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疫情擴散蔓延下應如何分析股市

疫情擴散蔓延下應如何分析股市

發布時間: 2023-05-05 04:17:41

A. 2020疫情暴發對股市的影響

無數投資者都在擔心,此次新冠狀病毒對2020年的A股會有怎樣的影響?我們目前需要保持理性,客觀的來看待這個問題。實事求是地說,此次疫情確實會對股市有一定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心理預期上的影響。此次疫情事發較為突然,在春節前大家其實對疫情的重視程度是較低的,但隨著事件的進展,大眾又從節前的重視不夠變為過度緊張,對於股市中的投資者來說,也存在這個情況。心理預期的變化,會使得很多投資者對市場較為悲觀,甚至有一定的恐慌心理,從而帶來拋壓。

第二,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疫情對實體經濟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說,以前春節是消費的旺季,而這個春節,大家都宅家裡了,經濟活動肯定會有所下降。再比如說有些工廠暫時停工,對生產會有一定的影響,在產品出品方面,短期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這確實會對宏觀經濟帶來短期的壓力,對股市影響不利。

第三,對部分行業的沖擊,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整體來說是有限的,但對部分行業短期帶來的沖擊可能會更加明顯,那麼這些行業,業績會出現受到較大的影響,其股價反應就會更加敏感,受疫情影響的相關行業和公司面臨更大的壓力。

B. 2022年末疫情對股市的影響

一首先,2022年影響A股的重要因素莫過於疫情的因素。疫情如果不結束,「A股大底」就不會構築。建倉期間,不可能出現單邊大牛市。耐心等待和關注疫情的發展情況,一旦疫情完全被控制,差不多的時候,才是大牛市之門開啟。

其次,就是穩健的貨幣政策,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總基調並未改變。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幫助降低企業成本是國家重點經濟工作目標之一。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穩定。保證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避免對資產泡沫帶來沖擊。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使企業盡快適應經濟新常態,提高市場化應對能力。未來貨幣政策總體還是穩健中性基調,目標是為結構性改革創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

最後的影響因素就是外圍國際環境了。A股是相對獨立的市場,盡管目前看來非常弱勢,但是,隨著國家富強,A股終究會走向強勢。其實,歐美股市的大漲大跌也僅僅影響A股短期走勢,隨後回歸原來的運行軌跡。A股,可以說是全球最具有投資價值的市場。資本永遠是逐利的,歐美越是不好,大量資本越是流向中國。所以,深信:不會因為歐美經濟下滑而阻止偉大中國的復興之路。

二、2022年股市投資方向可能還要看互聯網那麼機會是什麼呢?比較傾向互聯網企業。

2022年投資的主方向,還是「互聯網+」,理由從元宇宙的情況就可以看出來了。市場的主流,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新生驅動力和生產力,也就是互聯網助力經濟轉型——數字經濟。以及圍繞數字經濟的一系列的概念,例如智慧城市、人工智慧、新媒體等等。

股市震盪,可能是2022年的主旋律。目前,A股大部分時間以震盪為主,操作上精選個股把握市場結構性輪動機會行情。大箱體運行,個股分化非常明顯。精選個股,波段操作,箱底買入,箱頂賣出,一直持股、捂股、死守虧損股都不是最佳操作策略。也就是說,思維要開始轉變——牛市思維不太可取,震盪市或者熊市才是正確的思維。很多去年大漲的板塊,趨勢向下是主基調。

2021年有非常明顯的反抱團現象,很多抱團股都跌了一整年。市場個股強弱分化明顯,中大市值的股票整體表現都很弱,一些優質的白馬股在不斷下跌,因為市值大,所以容易拉動整體指數,基本面不是很好的小盤股出現不少大漲,因為大漲的這些個股多是小市值股票,因為市值小,所以實際上對指數的影響並不大。這也顯示出機構反抱團很明顯,資金趨向非權重股,拉低權重股的同時帶動整體走勢震盪乃至陰跌。

2022年則可能與2021不同,因為市場環境已然不同了,反而是小市值的開始陰跌,大市值的開始活躍。超級權重股所在的方向持續釋放賺錢效應,有賺錢效應後又帶動場外資金入場。比如中國平安、萬科A,等等,最近其實對比市場的表現都不錯。

