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行業如何糾正
⑴ 央行談加密資產監管,強調「投資工具」身份,,加密貨幣未來將會何去何從
央行在這一次的發布會當中就談到了關於加密資產的監管問題,我們都知道現在最流行或者說話題性最高的加密資產應該就是比特幣。而在這一次的央行發布會當中,有重點地點明了比特幣也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工具,而不是一個資產工具。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加密貨幣未來將會何去何從。
第三,如何看待以後加密貨幣的存在?
當各個國家的數字貨幣全部流行起來的話,也就意味著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就沒有生存的空間,畢竟在那個時候,比特幣本身的稀缺性就已經被打破。而實際上,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比特幣本身就沒有稀缺性,其自身的價值也是不斷炒作而來的。所以在我看來,正如同央行所說的那樣,比特幣只不過是一個投資工具,其本身並不具備貨幣的價值。
⑵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出現崩盤式行情,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隨著Coinbase的上市,整個加密貨幣市場急劇上升。 4月14日,比特幣的價格最高達到65,747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期,以太幣也沖到2500美元以上,也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加密金融服務機構PayPal Finance的一位分析師告訴記者,該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機構間借貸率的統計數據顯示,自2020年底以來,隨著比特幣價格持續上漲再創新高,貸款利率也有所提高。迅速增長,今年2月已接近2020年3月比特幣崩潰的水平,這表明市場杠桿率處於較高水平。
目前,加密貨幣仍面臨監管不確定性。土耳其中央銀行上周決定禁止在付款中使用加密資產。中央銀行表示,加密資產既不受任何監管和監督機制的約束,也不受中央監管機構的監督,其市場價值可能會過度波動,也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之中。
⑶ 加密貨幣有風險嗎該如何避免
加密貨幣的五大風險
流動性與法定貨幣轉換
很多類型的加密貨幣不能直接轉換為法定貨幣。而是必須首先轉換為另一種加密貨幣,然後再將其轉換為法定貨幣。
交易對手風險(或將加密貨幣放置在交易所)
若要進行支付、交易或轉換加密貨幣,通常需要使用加密貨幣交換來完成此任務。簡單地說,這意味著在移交資金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確保投資者知道它們永遠不應該將其加密貨幣存儲在交易所里,而只是在需要時使用交易所來完成所需的任務。
波動風險
隱加密貨幣價格可能會波動,但關鍵是要知道定價如何影響商業或個人財務。如果投資者計劃開始接受加密貨幣支付業務,他們將需要知道如何確定何時轉換或兌現,或者何時保留加密貨幣。
交易費
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昂貴且不穩定的交易費用並不為日常的企業主或消費者所熟知。根據不同的加密貨幣和日期,每筆交易的交易費用可以是1美分或30美元。
每個加密貨幣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經常或大幅度地更改交易費用。如果投資者計劃接受加密貨幣,他們將需要建立一個系統來監控交易費用,以避免支付過程中的金錢損失。
存儲加密貨幣
投資者應該知道兩種不同的加密貨幣存儲選項以及每種選項的相關風險。
硬體錢包:加密貨幣存儲在插入計算機(如硬碟驅動器或USB設備)的專用設備上。硬體錢包的風險在於,它也有交易對手風險,因為它們是由私人公司生產和銷售的,而且不受監管。硬體錢包也可以被物理竊取或銷毀。
軟體錢包:應用程序在計算機的硬碟上存儲加密貨幣。軟體錢包的風險類似於標準的計算機存儲風險:電、水或火災損壞都可能導致所有計算機文件完全丟失。
