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中國的天量貨幣如何處置

中國的天量貨幣如何處置

發布時間: 2023-05-22 17:50:26

㈠ 中國古代都是用金銀,這么龐大的貨幣現在都到哪裡去了

中國是使用貨幣最早的國家之一,其歷史長達五千年之久。但是,中國貨幣的使用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演變歷程。也就是說中國古代的貨幣並不是一直以金銀為主。

夏商時期的中國是以“貝”作為等價交換物。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分裂割據,各諸侯國都發行了不同的貨幣,如趙國的鏟幣,齊國刀幣。秦朝統一天下後改用秦半兩錢,這時期的貨幣其材質都不是金銀。

至宋朝,貨幣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由於宋朝商品經濟高度發達,傳統的銅錢貨幣攜帶不便,不利於流通,以及鑄造貨幣需要耗用大量的銅、鐵。於是,政府發行了“交子”,即紙幣。

金銀真正開始普遍被當作貨幣交易的時期是在明朝,明朝時期金銀貨幣開始在民間普及,如金元寶、銀元寶。

為改變這種局面,大清政府令林則徐著手禁煙工作。但之後帶來的就是著名的“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以大清戰敗為結局,此後,大清一蹶不振,與列強的戰爭都以戰敗收場。戰敗帶來的便是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在這些條約中基本都牽扯到了賠償白銀這一條目。

如《南京條約》中賠款英軍2100萬兩。

《天津條約》中賠款英軍400萬兩白銀。

《北京條約》中賠款英軍800萬兩白銀。

《馬關條約》中賠款日本2億兩白銀。

《辛丑條約》中賠款十一國4.5億兩白銀,加上利息9.8億。但實際支付了6.64億兩。

僅在這四條條約中就賠款了約12億兩,這還不包括八國聯軍侵華時期在北京城所搶掠的金銀財物。

㈡ 中國如何消化超發貨幣知乎

中國今年超發的貨幣沒有直接給到任何人手中,是以優惠補貼的方式進行促銷,消息者只是購買了低價商品,沒有得到錢,錢補貼給了機構,機構將其投入了金融市場,從而壓低了市場價格,避免了通貨膨脹。

㈢ 民國到新中國貨幣怎麼處理的

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繼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攻佔,人民政府在6月起宣布停止民國紙鈔------金圓券流通,以金圓券10萬元兌換人民幣1元的比率,收回後銷毀。國民政府遷到廣州後曾繼續發行金圓券,但其價值已接近廢紙,到了7月3日,廣州政府宣布停止發行金圓券,改以銀圓券取代,結束了金圓券的歷史。

