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互換中如何看優劣
㈠ 什麼是貨幣互換比較收益的原理,舉例說明
同意相互定期支付一系列不同貨幣的本金與利息。它與利率互換的概念較相似,貨幣互換不同的是互換雙方所支付的幣種不同,有本金的交換。
同樣也可將利率互換比喻成特殊的貨幣互換,只是互換雙方的貨幣是相同的。由於本金相同可互相抵消,貨幣互換所以利率互換就沒有本金交換了。
假設,甲企業在市場上籌集到5年期固定利率、每年付息一次的10萬德國馬克貸款。乙企業在市場籌集到5年期浮動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等值於10萬德國馬克的美元貸款。
貨幣互換由於甲企業的營運收入是美元,乙企業的營運收入是德國馬克,雙方為了避免匯率風險,貨幣互換由銀行作為中間人,達成互換債務協議。
甲企業根據乙企業借到的浮動利率貸款條件,到期時向乙企業支付美元本息,乙企業根據甲企業借到的固定利率貸款條件,到期時甲企業支付德國馬克本息。
(1)貨幣互換中如何看優劣擴展閱讀:
在期初本金交換時,通常使用即期匯率,而在期末交換本金時,則使用遠期匯率。遠期匯率是根據利率平價理論,計算出兩種貨幣的利差,用升水或貼水表示,與即期匯率相加減,得出遠期匯率。
流行的另一種貨幣互換報價方式是:本金互換採用即期匯率,而不採用遠期匯率。貨幣互換的利息交換則參考交叉貨幣利率互換報價。
與利率互換不同,貨幣互換交換本金,貨幣互換可以看成是不同幣種債券的組合,然後再加上一個外匯市場交易。
㈡ 貨幣互換的具體過程是怎樣的
貨幣互換交易有三個基本步驟:
識別現存的現金流量。互換交易的宗旨是轉換風險,因此首要的是准確界定已存在的風險;
匹配現有頭寸。只有明了現有頭寸地位,才可能進行第二步來匹配現有頭寸;
創造所需的現金流量。與現有頭寸配對並創造所需的現金流量是互換交易本身,識別現有頭寸不屬於互換交易,而是保值過程的一部分。
貨幣互換交易,又是可以稱作是貨幣掉期,主要是指兩筆相同的金額、期限和計算利率方法,但是貨幣卻是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進行調換,同時也是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
㈢ 什麼是貨幣互換協議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的來說,貨幣互換協議就是兩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簽訂一個協議,約定在某個時間內,以某種匯率可以換取多少數量的貨幣。貨幣互換協議一般包括:時間、匯率、數量、貨幣種類。
在貨幣互換中,互換雙方彼此不進行借貸,而是通過協議將貨幣賣給對方,並承諾在未來固定日期換回該貨幣。
(3)貨幣互換中如何看優劣擴展閱讀:
功能:
(1)套利。通過貨幣互換得到直接投資不能得到的所需級別、收益率的資產,或是得到比直接融資的成本較低的資金。
(2)資產、負債管理。與利率互換不同,貨幣互換主要是對資產和負債的幣種進行搭配。
(3)對貨幣暴露保值。隨著經濟日益全球化,許多經濟活動開始向全世界擴展。公司的資產和負債開始以多種貨幣計價,貨幣互換可用來使與這些貨幣相關的匯率風險最小化,對現存資產或負債的匯率風險保值,鎖定收益或成本。
(4)規避外幣管制。現有許多國家實行外匯管制,使從這些國家匯回或向這些國家公司內部貸款的成本很高甚至是不可能的。通過貨幣互換可解決此問題。
㈣ 貨幣置換,這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呢
貨幣置換是指兩種相同金額、相同期限、相同利率計算方法,但幣種不同的債務資金互換,以及不同利率的貨幣互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一個交換的債務在相同的貨幣,而貨幣互換是一種交換以不同貨幣計價的債務。貨幣互換貨幣中的兩方及其各自的債務對債務關系不會改變。初始互換匯率按約定的即期匯率計算。互換的目的是降低融資成本,防止匯率波動風險帶來的損失。與利率互換一樣,貨幣互換的條款包括質量差價和相反的籌資意願,以及針對貨幣風險的保護。
貨幣互換報價的一般做法是,即期匯率通常用於初始本金匯率,遠期匯率用於最終本金匯率,遠期匯率是根據利率平價理論計算的。它表示為溢價或折扣。遠期匯率是通過增加或減少即期匯率得到的。另一種比較流行的貨幣掉期報價方式是對本金掉期採用即期利率,而不是遠期利率。貨幣掉期利率掉期是指交叉貨幣利率掉期報價。
㈤ 比較遠期外匯合約、外匯期貨合約、期權合約、貨幣互換這四種套期保值方法在交易風險管理中的利弊。
首先解釋下你說的四個概念:
遠期外匯合約()又稱期匯交易,是指買賣外匯雙方先簽訂合同,規定買賣外匯的數量、匯率和未來交割外匯的時間,到了規定的交割日期雙方再按合同規定辦理貨幣收付的外匯交易。
外匯期貨合約是一種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的法律契約。該合約規定交易雙方各自支付一定的保證金和傭金,並按照交易幣種、數量、交割月份與地點等買賣一定數量的外匯。在實踐中,交易雙方很少進行實際貨幣的交割,而是在到期前作反向操作使原有合約對沖掉。
外匯期權(foreignexchangeoptions)也稱為貨幣期權,指合約購買方在向出售方支付一定期權費後,所獲得的在未來約定日期或一定時間內,按照規定匯率買進或者賣出一定數量外匯資產的選擇權。外匯期權是期權的一種,相對於股票期權、指數期權等其他種類的期權來說,外匯期權買賣的是外匯,即期權買方在向期權賣方支付相應期權費後獲得一項權利,即期權買方在支付一定數額的期權費後,有權在約定的到期日按照雙方事先約定的協定匯率和金額同期權賣方買賣約定的貨幣,同時權利的買方也有權不執行上述買賣合約。
貨幣互換(又稱貨幣掉期)是指兩筆金額相同、期限相同、計算利率方法相同,但貨幣不同的債務資金之間的調換,同時也進行不同利息額的貨幣調換。簡單來說,利率互換是相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而貨幣互換則是不同貨幣債務間的調換。貨幣互換雙方互換的是貨幣,它們之間各自的債權債務關系並沒有改變。初次互換的匯率以協定的即期匯率計算。貨幣互換的目的在於降低籌資成本及防止匯率變動風險造成的損失。貨幣互換的條件與利率互換一樣,包括存在品質加碼差異與相反的籌資意願,此外,還包括對匯率風險的防範。
這四類外匯工具起到的作用類似,但適用的對象不一樣而已,而不是因為各自的利弊而又選擇的區別。遠期外匯合約和貨幣互換適合國際政府,銀行,企業之間的規避匯率波動對利益的影響,而外匯期貨和期權則是投資機構使用的工具,當然現在都會結合使用,無論哪一種方式,最終的結果只能有一方有利。如果還不明白再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