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百度市值什麼時候才能突破千億

百度市值什麼時候才能突破千億

發布時間: 2023-05-15 23:23:08

Ⅰ 百度市值大概多少

截至2020年10月30日,網路市值是790.65億。

網路(納斯達克:BIDU),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1999年底,身在美國矽谷的李彥宏看到了中國互聯網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務的巨大發展潛力,抱著技術改變世界的夢想,他毅然辭掉矽谷的高薪工作,攜搜索引擎專利技術,於 2000年1月1日在中關村創建了網路公司。

(1)百度市值什麼時候才能突破千億擴展閱讀

2005年,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創造了中國概念股的美國神話,首日股價漲幅達354%。

2006年,網路上線,成為全球最大中文網路全書。

2007年,網路首頁從「網路搜索」改為「網路一下」。

2009年,推出 「框計算」技術理念正式遷入新辦公和研發大樓「網路大廈」,開啟嶄新夢想。

2015年,網路十五周年,李彥宏發表演講:始終相信技術的力量。

2016年,網路大腦AI平台正式發布。

2018年,網路2018年營業收入正式突破1000億元。

Ⅱ 百度大漲6%,市值突破1千億美元,這是否說明了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正確的發力點——人工智慧(智能電動汽車),這也說明方向比努力重要
網路做了自己的短視頻網站——愛奇藝,如今愛奇藝已經在美股上市,如今市值是200億美元,而本周才上市的快速市值已經高達1.57萬億港元,大概是2000億美元,是愛奇藝的10倍,更是成為了市值僅次於阿里、騰訊、美團和拼多多的第五大互聯網企業。
網路首先想到的是花費19億美元的巨資收購了91助手,因為這是當時應用分發的第一大入口,網路以為掌握了分發渠道就掌握了移動終端流量,這是戰略性的誤判,手機應用APP才是用戶最終的選擇,渠道僅僅是渠道而已,就好比PC互聯網時代的迅雷下載,僅僅只是一個下載的工具而已。用戶真正願做吵讓意花費巨量時間形成依賴的是最終的APP
網路選擇造車後,股價不斷上漲,現在更是創下歷史新高,網路只要在這個領域深耕下去,那麼未來可期,任何一個產業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對企業來說要想延長自己的生命周期,那麼必須培育新的產業,企業是依靠產業存活的,但是新的產業是要和自己原有的業務、技術等有協同效應的。網路在人工智慧領域打下的堅實基礎,需要一個前景廣闊的應用領域和場景,而智能電動汽車就是最好的方向之一。
全球主要國家都給出了碳中和的時間點,未來汽車產業從燃油發展到電動是必然的趨勢,而且汽車加上人工智慧之後就不僅僅是一個代步純局的工具,能夠作為另一個終端,就好比目前我們的手機,擁有的功能不僅僅是通話,而是能夠衍生更多的功碰桐能。
網路最終會發展成什麼樣,值得拭目以待,但是網路的歷史也告訴我們:方向比努力重要。

Ⅲ 百度市值多少

網路市值:539.99億美元(美股)

更新時間:2020/12/10 16:00:00(美東時間)

【市值 = 每股股價 x 總股本】

公司名稱:網路

所屬市場:NASDAQ

公司概況:網路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於2000年1月18日依據開曼群島法律注冊成立。

網路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以及最大的中文網站。

公司致力於為用戶提供「簡單,可依賴」的互聯網搜索產品及服務,其中包括:以網路搜索為主的功能性搜索,以貼吧為主的社區搜索,針對各區域、行業所需的垂直搜索,Mp3搜索,以及門戶頻道、IM等,全面覆蓋了中文網路世界所有的搜索需求。

在面對用戶的搜索產品不斷豐富的同時,網路還創新性地推出了基於搜索的營銷推廣服務,並成為最受企業青睞的互聯網營銷推廣平台。

網路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互聯網綜合服務公司,更是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平台型公司。

(3)百度市值什麼時候才能突破千億擴展閱讀

2000年1月1日創立於中關村,公司創始人李彥宏擁有「超鏈分析」技術專利,也使中國成為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之外,全球僅有的4個擁有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國家之一。

作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網路每天響應來自10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億次搜索請求,是網民獲取中文信息的最主要入口。

網路以「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為使命,不斷堅持技術創新,致力於「成為最懂用戶,並能幫助人們成長的全球頂級高科技公司」。

網路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互聯網綜合服務公司。

在AI驅動下,網路的移動生態是中國最大的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的移動生態,以百家號、智能小程序和託管頁為主要支柱。

2019年網路用戶規模突破10億。

網路App日活躍用戶2億,信息流位居中國第一。

百家號創作者達到260萬。

網路智能小程序是國內唯一完全開源的小程序平台,月活用戶規模破3.16億。

網路知道、網路、網路文庫等六大知識類產品累計生產超10億條高質量內容,構建了中國最大的知識內容體系。

Ⅳ 百度人事變動為何市值蒸發470億

陸奇最終還是要走了,留下了一個副董事長的「虛職」。盡管,在今年4月對於「陸奇要離職」的傳言,網路當時回應是:「假的,有人瞎傳黑我們。」

5月18日晚間,網路宣布,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由於個人和家庭原因,無法繼續全職在北京工作,將從7月起不再擔任上述職務,但仍將繼續擔任集團公司副董事長。這距離去年1月17日陸奇加入網路僅有1年半的時間。

