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怎麼來的動畫片

貨幣怎麼來的動畫片

發布時間: 2023-05-13 19:14:47

❶ 2011年動漫新番《c/錢 未來式》大概是講什麼的感覺很抽象,呵呵~~謝謝~~

看了第一集,大概就是這個世界上有個叫什麼什麼的銀行,然後應該是這個銀行有創造自己的貨幣,並且有創造與現實世界處於不同次元的叫金融街的地方。

銀行創造的貨幣普通人分辨不出來,跟普通錢一樣,只有被銀行選中的企業家才能看出來,並能自由出入金融街

然後貌似就是企業家們用那種貨幣來PK,反正動畫里是變成各種怪啊,兵器啊什麼的,但我估計還是拼資本

輸的人嘛。。。我就知道被逐出金融街,至於那鬍子大叔為毛自殺嘛。。。

另附上HKG字幕組的註解

轉載的哦,轉載!

01. 金融街
與現實分離的異空間。
企業家(Entrepreneur)在此使用彌達斯貨幣(Midas Money)和資產(Asset)進行交易(Deal)和投資,以增加自己的資產。
除日本兜町金融街外,世界上還有存在其他九條金融街。

02. 彌達斯(Midas)銀行
正式名稱Bank of Midas,是創造出金融街、開發出彌達斯貨幣的超常怪異銀行。
目的與經營理念等完全不明。一說是彌達斯銀行在人類產生貨幣概念時即已存在,對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麥迪其家族的躍進,以及與希特勒的抬頭均有關系。

03. 彌達斯貨幣(Midas Money)
彌達斯銀行發行的紙幣。
在擁有企業家資質的人看來,彌達斯貨幣是「黑色的奇怪紙幣」。
而在普通人眼中則只是普通紙幣,與普通紙幣混雜在一起,流通於現實世界中。企業家之間以「巧克力」作為隱語來稱呼彌達斯貨幣。

04. 企業家(Entrepreneur)
以自己的未來作為擔保,彌達斯銀行向其提供彌達斯貨幣與資產借貸,利用這些彌達斯貨幣與資產來戰斗、以此來使自己的財富增值的人。
據說將在金融街獲得的彌達斯貨幣的力量運用到現實中並獲得成功的人不在少數。

05. 資產(Asset)
像Q那樣的生物。欲知詳情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06. 交易(Deal)
兩組企業家與其資產以各自的彌達斯貨幣和股份為賭注而進行的決斗。
在交易中敗陣的企業家將被勝者奪取彌達斯貨幣,若企業家的債務過高時將會失去企業家權利並被驅逐出金融街。
根據獲得利益的不同方式可以分為「直接(Direct)投資」和「資產(Asset)投資」兩種。

07. Direct
指「直接(Direct)投資」。在Deal中,以從對手身上得到直接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的攻擊行為。
投入的成本越高得到的利益也越大,但作為Deal核心的企業家自身有可能受到正面攻擊,因此,直接投資也可是說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

08. 包車(Hire)
彌達斯銀行的專屬包車,將企業家由現實世界帶往金融街。
與彌達斯銀行的其他關聯物一樣,擁有穿牆術等超越物理法則的能力。乘車費為666日元。

09. 兜町
在片中為日本的金融街。
而在現實中是存在於東京都中央區的地名,以東京證券交易所為中心,集中了眾多證券公司與銀行,也算是名副其實的金融街了。一般也以兜町來指代東京證券交易所。

10. 平成經濟大學
公麿念的大學。就大學水平來說、可以說是「不好不壞」。

11. ZEVEN·TWENTY-FOUR
公麿兼職的便利店之一。以擁有日本最多的連鎖店鋪而著稱。
其原型為實際存在的日本最大便利連鎖店SEVEN·ELEVEN。

12. OH!MART
公麿兼職的便利店之二。銷售品種豐富的熱食小吃。

❷ 貨幣的來歷

中國最早的貨幣是海貝。海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在夏代紀年范圍內的二里頭文化遺址和商周墓葬中,屢有發現。

《鹽鐵論·錯幣》中並有「夏後以玄貝」的記載。海貝是產自南方暖海的遠方外來交換品,是美麗珍貴的裝飾品。它開始起貨幣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國進入階級社會、國家產生的時候。商和西周時已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


(2)貨幣怎麼來的動畫片擴展閱讀:

