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市值最低的時候市值是多少
㈠ 蔚來汽車ipo估值是多少
事實上,有關蔚來汽車將赴美上市的消息傳來已久,版本眾多。最近的一次是在5月底,消息稱蔚來汽車已經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文件,預計融資20億美元。
截至目前,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未曾對外透露過有關IPO的信息,僅在8月5日深圳NIO House開業儀式上表示:「等到了公開上市的時候,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2017年12月,國外媒體最先曝出蔚來汽車計劃赴神旅雀美上市的消息,稱預計最快在2018年上市。消息人士透露,蔚來汽車考慮以3~4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美國業務中30%的股份,其在美國業務的全部估值超過10億美元。鎮棗
蔚來汽車2018年第二季度才有營收,第二季度營收為4599萬元,運營虧損為18.74億元,上一季度運營虧損14.63億元,上年同期運營虧損10.43億元。游早
㈡ 蔚來汽車市值多少億
蔚來汽車於2014年由李斌、馬化騰、劉強東多位著名企業家創立,當時該公司受到外界的關注,很多人認為未來一定很牛,蔚來也於2018年上市.但是,從上市到現在,汽車市場價格下跌,現在只剩下27.37億美元.下一位金投小編介紹汽車市場價格是多少億美元?
今後的市場價格是27.37億美元,根據可調查的數據,累計燃豎融資額超過443億元.也就是說,現在蔚來汽車的市場價格已經低於融資額,這是無數投資者不能接受的.
融資能力更強,也有信用透皮族大支的日子.資本決不是慈善,也不是為了實現創業者所謂的感情和理想,資本是為了賺錢.近年來穗褲一直虧損,僅去年就虧損114億元,市場對未來沒有信心,市場價格當然很低.
㈢ 為什麼特斯拉比蔚來賣的好
特斯拉比蔚來賣的好原因有:企業實力差距大、品牌影響力不同、性價比不同、續航能力不同。
1、企業實力差距大
蔚來市值為979億美金(截止至2021年1月12日),特斯拉市值為7689億美金(截止至2021年1月12日)。
——從企業實力來看,懸殊巨大,一個特斯拉可頂7個蔚來,但或許蔚來是個潛力股。
2、品牌影響力不同
特斯拉是第一個把新能源汽車帶入我們世界的品牌,說到電動車,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特斯拉,電動新能源就是它的標簽。相比之下,蔚來屬於新興品牌,在國內消費者心裡的認可度還比較低。
——對於品牌這方面,其實沒什麼可比性。
3、性價比不同
蔚來售價最低車型:ES6(SUV)——廠商指導價:35.80萬元,補貼後售價:35.36萬元。
特斯拉售價最低車型:國產Model 3(中型轎車)——廠商指導價:26.97萬元,補貼後售價:24.99萬元。
——雖然兩款車型並不是同一級別,但從價格來看,這個鮮為人知的特斯拉似乎在價格方面更感人。
4、續航能力不同
特斯拉Model 3的續航里程為460KM,而蔚來ES6運動版NEDC續航里程只有420KM,實際續航里程會更少。
——從續航能力方面來看,特斯拉比蔚來強。
特斯拉無論是做工技術還是性能操控都是非常出色的,處於行業頂端,這一點是蔚來ES6目前無法達到的高度。而產品拼的終究是技術,在電動化、智能化這條路上,蔚來需要向特斯拉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
(3)蔚來市值最低的時候市值是多少擴展閱讀
蔚來推出ET7