2022抱團現象將會愈演愈烈,這種情況下,選股指標轉變——強者恆強,著重關注業績穩健、市盈率同行業合理,強勢板塊的個股。2022的後市還有機會!在目前強者恆強的A股市場中,寧可用貴的價格去買新興產業龍頭股,也不願意用便宜的價格去買無人問津的股票——這就是所謂抱團的實質。新興產業龍頭股,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新生驅動力和生產力,正如$寧德時代(SZ300750)$ 已經超過萬億的市值,一切皆有可能,召聲堅信:在互聯網領域會有很多企業,市值由小巨變,在中國股市也一定會誕生值得世界期待的互聯網企業,進而帶動整個板塊持續活躍。例如,現在的數字貨幣板塊就非常活躍,雄帝科技、恆寶股份、翠微股份,等等都表現的不錯

C. 新冠疫情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新冠疫情對股市的影響有全球經濟放緩、特定行業受到更大沖擊、投資者情緒波動。
1、旦襪頃全球經濟放緩:由於疫情影響,很多國家和地區採取封鎖措施,導致許多公司的業務受到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受到抑制。好枯這可能導致股市整體下跌。
2、特定行業受到更大沖擊:旅遊、餐飲、航空等行業因為疫情受到了較大沖擊,股價可能會受到影響。同時,醫葯、生物科技模陸等行業因為研發疫苗和治療方案而受到關注,股價可能會有所上漲。
3、投資者情緒波動:疫情的不確定性和快速變化可能導致投資者情緒的波動,從而引起股市波動或下跌。

D. 疫情當下,作為散戶,應該怎麼看待未來股市的情況

按照目前市場估值,A股處於相對低位,從政策方面也已出現底部特徵,機會大於風險。

E. 疫情對中國股市影響

這種問題只能說觀點,我認為疫情會給經濟造成一定的影響,經濟也會帶來對股市的影響,但是股市友股市的規則,疫情確實沒有控制不住這一說,只是看想不想控制。以下這段話摘自徐小明的觀點。

國際疫情還在處於鼎盛時期,但國際股市的主跌階段是提前於疫情的鼎盛時期的,大家可以看到這個時間差異,所以我認為股市見低點的時間也會是提前於疫情從鼎盛到衰退的時間。之前因為各國沒有採取嚴格的限制措施,所以導致疫情增速迅猛,而上周開始達到鼎盛時期之後,各國都採取了限制措施。預計這個限制措施會在2周後起到效果,即下周。

疫情不存在控制的住還是控制不住,關鍵在於各國是否下定了決心,我們在這個方面做的很好,給世界做了一個榜樣。因為有我們的先例,他們一開始就知道怎麼做對疫情是對的,下決心犧牲經濟需要一個平衡點,這個之前我也講過。所以,大部分國家都是先觀察,等疫情擴大到那個平衡點,他們才能下決心,這個邏輯是很悲催的邏輯。

F. 在疫情期間,股市都發生了哪些變化

大家也都知道疫情給我們的生活或者是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其實也給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帶來了一些影響,在疫情期間股票市場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呢?

三、發展的持續性不夠強

雖然在股票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比較好的趨勢,可是這種上漲的趨勢只不過是暫時性的,沒有辦法持續性的發展,因為市場是需要穩健發展的。如果股票市場上的價格一直都在進行上漲,那麼長此以往,就不利於打造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而且這種上漲其實大多數只是一種資產的泡沫。