⑷ 比特幣行情 有哪些改進的方法
首先,影響比特幣價格的因素有很多的,光靠比特幣行情肯定是不夠的,下面列舉了幾個影響因素。
動物精神
「動物精神」一詞是由經濟學家發明的,簡單理解就是投資者在做某項決定之前會參考其它市場參加者以及他們代表的機構的市場行為,並由此經歷許多復雜的心理活動。科學性較高的分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往往被忽視,而缺乏理性的跟風從眾現象往往盛極一時。
在對比特幣價格進行大量分析後,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態度積極的媒體報道往往是推動幣價飆升的重要因素。當一家媒體對幣價做出利好消息的預測時,其它媒體往往也會發表類似的報道,這樣便在媒體圈形成一個循環。就在媒體人看好比特幣的熱情達到頂峰後,等待投資者的便是接連不斷的利空事實和血本無歸的慘痛教訓。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人們被天花亂墜的報道沖昏的頭腦才會稍稍清醒,不過慘痛的事實往往已成定局而無可挽回。
這種現象在比特幣誕生之初比較普遍。當時許多主流媒體紛紛對這種加密貨幣大肆報道,圍繞比特幣產生的新聞經常登上各大媒體的圖版頭條,比特幣的價格也往往隨之大起大落。這和一些知名企業上市時發生的事情比較類似。隨著投資者的不斷湧入,上市公司的市值會一路水漲船高。之前有報道稱社交網站推特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當日,每支股票由發行價26美元漲到了開盤時的45.1美元,漲幅居然接近73%。
政治風險
圍繞國家貨幣而產生的政治風險之所以會對比特幣的價格產生重大影響是因為很多人會選擇使用比特幣與某一貨幣進行對沖以應對貨幣的價格變化。此外,當投資者需要大批量地轉移自己位於某一國的財富時,比特幣由於自身價格昂貴、便於傳輸而成為他們最理想的轉賬工具,此時一國的政治狀況就會對他們的財富轉移行為帶來重大影響。
2015年希臘爆發經濟危機後,許多當地的民眾為保護自身財產防止財富縮水選擇將自身的資產換成比特幣,造成比特幣交易量的激增。不過這並未對比特幣的價格帶來顯著影響,那一年的比特幣價格基本維持在300至400美元之間。
然而,英國脫歐一事就另當別論了。2016年6月23日,比特幣價格回落至550美元。次日,隨著英國成功「脫歐」,比特幣價格一路暴漲,瞬間高達約650美元。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本國法幣英鎊自2016年5月20日便開滾陸坦啟一路下跌模式,到7月25日,英鎊較脫歐前的價格相比縮水近10%。此外,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的兩個月內,比特幣價格經歷了兩次比較顯著的增長,很多人都將此歸因於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
監管機構的舉動
隨著比特幣在全球大熱,各國的監管機構也為此傷透了腦筋,紛紛研究如何應對這一新物種。他們必須搞悉段清楚對圍繞比特幣產生的幾個問題,比如一國的稅務體制如何對待這一新型貨幣,是否應該對加密貨幣實施監管以及如何監管等。
兩個事件凸顯了監管措施會對幣價產生重大影響。就在日本宣布比特幣將被視作法幣的消息發布後,比特幣的價格在一天之內就增長了2%。接下來的兩個月內,比特幣的全球價格一路飆升,增幅達160%。中國宣布關閉國內的幾家大型加密貨幣交易所以及禁止在國內進行ICO時,比特幣的價格在一天之內就大跌29%。
比特幣社區自治大桐
盡管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新型貨幣,但是有關比特幣的工作機制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等問題仍然需要比特幣社區的維護人員定期討論,這也會對比特幣的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驗證比特幣交易的軟體由開發者製造,具體的運營事務則有分布在全球不同節點的礦工負責。要想對這種用於挖礦以及驗證交易的軟體做出任何改動,開發人員需要獲得全球50%的礦工的支持。一旦他們做到了這一點,他們就能創造一個「分叉」。