日前,蔚來發布了首款電動轎車ET7發布,整車購買52.6萬元,租賃電池方案39.8萬元,每個月租賃費1480元。搭載100kWh電池、NT2.0自動駕駛平台,支持換電技術。號稱提供達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
而更大的衛星是ET7未來還有1500 kWh電池版本,多線激光雷達,高清攝像頭和1016TOPS的算力。這些配置都是特斯拉望塵莫及的。
但是,蔚來ET7給出的是期貨,2022年才會交付,距離發布有一年的時間。
㈣ 全球汽車公司市值榜:蔚來第8、理想18、小鵬19
從這個榜單看,在汽車公司市值前25名中,中國品牌已經占據7席,他們分別是:
第4名比亞迪,市值645.4億美元
第8名蔚來汽車,市值483.6億美元
第10名上汽集團,市值439.2億美元
第16名吉利汽車,市值201.1億美元
第18名理想汽車,市值645.4億美元
第19名小鵬汽車,市值168.3億美元
第23名長安汽車,市值123.5億美元
第25名一汽集團,市值87億美元
造車新勢力真是牛!三個代表全部進了Top25。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蔚來小鵬理想一夜跌掉130億美元,華爾街為何不認銷量創新高
北京時間12月2日,造車新勢力的蔚來、小鵬、理想和威馬,都相繼公布了11月的銷量數據:蔚來以5291輛依舊榮膺銷量一哥,理想以4646輛屈居第二,小鵬以4224輛緊跟其後,威馬銷量則為3018輛。
蔚來在形容11月銷量,用詞是「繼10月後再超五千,交付量連續4個月創月度新高,連續8個月同比翻番」;理想的用詞是「創單月交付量新高」;小鵬用詞是「突破4000,P7成新勢力最快交付破萬車型,11月同比增長342%」;威馬則是「同比激增174.6%,環比九連增」。
看官方描述都是形勢一片大好,但在美股上市的蔚來、小鵬和理想,在美股大盤集體創新高、特斯拉接近歷史新高的大環境下,在11月銷量公布暴漲的利好下,卻集體出現了超過10%的暴跌。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日收盤,小鵬跌10.89%、蔚來跌10.23%、理想跌3.14%(開盤一度暴漲超過10%)。
在中國市場,大眾的純電動車型ID.4、ID.4X等車型也將上市,但,和歐洲不同的,中國消費者可能被新勢力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選擇水準,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會選擇傳統車企的純電動車型了。
對新勢力而言,更大的壓力來自傳統車企和科技公司的合作、合資,包括了長安和華為合作的高端品牌、上汽和阿里合資的「智己汽車」,這些車型都將在2021年量產上市。
相比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集成商的造車模式,傳統車企和科技公司合作的車型,或許能夠在底層技術上有突破,特別是華為和長安的合作,以華為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能力,是值得期待的,這也是給造車新勢力最大的壓力。
還是那個觀點,蔚來、小鵬、理想和威馬,都手握200億左右的現金儲備,能不能在未來三年內砸出核心技術壁壘,將會事關生死。三年後,華為造車的可能性太大了。前不久,華為發的不造車文件,有效期是「三年」。
最後:這一跌是跌出黃金坑,還是下跌的開始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車主抄底賺800萬,蔚來市值飆進國產前五!美團王興也進場搶錢!
