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職能是什麼學科的知識
A. 金融第五課,貨幣的職能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是貨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衡量商品價值的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沒有價值的東西,不能充當價值尺度。
商品的價值是由霧化在該商品內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但是商品的價值是看不見,摸不到的,自己不能直接表現自己,他必須通過另一種商品來表現,在商品交換過程中,貨幣逐漸成為一般等價物。可以表現任何商品的價值,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量,貨幣就擁有了價值尺度的職能。
2.流通手段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貨幣充當價值尺度職能,是他作為流通手段職能的前提。而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價值尺度職能的進一步發展。
由於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是商品的買和賣,打破了時間上的限制。一個商品所有者在出賣商品之後,不一定馬上就買進其他產品。打破了買和賣空間上的限制,一個商品所有者在出賣商品以後,可以就地購買其他商品,也可以在別的地方購買任何其他產品。這樣買和賣就可能產生脫節,一部分商品所有者只賣不買,另一部分商品所有者的商品就可能賣不出去。因此,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已經孕育著引起經濟危機的可能性。
3.貯藏手段
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種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貨幣能夠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是因為他是一般等價物,可以用來購買一切商品,因而貨幣貯藏就有必要了。
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可以自發的調節貨幣流通量,起著蓄水池的作用。市場上的商品流通縮小,流通中貨幣過多時,一部分貨幣就會退出流通件而被貯藏起來,當市場上商品流通擴大,貨幣的需要增加時,有一部分處於貯藏狀態的貨幣,就會重新進入流通。
4.支付手段
就是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如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時所執行的職能。
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一方面可以減少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節省大量現金,促進商品流通的發展 ,另一方面,貨幣作為支付手段,進一步擴大了商品經濟的矛盾。
5.世界貨幣
貨幣在世界市場上執行一般等價物的職能,由於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發展 ,貨幣流通超出一國的范圍,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是貨幣,便有了世界貨幣的職能。
世界貨幣除了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以外,還有以下職能,
1 ,充當一般購買手段進行國際貿易,一個國家直接以經營向另一個國家購買商品。
2.作為一般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國際貿易的差額,如償付國際債務,支付利息和其他 非生產性支付 等。
3. 充當國際間財富轉移的手段,貨幣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可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例如支付戰爭賠款,輸出貨幣資本或由於其他原因把金銀轉移到外國去。在當代,世界貨幣的主要職能是作為國際支付手段,用以平衡國際收支的差額。
價值尺度職能和流通手段職能是兩個最基本的職能,他是從一般等價物的兩個特點演化而來,且互不可分。馬克思說,一種商品變成貨幣,首先是作為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換句話說,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統一是貨幣。
B. 貨幣的職能是什麼
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也就是貨幣在人們經濟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這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皮遲灶,其他三種職能是在商品經濟發展中陸續出現的。
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就是貨幣以自己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為什麼貨幣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呢?因為貨幣本身也是商品,也有價值。這就如同尺子所以能衡量其他一切物品的長度,是因為尺子自身也具有尺度一樣。自身沒有價值的東西,是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的。
本來,商品價值燃扮的大小,乃是由凝結在該商品中的勞動時間來測量的。商品中包含的勞動時間越多,它的價值便越大。因此,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的價值尺度,而貨幣不過是商品的外在的價值尺度。
商品的價值表現在貨幣上,就是商品的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實際就是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一定的價格,例如,一雙皮鞋價格為10元,一件襯衣價格為5元,等等。不過,有一點這里應該說清楚,就是貨幣執行價值尺度這一職能時,並不需要實在的貨幣,只要人們在觀念上想一下某商品的價格是多少就可以了。所以這樣,也並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這是因為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它所做的只是給商品以價格形態,即表明某一商品值多少錢,而不是真正用商品與貨幣相交換馬克思說:「貨幣在它的價值尺度功能上,本來也只是作為觀念的或想像的貨幣」。①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也就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我們平常從商品買賣過程中所看到的貨幣的作用,就是屬於這一種,所以,這種職能又叫做購買手段。不說自明,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而必須是實在的貨幣。任何一個資本家決不會允許有人用空話來拿走他的商品。