G. 北京居家辦公對股市的影響

疫情擴散以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很大。
我們可以從三個階段的衍變來進行分析。第一個階段——恐慌期(2月-3月中旬)。由於國際疫情的快速擴散,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遭遇重大影響,感染人群全面爆發,由此帶來的恐慌性與流動性疊加,在過去的三月給全球資本市場造成重大打擊,美股、港股等資本市場都是20—30%的下挫,各個企業都是普遍下跌。第二個階段——震盪期(3月中下旬-4月中旬)。為積極應對疫情發展,各國積極採取措施,應對疫情過快、過廣擴散,同時出台一系列財政和貨幣政策措施,確保經濟和資本市場穩定。因此,從3月下旬到四月中旬,走出了一波震盪反彈行情,市場趨勢並不穩定,還在觀望疫情的影響以及對經濟的調整。第三個階段——分化下期(4月旬開始)。隨著疫情增速下降,疫情將逐步好轉,市場將迎來一波分化行情。
所謂分化,就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將影響越來越大。比如旅遊業,國內外游幾乎短期不能恢復。外貿紡織業,國外訂單和國內訂單需求都會受到影響。航空業,商務和旅客的減少,運營量和價都承受較大壓力。這些行業的估值和業績面臨「雙殺」,一定要審慎觀察。而受疫情影響小,甚至間接提升行業需求的行業確迎來發展的好周期。

H. 在疫情期間,股市會如何變化

我個人覺得股市會出現大幅上漲,很可能會出現結構性的牛市。

因為我本人參與投資也有多年,對市場有一定的理解和認識,我所能講的內容都是以我的個人經歷為主的主觀認知,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我想從市場流動性的角度來講股市的變化。

我們可以大致講一下股市在什麼時候會啟動。

如果我們從宏觀的經濟角度來考慮的話,股市的啟動需要具備一個前提條件,這個針對就是資金的流動性在逐漸放寬。只有當市場上的錢變得越來越多的時候,才會有逐漸多的資金進場,這個時候才會抬高股市內各類資產的價格。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我覺得疫情會促進股市的上漲,因為疫情時期的資金流動性會變得越來越寬。

以上就是我關於疫情期間股市如何變化的個人看法,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我留言,也歡迎大家積極交流。

I. 「牛市」結束!震盪期如何獲利!

##新三板精選層個股6成破發# #股票# #A股# #爆料#

一、

雷布斯說過:站在風口上,豬都能起飛。

在理財投資領域,抓住趨勢就等於抓住財富增長的機會!

且趨勢一旦形成,中長期是很難改變的,靈活運用能實現較好的獲利!

比如:A股投資中,站在上漲的風口上,獲利30%、40%只需要幾個交易日...但如果處於下跌趨勢中獲利為負30%,40%也僅需要幾個交易日。

但中長期來看,以基金定投為例,長期持有則可以避免短期趨勢轉變帶來的收益盈虧波動,從而實現長期上漲的獲利,穩穩的做只站在上漲趨勢中的豬!

著名的波浪理論,說的就是趨勢在股市獲利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決策依據。

在波浪理論中,發明人艾略特認為,不管是股票還是商品價格的波動,都與大自然的潮汐波浪一樣,一浪跟著一波,周而復始,具有相當程度的規律性,展現出周期循環的特點,任何波動均有跡可循。

而股票的上漲、下跌、橫盤的三種狀態正是一段一段的波浪,無論我們從技術層面還是基本面分析都是在確定股票未來的價格走勢,從而做出買賣策略。

二、

那對應的當下A股的趨勢是什麼呢?

山西證券策略分析師麻文宇認為,當前全球疫情依然在蔓延擴散,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將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對於今年宏觀經濟基本面判斷保持謹慎樂觀態度。「未來大盤還有繼續下探的可能,目前估值較高的個股和行業下行空間較大,建議適當減倉。但與 2015 年不同的是,本次行情更偏向短期結構化牛市,而非市場整體牛市。

與此同時,本輪上漲的三大邏輯尚處支持位!

1、疫情下加杠桿的經濟周期「復甦牛」;

為了應對疫情的沖擊開啟的「財政+貨幣」多管齊下的政策。隨著疫情到了防末期,中國經濟第二季度開始強勢復甦二季度GDP增速超預期為3.2%。經濟復甦帶來企業利潤的增長,利潤的增長可驅動股價上漲。比如:疫情影響下帶動醫葯板塊利潤的大幅度增長,使得醫葯股走出了牛市行情。

拋開業績增長驅動下的股價上升,估值也是股價上漲的核心邏輯。驅動估值上漲就要看資金的充裕性。

光大證券分析謝超認為,從估值角度看,當前 A 股市值/M2位於2003年以來的手簡72.3% 歷史 分位,這意味著市場估值已經進入偏高估區間。

在其看來,截至二季度末,A 股基本完成了貨幣驅動下的估值修復,未來市場上漲動能將向盈利驅動切換,而在企業盈利復甦得到市場普遍認可之前,政策邊際收緊或市場對政策收緊的過度擔憂,可能使得市場存在調整壓力,可稱瞎棗之為「貨幣驅動向盈利驅動的驚險一躍」。