㈣ 中國外匯儲備是如何處置的

中國外匯儲備 (不含港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其主要持有形式是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2006年2月底中國大陸的 外匯儲備 總額為8537億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匯儲備),首次超過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中國大陸外匯儲備作為國家資產,由 中國人民銀行 下屬的中國 國家外匯管理局 管理,部分實際業務操作由 中國銀行 進行。 幣種構成 中國外匯儲備的結構沒有對外明確公布過,目前屬於國家金融機密。據估計,美元資產佔70%左右,日元約為10%,歐元和英鎊約為20%,依據來自於 國際清算銀行 的報告、 路透社 報道以及中國外貿收支中各幣種的比例。 外匯儲備結構 原因 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以美元資產為主有以下幾方面歷史和國際金融理論原因: 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經濟活動要以國 內經 濟為主,雖然美國占國際貿易的比例很大,但是與美國龐大的 國內生產總值 相比仍然比例很低,遠遠低於日本、德國、瑞士的相應指標,後者三國的主要經濟活動是外向型的,其貨幣價值容易受到國際資本流動的干擾而大幅波動,不利於保值; 除美國外,日本、德國、瑞士的央行拒絕其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扮演更重要的作用; 美元是歷史形成的國際支付手段、交易中介、價值儲藏手段; 國際貿易中2/3以美元結算; 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批發交易絕大多數以美元交易,各國央行的金融操作也是主要採用美元; 各大國的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元資產; 國際銀團貸款和國際債券市場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美元或美元債券。 儲備成本 由於中國外匯儲備結構中美元資產較多,在2000年之後的美元大跌過程中,中國外匯儲備在賬面上貶值嚴重。有觀點認為,2003年中國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約200億美元,2004年上半年賬面損失約400億。 流動性風險 「外匯儲備經營管理特別強調安全性和流動性,這決定了外匯儲備主要投資於國際市場上信用等級較高的債券」;「中國的外匯不是拿著一些外國的現鈔放在那裡,而是買了外國的一些高收益、低風險、非常安全的債券」。然而約佔60%比例、高達數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以美國國債和債券形式存在,使得外匯儲備的流動性不足,受到 中美關系 、美國國債市場規模的威脅。 非常規使用 2004年1月,國務院動用450億美元外匯儲備以充實中國銀行和 中國建設銀行 的資本金。這次注資行為不屬於外匯儲備的常規運用范疇,2003年12月16日成立的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執行人的角色。 儲備規模 有觀點認為,實行 浮動匯率制 的國家外匯儲備以GDP的10%左右為好,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水平明顯偏高。亞太區國家的外匯儲備額佔GDP的比例平均上都要比西 方國 家高出很多,這個現象並非中國所獨有,而且高外匯儲備對於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也是有幫助的。有些觀點認為,考慮到中國的銀行壞賬情況比較嚴重,適當的增加外匯儲備不但是必要的,而且現在的儲備水平還太低。 人民幣匯率曾經採用盯住美元的做法,在人民幣/美元 購買力平價 失衡、全球預期人民幣將會相對美元升值的情況下,大量美元 熱錢 湧入中國換取人民幣,以求收買廉價資源並獲得匯率波動收益。中國央行為了維持 固定匯率 ,不得不大量買入美元,加劇了中國外匯儲備問題,導致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統計表明,2004年約有1000億美元熱錢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中國。人民幣的 匯率 2005年7月21日改為「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 一籃子貨幣 進行調節、 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

㈤ 怎樣應對貨幣超發

買房可以應對貨幣超發,輕松跑贏通貨膨脹。

我們先來看一個惡性通貨膨脹案例。

1982年一辛巴威元可以兌換1.47美元,這時辛巴威元比美元還值錢。

2006年辛巴威的年通脹率為1042.9%。2007年沖到10000%以上。2008年6月末,辛巴威貨幣的匯率已跌至1美元兌1000億辛巴威元,此時,普通人買一個麵包,需要1000億辛巴威元。

2009年,辛巴威的通脹率達到驚人的231000000%,辛巴威央行發行了100萬億面值的紙幣,成為世界上「零」數最多的紙幣。

如果你在1982年有1000億辛巴威元,摺合美元1470億美元,你是毫無疑問的世界首富。到了2008年,你的錢只夠買一個麵包了,你已經成為窮光蛋了。惡性通貨膨脹就是這樣可怕。

如果是惡性通貨膨脹,現金和存款的購買力,幾年內就會接近零,如辛巴威惡性通貨膨脹。

如果是溫和通貨膨脹,現金和存款的購買力也會持續貶值,這種現象遍布全球各國。

世界各國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印鈔成本幾乎為零。信用貨幣的錨定物不再是黃金,而是各種債券、股票、有價證券。這些貨幣發行錨定物都不具有天然的稀缺性,都容易導致信用過度擴張,進而產生貨幣超發。如果是無錨印鈔,必然會產生惡性通貨膨脹。

房子是稀缺性資產,地段稀缺性、配套稀缺性和實物稀缺性,這三種稀缺性疊加,牢牢構建了房子的天然稀缺性,因此,買房是應對貨幣超發的最佳選擇。

2020年各國央行瘋狂印鈔,全球八個主要經濟體印鈔近100萬億人民幣,這就是貨幣超發。全球大通脹下,富人和中產階級紛紛買房抵禦通貨膨脹,北上廣深房價因此集體大漲。