在貨幣執行流通手段這一作用的情況下,商品與商品不再是互相直接交換,而是以貨幣為媒介來進行交換。商品所有者先把自己的商品換成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交換其他的商品。這種有貨幣作媒介的商旦族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由物物交換過渡到商品流通,意味著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因為,在這種條件下賣與買被分成了兩個獨立的過程,如果出賣了商品的人不立刻去買,就會使另一些人的商品賣不出去。也就是說,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就已經包含了經濟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
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起初是貴金屬條、塊,以後發展成鑄幣,最後出現了紙幣。紙幣是從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的。
貨幣的第三個職能是充當貯藏手段,即可以作為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人們儲存起來。作為貯藏手段的貨幣,既不能象充當價值尺度時那樣只是想像的貨幣,也不能象充當流通手段時那樣用貨幣符號來代替,它必須既是實在的貨幣,又是足值的貨幣。因此,只有金銀鑄幣或者金銀條塊等才能執行貯藏手段的職能。
貨幣作為貯藏手段具有自發調節貨幣流通量的作用。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金屬貨幣便會退出流通成為貯藏貨幣;反之,當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增多時,一部分貯藏貨幣又會重新進入流通成為流通手段。由於貯藏貨幣具有這種作用,所以在足價的金屬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便不會產生流通中貨幣量過多的現象,不會發生通貨膨脹。
貨幣的第四個職能是支付手段。在放債還債、支付工資以及交納稅款等場合,貨幣就起著這種作用。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情況下,由於很多商品生產者互相欠債,他們之間便結成了一個債務鎖鏈,例如,甲欠乙的錢,乙欠丙的錢,丙又欠了丁的錢……等等。如果有其中某一個商品生產者因為生產和銷售的困難而不能按期支付欠款時,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造成全線崩潰的局面。因此,貨幣作為流通手段的職能,使經濟危機的形式上的可能性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貨幣的最後一種職能是充當世界貨幣,即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能夠作為世界貨幣的只有黃金或白銀,鑄幣和紙幣是不能充當世界貨幣的,因為後者一超出本國范圍便失掉了原來的法定意義。世界貨幣的作用是:第一,作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的差額;第二,作為一般的購買手段,用來購買外國的商品;第三,作為社會財富的代表由一國轉移到另一國,如支付戰爭賠款、對外貸款以及轉移財產等等。
貨幣的各個職能之間存在著有機的聯系,它們共同表現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質。
C. 貨幣職能是什麼
貨幣的基本職能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銷逗世界貨幣五源雹大職能,而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的一種職能,而流通手段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職能。
貨幣本質的具體表現形式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完備起來。商品交換由物物交換逐漸轉化為商品流通(即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虧裂賣),這是貨幣基本職能存在的前提條件。
今天的分享就是這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D. 貨幣的本質和職能是什麼
1、 貨幣的本質
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貨幣之所以能夠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是由於金或者銀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
2、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貨幣的含義: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或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
貨幣的本質:貨幣之所以能夠表現其它商品的價值,是由於金或者銀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因此,貨幣的本質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體現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經濟關系。
貨幣的職能:貨幣的本質體現在貨幣的職能之中,貨幣的職能是指貨幣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五個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
拓展資料:
價值尺度含義:
1、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價值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自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2、貨幣發揮價值尺度的職能其特點是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3、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來計量的,因此,凝結在商品中的勞動量是衡量商品價值的內在尺度。但是,商品的價值量不能用勞動時間來直接表現,只能在交換過程中通過等於多少貨幣間接地表現出來。因此,貨幣作為價值尺度無非是商品價值的外在尺度,它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流通手段含義:
1、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2、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其特點是必須是現實上的貨幣,但可以是不足值的貨幣,因而可以是紙幣。
3、商品流通。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公式是:商品(W)—貨幣(G)—商品(W)。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使商品交換分離為買與賣兩次行為,突破了物物交換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從而有利於商品交換的發展。但因此也可能出現買賣脫節,從而使經濟危機的產生具有形式上的可能性。
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的關系?