2、全球寬松,外資、私募公募基金加大對A股的「資金牛」。

全球貨幣大放水,北上外資A股買買買,數據顯示,從4月份至今,外資一反二三月份凈流出的態度,開始持續凈流入。北向資金在7月1日至7月13日累計凈流入A股1.73萬億元,累計凈買入1.15萬億元。

加上國內政策拚命圍堵樓市引導資金進入股市,包括擴大機構投資者規模、增加融資標的等。市場資金十分充裕,流動性也是相當充足的,這點是核心,這就決定了牛市的性質。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今年以來已成立782隻新基金,合計募集規模達1.46萬億元,其中,已成立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分別為144隻和330隻,募集規模分別為2040.9億元和7799.97億元,這意味著權益基金發行總規模已達到9840.87億元。

這是 歷史 上第二次出現權益新基金募集破萬億,上一次出現在2015年牛市,當時權益基金發行同樣連續出現爆款,整體募集量級至少在1.4萬億。今年尚有5個多月時間,若這一波行情還能持續,新基金發行熱潮有望延續,全年大概率會超越2015年的紀錄。

前央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郭凱表示,貨幣政策立場將仍然穩健,並且更加強調」適度」二字;但目前並磨薯拆未出台緊縮政策,且就業形勢仍然嚴峻,雖然二季度GDP增速超出預期。因此,市場尚需呵護,全球疫情還在蔓延,國際形勢日趨復雜。

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下半年,各項金融政策和金融工作將圍繞「適度」這一關鍵詞展開。「靈活適度」體現在貨幣政策將更強調「適度」,既不會過緊,也不會過松。「目前市場上有過度寬松或邊際收緊兩種不同聲音,央行強調『適度』旨在引導市場預期趨於理性。」

3、新三板精選層改革、創業板注冊制、中概股回A需要「牛市」的配合「政策牛」

3月1日,修訂後的新證券法正式施行。新《證券法》明確要求,要依法懲處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加大對欺詐發行、違規信息披露、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以及操縱市場、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進行證券交易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有利肅清股市造假「毒瘤」

此外,新證券法還提到加快注冊制的推行,7月27日新三板精選層首批34家企業改革交易,年底創業板注冊制改革迎接中概股回歸等都將長期利好A股上市公司總體資產質量,新一批 科技 龍頭將誕生與此。

與此同時,A股是目前所有發展中國家中資產估值最低,資產質量最佳的資本市場。

興業銀行首席策略師 喬永遠認為,改革助力為新增資金入市提供了長期想像力。資本市場改革預期增加了對權益市場長牛的預期。

在此大背景,A股需要「牛市」配合。政策面不改變的話,股市走出長期的 健康 牛行情是眾多機構看多的信仰!

三、

但有一種牛市,叫做7月的A股牛市。以醫葯、 科技 、消費、券商為主版塊驅動的結構性牛市,當萬眾期待全面牛的到來時刻,A股突然進入震盪市!

前半月7漲4跌;後半個月5跌3漲!

7月以來,上證指數2965點起闖關3000點、「七連漲」的A股一路飆升,9日站上3450.59點;10日雖有回調,收跌3383.32點(跌幅-1.95%),但在下一個交易日再度發力,即13日報收3443.29點,漲幅1.77%。

7月14日,A股跌-0.83%,報收3414.62點。15日, A股再次收跌,滬指報收3361.30點,失守3400點,跌幅1.56%;深證成指、創業板指跌幅分別為1.87%、1.60%。這一天的調整也被市場視為A股此輪行情以來真正意義上的回調。

16日的市場,幾乎「哀鴻遍野」,兩市僅222家上漲,有3617股下跌;逾200隻股跌停。同花順數據顯示,大盤資金凈流出1383.76億。北向資金凈流出54.37億,其中,滬股通凈流出15.68億,深港通凈流出38.69億。貴州茅台大跌7.9%,市值一天蒸發逾1700億。