抄底蔚來的機會沒了,但『理想』可以再看看。
昨日(7月10日),蔚來中國與中國建設銀行安徽省分行等六家銀行舉行了蔚來中國銀企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這六家銀行將向蔚來中國提供104億元人民幣綜合授信,以支持蔚來中國業務的運營與發展。
理想ONE內飾(來源:理想汽車)
在2022年前後,實現相當於L3級別的導航自動駕駛——NOA。在2023年,該公司所推出的全新車型X01,標配支持L4級別自動駕駛能力的硬體系統。在2024年左右,將L4級別的自動駕駛能力OTA到量產車上。
理想汽車公司的注冊名為車和家,李想解釋到這樣取名的原因,他認為:在未來,汽車就是一個移動空間,像家一樣。
在理想汽車的規劃中,在5年之內,如果你擁有一輛理想品牌的智能電動車,就意味著在95%以上的時間里,車輛可以實現自動駕駛。
寫在最後
最近網上有個段子特別火:特斯拉股價超過豐田,成為全球第一車企,說明投資者看好特斯拉的技術和市場前景。馬斯克提出未來要在中國研發無人駕駛技術,隨著5G技術的加持,人類開車徹底解放雙手雙腳,並不存在醉駕的風險。
所以,我們建議——重倉茅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蔚來汽車市值是多少,
市值483.6億美元。
蔚來汽車是一個有中國人創立的中國汽車品牌。
2014年11月,蔚來由李斌、劉強東、李想、騰訊、高瓴資本、順為資本等深刻理解用戶的頂尖互聯網企業與企業家聯合發起創立,並獲得淡馬錫、網路資本、紅杉、厚朴、聯想集團、華平、TPG、GIC、IDG、愉悅資本等數十家知名機構投資。
2015年,蔚來車隊獲得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錦標賽歷史上首個車手總冠軍。2016年,蔚來發布全球最快電動汽車之一的EP9,創造了紐博格林北環等國際知名賽道最快圈速紀錄以及最快無人駕駛時速世界紀錄。
旗下汽車蔚來ES8
蔚來ES8是蔚來量產車,其中「E」代表「電動」,「S」代表「SUV」,「8」代表性能等級。ES8定位於快速增長的7座SUV市場,面向一二線城市的新生代核心家庭。截至2019年12月31日,蔚來ES8累計交付20,480輛。 智能電動旗艦SUV ES8煥新登場。
全新ES8搭載160千瓦永磁電機和240千瓦感應電機智能四驅系統,提供544馬力,725牛·米的強勁動力,兼顧長續航和高性能。搭載100千瓦時液冷恆溫電池包後,全新ES8 NEDC續航達580公里,續航能力全面提升。
㈧ 年虧144億,蔚來暴跌
昨晚,蔚來汽車對外發布2022年度財報,年度虧損144.37億元,是有紀錄以來最高年度虧損。由於業績不及預期,蔚來美股隔夜大跌5.96%,而港股收跌13.17%,報收69.2港元,創上市以來股價新低。
這些年,蔚小理熬過了生死難關,換來的也只是一場難度更高的游戲入場券,而隨著新能源產業的漸趨成熟,市場留給企業的時間可能不多了。在蔚小理三家企業中,理想是最有希望率先實現盈利的,而蔚來對於未來市場的投資十分巨大,包括新品牌、換電站基礎設施等,研發和營銷的支出頭目並不小,面臨較大的盈利壓力。
最新股價顯示,蔚來美股市值為145.91億美元,小鵬為75.91億美元,而理想為239.44億美元。港股也是如此,目前蔚來總市值為1171.07億港元,小鵬為616.85億港元,而理想汽車為2037.67億港元。在蔚小理三家新勢力企業中,理想的市值已經領先於蔚來、小鵬,是蔚來和小鵬的總和。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行業關注,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㈨ 蔚來成就的「合肥效應」,不必太神化
在中國的城市中,合肥是不太有存在感的那一個。
沒有成都的安逸,沒有重慶的熱辣,沒有上海的洋氣,沒有北京的 歷史 感。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合肥沒啥知名景點,甚至不值得專門去 旅遊 一次。
但現在,合肥有了一張新的城市名片:蔚來。
而合肥國資在蔚來最低谷時抄底的故事,也被坊間津津樂道,市面上出現了很多關於「合肥投資侍塌桐神話」的報道。
但行業從業者也建議,「不要神化合肥老坦」。有人就認為,當時合肥的 汽車 工業亟需轉型,因此與蔚來是相互需要。機緣巧合之下,二者相互成就。
而要論新能源車造車實力,上海仍然是全國第一,接下來是深圳,再下來才是合肥等城市。
在一眾造車城市中,合肥是成果顯著的那一個,但接下來的競爭會越發激烈。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1、 贏家合肥
雖然很多新能源車企布局全國,但人們往往會將一家車企,作為一個城市的名片。
上海有特斯拉、威馬和上汽乘用車,深圳有比亞迪,廣州有小鵬,常州有理想,杭州有吉利,柳州有神車五菱宏光……
而一說蔚來,人們就會想到合肥。蔚來,已經成了中部城市合肥的一張響當當的名片。
合肥的戰績確實很難讓人不眼紅——2019年,合肥國資在蔚來最低谷時「抄底」,70億投資如今膨脹成了1000多億。
投資新能源車在內的新興產業,對合肥有什麼好處?