勞動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商品二因素是由勞動二重性決定的,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
商品是人們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其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是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承擔者,其特殊性在於它是社會的使用價值並通過交換來實現。
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是本質因素,其實體是抽象勞動。商品二因素是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二重性是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商品二因素是由勞動二重性決定的,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抽象勞動形成價值。
E. 貨幣的本質和職能是什麼
貨幣職能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0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F. 簡述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國際貨幣。
1、價值尺度
貨幣執行價值尺度時,並不需要現實的貨幣,只需要觀念上的貨幣。
價值尺度的記憶可以就像衡量長度的尺子本身有長度,稱東西的砝碼本身有重量一樣,衡量商品價值的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比如:1輛自行車值1克黃金,用的就是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
2、流通手段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在這里,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例如,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需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貨幣就從自己手中轉移到別人手中,這就是流通手段的職能。
3、貯藏手段
作為儲藏手段的的貨幣應是足值的金屬貨幣(如金銀條塊等)。
但是,關於紙幣能否充當貯藏手段的問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傳統的觀點是:只有實在的、足值的金屬貨幣,人們才願意保存它,才能充當貯藏手段。但也有人認為,如果紙幣的發行數量不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就能代表相應的金屬量,保持穩定的社會購買力。
4、支付手段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時所執行的職能。
如,用貨幣來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
5、國際貨幣
由於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發展,貨幣流通超出一國的范圍,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於是貨幣便有世界貨幣的職能。
例如:國際社會都將美元作為支付結算的貨幣,美元超出本國范圍,能夠在世界范圍內被使用,這就是世界貨幣的職能。
G. 貨幣的職能是什麼
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指貨幣表現其他一切商品是否具有價值和衡量其價值量大小的職能。這是貨幣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把一切商品的價值表現為同名的量,使它們在質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較。貨幣之所以能執行這種職能,是因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價值。
2、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亦稱「購買手段」。流通手段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藉以實現商品價值的職能。作為價值尺度,貨幣證明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大價值;作為流通手段,貨幣實現這種價值,即W—G或G—W。
3、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是指貨幣用於清償債務、支付賦稅、租金、工資等的職能。這一職能是為適應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發展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由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在時空上的差異,就產生了商品使用價值的讓渡與商品價值的實現在時間上分離開來的客觀必然性。
4、貯藏手段
貨幣的一種職能,即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
充當貯藏手段的貨幣,必須是實在的足值的金銀貨幣。只有金銀鑄幣或金銀條塊才能發揮貨幣的貯藏手段職能。紙幣不具備貯藏手段的職能。只有當紙幣幣值長期保持穩定的條件下,人們才會儲藏紙幣。紙幣有儲存手段(在銀行)的職能,不具備貯藏手段的職能。
5、世界貨幣
世界貨幣是在國際商品流通中發揮一般等價物作用的貨幣。世界貨幣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世界貨幣除作為價值尺度之外,還是國際支付手段、國際購買手段和財富的國際轉移手段。
世界貨幣成為帝國主義國家進行掠奪的工具世界貨幣是實現國際經濟貿易聯系的工具,它促進了國際經濟聯系的擴大與發展,從而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隨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發展,世界各地區在經濟上逐漸聯結起來。
H. 貨幣的職能是什麼
是指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貨幣在與商品交換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
1、價值尺度。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特點:可以是觀念形態的貨幣。
2、流通手段。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特點:第一,必須是現實的貨幣。第二,不需要具有十足價值,可以用符號代替。
3、貯藏手段。貨幣執行貯藏手段的特點:第一,必須是現實的、足值的貨幣。第二,必須是退出流通領域處於靜止狀態。
4、支付手段。貨幣充當支付手段職能具有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作用。
5、世界貨幣。世界貨幣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作為國際間支付手段,用來支付國際收支差額;二是作為國際間的一般購買手段,進行國際間的貿易往來;三是作為社會財富的轉移手段,如資本的轉移、對外援助、戰爭賠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