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解釋貨幣政策數量效應
『壹』 名詞解釋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名詞解釋:是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通過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貨幣供求,從而調控宏觀經濟的政策。
廣義的貨幣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銀行以及宏觀經濟部門所有與貨幣相關的各種規定及採取的一系列影響貨幣數量和貨幣收支的各項措施的總和。
狹義的貨幣政策則限定在中央銀行行為方面,即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轎鄭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
(1)怎麼解釋貨幣政策數量效應擴展閱讀:
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運用的調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貼現率、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直接信用控制等。
其他相關名詞解釋:離岸金融:又稱「境外金融」,是指在高兄帆埋度自由化和國際化的金融管理體制和優惠的稅收制度下,以自由兌換的貨幣為工具,由非居民參與進行的融資羨螞業務。離岸金融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金融現象,起源於歐洲美元的存貸業務。
『貳』 什麼是貨幣政策有效性,或闡述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基本內容。給分
貨幣政策有效性是貨幣政策達到貨幣當局希望實現的目標的有效程度。它取決於四個因素:
①貨幣政策時滯。如果政策時滯有限,而且分布非常均勻,中央銀行就可以預先採取措施。如果分布不均勻,中央銀行的預測能力將下降,反周期的貨幣政策就會失去效力。
②微觀經濟主體的心理預期。在理性預期假定條件下,人們的心理預期變化將削弱甚至抵消貨幣政策的效果。
③金融制度變革。金融制度的變化會增加貨幣定義的困難,改變貨幣流通速度,改變人們貨幣需求的利率彈性。它還可能使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迅速傳導到國內,增加貨幣政策控制的難度。
④政治因素。此外,經濟體系中還存在著無法控制的 「外部沖擊」,如石油價格上漲、技術革命,都有可能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2)怎麼解釋貨幣政策數量效應擴展閱讀:
取決條件:
貨幣政策有效性是否有效,主要取決於三個條件:
1、貨幣能否系統地影響產出。
2、貨幣與產出之間是否存在穩定聯系。
3、貨幣當局能否如其所願的控制貨幣。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穩定物價
穩定物價目標是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而物價穩定的實質是幣值的穩定。穩定物價是一個相對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貨膨脹,使一般物價水平在短期內不發生急劇的波動。衡量物價穩定與否,從各國的情況看,通常使用的指標有三個:
一是GNP(國民生產總值)平均指數,它以構成國民生產總值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為對象,反映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格變化情況。
二是消費物價指數,它以消費者日常生活支出為對象,能較准確地反映消費物價水平的變化情況。
三是批發物價指數,它以批發交易為對象,能較准確地反映大宗批發交易的物價變動情況。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通貨膨脹以外,還有一些屬於正常范圍內的因素。
這個限度的確定,各個國家不盡相同,主要取決於各國經濟發展情況。另外,傳統習慣也有很大的影響。
『叄』 解釋一下貨幣政策效應,謝謝!
我覺得yt+1 是指下一年的GDP,yt是今年的GDP。pt+1是下一年的物價水平,pt是今年的物價水平。
『肆』 資本完全不流動時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果(固定匯率)
資本完全不流動時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果(固定匯率)
固定匯率下,當資本完全不流動時,本國利率改變不直接影響國際收支的變化。此時若實行擴張財政政策,產出上升,進口需求增加,形成逆差,央行買入本幣賣出外幣,貨幣供應減少,產出下降,直到恢復財政擴張前的均衡狀態。如果實行擴張貨幣政策,導致產出增加,形成逆差,同上,貨幣供應再次減少,直到恢復貨幣擴張前的均衡狀態。這個情況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對國內產出無效。
<資料拓展>
貨幣政策效果是指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對總需求從而對國民收入和就業的影響。
貨幣政策效果的衡量
貨幣政策效果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衡量。一是從數量方面,它是用來衡量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大小,即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果;二是從時間方面,它是用來分析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快慢,即貨幣政策的時間效果。這就是說,衡量貨幣政策效果,就是分析和測算貨幣政策解決社會經濟問題的效力強弱程度,以及這個效力在政策實施後多長時間才會發揮表現出來。
對貨幣政策數量效果的衡量是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它關繫到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最終影響的規模。一般來說,衡量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果,主要在於分析和比較實施的貨幣政策所取得的效果與預期所要達到的目標之間的差距。現以考察目標實施情況為例,說明如何衡量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果。