最近發布的兩個數據可以說明這一點。
第一個,是商務部的去年國家級經開區區域綜合發展考核評價結果。
結果顯示,全中國有218個國家級經開區,合肥經開區衫孝排第11位,是中西部的首位,比上一年躥了兩位。
而蔚來、江淮大眾、國軒高科,都在經開區。
另一個,是2020年,合肥實現GDP10045.72億元,同比增長4.3%,邁入「萬億俱樂部」。在中國600多個城市中,這個成績排第20。
此前三年,合肥在全國GDP排行榜上的位置,分別是:第25位、第26位、第21位。
在這個排行榜上,合肥甚至超過了以製造業聞名的東莞。
2019年,東莞還排在第19位,GDP比合肥高73億。
到2020年,東莞掉到了第24位,合肥GDP反超東莞395億。
合肥為什麼能超越老牌工業重鎮東莞?秘密,或許就在產業結構中。
合肥的產業比較新,東莞的產業則比較傳統。
在合肥發展迅速的,是 汽車 及零部件、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產業。
而東莞的五大支柱產業,相對「古老」得多:電子信息製造業、電氣機械及設備製造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食品飲料加工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
從數字上來看,合肥的工業增長速度,明顯比東莞的快。
「合肥發布」曾稱,2020年前三季度,蔚來交付車輛數超過去年全年。「2020年前三季度,合肥全市 汽車 及零部件產業增長16.9%,上拉全市工業增長1.1個百分點。」
2020年全年,合肥的 汽車 及零部件、平板顯示及電子信息、光伏及新能源產業,分別增長25.1%、25.9%和29.4%。
因此,合肥這一年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這個數字,比全國水平高5.5個百分點。
而在這一年,東莞的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了1.1個百分點,其中五大支柱產業增加值下降了2.1%。
正是因為這些數字,在全國GDP排行榜上,東莞的排名被合肥超過。
在GDP排名方面,千萬不要小看地方政府的「攀比心」。
原因是,武漢市領導說,東風的神龍公司在成都投產了新車,直接導致了武漢排名被成都反超。
得新興產業者得天下,對地方政府來說,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曾經,中西部城市被認為只能承接沿海城市轉移的產業,但誰說它們不能彎道超車?
2008年引進京東方,2017年成立長鑫,2020年引進蔚來……現在,合肥喊出了口號:加速打造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高地。
若干年前,人們會覺得合肥是在吹牛。如今,大家都信了。
2、 是合肥需要蔚來,還是蔚來需要合肥?
現在,合肥被網友戲稱為「霸都」。但一度,合肥被戲稱為「全國最大縣城」。
十年前的合肥是什麼樣子?