在陸奇入職網路的第二天,李彥宏曾對媒體表態,「基本所有的業務都放陸奇這,我未來更多的精力花在公司的戰略、文化的塑造、人才培養和吸引上。」

當時媒體的解讀稱,陸奇之於李彥宏,如同逍遙子張勇之於馬雲,劉熾平之於馬化騰,充當了「左膀右臂」的角色。在網路歷史上,李彥宏從來沒有賦予任何一個人如此高的權力。

據報道,陸奇就任後,立即大刀闊斧開啟了三項變革——一是戰略,他為網路確立了「夯實移動基礎、決戰AI時代」的戰略基礎,把一度搖擺在O2O的網路拽了回來;二是組織,網路醫療、網路外賣消失,網路金融分拆,網路國際即將分拆;第三個的重點是價值觀。

從結果上來看,陸奇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網路在經歷了2016年下半年連續兩個季度營收下滑後,2017年四個季度同比增長6.8%、14.3%、29%和29%,2018年Q1同比增長31%。

據36氪,在網路內部,有很多關於陸奇的傳言。比如他工作起來像台機器,每天只睡4個小時,兩點一線在公司和長期下榻的酒店間穿梭。又比如他做事親力親為,非常細致,甚至重新設計了全公司的周報風格,統一好第一段寫什麼,第二段寫什麼。他也會回復基層員工直接發給他討論問題的郵件。

李彥宏在公開場合也對陸奇不吝贊美,在今年一月的一次采訪中,李彥宏這樣描述陸奇:

「我覺得最好的經理人就是不像經理人的經理人,他(陸奇)真的是不把自己當做一個職業經理人來看待,而是把這個公司當做他的事業,當做他自己的一個Baby來看待,那麼他就會有可能會做的更好。」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1

Ⅳ 傳奇職業經理人陸奇離任:百度失去百億市值只是故事的開始

很長時間以後,也許人們都會記起此次陸奇離任網路事件。

盡管已經快一周了,但離任事件仍熱度不減持續發酵,因為它創造了兩項奇跡:史上最貴離職和史無前例的「傳謠式」公關。

陸奇「因個人和家庭原因」離任網路CEO,網路市值跌跌不休,跌幅逾15%,一舉蒸發900億。瑞士信貸集團也迅速降低了網路股票的評級。

資本市場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對陸奇個人的認可以及對未來網路的信心不足。估計在很長一段時間,難以有人再打破陸奇的紀錄。

更讓人震驚的是,面對如此巨大的離職海嘯,網路作為世界矚目的千億級公司上演的竟然是一場教科書般慘案的「傳謠式」公關!

用鐵一般的事實再次向公眾表明,千億級別的網路,其PR連一千塊都值不到。一舉甩脫了網路PR只有小學水平的帽子,證明了自己只有幼稚園水平。

試圖澄清陸奇與向海龍「宮斗」出走的傳聞,卻直接將公眾帶入了「正宮斗小三」的八卦戲碼,聞所未聞的將謠言原封不動的呈現在公眾面前,然後大聲告訴公眾:都是假的!

此前完全不知道謠言是什麼的吃瓜群眾瘋狂加入八卦偵探團,全民尋找謠言中暗藏的蛛絲馬跡。

自負的李彥宏一副清者自清的姿態,讓所有公關人驚掉了下巴。

每個企業公關人都清楚,若沒有最高領導人授意,沒有任何人會將這樣的聲明發表出來。

這也證明,在成百上千的危機公關方案中,自負的李彥宏本人最認可的就是這種做法。

1.十里長街送陸奇

如果說陸奇離任當天股票重挫9%是對陸奇本人的認可,那麼接下來連續2天下跌近6%,就是資本市場對李彥宏作為真·漢子最大的不滿。

戰略上出現再度搖擺,或將重回老路,戰術上隨意任性,讓公眾失去信心。

李彥宏每年必會出席自家公司的兩大活動,一個是網路聯盟峰會,一個是網路世界大會,今年也首次缺席峰會,據說正忙於「安撫情緒」。

公眾除了說一句夠爺們之外,不得不說一句:夠任性夠隨意也夠瘋狂。

或許這一切早在一年多以前陸奇讓人意外的選擇了牽手網路時,就被同為傳奇職業經理人的打工皇帝唐駿所預見。

當年唐駿所發表的致陸奇的公開信幾乎明確暗示:陸奇的離任終將到來。人們能夠猜想的,只不過是離任的時間罷了。

但是,唐駿沒有預料到的部分或許更加值得人回味:陸奇的離任不僅引發了互聯網行業的集體唏噓與扼腕,在其他行業也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幾乎出現「十里長街送陸奇」的奇觀。

2.上帝選中的男人,書寫的都是傳奇

陸奇被稱為上帝選中的男人。這句話並不誇張。

在入主網路之前,他就已經是 「華人科學家的高峰」,「矽谷華人傳奇」。

在離開矽谷時,比爾蓋茨曾極力挽留,同事們以跟他共事為榮,送別他的同事紛紛穿上「我們曾跟陸奇共事過,你呢?」字樣的T恤。

他的履歷一直都是創造奇跡的過程:

1998年,加入雅虎公司,帶領團隊做出了雅虎的第一個搜索引擎。

2007年晉升為雅虎執行副總裁,2008年8月離開雅虎。

雅虎十年,陸奇的刻苦成了傳說。

每天凌晨3點起床後查收郵件,晨跑4英里,5點到6點到達辦公室,思索今天應該乾的事情。隨後就是展開工作,一直在辦公室扎到晚上10點,睡覺。

工作狂人陸奇收獲了美國碼農們的崇拜。

2009年1月,陸奇正式加盟微軟任網路服務集團總裁。

2013年出任微軟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

彼時,微軟這家老牌科技公司已不再有最初的活力,正陷入封閉、僵化、落伍,被人諷刺靠賣軟體為生。彭博社發表文章問:「陸奇是微軟搜索引擎的救世主嗎?」

他沒有讓微軟失望。開發了必應搜索引擎(http://bing.com)以此來對抗谷歌。領導了包括Microsoft Office、Office365、SharePoint、Exchange、Yammer、Lync、Skype、Bing搜索、Bing應用、MSN及廣告平台在內的多項業務。

谷歌搜索部門工程副總裁尤迪·曼伯爾評價:「陸奇是我們最好的競爭對手。」雖然微軟執行副總裁一職已是大陸華人在全球科技公司總部所任職位的最高級別,但陸奇深受兩任微軟CEO倚重,並一度被傳是新任CEO人選。2016年「因身體原因」從微軟離職。

2017年1月17日,出任網路集團總裁和首席運營官,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網路17年的創業之路上,除李彥宏之外唯一一個擁有如此權力的人。

3.臨危救主,距離將網路帶入「偉大」只有一步之遙

陸奇入主時的網路,已深陷泥潭3年多,加之魏則西事件、血友病吧的暴擊,來自官方的查封的強勢補刀,再加上民間對網路現金奶牛業務競價排名的聲討達到鼎沸,市值滑落一度與京東貼近,幾乎從BAT中掉隊。

一年多時間,網路險些就完成了脫胎換骨的轉變:

(1)戰略上,迷航的網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並邁出了卓有成效的步伐。完成了從一家搜索公司到AI公司的轉型,搜索+信息流的雙輪驅動建起賦能網路AI的最強基石。

陸奇制定的All in AI的戰略幫助網路因AI而「巨變」。合並了網路研究院、砍掉了網路醫療事業部、網路外賣、移動游戲業務等多個O2O持續燒錢又缺乏成效業務或部門,更專注於AI業務並日益精進,幫助網路走出了轉型為AI企業的最關鍵一步。Apollo生態建設成績顯著,開創了中國自動駕駛「0」-「1」的突破,其生態聯盟規模更是達到上百家。

DuerOS的業務呈現迅猛發展潛力,3月份已經響應超過2億次語音搜索需求,還與創維、海爾等160家企業達成合作夥伴關系,商業布局和生態體系也得到了有效建設,同時,網路人臉識別、語音識別、AR等技術,也在快速大規模商業化落地期。

(2)品牌價值上,陸奇在任期間網路市值上升了60%,險些突破千億美元關口,魏則西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幾乎不再被提起,幾乎一片一片拾起了公眾的信任,甚至被寄予厚望。

2018年1月19日,陸奇助推李彥宏登上美國《時代》雜志亞洲版的封面照片,這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家的面孔第一次出現在《時代》雜志的封面上。

在這一期中,《時代》雜志將李彥宏稱之為「THEINNOVATOR(革新者)」,同時對他不吝贊美之詞:Bai's Robin Li is Helping China Win the 21st Century(網路的李彥宏正在幫中國贏得21世紀)。

(3)更偉大的力量則是來自於文化與人心,陸奇的到來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文化與價值觀,他本人所身體力行的近乎「典型的完美主義處女座」修道士作風在最短的時間內聚合了網路4萬員工的心。

他的離任在網路內部被員工稱為「感覺到自己好像失戀了」,「他所帶來的價值觀第一、永遠正向、身體力行、高度自律和謙虛,是職業生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這股風尚被稱為「新風尚」,在網路歷史上絕對空前,甚至也可以斷定大概率絕後。

陸奇的習慣和庫克等矽谷大佬一樣,作息規律且精力旺盛,每天睡前(很晚)和起床(很早)處理郵件,即便是陌生的下屬發來的,也會予以回信。這讓他在公司里甚至比一些中層管理更容易溝通。

陸奇自己堅持並要求下屬堅持參加每日站會,嚴格限制時間,而且從不缺席這些會議和定好參加的任何活動,也不會遲到。他把很多矽谷公司重要的 all hands meeting 引入到了網路。

陸奇要求員工做道德高尚和價值觀正確的事情。這和歷史上推過「全家桶」、賣過廣告給莆田系醫院並害死了少年魏則西的網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這股「新風向」幫助網路以價值觀為引導,有AI戰略為導向,在陸奇敏銳且堅定的執行下,凝聚力幾乎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人們幾乎相信,逼近千億美元的網路,距離偉大隻有一步之遙。

陸奇=傳奇,幾乎就要帶領中國的本土企業上演一場可以寫進哈佛商學院教科書的史詩級別表演。

4.體面退場,網路或將燃盡職業經理人最後的幻夢

5月21日網路召開的內部交流會上陸奇用「四個非常」,感謝了李彥宏對自己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網路完全有機會有能力成長為一個偉大的公司,能有幸直接參與一年多時間,我將永遠珍惜。」

堅稱「自己是因為個人和家庭的原因,無法繼續全職在北京工作,與網路其他高管沒有任何關系。他們每個人都非常優秀,在我工作的整個過程中,他們給了我很多的幫助,我們的合作非常好。」

對於未來,他表示自己會繼續在網路公司董事會擔任副董事長,並擔任李彥宏的個人顧問。「我將繼續堅定的支持網路,支持Robin,實踐我們共同的『用科技讓復雜的世界更簡單』的使命和夢想。」

