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作為貨幣出現在什麼時期
Ⅰ 黃金和白銀是什麼時候被當作貨幣使用的
黃金和白銀作為貴金屬,都曾作為貨幣先後出現在歷史舞台上。首先是黃金在秦漢前後被廣泛使用,然後是白銀在宋代開始登台唱主角,並且逐漸以合法貨幣的身份登上經濟流通舞台。金、銀在貨幣流通史上的代興,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
Ⅱ 古代什麼時候開始有黃金
具體開始使用時間無確切考證,但在西、唐時期,黃金使用開始盛行。
中國古代黃金的一個重要用途就是皇帝用它來賞賜文臣武將。因此,皇帝賞賜黃金的情況是考察當時黃金總量變化的一個角度。
《漢書》記載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3年)皇帝賞賜黃金一百多次,《後漢書》記載東漢(公元25-189年)皇帝賞賜黃金九次,兩次賞賜黃金數量總共約為九十二萬斤。
從史書記載兩漢皇帝賞賜黃金的情況變化來看,東漢皇帝賞賜黃金次數不足西漢皇帝賞賜黃金次數的十分之一,東漢皇帝賞賜黃金總金額只相當於西漢時期的百分之二。
(2)黃金作為貨幣出現在什麼時期擴展閱讀:
中國歷代重視黃金儲備
在古代中國,雖然不像西方那樣頻頻發生因搶奪黃金而引發的戰爭,但歷代統治者對於黃金儲備同樣很重視。早在公元前11世紀,周朝建立後,設有大府、玉府、內府、外府等專司府庫之職,專門負責管理各種財務的出納,這便是中國最早的國庫雛形。
史書中,西漢時期向來有「多金」的記載,當今有種比較激進的觀點認為,西漢的黃金儲備已經等於中國2003年的41.4%,那時「金子論斤賞賜,買賣用金子交易,甚至交罰款用的都是黃金」。
雖然古籍中的「金」並不一定指黃金,但從當代出土大量漢代黃金製品來看(例如陝西博物館中的大量金餅),似乎也能從側面印證「西漢多金」的說法。
由於古代國庫中的黃金主要來源於金礦的開發,至少可以推斷,「多金」的西漢是我國進行黃金開採的一個高峰期。
此外,近年來古玩界傳得沸沸揚揚的唐朝「黃金蛙」「黃金龜」據說出自唐朝金庫,但在史料中並未找到明文記載,漢、唐畢竟時代久遠,當時國庫中的黃金儲備究竟如何已不可考。
Ⅲ 黃金最早是在我國那個朝代出現的
在搜早我國歷史上閉老,貴金屬黃金很早就用作貨幣了。據考古發現,殷商後期已使用黃金。到春秋戰國時期,黃金的使用更為普轎漏升遍,「金」在古漢語中成了「財富」一詞的同義詞。楚國由於產金多,還鑄有帶有「郢爰」等銘文的金版。楚國的金版,是我國最早的原始黃金鑄幣。
Ⅳ 金銀是什麼時候開始當做貨幣使用的
中國利用金銀作為貨幣可以上溯到商朝甚至更早,不過那時候使用不廣泛。在戰國時期,金銀作為貨幣使用范圍更加擴大,在目前考古發掘中就有統一質量的楚國金愛。 但這都只作為貴重貨幣使用,是財富的象徵。廣泛使用的是銅質貨幣。一直到宋朝才有銀元和金元的出現。在明朝,白銀獲得了價值尺度的地位,原因在於社會經濟得到了飛躍的發展,銅錢作為普通貨幣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在此時,白銀黃金只是作為稱量貨幣。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使用金銀
根據考古研究發現目前還無法考證,中國最早開始使用金銀的時間,但根據史書記載在西漢時期就開始盛行使用黃金了。
背景
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世界經濟跌宕起伏,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區域一體化的逐步抬頭。
實體經濟面臨錯綜復雜的環境,世界經濟前景難以樂觀,我國經濟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除成本、資金等因素外,我們面臨的壓力有3方面:一是項目重復建設、扎堆上馬;二是需求萎縮、市場低迷;三是國際競爭對手的打壓。
面對嚴峻形勢,我國必須實現經濟轉型升級。
Ⅵ 中國最早黃金貨幣在哪裡發現何時的
戰國時期楚國的「郢爰」(「郢」為楚都城名,「爰」為貨幣重量單位),距今已有約2500年歷史,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黃金貨幣。「郢爰」是一種稱量貨幣,形制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金版,另一種是扁圓體的金餅,使用時根據需要將金版或金餅切割成零星小塊,然後通過特定的等臂天平稱量進行交換。因而出土的楚金幣,大多為零星碎塊,大小輕重相差懸殊,經過流通的「郢爰」能明顯看出曾被切割過的痕跡。2007年4月下旬,江蘇省大豐市劉庄鎮友誼村出土了21枚金幣,經江蘇省文物局鑒定,確認為戰國時期楚國的「郢爰」。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0-10-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Ⅶ 中國古代什麼時候出現了青銅,黃金,銀子
青銅:
夏朝。一般把中國青銅器文化的發展劃分為三大階段,即形成期、鼎盛時期和轉變期。形成期是指龍山時代,鼎盛期即中國青銅器時代,時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也就是中國傳統體系的青銅器文化時代
黃金;
古代的黃金和白銀大概在唐宋時期成為流通貨幣使用。黃金在宋元明成為相當少有的流通貨幣,一般不具備在市場流通的功能,因為比之銀子、寶鈔(銀票)和銅錢,其面值過大、量過小,所以一般黃金只是作為國家儲備或者是賄賂贈禮使用,中國的黃金產量相當有限,大多來自於絲綢之路和對外貿易
銀子:
唐宋時期白銀沒有成為流通貨幣,唐朝一直是以銅作為流通貨幣,北宋沈括(1031-1095)在1077年回答宋神宗關於市場流通貨幣不夠之原因的時候,用的還是銅錢作用貨幣單位。可是在付戰爭賠款時,北宋倒是大部分用的銀子,應該銀子當時已經作為國際流通貨幣使用,並且對於游牧民族來說,白銀要比絹方便攜帶。
Ⅷ 黃金成為單一的世界貨幣是什麼時候
黃金成為單一的世界貨幣是19世紀。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19世紀黃金逐漸演變為單一的世界貨幣,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過渡到金本位制,是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的重要標志。
Ⅸ 黃金、白銀最早作為貨幣財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中國,黃金最早在商代就已經作為貨幣,戰國時期更多地用黃金論價。白銀則始於西漢,到宋代市成為主要的幣材。
國外的一白音作為比才出現在公元前千年前後,金的出現要更早一些,但與白銀相比,為佔主要地位,直到18~19世紀,僅比才在西歐貨幣中占據主要地位,20世紀初,世界主要工業化國家中,幣材由黃金壟斷
Ⅹ 黃金和白銀開始在我國使用是在什麼時候
金在我國,人們認識並利用黃金的年代最遲始於夏代。在甘肅玉門火燒溝遺址中,出土有金鼻、金耳環。火燒溝遺址的年代最晚為公元前1600多年,大致與夏代同時。遼寧、河北等地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也出土有金耳環。若從文獻上考查,《尚書·禹貢》提到:「揚州厥貢,維金三品。」漢·孔安國註:「三品,金銀銅也。」這就是說夏禹時我國已產黃金和白銀。《史記·平書》中有「虞夏之幣,金為三品,或黃,或白,或赤」的記載,表明司馬遷認為我國在夏虞時就開始用金、銀作為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