文旅操盤手「大秦筆記」回憶,十年前自己路過合肥,覺得合肥是中部最落後的城市:
「樓矮、路窄,街邊小販多,行人隨意過,喇叭聲、爭吵聲交織在一起,燥、吵、鬧。」
2011年,合肥市區的市民月最低工資標準是1010元。那一年,合肥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剛剛超過全國水平。
到上海和南京都不遠,沒有區位優勢,沒有政策優勢……合肥的地位被認為有些尷尬。
但合肥的工業基礎早就打下。從2005年確定「工業立市」方針後,合肥逐漸成為國內家電製造重鎮。合肥又引進京東方,布局液晶面板產業;與半導體產業龍頭兆易創新成立合肥長鑫,生產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一大批面板和半導體的上下游企業隨之而來。
在 汽車 產業方面,安徽早就有了江淮、安凱、奇瑞等品牌,江淮和安凱就在合肥。合肥可以說是老牌 汽車 工業基地。
合肥也是最早開始試水新能源車的城市之一。12年前,合肥加入了新能源 汽車 「十城千輛」工程。現在,合肥已經有江淮、長安和吉利等新能源車項目,以及國軒高科、華霆動力等上下游企業。
2019年,合肥迎來了蔚來。當時,蔚來正岌岌可危。
「是合肥需要蔚來,還是蔚來需要合肥?我覺得是相互需要。」熟悉 汽車 行業的從業者董明告訴略大參考。
對蔚來而言,除了融資需求外,新能源 汽車 要落地一個城市、迅速投產,需要當地已經有深厚的傳統 汽車 製造業積淀,以及完善的產業鏈條。造車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非平地起高樓。
北京、上海、珠海、南京、廣州、武漢和合肥等,都是這樣的城市。
「蔚來最早找的是江淮代工,小鵬最早找的是鄭州海馬代工。」董明稱。
雷帝網創始人雷建平在一次演講中透露,蔚來曾經與武漢光谷洽談得非常愉快,項目快要落定的時候,武漢層面出手干預,希望蔚來落戶到武漢經濟開發區。遺憾的是,當時武漢經濟開發區的領導們思維保守,未能抓住機會。
雷建平說,這件事,讓光谷的領導們遺憾了很久。
「不要神化合肥。」董明指出,如果對全國各大城市新能源車的電池、電機、電控實力進行排名,深圳應該是第一,上海第二,接下來才是合肥和其他城市。
這是因為,深圳車企的電子化水平高,有比亞迪這樣既生產整車,又生產電池的龍頭企業。此外,深圳還有眾多互聯網企業,因此 汽車 的智能化、車聯網化程度也高。
而上海的造車基礎雄厚,有上汽、大眾、通用,還有明星企業特斯拉。
「合肥雖然是老牌的 汽車 工業基地,但江淮和安徽品牌奇瑞的發展遲緩,所以合肥的轉型訴求是最強烈的——當時,當地沒有合資品牌, 汽車 工業在衰落,不轉型就廢掉了。」董明認為,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合肥才更有動力和大眾合作生產新能源車,也更有動力投資蔚來。
3、 誰是下一個合肥?
新能源造車,已經從前幾年的PPT造車,變成了實打實的新風口。
與以往的其他任何風口都不同的是,這是一場需要地方政府深度參與的戰役。
1月初,合肥與零跑 汽車 達成戰略合作,總部在杭州的零跑,將在合肥建立第二工廠。
早就布局新能源車領域的珠海,最近也非常積極。1月底,一則消息傳出,引爆媒體:珠海國資擬向賈躍亭的FF投資20億元。
珠海也借鑒了上海對賭特斯拉、合肥對賭蔚來的經驗,與FF設定了對賭條件。
「誰又能確定FF不會成為下一個蔚來呢?」有媒體感慨。
從某種角度來看,合肥之所以受到各界關注,與蔚來在資本市場的亮眼表現不無關系。
新能源 汽車 產業還處於早期,上市企業不多,因此,蔚來、理想、小鵬和特斯拉,就成了資本的寵兒。
蔚來股價最低時,一度跌至1.19美元。而今,蔚來的股價已經漲到了接近58美元,漲幅超過48倍。如果當時買了20萬元蔚來股票,現在就幾乎可以財富自由了。
目前,特斯拉市值已超過8000億美元,蔚來、理想和小鵬的市值分別為903億、275億和375億美元。
但這一情況即將被改變。
一個原因,是野心勃勃的跨界玩家和傳統車企,正在對造車新勢力形成狙擊之勢。