另外,從這天的股票期權標的券來看,上證50ETF、滬深300ETF、300ETF分別跌4.30%、4.77%、4.83%。

7月17至7月24日,前四個交易日上漲/震盪輪番上演,至7月24日再度出現暴跌,當日,全天兩市蒸發市值約3.3萬億元。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報3196.77點,跌3.86%;深證成指收報12935.7點,跌5.31%;創業板指收報2627.84點,跌6.14%;剛剛上市的科創50指數收報1389.31點,跌7.02%。盤面上,前期火爆的 科技 、醫葯和券商股全線殺跌。概念全線殺跌!就連盤中大部分時間強勢的軍工和黃金也在尾盤被砸。

7月27日,滬深兩市出現高開震盪的走勢,結束了上周五大跌的走勢並開始出現反彈,市場人氣有所修復,賺錢效應稍有好轉,但 市場在盤中震盪較大,仍處於震盪期。

對此,在短期上漲趨勢不明朗的市場來看,投友切勿親自下場博弈。更好把握未來股市上漲趨勢的方式依然是基金定投!堅持以股市長期趨勢看漲為目標獲利。

四、

如何把握權益類趨勢是一門學問,未習得精髓切勿粗略判斷下場。

從每個個體投資者而言,股市上漲趨勢的確要把握實現財富增長的,但是趨勢反轉前全身而退更重要。

牛市很有可能是一個更大的絞肉機,要堅持從微觀上選擇投資標的,更要注重基本面。

三根陽性真的改變信仰,之前判斷的基本面、流動性、估值、上市公司的質量等,在三根陽線之後統統都被拋諸腦後。

從 歷史 經驗上看,就像那個段子說的, 在熊市裡憑專業能力賺到的錢,在牛市裡都虧回去了,牛市很有可能是一個更大的絞肉機。

所以,一方面,我們要看到資金流動性的趨勢變化,北上資金的增加;同時也一定要堅持原來的市場判斷,投資標的的基本面要素,估值、價格、賽道等,有了這樣的基本判斷,無論牛市趨勢如何變化,都以不變應萬變。

而不是媒體一說牛市來了,很多人就認為趨勢來了,然後就義無反顧、頭腦發熱地沖進股市認為趨勢始終向上! 所以大家瘋狂的時候,越要保持頭腦冷靜、獨立思考,堅持趨勢+投資標的基本面的分析!

以上一句話總結:

股票上漲具備邏輯,知道這個邏輯能判斷股市當前趨勢,配合技術面和基礎面分析才更有方向和更能帶給我們持股和基金定投的信心!

J. 疫情對股市的走勢有什麼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物價的增長,一些人在目前的崗位上賺取的薪水已經無法支撐日常生活,為了讓全家能有更好的生活,許多人還是另闢新路,炒股就是許多人選擇的致富之法。許多人通過炒股確實賺到了錢,但是也有很多人賠了很多錢,股市的行情風雲變幻,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國家的政策、自然災害、企業的變化等,其中疫情對股市的走勢影響深刻。

雖然疫情會給股市帶來動盪,但是我們也要抓住有利時機,在疫情期間,購買一些特需類的股票,這樣不僅不會賠錢,還會大賺一筆。

熱點內容
諾安成長基金什麼時候進場 發布:2025-02-09 08:53:55 瀏覽:856
如何量化自己的炒股方案 發布:2025-02-09 08:52:20 瀏覽:612
徐州新沂有多少家金融機構 發布:2025-02-09 08:25:28 瀏覽:95
為什麼股票軟體會顯示方塊 發布:2025-02-09 08:19:44 瀏覽:798
數字貨幣dgd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9 08:17:18 瀏覽:432
定投和期貨有什麼不同 發布:2025-02-09 08:02:02 瀏覽:182
什麼是蘇寧金融合作商 發布:2025-02-09 07:52:23 瀏覽:29
股票軟體哪個手續費低 發布:2025-02-09 07:43:02 瀏覽:967
新上崗教師住房基金每年多少 發布:2025-02-09 07:34:29 瀏覽:634
古越龍山股票歷史最低 發布:2025-02-09 07:24:44 瀏覽: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