達理財 發布:2025-02-12 02:09:49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