去年全年,全中國賣出了2531.1萬輛車,其中新能源車只佔5.4%。
這個市場仍然是傳統 汽車 的天下。
在新能源車和智能 汽車 領域,它們早已有了相當積累,只是囿於賽道太多,還沒有全力投入。
在中國市場,今年3月,大眾的純電動車ID.4就將交付。
「隨著ID.4的推出,大眾將成為全球電動 汽車 市場的領導者。」大眾方面稱。
而那些跨界玩家,比如谷歌、蘋果、華為和恆大,也各有優勢。比如蘋果有出色的軟體系統和自動駕駛技術,華為有世界領先的信息通信技術。
「賣房送車行不行?如果恆大每賣出一套房子就送一輛車,一年送出去10萬輛車,瞬間就能碾壓很多新能源車企。」董明說,跨圈營銷,也是造車新勢力很難做到的。
接下來,造車新勢力將面臨更為嚴峻的考驗。它們背後的地方政府,也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另一個原因,是上市的新能源車企會越來越多,標的不再稀缺。
目前,威馬 汽車 已經完成了上市輔導,今年年初將在科創板上市。威馬的總部在上海。
而在科創板排隊等待的,還有哪吒 汽車 和吉利 汽車 。哪吒 汽車 總部在浙江桐鄉,吉利 汽車 總部在杭州。
在可見的將來,還會有更多新能源車企上市。屆時,市場的關注度會被分散,蔚來和合肥的明星效應也會因此減退。
需要指出的是,合肥的成功,是天時地利的結果。但投資未必就有回報,追風口都有風險。
2月1日,南京拜騰 汽車 關聯公司南京知行再成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過117萬元。
根據中國《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到2025年,新能源車銷售佔比才能達到20%。
也就是說,如果中國一年賣出2500萬輛車,到2025年,新能源車能賣出500萬輛。
但據 汽車 媒體統計,中國至少有23個新 汽車 工廠正式投產或啟動建設,年產能為499萬輛,這些工廠里的絕大多數,將在2021年底或2022年竣工投產。
這其中的過剩產能如何消化?
燒錢的新能源車企業,可能成為一個城市的財政黑洞。
但無論如何,那些傳統 汽車 工業布局比較完善的城市,在這一輪轟轟烈烈的造車大戰中,勝出的概率更大,翻車的風險更低。
「在我看來,重慶、長春、南京、杭州、廣州和武漢,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合肥。」董明說。
㈩ 蔚來2019虧損114億 李斌:年底實現兩位數毛利率
對於造車新勢力企業而言,動輒虧損上百億的現象是「家常便飯」。不過,隨著企業的不斷成熟,虧損也會逐漸減小,實現盈利也只是時間問題,只是這個時間或許有點長。
從「教父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特斯拉來看,從2003成立至今,仍然遊走在「持續盈利」的邊緣;而被業界認為最有希望比肩特斯拉的新勢力車企蔚來汽車,也已走過6個春秋,但是根據其最新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業績報告來看,2019年仍然虧損了114億元。
不得不承認,虧損是有慣性的,不過這個慣性的作用力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小。畢竟,相比2018年虧損233.28億元而言,蔚來2019年虧損還是減少了100多億。
寫在最後:毛利率轉正的同時,蔚來的虧損也會相應地有所收窄。電話會上,李斌透露,盡管第一季度面臨疫情帶來的巨大壓力,但是第一季度的虧損仍有望比2019年第四季度下降35%。此外,當被問及蔚來銷量達到多少時毛利率可為兩位數時,李斌透露出這樣一個信息點,即「每個月4000輛是比較經濟的點,在今年往後有機會達到這個數量。」這是否意味著,待蔚來實現年銷4.8萬輛之後,毛利率就可實現兩位數。而待毛利率為兩位數之後,也就意味著看到了盈利的曙光?
這一切只能交給時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