這是一場完美且體面的告別,在媒體的腥風血雨、資本市場的暴跌反應之下,54歲的陸奇風平浪靜的閃耀著自己作為職業經理人最高尚的操守。

細數之下,2015年至今,網路已經離職了10位高管,甚至有一些已經走到了網路的對立面,一度鬧上法庭。

幾乎所有的離職都指向了一條:網路治理結構的不完善。所有離開的高管無一例外都沒能繞過「宮斗」二字。

事實上,從陸奇加入網路的第一天,內部角逐就開始了。72小時之內李彥宏夫人馬東敏宣布重回網路,擔任CEO特別助理一職,負責網路投資、人力及財務工作。

陸奇到來首先開刀的就是醫療搜索,曾經為網路帶來了10年輝煌的各種搜索業務。與陸奇離職傳聞同時出現的,還有向海龍離職的傳聞,外界基本解讀為向海龍對李彥宏的逼宮。

此時,在網路改革進入深水區的時候,陸奇的大刀闊斧引致強烈反彈,這或許是最終導致其黯然離開的首要原因。

陸奇的「新風尚」和價值觀彰顯巨大能力的同時,網路舊文化的第一反應就是排異。在中國創業十八年,李彥宏比誰都清楚,必須要「接地氣」,甚至為了業務增長的需要而遊走在道德邊緣,像在矽谷那樣運作一家中國互聯網公司,是不可能存活下去的。

陸奇一直對外強調網路是一家人工智慧公司,「整個網路公司一切以AI為先,一切以AI思維指導創新,AI是公司的核心能力」。

但最初力挺陸奇的李彥宏卻在1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並未說過網路All in AI,「我是非常相信AI的,但網路並不是把所有資源都去做無人車、度秘了,大多數資源還是在網路搜索、信息流這些相對核心的業務上」。

這就是網路多年來積重難返的頑疾,再多的職業經理人也無法打破的「二把手魔咒」,就連華人最優秀的科技CEO陸奇也不例外。

遠方的路,與眼前的錢,到底如何取捨,或許誰也無法給出正確的答案。

對於網路,除了李彥宏,其他都是流水的兵,來來往往,長短的過客而已。

網路,這個現代化企業,用自己的實際控制權再度回到李彥宏手上,或正在向無數職業經理人訴說:這是職業經理人最後的幻夢。

5.資本市場反應過激了嗎?失去百億市值或只是故事的開始

陸奇上任後,舉刀改革,用四個象限來劃分網路業務:第一象限是關鍵使命+主航道,包括移動搜索、Feed、手機網路;第二象限是關鍵使命+護城河,包括PC搜索和大商業;第三象限是非關鍵使命+主航道,包括網路金融、DuerOS、智能駕駛、智能家居、智能雲、短視頻和AIG;第四象限是非關鍵使命+護城河,包括貼吧、知識、地圖、糯米等。很明顯,陸奇把網路金融、DuerOS、智能駕駛等業務擺到了主航道的位置。

陸奇也懂得投資人的想法,他提出的一些戰略獲得了投資者支持,股價持續上漲就是最好的印證。

然而,雖然陸奇是網路集團總裁和COO,但一個無法忽視的尷尬事實就是:創造利潤最高最穩定現金流的網路最核心業務——搜索業務,還在元老向海龍掌管中,陸奇無法涉足。陸奇也曾表示,為了網路的名聲應該堅定幹掉某些垂直行業的競價排名廣告,「這不會有什麼太大問題,只會有收入上的影響。」

陸奇的主張遭遇了四位網路高管的聯合抵制,最終的結果是陸奇淡出網路的權力核心。

向海龍在網路峰會上直面80多個媒體,表示「全面擁抱視頻時代」,說好的「All in AI」呢?

失去陸奇的網路,距離千億美金市值的夢想又遠了一大步。

華人世界已經再難找出第二個陸奇了。

甚至是「自爆小三」這種「傳謠式」公關也沒能緩解資本市場對網路未來的擔憂。

失去陸奇的網路走向何方?轉型進入深水區後,剩下的全是難啃的硬骨頭,連備受推崇的陸奇都無能為力,網路深層次的問題可能比想像的還要大得多。

即將上市的小米、螞蟻金服、一度逼近網路的京東,以及其他不可預知的獨角獸,都有讓網路跌出「BAT」的可能。

沒有了「BAT」的稱號加持,網路還是網路嗎?

6.是什麼,讓網路無法逾越從「巨大」到「偉大」的漫長距離?

對於陸奇的離任,大量媒體評論人除了溢美、致敬、惋惜外,或許還是內心中還有著默默贊許。

或許心中默默懷念和贊許的,都看到了網路與偉大的公司真正的差距:價值觀。

這也正是大量媒體人一邊惋惜一邊感嘆「陸奇的離開是對的」的原因。

陸奇剛剛離任,新京報就發表報道《網路醫療廣告競價排名卷土重來,疾病搜索花錢可置頂》。

新京報報道的網路違規操作如下:

1. 「掉包」:搜索某一機構名稱,鏈接內容卻是其他機構的,且在置頂位置。

2. 「假冒」:搜索公立醫院跳轉民營醫院,騙取用戶點擊。

3. 「超標」:每頁面商業推廣信息條數超出所佔比例的30%。

經過良心地掙扎,網路還是決定選擇遺忘了魏則西這個人,放棄了自己的社會責任,網路如今的危機比起當年魏則西事件更甚,公眾即使原諒你吃一次帶血的饅頭,絕不會原諒你吃第二次。

陸奇的離開,帶走了All in AI,網路再度回到醫療廣告公司的老路,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浪潮的襲來,這個業務將大有可為。