2017年8月1日,比特幣經歷了一場「硬分叉」,一種新型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現金被創造出來並分配給所有那些擁有比特幣的用戶。比特幣現金軟體每分鍾能夠處理30筆交易,比最初的比特幣版本要高出3倍之多。由於投資比特幣的人士大都不是專業的程序員,所以很多人都不明白「分叉」意味著什麼。因此在比特幣分叉之前,其價格並不確定。然而,就在分叉完成後,比特幣的價格迅速飛升。繼比特幣現金在8月份出現之後,比特幣又迅速迎來另一次分叉——比特幣黃金。不過這次分叉並不像上一次那樣順利,由於未能得到全網50%的礦工的支持,此次分叉以失敗告終。隨後,比特幣的價格迅速下跌,一周跌幅近20%。比特幣現金則大幅上漲,由原來的818美元增長至1850美元。
綜上所述
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很有可能因為其他原因獲得更多投資者的認可。比如,由於比特幣的供應總數是恆定的(2100萬枚),這使得它與一國法幣相比具有很好的抗通脹能力,長期來看此種加密貨幣的購買力會越來越高。此外,比特幣的供應並未受到管制,同時還擁有很多法幣沒有的優勢,比如比特幣是一種全球性的加密貨幣,貨幣發行不受中心化的央行控制,跨境轉賬十分便捷並且不會產生大量的交易和行政費用,銀行、貨幣市場及金融交易員無法利用自身在傳統金融領域中的中心化地位而抽取利潤等。所有這些都使得比特幣成為一種適合長期投資和持有的加密貨幣。
盡管我們可以推導出媒體宣傳、政治風險及不確定性、監管層的舉動以及比特幣社區自治是影響比特幣短期價格變化的主要因素,但該技術本身仍然充滿了變數,目前尚處於試驗及發展階段。至今仍沒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數學機制可以對這中加密貨幣的未來走向進行預測,投資者不得不保持警惕並自負盈虧。
我們的建議是:量力而行,謹慎投資。
⑸ 港媒社論:中國對待加密貨幣目光敏銳,你如何看待加密貨幣
個人認為加密貨幣是一種必然,但不是必須。
加密貨幣一般是指在區塊鏈技術中,為了激勵區塊鏈運算參與者而形成的獎勵機制,也就是說你參與了區塊鏈的運算。在你搶到記賬權之後並完成了記賬系統賦予你的獎勵。
第一:加密貨幣或者准確的說這種代幣,隨著區塊鏈的興起,一定會大放異彩,尤其是在區塊鏈技術普及之後,不同的區塊鏈生態中,作為支撐整個生態運行的一種機制,他會是必然存在的,所以說,加密貨幣的存在是必然
第二:在數字貨幣普及的如今,加密貨幣因為其優良的安全唯一及可追述性,必然會成為數字貨幣的載體,再通過有絕對公信力的團體進行規范和信任賦予之後,加密貨幣是最好的數字貨幣
第三:雖然區塊鏈加密貨幣有種種優勢,但是因為其天然的通縮性質,以及其他的原因,我覺得他很難完全取代貨幣,只能作為一種電子貨幣對支付形態進行補充,不會完全取代現行貨幣。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不是必須的
另外,一些科技界、金融界的巨頭公司也紛紛看好加密貨幣,認為加密貨幣是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未來有可能取代法幣,全球大多數國家也大多肯定了底層技術區塊鏈,也都在區塊鏈方面發力。
⑹ 保護加密貨幣資產的7種最佳做法
根據2021年1月12日Atlas VPN的研究,去年區塊鏈遭受的攻擊給受害者造成了 38億美元 的巨額損失。
這些數字由Slowmist Hacked安全團隊提供,包括有關針對區塊鏈項目、應用程序和令牌以及加密貨幣騙局的信息,其中後者佔2020年所有區塊鏈相關 黑客事件的13% 。
以太坊上運行的DApps和去中心化應用程序受到了 47次攻擊 ,當前價值為 4.463億美元 ,其次是加密貨幣交易所,遭受了 28次攻擊 (損失了 3.001億美元 )。
加密錢包是黑客最受歡迎的目標,其損失將近 30.3億美元 。
加密貨幣錢包是一種軟體程序,用於存儲私鑰和公鑰,使用戶能夠發送和接收數字貨幣並監控其餘額。
私鑰,是掌握數字錢包的入口,只有私鑰,才能證明你是錢包里資產的主人,而且這串私鑰除了你之外,沒有任何人知道。網路罪犯通常使用復雜的技術來入侵數字錢包並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竊取或者轉移加密資產。當保護數字貨幣免受網路攻擊時,保護錢包至關重要。
例:英國人Jon在2010年入手了比特幣,把私鑰寫在紙上,結果被清潔工丟掉,從此錢包里的10000美金的比特幣再也和他沒有任何關系。
以下將推薦一些保護您的加密貨幣的方法:
