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來臨用什麼貨幣
㈠ 如果即將發生戰爭,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的財產存銀行買黃金買他國貨幣各抒己見。
紙質貨幣是絕對不能買的。在戰爭期為了製造足夠的軍備,有充足的軍餉,國家購買大量國債,紙質貨幣一定會貶值,特別是大型戰爭,一文不值。局部戰爭就不知道了,應該影響不大也不至於去死要命的保護財產。
樓上說的對,買物資,物資在戰爭中特別珍貴,但由於其供求關系的波動,如果樓主不能在戰爭開始之前就預測到的話,在戰爭中再買物資肯定虧大發了。其次政府是強大的,不會任由私營物資的人坐地起價,所以物資要平時積累,以夠用為主,不能去大量一次性收購,否則你製造恐慌還會被司法機關收拾你。
至於圈土地,更是不可能的,除非你自己去帶兵打仗,不然你圈來的土地終歸還是政府低價贖回。
買黃金是比較正確的決定,畢竟作為世界上少數硬性通用貨幣,黃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戰爭期黃金的價值是毋庸置疑的,不會貶值的。最主要的是,樓主要能夠買到並將黃金拿到手裡,就算是去搶,似乎並不容易,畢竟別人都不傻,國家也不傻,好端端的把家底拿出來賣,有病啊?
所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如果樓主有錢又發生戰爭了,花點錢做私營航空公司坐飛機去中立的國家避難是可以考慮的,當然,作為炎黃子孫,個人認為留在國家灑熱血拋頭顱保家衛國是最好的歸宿。
㈡ 抗戰時淪陷區和國民政府控制區各自用的貨幣是什麼
在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至一九四五年日軍投降的這段時間里,日本在中國大陸扶持的偽政府共成立了滿洲中央銀行、中央儲備銀行、冀東銀行等七家偽政權銀行,每家銀行都發行紙幣和硬幣,同時,日本的橫濱正金銀行、朝鮮銀行發行的貨幣和日本軍用票也大量湧入中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這批貨幣流通在中國各淪陷區,成為日本侵略者與其扶持的偽政府掠奪中國人民財富的工具。所以說日佔區使用的貨幣太雜,國民政府控制區使用法幣,共產黨控制區使用的是邊鈔。銀圓在那時候一直都是所有人認可的流通貨幣。
㈢ 解放戰爭時期,貨幣怎麼用的
解放戰爭時期的貨幣應該是有3種,一種是從清末流傳下來的銀元,也就是現大洋;另一種是共產黨解放區印發的邊區票;還有一種就是國民黨統治區發行的法幣。電影里共產黨在老百姓家留下的就應該是邊區票,這種邊區票是可以到解放區的財政部門兌換成現大洋的,這樣就可以在國民黨統治區流通。
㈣ 解放戰爭時期用的什麼貨幣
那個時候很亂國民政府發過很多債券,
民國初期,市場上流通的紙幣有中國、中央、交通、通商、興業、實業、四明、中南等銀行發行的l元、5元、10元券,與銀圓等值使用,以中國銀行紙幣流通量最大。
民國24年(1935)11月,國民政府頒布法幣政策,規定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禁止銀圓、銅圓流通。25年,增加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定貨幣。31年4月,又將原繳納關稅用的海關金本位兌換券(簡稱關金券)投放市場,以關金券1元抵法幣20元的比值與法幣同時流通。
民國31年7月起,法幣由中央銀行獨家發行。隨著貨幣貶值,至37年法幣最高面額達500萬元。37年8月19日,國民政府發行金圓券,規定以金圓券1元兌換法幣300萬元,停止使用法幣與關金券
㈤ 抗日戰爭時期,可以在全國流通的貨幣有哪幾種
抗日戰爭時期,可以在全國流通的貨幣,能被當做是硬通貨幣的大概只有袁大頭銀圓了,這個銀圓在敵我戰區里老百姓都普遍比較認同的硬通貨幣,雖然那時通行的偽法幣名義也是全國流通的,但僅僅只是名義上的全國流通,實際上很多的日偽區,抗日根據地是不認偽法幣的,而銀圓是真正能做到全國流通的。
㈥ 戰爭期間什麼是硬通貨
硬通貨
(hard currency)
硬通貨在金本位制時代專指黃金,在現代是指國際信用較好、幣值穩定、匯價呈堅挺狀態的貨幣。由於各國通貨膨脹的程度不同,國際收支狀況以及外匯管制寬嚴程度不同,當一國通貨膨脹較低,國際收支順差時,該國貨幣幣值相對穩定,匯價呈堅挺狀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習慣稱其為硬通貨。
與硬通貨相對的是軟通貨。它是指幣值不穩、匯價呈疲軟狀態的貨幣。由於貨幣發行過度,貨幣含金量或購買力不斷下降,與其他國家貨幣的比價也會不斷下降。此外國際收支出現大量逆差,也會使一國貨幣與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不斷下降。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通常把這種幣值不斷下降、匯價呈疲軟狀態的貨幣稱為軟通貨。
實際上,硬通貨與軟通貨只是相對而言,它會隨著該國經濟狀況和金融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例如美元,在上世紀50年代是硬通貨,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由於美國的高通貨膨脹率,以及大量的國際收支逆差,使得美元匯價呈下降趨勢,美元由硬通貨變為軟通貨。80年代初,美國實施高利率政策和緊縮銀根政策,美元匯率不斷上浮,又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硬通貨。
此外,硬通貨和軟通貨還有另一層含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金融市場上某些不實施外匯管制、可以自由和無限地兌換黃金和其他國家貨幣的貨幣,被稱作硬通貨。軟通貨則是指實施外匯管制、不能自由兌換黃金和其他國家貨幣的貨幣。
例如:人民幣在朝鮮就叫「硬通貨」。
㈦ 抗日期間敵占區用的日偽貨幣什麼樣
抗日期間敵占區用的日偽貨幣主要有:
1、日本軍票
二戰時期,日本瘋狂發行軍票,日本軍民的一切公私經濟的收支,完全使用「軍用手票」,更逼令佔領地居民兌換軍票作為貨幣。由於軍票發行時不會有保證金作為兌換支持,也沒有特定的發行所,所以軍票不能兌換日圓。基於這個緣故,日本政府以此作為支配佔領地經濟的一種手段。戰後,軍票淪為廢紙,給日佔區人民帶來了巨大損失。
㈧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是什麼
從19世紀到20世紀初,英鎊一直是資本主義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英國是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世界最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曾在國際金融業中占統治地位,一戰前英鎊一直是最重要的國、際支付手段與儲備貨幣。
但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英鎊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趨於衰落,並為美元所取代。
另外一方面,由於瑞士是永久中立國(指處於兩個對立的政治力量之間不傾向任何一方,不參與戰爭並取得法律地位的保持中立狀態的國家。一般把中立國分為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戰時中立國也叫「局外中立國」;永久中立國是指無論在平時還是在戰時,必須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國家。當中立國宣布中立後,既要對交戰國保持不偏袒的態度,也要對交戰國的任何一方不得予以提供與戰爭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援助。),所以瑞士被認為是世界最安全的地方,被稱為傳統避險貨幣,加之瑞士政府對金融、外匯採取的保護政策,使大量的外匯湧入瑞士。瑞士法郎也成為穩健受歡迎的國際結算與外匯交易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