到底是All in AI,還是不久前向海龍剛剛所說「全面擁抱視頻時代」,

到底是終將偉大,還是淡出歷史,

或許這個答案並不需要我們等待太久。

Ⅵ 百度市值為什麼不高

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或許以下內容可以幫助你來理解網路市值的想像空間:

首先,BAT中網路擁有最高的移動營收比。移動互聯網是一個有著「10倍於PC互聯網容量」的大市場,向移動轉型的快慢、效率、效果決定了所有互聯網公司的命運,巨頭也不例外。根據網路二季度的最新財報,網路移動營收佔比突破30%,位列BAT之首。相比之下,阿里和騰訊的移動營收在其總收入的佔比都在15%左右。而網路的移動端的流量也有望在年內超過PC端。

其次,直達號的推出明確了網路未來的盈利模式,勾畫出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移動互聯網時代,搜索廣告仍然是效率最高的商業模式,而且范圍不僅僅局限於線上,還會通過O2O鏈接線下,擁有比PC時代更長的產業鏈。

第三,互聯網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創新,而相對比商業模式創新和產品創新,網路一直專注的都是最底層的技術創新,用技術完成過去無法想像的任務,這將會引領變化和潮流的力量。

網路正在變成一個全新的網路,對於資本市場來說,或許還需要時間去理解。

Ⅶ 為什麼這么多年了,百度的市值才三千億而阿里騰訊都在三萬億了,是什麼導致百度市值只有它們十分之一

原因如下:

內容池的枯竭。

本質上,網路就是內容型的互聯網企業。

PC網頁時代,大家的內容都是公開的,用戶通過搜索引擎主動搜索,觸達不同的內容,而網路,作為用戶與內容之間的中介公司,通過競價排名來獲取利益。

也就是作為PC時代內容的最重要入口之一,通過競價排名收過路費,決定誰先誰後。那時,網路不缺內容,畢竟大家的內容都是公開的,反而大家需要「求」著網路給一個好的內容分發權重。

這就讓網路養成了輕產品(內容)重渠道的高傲風格,積重難返。

要想排名靠先,得向網路交錢。

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各自為政,各自的內容都封在各自的app當中,內容商們也一點點轉移陣線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去了。

本質上,網路就是內容與用戶之間的中介。而此時,沒有內容給你分發了,移動app們都把內容封在自己的app里。

大家不像以前一樣,求著你分發內容了。

網路能抓取到的內容越來越少了,內容池逐漸枯竭,那麼也就收不到中介費了,也就是競價排名的錢了。

那為了公司財務上的好看,畢竟要給股東有所交代嘛。也就各種比如賣吧、莆田系醫療廣告之類的出來了。畢竟要維持公司賬面上的好看。

那麼,移動時代來臨,面對這個困境,有什麼解決辦法?

要麼,自建內容池。

建立自己的內容生態,分發自己的內容,繼續賺錢。

但你看貼吧、文庫等好牌,被玩成現在這樣,就可知網路沒有內容產品基因。

網路也做過各種嘗試啊,什麼百家號,好看視頻之類的內容產品,來掙扎。但是收效甚微。

這點做得比較好的企業是什麼呢?

位元組跳動。

位元組跳動發現了移動時代,它自己的內容方法論。

那就是演算法分發。

移動時代,大家很少通過主動搜索獲取內容,更喜歡演算法投喂式的被動分發。

於是通過智能演算法推薦,位元組跳動搞出來了自己的內容池,今日頭條、抖音之類的。

從引擎觸達,逐漸轉變為演算法推薦,這是移動互聯網相比較PC互聯網的非常重要的區別之一。

要麼,就將盡量多的內容互聯網企業,納入自己的麾下,建立內容生態圈。可以通過投資、收購、購買版權等形式。這點騰訊做的最好。

你看,無論你是讀網文看小說看傳統電子書,看視頻、聽音樂,玩游戲各種內容消費,基本上背後都是騰訊的影子。

舉個例子:

我還記得很早的時候,在貼吧追更網文,那時候在貼吧一邊追更網文,一邊發帖子討論劇情發展,很有意思,還有很多人在下面寫同人文,或者連載一些自己寫的小說,反正感覺在貼吧追更,比在專門的網文平台看書、看書評區有意思,畢竟貼吧本來就是專門的論壇嘛。

這也算是貼吧的一個優勢。

後來貼吧打擊盜版,直接禁止貼吧更新網文。

然後各種小說吧的人氣一下子銳減。

當然作者版權肯定是應該保護的。

可是你早幹嘛去了。早就應該布局網文等內容版權了,並優化貼吧的付費追更,或者其他的盈利模式,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禁止更新,導致流量銳減。

如果早布置內容版權,那麼網路貼吧後來也就不會涉及到版權問題了。

別說網路沒錢,那時候網路的市值甚至比騰訊都高,騰訊都有錢布局內容版權,你怎麼可能沒錢。

還不是一向以來的重渠道、輕內容的價值觀影響的。

而且那個時候,很多人在貼吧寫連載文,早一點發展內容生產的功能,還有網文平台的什麼事?

而且有很多人說,貼吧很多小眾專業細分領域的內容,比知乎做得要好。

是啊,那你早幹嘛去了?

你要是幹得好的話,會有微博、起點、知乎、今日頭條什麼事?