01 保持冷靜
當您加密資產被盜取的情況發生時,請保持冷靜,不要驚慌,以免發生自己操作不當而造成資產的二次損失。
如果要更改密碼、電子郵件或備份設備,請花一些時間確保自己能清醒理智完成所有步驟。
如果您的資金是離線存儲,那您的資產是屬於安全的狀態,硬體錢包是存儲資產最安全的方式。
02 使用冷熱錢包
熱錢包 熱錢包就是「在線錢包」,聯網錢包,可以在瀏覽器或移動設備上交易比特幣,可以隨時訪問。
冷錢包 與熱錢包不同,冷錢包不會聯網,因此它們不易受到網路攻擊。它們使用實體媒介來進行離線存儲密鑰,這也使得它們能夠抵禦在線的黑客攻擊,因此,冷錢包在保存代幣方面更安全。
熱錢包適合頻繁交易,而冷錢包更適合長期存儲加密資產。
03 不要分享私鑰
每個加密貨幣錢包都有公鑰和私鑰。
私鑰用於驗證資產所有權和加密錢包,而公鑰則用於識別錢包和接收資金的公共地址。
一定不要向他人分享私鑰或密碼。分享私鑰或密碼,實際上就是讓別人有機會獲得自己的加密貨幣資產。請記住,聲譽良好的加密貨幣公司絕不會向用戶索要秘鑰來幫助用戶解決問題。
保護好私鑰才能掌控自己的幣。這就是 「not your keys, not your coins」這個俗語的由來。
04使用安全的網路
在進行任何交易時,請使用安全的互聯網連接,並避免使用公共Wi-Fi網路。即使訪問家庭網路,也可以使用VPN來提高安全性,使用VPN會更改IP地址和位置,它會將您上網時的通訊、數據、位置以及其他隱私信息進行保密,從而提高您交易的安全性。
05使用多個錢包分散資產
俗話說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因此您可以將資產分散到多個錢包中。使用一個錢包進行日常交易,將其餘的存放在單獨的錢包中,增強資產安全性,若發生意外也可以減輕賬戶的損失
06定期更改密碼
密碼尤為重要。
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美國四分之三的千禧一代在十多個設備、應用程序和其他社交媒體賬戶上使用相同的密碼。他還指出,大多數人在50多個不同的地方使用相同的密碼。
如果您的電子郵件地址已經被入侵,我們建議您更改關聯密碼,在思考密碼時,建議您選中包含多種類型的字元,例如:大小寫字母和符號來增強安全性。
定期更改密碼有助於提高資產安全性。如果您有多個錢包,選擇二次身份驗證(2FA)或多因素身份驗證(MFA),可以提高安全性。
07警惕釣魚活動
通過惡意廣告和電子郵件進行的網路詐騙在加密貨幣領域中十分常見,所以我們在進行加密貨幣交易時要小心,避免點擊任何可疑和未知的鏈接。
根據2021年1月12日發布的Atlas VPN報告,過去五年來攻擊次數總體呈下降趨勢,盡管2019年有133種針對各種區塊鏈平台,應用程序和令牌的協同攻擊,但到2020年,這一數字下降了8%。
加密貨幣行業不斷發展,我們也要學會採取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來保護我們資產的安全,這是至關重要的。
更多資訊歡迎關注公眾號:1TMine 算力平台。
⑺ 中國對加密貨幣的政策
法律分析:中國對加密貨幣的政策是完全禁止的。
法律依據:《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 第二條 第一款 金融機構、支付機構等會員單位要切實增強社會責任,不得用虛擬貨幣為產品和服務定價,不得承保與虛擬貨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虛擬貨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服務,包括但不限於:為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接受虛擬貨幣或將虛擬貨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開展虛擬貨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開展虛擬貨幣的儲存、託管、抵押等業務;發行與虛擬貨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將虛擬貨幣作為信託、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⑻ 這個時代,加密貨幣究竟何去何從
關於加密貨幣,很多業內人士對其的態度不一?