由於貨幣超發長期客觀存在,我個人認為,普通人有了首付應當及時買成稀缺性房子,這是富人和中產階級都在做的事情。

按照貨幣是為了經濟增長服務來測算,也有40萬億的貨幣剩餘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閑錢,它以各種形式存在在體系內外,不管怎樣,正如周其仁老師所言,超發的貨幣都是一隻大老虎,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這只大老虎越養越大(貨幣依然超發),以後定會禍患無窮,最近我們看到管理部門發出一個積極的信號那就是貨幣政策出現了一定的變化,比如意外加息等等,但是很明顯加息等手段都只是一種修正,而且在我看來作用很有限,需要從多方面謀劃天量貨幣的問題。

首先要找出問題症結---就是管理部門超發貨幣,以後發行的速度要結合國內外情況,有所控制,有所起伏,另外對於已經放出的禍患,盡最大力量回收,比如加大正回購的力度,以抽回部分流動性。

另外一方面對於市場中的資金努力為其尋找出路,我們看到今年股市和房地產市場持續升溫就是天量貨幣引發的資金自發尋找出路的一種現象,從這個角度說資金的擁有者並沒有錯,他們相對民眾很富有,但相對不斷貶值的貨幣,也要實現資金的保值和增值,所以我認為此時政府因引導行業資金的進入,以使資金進入到許多符合發展趨勢的產業和領域,也就是分流市場資金,不至於使資金過度集中,產生局部過熱,從而影響全體人的生活,另外我的一個想法就是引導富有之人去消費,我們一直鼓勵民眾去消費,卻沒有鼓勵富人去多消費我想是不合適的,我認為應鼓勵富人多消費以此多給民眾創造獲得財富的機會

再則就是進一步推動改革,特別是壟斷行業和其他存在壁壘的領域向民間資本放開,以吸納,消耗更多的資金,另外就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使過量的貨幣輸送出去,或投資,或消費購買自己需要的原材料,技術和產品。

當然最重要的是貨幣發行速度和量,要控制,但也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我想通過放貨幣來維持經濟快速增長的想法短期內不可能改變,如此,只能在既定貨幣下,討論,思考資金的出路問題了!而對於老百姓來說,在不影響未來生活或者預期能保證生活的情況下,多消費,少存錢,多買實物,進行投資包括股票和商品房。

貨幣超發會引發通貨膨脹。

1. 貨幣惡意超發型通貨膨脹: 如1948年中華民國,辛巴威。

這種現象非常極端,一般不會發生,暫且不談。

2.需求型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在於總需求過度增長,總供給不足, 全球各國都有它的影子,這是中國一直通貨膨脹的一個根本原因。

應對:

a.持有資產,不要過多的持有現金

b.學習投資能力,獲得的收益足以對抗通脹

c.購買實物黃金

最後:希望更多的讀者在留言區踴躍發言,一起探討,集思廣益。

熱點內容
開發商違規維修基金怎麼辦 發布:2025-02-07 21:58:10 瀏覽:669
錫期貨怎麼算價 發布:2025-02-07 21:43:47 瀏覽:963
園林開一間投資金融要多少 發布:2025-02-07 21:23:26 瀏覽:698
金融帝國2選什麼樣的運營經理 發布:2025-02-07 21:22:21 瀏覽:360
2020年2月19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7 21:17:03 瀏覽:420
貨幣符號s上下一豎怎麼讀 發布:2025-02-07 20:58:46 瀏覽:59
理財師的工資一般多少 發布:2025-02-07 20:56:56 瀏覽:805
控股股東轉讓股權需要什麼手續 發布:2025-02-07 20:56:21 瀏覽:432
2015科技股票一覽表 發布:2025-02-07 20:21:07 瀏覽:930
玉米期貨如何做中長線 發布:2025-02-07 20:18:32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