然後後來網文企業等被騰訊收購了,為了版權糾紛,就直接封殺貼吧的內容更新。從這個例子,就能發現網路對內容領域的布局太慢太遲,對內容也沒啥敬畏之心,還懷著PC時代的慣性思維,以為內容照樣像以前一樣,是公開的、免費的、隨處可得的,大家都求著你這個搜索渠道分發,所以網路一步慢,步步慢。

你早一點布局內容,貼吧作為一個內容生產、內容分發渠道和內容社交渠道,不也能很好地發展下去嗎?

移動時代,吃、穿、住、行、教育、社交、內容娛樂、游戲新聞資訊,等內容都被各app瓜分的差不多了,也就醫療方面還能搶點內容分發,公立醫院,名聲在外,而且國家機構,盈利性質不重,不需要你分發。

有錢的、也需要分發渠道的,不就剩下私立的莆田系醫院了嘛?所以這樣一來為了賺錢,後面難看的吃相也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有什麼辦法呢?

自建內容池,你做不到。通過收購、投資等形式構建內容生態鏈,你也反應太遲緩了。那麼到了移動時代,不就只能被超了么?

Ⅷ 百度股價多少時百度市值過千億美元

大概再漲百分之二十五,差不多股價300美元。

Ⅸ 百度市值有多少

最新報道網路市值(2017年8月9日):網路的股價達到了近一年來的最高點233.37,其市值短暫地突破800億美元,達到809.20億美元。截至9日6時,網路的股價為229.45美元,相比於8日上漲了2.29,漲幅1.10%。由於美國納斯達克整體微跌,網路股價在最終收盤時有所回落,沒有繼續保持住這800億的市值,網路目前的市值停留在795.6億美元,與800億僅不到半步之遙。

Ⅹ 互聯網行業的顏值擔當,李彥宏

李彥宏,在中國互聯網圈中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大佬。

他陽光帥氣,被譽為中國互聯網企業家中最好看的美男子,也是在BAT創始人中出身最微寒的一位。

他是網路董事長兼CEO,創立的網路在短短幾十年內便成為了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和全球第二大獨立搜索引擎。

在創立網路之前,李彥宏已在全球頂尖的搜索引擎工程師行列,其擁有的「超鏈分析」技術專利,是奠定整個現代搜索引擎發展趨勢和方向的基礎發明之一。

李彥宏也是中國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互聯網企業家。

他的成長歷程是怎樣的?會給我們什麼啟示?他的性格中有什麼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他又是如何將網路迅速建成一座宏偉的大廈?

不如讓我們一起深入這篇文章,一探究竟。

1968年,李彥宏出生於山西陽泉。

李彥宏的出生相對於其他大佬來說,顯得有些微寒。

李彥宏的父親是兵工廠的工人,母親是皮革廠的工人。

李彥宏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有三個姐姐,一個妹妹,在家中可謂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李彥宏雖然不是富貴人家,但家中的學風非常的好,李彥宏的父親小時候上過私塾,之後在家中也時常看書,學習氛圍對李氏兄妹影響很深。

在文革結束,高考恢復之後,李彥宏的大姐便考上了大學,成為了中國第一批大學生。

那時參加高考的人數有570萬,但錄取人數只有27萬,錄取率僅為百分之五,難度可想而知。

李彥宏大姐那時考上了大學,李家無疑成為了別人家眼羨的對象了,這對李彥宏他們的鼓舞效果異常有效。

受到了大姐考那時上大學的鼓舞,弟弟妹妹們也很爭氣,之後都陸續考上了大學。

但他們中最厲害的還是李彥宏和他的三姐李秀玲,三姐李秀玲考上了北京大學的化學系,更是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之後還獲得了UIUC(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終身教授的職位。

這段經歷用李彥宏的話來就是:

「我爸爸從小上過私塾,在文學和語言方面有一些功底。爸爸影響我大姐,我大姐影響我二姐,二姐影響我三姐,三姐又影響我。」

上中學時,李彥宏非常喜歡計算機,當時還參加了「全國青少年程序編程大賽」。

李彥宏獲得了陽泉第二名的成績,但是,在山西省級比賽中卻沒有獲得任何名次。

在這場比賽後,喜愛讀書的李彥宏來到了大賽附近的新華書店。

一進門,李彥宏就楞住了,因為李彥宏剛進去就在書架上看到了一排排關於計算機相關的書籍,而自己學習的時候,只有一本教材供李彥宏學習。

這讓李彥宏明白了失敗的緣由和見識的不足,之後他也把比賽的失利總結了原因。

我們在信息 資源面前太不平等了 」。

這也許就是多年之後,李彥宏想創造網路這一「讓人們最平等便捷地獲取信息」志向的緣由吧。

這次的比賽中的失利,也讓李彥宏更加努力去學習,去走出那個小縣城,去彌補自己見識的不足。

高考時,李彥宏創造出了家裡的新的奇跡,李彥宏如同自己的三姐一般,考上了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進入了北大的李彥宏,雖然對自己的專業有些不滿意,但是李彥宏還是用最大的氣力去認真學習。

圖書館系的老師教李彥宏怎麼去擺放圖書,怎麼去儲存資料,可以使讀者更方便閱讀。

他們也告訴李彥宏讀者查閱圖書速度的重要性,就如同要去圖書館找書一般,雖然知道在圖書館一定會找到自己想要找到書。

但是,在路上耗費的時間,在圖書館找書耗費的時間,都是勸退讀者的重要因素。

那時的李彥宏雖然還不知道這些理論到底有什麼用,只覺得枯燥。

多年之後,李彥宏才明白了那時看起來無用的知識,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李彥宏也說,