一、春秋時期的貨幣

1、空首布:流通於關洛三晉地區,「周、鄭、晉、衛」主要為平尖空首布 。

2、刀化(貨):流通於東方齊國,模仿一種生產工具。

3、蟻鼻錢:流通於南方楚國的銅仿貝。

二、漢代的貨幣

1、黃金為上幣,銅錢為下幣仍是法定貨幣單位,單位由鎰改斤,1斤=10000錢。

2、漢武帝時期模仿麒麟馬蹄有麟趾金(圓)和馬蹄金(橢圓)。

3、西漢時期主要用於賞賜和饋贈,王莽時將黃金收歸國有,東漢以後黃金減少,賞賜用絲綢、布帛、銅錢。

❸ 貨幣是怎麼來的

貨幣是人們在物物交換的過程中,為了方便交換過程,逐漸演化出的一種通用的交換替代物。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

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虛纖消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3)貨幣怎麼來的動畫片擴展閱讀:

貨幣的種類

1、硬幣

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制的或是鎳質的。

2、紙幣

紙幣是一豎枝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政府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政府所有,具體由中央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3、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4、儲蓄存款

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是在一定時間以後才能提取的可以獲得利息的存款。這些存款雖然不能以開支票的方式使用,但通常預先通知銀行可以把它轉換成現金。

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可轉讓提款單(NOW)以及自動轉移服務(ATS)縮小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差別。這種差別縮小的結果差知使得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也成為一種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



❹ 生活中經常用到的貨幣,究竟是怎麼來的

貨幣從古代開始就是用來交換商品的,最開始的時候人們是以物換物,後來為了方便就開始有貨幣的產生。貨幣的來源最終目的是為了商品的交易。

❺ 【經濟觀察】貨幣是怎麼來的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觀點: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 。

他說,隨著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轉化為貨幣。

這個理論不僅僅在推崇馬克思的中國,在歐美各國也是大為流行。

歷觀各種文鍵銀獻資料,從形式上來說,貨幣無疑是交易的媒介。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借貸關繫上,貨幣也是作為債權債務的數字度量手段,因此,現代有經濟學者指出,貨幣起源於債務,而非起源於交易需求。

因為早期文明的歷史資料也表明,借貸優於鑄幣的事實。

也許更好的解釋是,借貸關系與市場交易應該是同步發展的,有了債務就是交易,有了交易也就有了債務。

之所以談論這個觀點,是因為現代貨幣系統的運行,完全超乎一般人的常識,只有從債務出發穗檔,才容易理解。

簡單的說,為什麼世界上貨幣越來越多,流動性如此泛濫?

常識上認為,當然是各國央行在放水,他們放水多了,錢自然就多了。其實,這是表象,深層原因是金融貸款產生了貨幣,如果沒有貸款,那麼資金就在空轉,只會停留在賬戶上,而不會進入經濟體系。

這就是 貨幣內生理論 。

凱恩斯在 《貨幣論》 中就提出了現代市場經濟中的貨幣內生理論,他認為,貨幣供給並不是由央行自己自行決定的,而是由經濟體系內的諸多因素決定的,因而貨幣是由一國經濟活動內生創生出來的。

這個觀點被後凱恩斯學派的經濟學家發揚光大。他們確立了這樣的觀點: 在人類經濟社會進入信用貨幣階段後,貨幣主要是通過商業銀行貸款而產生,因而事實上銀行貸款創造銀行存款,而並不主要是央行在主動地向經濟體注入貨幣。

體現在中國經濟的運行上,就是包括政府投資和企業投資的不斷需求,產生了大量的貨幣,以至於中國廣義貨幣達到了世界第一,而不是央行主動放出如此多的貨幣。

經濟學者劉海影因此認定:不是貨幣推升投資,而是投資推升貨幣;是投稿族宴資過多導致貨幣過多而不是相反。在投資和貨幣的關系中,前者主動,後者響應。

這個經濟學知識頗有洞見,當媒體都在討論央行放水不放水的時候,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中國經濟運行的邏輯。

當然,這個知識並不能幫你賺錢,但卻讓你顯得很有智慧。

(全文完)

PS:本文核心觀點來源於《中國巨債》,用了幾天時間,這本書終於看完了,腦子里多了一堆看起來沒用的知識,但還是很有意思。過段時間再看一遍,再鞏固鞏固,並加深理解。

❻ 錢是怎麼來的

錢又稱為貨幣。

貨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史前以物易物的階段。後來經過金屬貨幣、金銀、紙幣以及金銀本位制度,演化至近代之面貌。

