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的市值為什麼比吉利高
1. 長城和吉利,你認為誰更強
要說國內市場的銷量一哥,非大眾莫屬,在國內車市也占據著主導地位,南北大眾兩家廠商7個月累銷就已罩胡經超過百萬輛,是其他品牌所不能比擬的。當然和陵羨大眾進入中國市場早,基礎口碑打得好有很大的關聯。目前大眾一家獨大,百花齊放,如果說是在國產自主品牌領域,誰才是真正的銷量一哥?這可能是屬於吉利和長城的「戰爭」。
從銷量上說
從乘聯會給出的2019年1-7月銷量數據來看,吉利 汽車 在銷量上的確是要領先於其它國產自主品牌,雖然車市遇冷對吉利銷量也有不小的影響和波動,不過7個月吉利也有累銷700447輛相對優異的成績,在廠商排名中位列第四,僅次於南北大眾和上汽通用等老牌車企。排名位次和銷量非常靠前,能和合資車企品牌銷量不相上下,並且比起上榜的長城 汽車 累銷451239輛的數據來看(長城 汽車 官方發布的1-7月銷量數據是553895輛),也有明顯的優勢。如果按照綜合銷量來排列誰是國產自主一哥,那毫無疑問是屬於吉利的。
從國際上看
吉利 汽車 近兩年發展勢頭非常迅猛,不僅銷量節節攀增,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從收購沃爾沃開始,吉利想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野心」正通過這一步一步的腳印慢慢實現,不得不承認的是,通過收購這些知名車企,吉利 汽車 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是肉眼可見的大增,對國產車知名度的提升效果顯著。從海外媒體品牌價值網發布的全球 汽車 品牌價值榜上吉利也略微高於哈弗。
還有一點是,有了沃爾沃品牌的背書,和技術平台生產線的共享,領克等高端車型上市之路走的非常容易,少走了很多彎路。
從國內影響力看
吉利不是國產一哥的唯一候選人,長城同樣也是。專攻SUV的長城品牌,在國內SUV領域中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品牌,尤其是哈弗H6從上市以來蟬聯多年冠軍,創下的記錄都是代表了長城品牌在SUV榜單中的成績。哈弗H6是一款劃時代的產品,可以說沒有它的登場,國產SUV不會有現如今火爆的局面,它對國產車尤其是國產SUV的發展貢獻也是非常突出的。
除了H6,長城品牌還有其他明星車型,比如WEY品牌還有F7/M6以及其他產品,基本上每款車型的賣點和定位都很清晰,適合不同潛在消費群體。在SUV領域,長城品牌的功勞和成就讓人難以忽視。但尺有所長物汪攔寸有所短,SUV領域有多榮耀,轎車領域就有多麼「凄慘」,因為品牌發展計劃的問題,為了做好SUV,長城暫時的放棄了轎車業務,除了C30新能源之外沒有其他的選項,架構和體系不夠合理,顯然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長城的進一步發展。
2. 靈魂拷問,同為千億營收的吉利為何利潤是長城的兩倍
本月初,國內幾大車企特別是上市公司相繼公布了各自2019年度的財務報表,僅從營收利潤兩項指標直觀來看,一些數據的確值得玩味。
去年是國內乘用車市場自2018年下半年增速放緩自下滑以來首個完整的財年,狹義乘用車慘遭滑鐵盧,整體市場環境哀鴻遍野,沒有一家的日子好過,12家上市車企營收、利潤悉數下滑,用事實印證了「過去十年最差一年」的預言。
從細節上,我們具體關注到長城、吉利兩家車企上,近幾年來,長城吉利一直被外界認為是爭奪自主頭牌的候選人,兩者之間在汽車銷售領域也是各有千秋。從財報呈現出的內容來看,同為千億營收,吉利的利潤卻是長城的兩倍。
雖然這一直觀數據的被外界廣泛引用,但是我們依然力求去探尋一下這背後到底是差在哪裡了。
利潤「迷局」
財報信息顯示,長城汽車2019年的營業總收入為962.11億元,同比下跌3.04%;凈利潤45.31億元,同比下跌13.64%。
無論是在汽車產業鏈層面,包括投資、生產、采購、銷售及研發等主要環節的日益全球化,還是利用資本運載巨型汽車企業之間的大規模重組。中國兩個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已經是走在了全球化道路的最前沿。
2020年是市場更為慘淡的一年,關於他們的較量也遠沒有結束,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在更大的舞台上,二者還將上演更多的故事。
?黃雲傑/文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汽車行業市值TOP5,為何又是比亞迪,吉利、長城呢
千變萬化用來形容當下的汽車行業,每一個汽車人都有這樣的感慨,尤其對2020年的汽車廠商來說。而汽車市值作為衡量汽車企業,未來發展前景的最直接指標,向來被各大廠商看重,畢竟資本的力量無處不在。曾經豐田、奧迪和戴姆勒等傳統車企,常年占據市值榜單位置,不過這樣的結果終究發生了變化,而這種變化與每一位汽車人息息相關。如果說特斯拉改變了人們對於自動駕駛的認識,那麼市值第一也就是當之無愧的,然而比亞迪、蔚來等自主企業上榜,多少還是讓人內心多了幾分激動,驅動它們的究竟是什麼呢?
總之,核心實力或者直白的說就是研發能力,才是企業長遠發展的核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