「這個理論對很多人而言,簡單到沒意思。但對應到搜索引擎,就能解釋為什麼一定要強調速度。用戶付出的努力大一點,就會趕走一部分的用戶」。

「這是在圖書館系學到的理論,後來指導我強調搜索引擎的速度,為提高0.1秒,不惜血本。」

在大學生活中,李彥宏過得非常精彩,他參加了校園辯論賽,也參與了建國35周年慶典的北大集體舞方隊,幫出版社翻譯過書,當過家教,還自學了計算機。

就這樣,大學生涯就這般無聲,又如此精彩地度過。

大學的最後時光,李彥宏忙於准備出國事宜,李彥宏的托福考了六百多分(老托福,相當於新托福的一百多分,新托福滿分一百二)。

李彥宏申請了二十多個學校,但只有一個成功了。

而且這個學校也沒有獎學金資助,李彥宏的簽證沒拒收了。

因為在當時的中國,沒有獎學金還去留學的,幾乎沒有什麼中國學生可以承受得住,十有八九就是去移民。

所以,當時的李彥宏以「 移民傾向 」而被使館拒之門外。

沒有辦法,李彥宏只在北京找了一份「廣告市場調研」的工作,但是,李彥宏一進去,便對公司說明白了:

「我要出國,做不了很長時間。「

皇天不負有心人,1991年,李彥宏終於拿到了」 布法羅紐約州立大學計算機系的錄取通知書 「,而且給了李彥宏全額獎學金。

這一次,李彥宏的簽證通過了。

在聖誕節那天,李彥宏踏上了前往美國的飛機,開啟了一段新的旅程。

在美國一開始的那段時間,是李彥宏在學習生涯中最困難的一段時光。

和在家中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同,在這,李彥宏需要自己負責自己的生活起居,也有來自舍友的各種矛盾。

那時李彥宏是同一對中國夫婦還有一個越南學生合租的一套房子。

餓的時候,碰到別人做飯的時間,李彥宏得等著,打掃衛生也需要每天記著,如果忘記的話,別人就會不高興了。

與房東的關系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而李彥宏天生便不太喜歡社交。

並且,因為李彥宏以前並不是計算機系的學生,基礎較為薄弱,很多課程,就算是用中文,李彥宏都得豎起耳朵來聽,才能勉強聽懂。

現在換成了英語,李彥宏在課堂上,有時上句話還沒理解其中的意思,下一句便已經過去了。

一節課下來,李彥宏都是一臉茫然,完全不知道老師講了什麼。

李彥宏在很多年之後,也說「這段時間是我綜合壓力最大的時候。」

那時候的李彥宏為了趕上學習進度,沒日沒夜地學習,整晚整晚的熬夜。

這種情況,直至等到李彥宏的語言障礙基本消除了之後,才得以緩解,但那已過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之後的李彥宏便如魚得水般,迅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並發表了多篇論文。

他在大學畢業之後受到了許多公司的器重,拿到了許多offer。

當時李彥宏選擇了一家在華爾街的道·瓊斯子公司工作,職位是「高級顧問」,工作是金融信息檢索系統,年薪五萬美元。

李彥宏也是在那家道·瓊斯的子公司研究出了超鏈分析技術,這也是現代搜索引擎的重要基礎。

許多年之後,李彥宏甚至對記者說道「《華爾街日報》現在所用的檢索系統,可能還是當時我寫的。」

就這一功勞而言,李彥宏被稱為現代網路搜索的奠基人之一也毫不為過。

在工資漲到八萬美元之後,李彥宏認為在華爾街屬於金融,不太適合自己這樣的技術人員,自己在華爾街並沒有多大的前途了,便轉身離開了華爾街,加入了矽谷。

第二份工作,是一家名為InfoSeek的公司(Infoseek是早期最重要的搜索引擎之一)。

李彥宏加入InfoSeek不久,便領導完成了InfoSeek第二代搜索引擎,成為了當時第一個使用超鏈分析的主流搜索引擎,吸引了許多人的使用。

但令人可惜的是,InfoSeek不久後被迪士尼收購了,李彥宏只得到了幾十萬美元的期權變現收益。

之後的一段時間,李彥宏過上了桃園般的閑適生活,還出版了一本名為《矽谷商戰》的小說。

這是一本以章回體形式來描述九十年代矽谷互聯網公司之間的斗爭的一本書,在那時擁有許多讀者。

在這之中便有一位讀者名叫徐勇,是從北大生物系出來的,也是李彥宏的同門師兄弟。

當時的徐勇正在拍攝一部名為《走進矽谷》的紀錄片,當時徐勇也拉李彥宏進入了攝影組。

這部名為《走進矽谷》的紀錄片,需要采訪許多位企業家大佬。

當時在采訪雅虎的老總楊致遠時,李彥宏看見在鏡頭面前侃侃而談的楊致遠,李彥宏心中也湧起了創業的想法。

1999年,李彥宏約徐勇來到了自己家中。

剛進門,李彥宏就拿出一張保密協議,等徐勇簽完字之後,李彥宏才說出了自己的計劃。

原來李彥宏打算回國創業,想要請徐勇幫忙,並給了徐勇兩個方案。

一是幫徐勇找融資,之後給徐勇1%的提成。

二是跟李彥宏一起創業股權按照3:1分配。

徐勇當時也有回國創業的想法,便答應了李彥宏一起創業的請求。

回到國內,那時中國的互聯網處在快速的發展時期,李彥宏的在美國的經歷又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再加上徐勇的人脈,他們的融資很順利的就完成了。