以物易物的方式可能可以追溯到約十萬年前,只是沒有證據說明有任一個社會或經濟體曾經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沒有貨幣的社會可能是用債務或禮物經濟原則交易,若以物易物沒有發生,一般是出現在完全陌生或是潛在為敵的群體中。

世界上許多不同的文化最後都出現了商品貨幣。像希伯來人使用的舍克勒本來是重量單位,後來指特定重量的大麥,屬於商品貨幣。第一次使用貨幣一詞是在公元三千年前的美索不達米亞。

美洲、亞洲、非洲及澳洲曾使用貝幣,一般是用寶貝科貝類的殼。依照希羅多德的記載,呂底亞人是西方最早使用金幣及銀幣的民族。許多學者認為最早的硬幣出現在公元前650_600年[28]。

宋朝的交子,世界最早的紙幣

有些文化的商品貨幣慢慢變成了代用貨幣,金或銀的商家或銀行會針對存入的商品貨幣提供收據,並且可以依收據換回商品貨幣。馬可·波羅在元朝到中國,在《馬可·波羅游記》中提到紙幣[30]。斯德哥爾摩銀歷嫌雹行在1661年發行紙幣,是歐洲第一個發行紙幣的銀行,後來也發行硬幣。

金肢帆本位是曾在十九世紀及二十世紀盛行的金屬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個實行金本位的國家之間貨幣按照它們各自的含金量之比——金平價(Gold Parity)來決定兌換比率。這個體系是以黃金的自由流動為基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奧地利等國出現了貨幣大幅度貶值的現象。此後各國貨幣之間沒有一個固定的匯率基礎。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協定規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成員國,者襲其貨幣應當與黃金或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兌換。

國際標准組織(ISO)指定一套三位字母的符號體系,用來表示各國的貨幣。這個標準的代號為ISO 4217。在貨幣匯率表中可以看到最近幾年裡,世界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變化情況。

(6)貨幣怎麼來的動畫片擴展閱讀:

發行者分類,可分為公錢法定貨幣、私營貨幣和區域貨幣社區貨幣。公錢一般說來由政府來發行,當它存在的時候,一般說來佔主導地位。 若依貨幣本身的價值來分類,可解貨幣學,其價值是由法令強制規定,其商品價值小於貨幣價值。

也有些不屬於貨幣的工具稱為貨幣,例如信用卡會稱為塑膠貨幣信用的代價-塑膠貨幣癥候群],但其僅為延遲支付的工具,不屬於貨幣的一種。

❼ 貨幣是怎麼產生的

貨幣是由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而產生的,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貨幣主要是用來衡量商品價值的尺度,同時也是一種流通手段,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各個國家都有自身的法定貨幣,但也有多個國家共用同一種貨幣的情況,如歐盟國家共同使用歐元。
拓展資料
貨幣本質的邏輯推理和證明:
當市場處於物物交換階段時,交換能否發生取決於交換雙方的供給與需求互補性,這種互補性並不總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雙方,那麼交換就無法進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麼在某個約定下,交換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間以雙方交換的形式發生。 這個約定就是:乙與丙約定可以用A來換取D,這樣他就可以用B來和甲交換A,盡管A並不是他最終需要的,它充當了交換媒介的角色。我們把在這個事例中的角色延伸開來,把甲指代成買家,乙指代成賣家,丙指代成市場,它既可以是某個丙,也可以是內部存在交換的組合。這樣A就充當了通貨的角色,即甲用A來向乙購買他所需的B,而乙則持有A並用它來和丙交換D。
當交換在更大范圍內發生,交換雙方供給與需求雙向匹配的重要性就不斷降低,如果市場的規模足夠大,那麼就總存在可能的第三方,他能夠提供缺失的供給來滿足交換者的需求。這個第三方就是市場,市場是包含所有交換者的總體。在上述甲乙丙交換的例子中,我們假定丙包含丁、戊和庚來做一個一般的說明:假定丁余D缺E,戊余E缺F,庚余F缺A。顯然,交換如果能夠進行,乙、丁與戊都應該和A的接受者約定A可以換取其所需,於是乙、丁與戊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約定。我們再追溯A的來源,甲的A從何而來呢?存在兩種可能:交換所得或者自行產出。如果是自行產出,那麼甲就成為一個通貨的生產者,進一步說是貨幣的發行者,他顯然接受了這樣一個事實:即A可以用來交換其所需,因為他正在這么做。如果是交換所得,我們不妨稱呼這個交換對象為天干,那麼甲與天干交換得到A的時候,乙就成為來自市場的第三方,甲也應與乙約定A可以交換其所需,故甲乙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約定。我們把這個事件中的交換關系進行簡並,我們就得到一個結論:只要交換者與市場能夠達成一個約定,約定某個物品對其他物品的交換權,那麼交換就總能夠進行。