那麼加密貨幣的未來究竟在哪?
回想幣圈各位大佬的話語:
巴菲特談比特幣:持有比特幣像是處在一條長期漏水的船上。
幣安ceo:如果你想富有,抓住加密貨幣!
世界首富馬斯克:關於法幣和加密貨幣,我更傾向於後者!
俄羅斯監管機構:加密貨幣不能用於支付政策
Uber CEO:將在加密貨幣變得更加高效和環保時接受加密支付
lightspeed合夥人:比特幣是否會發展為主流數字貨幣仍有待觀察
印度財長西塔拉曼:政府稍後將決定是否禁止加密貨幣
俄羅斯央行行長:加密貨幣市場的發展對金融穩定構成了相當大的威脅
印度財政部長:印度現階段不會合法化或禁止加密貨幣
......
其實任何一種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雙刃劍本來就是這個世界所有事物的特徵!
關於加密貨幣各國的聲音不斷,但是的確需要相關法律法規來做到高強度監管!
我對其也有些許了解,歡迎大家來分享!
( 本文 不構成投資建議,消息都有依據可查,但是僅供參考,就當是講一個小故事就可以 )
⑼ 近年虛擬貨幣價格頻頻暴漲暴跌,加密貨幣市場還有未來嗎
嚴格來說,加密數字貨幣市場在經歷過一系列事件後很難再有太好的未來,畢竟市場對於加密數字貨幣的信心已經不足,人們也逐漸不再認可加密數字貨幣。再加上加密數字貨幣原有的風險,使得加密數字貨幣的市場前景十分堪憂。
綜上所述,加密數字貨幣很難再擁有一個比較好的未來,這是因為市場對加密數字貨幣的信心已經不足,並且人們也逐漸不再認可加密數字貨幣。
⑽ 香港證監會警告加密貨幣風險應該怎麼辦
9日,香港證監會網站消息稱,香港證監會先後致函七家位於香港或與香港有連系的加密貨幣交易所,警告它們不應在未領有牌照的情況下買賣屬於「證券」的加密貨幣。香港證監會亦致函七個ICO發行人。香港證監會會繼續監察市場並會在必要時採取執法行動。
ICO基本上是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初創企業進行的眾籌活動。ICO發行人一般會征詢律師、會計師及顧問等市場專業人士的意見,並在他們的協助下將所發售的加密貨幣建構為功能型代幣,藉此繞過《證券及期貨條例》的監管范圍和規避證監會的監管。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先生(Mr Ashley Alder)表示:「我們會繼續監察市場,並會在必要時採取執法行動。不過,我們亦促請市場專業人士妥善執行把關工作,以防止欺詐或可疑集資活動,並協助本會確保法例獲得遵守。」
過去有投資者向證監會投訴,指他們無法從在加密貨幣交易所開設的帳戶中提取法定貨幣或加密貨幣。部分投訴人指加密貨幣交易所挪用他們的資產或操縱市場,或指交易所平台發生技術故障令他們蒙受重大損失。有數宗針對ICO發行人的投訴指當中涉及無牌或欺詐活動。
證監會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女士表示:「投資者若未能全面了解加密貨幣及ICO的風險,或未有為可能蒙受重大損失作好心理准備,便不應作出投資。假如投資者將法定貨幣及加密貨幣存放在不受監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內,便應注意遭受黑客入侵及資產被挪用的風險。」
本會亦促請投資者在投資加密貨幣及ICO和使用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服務時,應注意有關價格大幅波動、遭黑客入侵及欺詐的風險正日漸增加。由於上述活動是在網上發生,受害人可能難以向加密貨幣交易所或騙徒採取追討任何損失的行動。
若加密貨幣交易所與香港並無任何連系,或並無就屬於「證券」的加密貨幣或「期貨合約」提供交易服務,證監會對這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及ICO發行人未必有監管權力。然而,一旦發現有欺詐之嫌,本會可將有關個案轉介警方調查。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