貨幣政策效果的干擾因素
貨幣政策效果的干擾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時滯、合理預期、政治等因素。
1.時滯因素
所謂時滯,是指根據現實經濟情況,客觀上需要制定某項政策到這項政策對經濟活動的預期影響充分顯示出來所需的時間,它由內部時滯和外部時滯兩部分構成。
內部時滯,是指從經濟和金融形勢發生變化需要中央銀行採取政策行動時始,到中央銀行實際採取行動時止的這段過程。它又可分兩部分:①認識時滯,指從需要採取貨幣政策行動的形勢出現,到貨幣當局認識到必須採取行動所需要的時間。它的長短與貨幣當局對情況的了解以及對經濟形勢的預測有關。②行政時滯,指從貨幣當局認識到採取政策行動,到實際_取行動所需要的時間。它的長短與貨幣當局的決策制度和行動決心有關。
外部時滯,是指中央銀行採取貨幣政策行動之日起,到對經濟活動發生充分影響時止的這段過程。它也可分兩部分:①轉向時滯。貨幣當局在採取政策行動後,藉助於中介指標調整貨幣供給或利率水平,面對新的經濟和金融形勢,各個經濟單位必然會改變其決策和支出行為,其改變投資決策和支出決定之前的這段時間即為轉向時滯。②生產時滯。各經濟單位改變其經濟行為後,對整個社會的生產、就業與收入就會發生影響,這些影響主要由生產過程所決定,故稱之為生產時滯。外部時滯主要由客觀的經濟和金融條件決定,較少受貨幣當局的控制。6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學家採取各種經濟計量模式,試圖對外部時滯加以估計。他們的估計從未能夠一致,但多數研究表明,貨幣政策達到它最終效果至少需要6個月,以至兩年。
2.理性預期因素
理性預期,是指人們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做出的預期。這種預期之所以稱之為合理,因為它是人們參照歷史上提供的有關知識,經過周密考慮之後才做出的一種預期。理性預期理論有別於凱恩斯與弗里德曼的預期理論。凱恩斯所講的預期理論是盲目性預期,以人們心理的無理性為前提,成為經濟不穩定甚至周期波動的因素。弗里德曼所講的預期是適應性預期,是人們為了適應客觀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被動地調整自己的預期,人們在進行適應性預期時,掌握的信息並不充分,主要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記憶來預測未來,並准備隨時修正自己的預測。人們在進行合理預期時,事先掌握了充分的信息,經過周密地思考和判斷,主動做出明智的處理,因而是有理性的預期。
3.政治因素
政治因素對貨幣政策效果的干擾很大,它可能使中央銀行偏離正確的政策,甚至使貨幣政策部分失效。任何一項貨幣政策,給不同的階層、、集團、部門或地方帶來的利益是不同的。為了使各自獲得利益最多或受損失最少,這些主體往往形成一定的政治壓力,迫使貨幣政策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調整。
官僚機構為了自身的利益,可能會置社會公眾利益於不顧,由此產生政治性經濟周期,從而影響貨幣政策的效果。在西方許多國家,政治過程是短期化,政府幾年須換屆一次。由於低失業和高生產會給執政黨帶來不少選票,因此,在大選前政府都力圖刺激經濟,傾向於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使失業率下降和產出增加。但是,貨幣政策的貫徹應是長期的,必須具有連續性,而政府頻繁更替的壓力,就可能導致貨幣政策短期化。此外,某些特殊利益集團可能從自身利益考慮,而對貨幣政策的決定和實行施加壓力。例如,銀行家們總是希望利率居高不下,以便從中得益,因而可能會迫使中央銀行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受利率上升影響較大的住房建築業,可能聯合起來,迫使中央銀行執行過於擴張的貨幣政策,以延緩名義利率的上升。
『伍』 貨幣政策名詞解釋
貨幣政策名詞解釋:是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宏觀經濟調控目標,通過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調節貨幣供求,從而調控宏觀經濟的政策。
廣義的貨幣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銀行以及宏觀經濟部門所有與貨幣相關的各種規定及採取的一系列影響貨幣數量和貨幣收支的各項措施的總和。
狹義的貨幣政策則限定在中央銀行行為方面,即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目標運用各羨螞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進而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兄帆埋方針措施。
(5)怎麼解釋貨幣政策數量效應擴展閱讀:
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運用的調控手段,一般包括再貼現率、存款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直接信用控制等。
其他相關名詞解釋:離岸金融:又稱「境外金融」,是指在高度自由化和國際化的金融管理體制和優惠的稅收制度下,以自由兌換的貨幣為工具,由非居民參與進行的融資業務。離岸金融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金融現象,起源於歐洲美元的存貸業務。
『陸』 貨幣政策效應的介紹
貨幣政策效應是指貨幣政策的實施對社會經濟活動產生的影響,包括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應和時間效應。
『柒』 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應
貨幣政策的數量效應
貨幣政策效應的強度
(1)yt + 1 / yt > Pt + 1 / Pt
含義:經濟增長減速小於物價回落;經濟增長加速大於物價上升;經濟增長加速,同時物價下降
(2)yt + 1 / yt < Pt + 1 / Pt
(3)yt + 1 / yt = Pt + 1 / Pt
含義:經濟增長的正效應被物價上漲所抵消,物價回落的正效應為經濟增長的負效應所抵消
『捌』 什麼是貨幣政策效應
就是國家制定的貨幣政策對市場及其他相關領域帶來的必然影響。就像強勁台風刮過,必然會樹倒猢猻散。當然此效應更多的是指帶來好的方面變化。