❽ 貨幣是如何產生的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原始社會中,人們採取物物交換的方式,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貨物增加,物物交換不再那麼適用,便演變出了貨幣。商品便是隨著交換而產生的。貨幣形態的演進經歷了四個主要的階段:實物貨幣、表徵貨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
1. 實物貨幣:最早的貨幣是由蘇美爾人創造的,用小麥作為貨幣來進行商品交換。
2. 表徵貨幣:以我國為例,商朝開始出現銅幣,一直到戰國時期,貨幣形狀各不一,如趙國的鏟幣、齊國的刀幣、楚國的蟻鼻錢,後秦統一六國,發行 「秦半兩」為圓形方孔錢。地方鑄幣現象昭著,為抵制這一類現象的產生,中央開始鑄通寶、元寶,並標定重量。
3. 信用貨幣:在現代經濟中,信用貨幣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流通中現金與銀行存款,銀行存款體現在個人、單位在在銀行賬戶的存款。
4. 電子貨幣:電子貨幣是基於信用貨幣基礎上發展的新型貨幣,不同的是信用貨幣的信譽背書是政府:它具有100元的價值,是因為政府的存在,賦予它具有100元的價值,並且我們都相信於是它可以流通。而電子貨幣呢,網路對它的定義是這樣的:消費者向電子貨幣的發行者支付傳統貨幣,而發行者把與傳統貨幣的相等價值,以電子形式存儲在消費者持有的電子設備中。例如支付寶、微信。電子貨幣的發行者多為私企,即私企起領導作用,政府進行推廣和應用。
5. 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❾ 貨幣是怎麼產生的

貨幣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是商品經濟內在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社會分工和私有制,勞動產品也就轉化成了專門為交換而生產的商品。商品的交換比例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即商品的價值決定的。隨著交換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的價值形式。價值形式先後經歷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的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在貨幣形式下,產生了貨幣。

參考資料

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在這里,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充當價值尺度的職能是它作為流通手段職能的前提,而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價值尺度職能的進一步發展。

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貨幣能夠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因為它是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購買一切商品,因而貨幣貯藏就有必要了。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時所執行的職能。

❿ 錢是怎麼誕生的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

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

國家要印多少才算合理,計劃經濟時期,說是印一元錢的貨幣,要有八元錢的物資作保證,現在就不知道了。

(10)貨幣怎麼來的動畫片擴展閱讀:

貨幣是商品交換的產物。在原始社會末期最早出現的貨幣是實物貨幣。一般來說游牧民族以牲畜、獸皮類來實現貨幣職能,而農業民族以五穀、布帛、農具、陶器、海貝,珠玉等充當最早實物貨幣。據考古發掘,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為殉葬物;

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豬頭和下顎骨,表明豬和陶器在原始社會後期曾起過貨幣財富的職能。但眾所周知,流通較廣的古代實物貨幣為「貝」。因為充當實物貨幣,牛、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穀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笨重,故最後集中到海貝這一實物貨幣。

海貝可作頸飾,有使用價值,便於攜帶與計數,因此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被選為主要貨幣。在考古發掘中,夏代、商代遺址出土過大量天然貝,貝作為實物貨幣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因此中國漢字中和財富、價值有關的字大多與「貝」字有關。如:貴、資、貪、貧、財、購等。

熱點內容
如何快速查找上證50基金 發布:2025-02-08 23:14:43 瀏覽:26
股票投資管理特點 發布:2025-02-08 23:13:08 瀏覽:495
金融卡倉是什麼 發布:2025-02-08 23:08:48 瀏覽:743
股市神評論怎麼寫 發布:2025-02-08 23:04:56 瀏覽:97
長期股權投資的股票發行費用計入哪裡 發布:2025-02-08 22:57:45 瀏覽:370
公司產權房屋股權轉讓怎麼操作 發布:2025-02-08 22:56:58 瀏覽:134
股票基金交易平台哪個好 發布:2025-02-08 22:55:24 瀏覽:455
基金報表在哪裡可以看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40
愛爾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2-08 22:47:31 瀏覽:466
大唐發電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2-08 22:37:10 瀏覽: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