那時網路最初的銷售模式是面向門戶網站,為他們提供底層的搜索技術支持。

但是,那時的用戶還沒有在網上查找資料、新聞的習慣,銷售產品出去成為了他們的一大難題。

最後還是融資方幫忙才促使網路的第一單生意。

如果故事按照這個趨勢繼續走下去的話,李彥宏的故事便不能稱為傳奇了。

那時,互聯網泡沫破裂了。

許多公司都面臨著倒閉的危機,網路當然也不例外。

這家新生的公司還未多久的公司,便走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在infoseek的時候,李彥宏可謂是輕輕鬆鬆,現在在網路,李彥宏有了自己第一根白發。

那時李彥宏到處找市場,找投資,為此還生了一場大病,但是事情還在繼續惡化。

2001年,網路又一次召開了董事會,李彥宏轉變了盈利方式,他准備靠競價排名廣告盈利。

當時公司幾乎所有人都才反對李彥宏這一決定,跟李彥宏吵了快三個小時。

直到李彥宏將自己的手機重重的向地面甩去,並大怒道:

「我不做了,大家也都別做了,把公司關閉了拉倒。」

當時大家都驚呆了,因為平時李彥宏是一個書生般溫文爾雅的形象。

但如今快要暴走的形象也讓大家意識到了,網路的改革,李彥宏勢在必行。

其實,李彥宏當時可謂是走了一步險棋,因為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這套盈利方式在中國市場有沒有用,只當這是殊死一搏。

之後,網路迅速推出了面向個人用戶 Beta版網頁,這也是後來我們最熟悉的一個網頁。

當時讓網路迅速崛起的原因,我認為其實有兩點。

一是新浪的原因,當時的新浪,已經成為了中國最有名的網站之一,用了網路的技術,但卻欠著網路的錢,一直沒有給。

那時網路想出了一個狠招。

網路停止為新浪提供的搜索服務,還在搜索頁上寫上了幾個大字「因新浪欠費,網路暫停對新浪的搜索服務!」。

這也是第一次「新浪欠費」的事件讓網路第一次進入了公眾的視線當中,吸引了許多用戶,也大大提升了網路的公眾形象。

第二件事,毋庸置疑便是谷歌的故事了,這個無需多說。

至此,網路奠定了國內搜索一哥的位置,網路也幾乎成為了當時中國網民必打開的一個網站。

在之後,網路也是成為各類行業的熱點。

網路貼吧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網路論壇,也創造了「帝吧出征」等現象級的輿論風潮。

網路地圖成為業內擁有豐富全景數據的地圖服務商,街道全景已覆蓋國內95%的城市,全景照片突破13億張,集打車、導航、路線規劃、擁堵趨勢精準預等功能一體,成為了人們出行的得力助手。

網路就這么成為了國內任何一家互聯網公司都無法迴避的一家公司,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網路也成為了中國人的榮光。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網路的路卻越走越艱辛了,網路這家公司越來越有爭議。

最開始只是使用網路,然後多了一大堆垃圾軟體, 游戲 ,讓人苦惱不已,但這些事也無傷大雅。

但是成也競價排名,敗也競價排名,這個直接或者間接導致的各種輿論事件,就如同海嘯一般,瘋狂沖擊著網路。

無論是「三鹿奶粉」事件,還是「血友吧」事件都對這家公司的價值觀產生了巨大的沖擊。

網路的股價甚至在一天內下跌過25.2%,市值蒸發了15億美元,2018年「打工皇帝」陸奇辭職,網路蒸發93億美金,2019年凈虧損3.27億元,網路市值一夜蒸發了89億美金。

現在,網路的市值已經被騰訊,阿里遠遠超過,BAT三大巨頭中的B已經名存實亡。

2018年,2018 網路 AI 開發者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正式舉行。

李彥宏在台上喊出了「Everyone can AI」的口號,正式宣布網路無人車量產,並帶來了網路雲端全功能 AI 晶元「昆侖」。

而網路的「昆侖」晶元也是同「華為」一般,十年磨一劍。

網路或許在布局人工智慧的時候,就已經壓上了網路的未來。

2020年除夕的前一天,網路的市場估值突破了千億,網路股價一路漲至304.24美元。

相比BAT中的其他兩個大佬,網路千億市值似乎來得太晚了。

或許當我們步入人工智慧時代的時候,網路會有另外一片光景。

我也希望,李彥宏還能繼續完成曾經在矽谷的豪言:

「我希望通過技術改變世界,改變生活」。

過去,他做到了,現在,他做對了也做錯了,未來,猶未可知。



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關注公眾號 程序員小灰 ,收看更多精彩內容

熱點內容
a股漲停股票最多的一天 發布:2025-02-08 12:46:56 瀏覽:498
美盤怎麼開戶期貨 發布:2025-02-08 12:44:37 瀏覽:892
股權轉讓一家公司要注意什麼 發布:2025-02-08 12:44:05 瀏覽:801
萬潤科技股票診斷 發布:2025-02-08 12:39:03 瀏覽:272
股市三段量怎麼看 發布:2025-02-08 12:25:24 瀏覽:838
股票軟體上怎麼畫黃金分割線 發布:2025-02-08 12:04:01 瀏覽:574
有貳佰萬怎麼理財 發布:2025-02-08 11:59:46 瀏覽:564
電腦點擊股票軟體後就黑屏 發布:2025-02-08 11:47:39 瀏覽:863
股票交易模擬的實踐報告 發布:2025-02-08 11:43:41 瀏覽:717
鄭磊的基金有哪些 發布:2025-02-08 11:42:09 瀏覽: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